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揭秘丨港珠澳大桥通车密码

何溪 中海达讯 2022-05-16

标星+置顶,一秒找到中海达讯

点击上方“中海达讯”→点击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 ★



号外号外!

被誉为“世界桥梁界的珠穆朗玛峰”

“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港珠澳大桥在正式通车


如果你有机会驾车前往港珠澳大桥

你希望看到什么样的景象?

现在,小编带你一睹为快吧!


一辆工程车辆行驶在港珠澳大桥上


海底隧道如沐春风


你先驶上珠澳口岸人工岛

20分钟后就来到伶仃洋上的西人工岛

几分钟后,车辆从东人工岛驶出

香港的大屿山近在咫尺

头顶上,一架架飞机从桥面上掠过

脚底下,一艘艘巨轮在隧道上方的海面上驶过


港珠澳大桥西人工岛隧道入口


从人工岛缓缓而下

 你就进入一条全长约6.7公里海底隧道

其中深埋海底的沉管隧道就有5664

而最深处位于48米深的海底


在海底隧道里会很闷吗?

其实海底隧道通风标准与公路隧道无异

驱车从海底隧道里进出,没有任何不适

而隧道内温度一般维持在26摄氏度左右

打开车窗凉风习习,如沐春风


建成后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内部


然而,让你难以想象的是

为了实现海底隧道“如沐春风”的体验

背后却是强大的测绘力量


沉管对接难度堪比“太空对接”


这条世界最长的海底隧道

33节预制沉管和1个长约12米

重达6500吨的最终接头沉管拼接而成

每个标准管节长180米,重8万吨

排水量超过75000吨

一个标准管节比一艘航母排水量还大!


港珠澳大桥


这样高难度的深海隧道

要想实现滴水不漏的“深海之吻”

对接难度堪比“太空对接”


工作人员在海底沉管隧道施工


沉管隧道从东西人工岛两端相对安装

最后沉管隧道对接位于E29和E30沉管间

安装时一旦出现轻微的倾斜、摆动

都将给最终合龙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理论上50毫米误差就可实现“深海之吻”


贯通精度控制在什么范围

才能确保沉管对接万无一失?

项目专家、武汉大学测绘学院

黄声享教授通过测量理论分析

综合定向边比选和贯通误差估算后

得出——

70毫米是可行的!

but,这个70毫米的贯通误差精度

没有得到大桥业主方认可


为控制误差

黄声享根据沉管隧道左右行车道

搭配中管廊的内部结构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隧道内控网形——

双线形联合锁网

在新的网形下,再结合精密陀螺定向边

沉管隧道贯通测量精度

终于最终定格在50毫米!


港珠澳大桥沉管浮运安装


“巨龙吊尾”出水  方便卫星定位精测


理论行得通了

实践中能不能做到精准对接呢?

为此,黄声享在珠海市平沙镇升平大道

建造了一个1:1的试验场进行模拟试验

试验结果满足50毫米的贯通误差要求


港珠澳大桥东人工岛附近施工现场


然而,新问题接踵而至

由于沉管太长

在沉放过程中尾端容易发生偏差

为解决沉管尾端的精确定位问题

黄声享基于大坝变形监测使用的正倒锤理念

提出了测量塔投点的定位方法

即通过在沉管尾端安装一个测量塔

把沉管尾端的位置引出水面

然后通过卫星定位进行精确测量


“振华30”号把最终接头沉管从驳船吊起


实际沉管对接误差均小于3毫米


在测量塔的指引下

最后沉管隧道在2017年5月2日

实现成功对接

最终接头的E29侧轴线偏北2.6毫米

E30侧偏北0.8毫米

最终精准对接误差均小于3毫米

沉管隧道贯通测量结果堪称完美

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成功实现“深海之吻”


阳光映衬下的港珠澳大桥


八年间,无数测绘人

把智慧、汗水、泪水

都浇注在这条世纪通道上

为港珠澳大桥

技术难题化解和工程建设

贡献了测绘的力量!

推荐阅读

如何更高效道路放样? 

漂洋过海来测你,中海达多款产品助力北极科考!

重磅丨官宣:中海达旗下联睿电子正式签约南方电网

打卡新疆天池,看看iBoat BS2怎么玩

2018 InterGEO丨中海达携两大品牌让你开挂上封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