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悲痛!又一位走了......

光明网 2022-05-21

据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消息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王素明于昨日(23日)

在医院去世

享年87岁


南京侵华日军受害者援助协会

登记在册在世的幸存者仅剩58位



王素明的童年很悲苦。她原本姓杨,1937年她刚刚2岁,和奶奶、父母、兄妹一起住在仙鹤门,父亲当时是龙坛中学的校长。日军侵占南京后,父亲被日军以“破坏分子”的罪名抓走,不久遇害。母亲无力养活儿女,将她们兄妹四人都送给别家领养,四兄妹四个姓。她被一户王姓家庭收养,从此改名王素明。


王素明的童年是黑暗的,但她用自己的光与热,照亮了余生,也温暖了别人。


2021年夏天,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副馆长凌曦与工作人员上门看望王素明奶奶,她自豪地介绍她的孙辈们。


她是一位公益达人,退休之后在社区义务奉献二十多年;她还曾是秦淮区年龄最大的志愿者,被大家尊称为“青柠奶奶”;她当了十几年没有头衔的“社区主任”;她还特别喜爱小猫,被戏称为“猫奴奶奶”......


2017年9月14日,“猫奴奶奶”王素明在南京家中阳台上为猫梳理毛发。新华社记者 李响 摄


自1990年退休后,王奶奶一直坚持在马府街社区做志愿者。曾先后义务担任居委会委员、社区老龄委主任等职。在身体还好的时候,无论酷暑严冬,刮风下雪,她都与普通社工一样,按时到社区义务奉献。南京迎青奥期间,王奶奶主动要求担任志愿者,成为了秦淮区最年长的青奥志愿者,被居民们称为“青柠奶奶”。“那段时间,她每天早上7点多就来到社区,戴上‘秦淮平安志愿者’红袖标,帮社区值班守门。”社区工作人员回忆,王素明还组织社区青少年,积极宣传青奥知识。


王素明在社区志愿服务


作为一名社区“编外社工”,只要有老人来求助,王素明都会耐心倾听,悉心劝慰,及时排忧解难。社区居民朱月霞老人,曾一家五口居住在一处40平方米的房子里,生活拮据,全靠老人的退休金维持生计。二十多年,王素明一直坚持上门与这位老人谈心、聊天,定期或不定期地为老人提供志愿服务,逢年过节,还会带着钱物去看望老人。


再见了

温暖、善良的

王奶奶

推荐阅读


1、阳性!中国队决定全体退出

2、请在缅甸中国公民注意安全!


★更多视频




更多视频,请关注光明网视频号



校审:李佳琦  编辑:岳沛

源:光明日报 记者:刘已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