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科学地搞定熊孩纸:正面管教

2016-04-25 李小喵 美国教育漫谈

之前微信公众号小鸿积极教养的刘建鸿博士推荐了《正面管教(Positive Displine)》这本书,于是买来看。刚看完目录和第一章,就受益匪浅,遂写出读书笔记和大家分享。作者简·尼尔森(Jane Nelson)是美国的教育学博士、心理学家、教育学家以及加州婚姻和家庭职业心理治疗师,并育有7个孩子和18个外孙,可谓是货真价实的理论结合实际的典范。。。




(题外话,关于如何阅读一本书籍,大家可以参考《如何阅读一本书》,让大家可以在短时间内了解一本书的内容。)




第一章讲述的就是什么是正面管教。


首先作者提出为什么现在『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也就是为什么老师和家长会感慨孩子和学生一代不如一代听话了?主要有两个原因:


1. 因为人权运动的发展,今天的成年人已经不再给孩子树立服从和顺从的榜样了。

2. 今天的孩子很少有机会培养责任感和上进心。因为他们不需要像以前生产力低下的时候那样为家庭生计而付出努力。家长为了避免孩子遭受挫折和失望对孩子进行过度保护。


结果家长因为忙于生计或者不懂如何培养孩子(过于严厉或者骄纵),却反过来埋怨孩子没有责任感。而孩子的责任感又只有在和善而坚定、有尊严和受尊重的氛围中才能够培养出来。如果孩子一味地接受惩罚,则会把精力都放在反叛和逃避行为上。这样就没法培养出人格健全的孩子。那么一个有能力的人所必须的『七项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都有什么呢?


1.对个人能力的感知力

2.对自己在重要关系中的价值的感知力

3. 对自己在生活中的力量或影响的感知力

4. 内省力强

5. 人际沟通能力强

6. 整体把握能力强

7. 判断能力强


而让孩子参与集体生活(学校或者家庭)做出有意义的事情时,能够与老师或者家长并肩做事,边干边学,则能够培养出这些感知力和技能。


作者继而提出了常见的大人与孩子之间的三种主要互动方式:


1. 严厉(过度控制)——孩子有规矩但是没有自由,没有选择的权利。必须遵守规则却不能参与决策过程。

2. 骄纵(没有限制)——孩子有自由但是没有规则(无规矩不成方圆)。

3. 正面管教(有权威的;坚定并行)——有规矩也有自由,有限制的选择,在尊重别人的前提下可以选择。大人和孩子一起制定对双方有利的规则。


然后作者通过『大冷天的让孩子吃什么早餐』这个例子,举了三种家长的不同反应。


  • 严厉型的家长会逼着孩子吃玉米粥,孩子不吃,然后揍了一顿,让孩子饿肚子去上学。等孩子中午抱怨很饿,家长开始说教『我早就跟你说过……』


  • 骄纵型家长会任由孩子指挥,孩子一会想吃这个一会想吃那个,家长忙了一早晨给他做饭。


  • 正面管教的家长会问孩子:『你想吃小麦圈还是麦脆?』孩子尝了一口说不喜欢。家长说:『好吧,那你出去玩吧。吃午饭的时候再见。』中午的时候孩子很饿,家长用尊重的口吻说:『我想你肯定饿坏了。我相信你会挺到中午的。』(我第一次看的时候觉得这个回答好贱。。。)然后孩子没有得到预想的答案,开始发脾气。作者管这个叫做『踹饮料自动售货机效应』,因为我们把钱放进去但是没有饮料出来,就会踹它。


作者说虽然刚开始使用正面管教的方法,孩子的情绪可能反而会更糟糕,但是在再次出现不良行为之前,都会有一段平缓期。因为ta发现自己的行为不起作用了,所以可能会再次试探,看看是不是真的不管用了。只要我们坚持正面管教,不良行为的强度会逐渐减弱,平缓期也会原来越长。而如果一味地坚持惩罚,虽然短期内会很有效,但是不久就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


然后作者就提出惩罚所造成的后果——4个R:


  • Resentment 愤恨

  • Revenge 报复

  • Rebellion 反叛

  • Retreat 退缩(偷偷摸摸或自卑)


尽管孩子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要这么去做,但是他们未来的行为就建立在这些潜意识之上。基于收到惩罚时候产生的这种感觉和潜意识中的否定是无法让孩子形成积极的人格的。因此作者说:『我们究竟从哪里得到这么一个荒诞的念头,即想让孩子变得更好,就得先让他感觉很糟糕?』


如果不惩罚也不骄纵,该如何管孩子呢?


正面管教就是以互相尊重和合作为基础,把和善与坚定融为一体,作为基石,在孩子自我控制的基础上,培养他们各项生活技能。当过度控制孩子的行为的时候,孩子依赖的是外在控制,是大人始终在为孩子的行为负责。父母和老师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奖励和惩罚。但是这样是大人而不是孩子在承担责任。所以大人不在场的时候孩子则无法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管教(discipline)的拉丁词源是『真理和原则的追随者』或『受尊敬的领导人』,因此希望孩子成为这样的人,其内在动力必须来自自我控制(自律)。这也是为什么蒙特梭利学校主张不奖励或者很少奖励的原因。


所以正面教养的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就是让孩子参与到决策中来,因为他们愿意遵从自己参与制定的规则。然后作者提出了有效管教的四个标准:


1.和善与坚定并行

2.让孩子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

3.长期有效

4.教给孩子有价值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培养良好的品格


在这里我们主要谈一谈正面管教最核心的部分:和善与坚定并行。


和善:大人对孩子的尊重。坚定:大人对自己的和大环境的尊重。

过于严厉:缺少和善。骄纵:缺少坚定。正面管教的根本:和善与坚定。


1)和善


和孩子交流的时候,首先用语言表达对孩子的感受的理解才是尊重孩子,这也是刘建鸿教授经常提到的『共情』或者说我总说的『同理心』,英文及(empathy)。比如谈话以这样的句子开始:『我能看出来你很难过/生气/心烦……』。


然而大人在气头上的时候,往往难以冷静地去表达共情。作者说这是因为我们在生气的时候大脑是『原始脑』,即『非战即逃』的状态(战:争夺权力。逃:逃避沟通)。所以我们需要先让自己冷静下来,再和孩子好好交流。比如孩子和你顶嘴的时候,你走开到另一间屋子里冷静一下,等俩人情绪都缓过来了再跟孩子说:『很抱歉你生这么大气,我尊重你的感受,但是不能接受你刚才的做法……』所以决定『你』要做什么要比试图让『孩子』去做什么要好得多,因为和善=尊重。


2)坚定


和孩子一起制定规则和限制,他们会更乐意遵从。但是对于4岁一下的孩子,需要父母帮助设定限制。但是当孩子打破规定的时候,最好问一些启发性问题:『发生了什么事?你觉得原因是什么?你打算用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你学到了什么?如何避免下次发生同样的问题?』如果孩子习惯了说教,回答『不知道』,则可以跟ta说:『你是一个很会解决问题的人。为什么不想一想呢?半个小时以后我们再聊,看看你想出了什么好办法。』


最后作者给出了正面管教工具,也算是本文的重点回顾了:


1.废除惩罚

2.废除骄纵

3.和善而坚定

4. 给孩子培养『七项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的机会

5. 惩罚带来长期负面的效果

6. 放弃荒诞的观念——若想让孩子做得更好就要先让他感觉糟糕

7. 让孩子参与到设定限制中来

8. 问启发式问题

9. 使用和善而坚定的话语


总结


我觉得理论都是很好理解的,但是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就很难坚持了。我打算把笔记打印出来放在教室里,没事经常看看,尤其是打算发火之前。。。回想一下我觉得教得好的老师,都是细声细语地跟学生说话,班里的学生都很听话。不听话就继续细声细语地说:『不可以,我们重新做一遍。』直到他们做好为止。反正学生知道抵抗也没有用,老师会继续『和善而坚定』地让他们重做。。。


有时候觉得教书育人/生儿育女其实对老师/家长来说真是一个修禅的过程。。。希望在教书的这几年能好好修炼一下,等到自己有孩子的时候就能修炼出正果了。。。

最后希望所有的老师和家长们每天和孩子相处的时候都能有个好心情~ :.ヽ(*´∀`) /.:



(据说这张图是乔帮主在修禅)


相关阅读





听说打赏李小喵孩子/学生会越来越听话哦~

长按喵爪识别二维码即可~(ฅ´ω`ฅ)





美国教育漫(bā)谈(guà):李小喵 出品

微信号:USA_edu


有问题咨询李小喵,请点击“咨询


个人微信:李小喵(lixiaomiao_edu)

知乎专栏:

微博:

荔枝电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