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达讯

其他

所罗门群岛副总理兼基础设施发展部长梅兰加一行莅临中海达参观

10月19日,所罗门群岛副总理兼基础设施发展部长梅兰加率代表团以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为契机,莅临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广东省和广州市重大项目——广州天安番禺节能科技园参观,并到园区重点企业中海达实地走访。中海达集团VP李典斌、集团营销中心副总经理魏耀宗等人接待。▲梅兰加副总理(右五)一行与中海达接待人员合影在中海达展厅,集团营销中心副总经理魏耀宗向梅兰加副总理一行介绍了中国测绘技术的发展历程,并从服务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支撑国民经济发展、助力数字中国建设等方面介绍了中国测绘技术行业应用情况。期间,梅兰加副总理对中国测绘技术的发展成果以及中海达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在推动北斗技术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赋能给予充分肯定。▲梅兰加副总理一行参观展厅近年来,中海达通过多种合作方式,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合作伙伴联合共建超过100个北斗增强站及数据中转中心、数据处理与产品服务中心,并通过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合作开展“科技助力减灾——‘一带一路’能力建设项目”为纽带,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动相关基础设施项目,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科技减灾提供北斗技术服务。未来,中海达将继续以北斗技术为核心,为全球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解决方案和服务,让中国品牌享誉全球。推荐阅读全球建站10000+,中海达加速推动北斗万物互联向世界展示“中国品牌”实力,中海达参展INTERGEO中海达24届校招进行时
2023年10月20日
其他

全球建站10000+,中海达加速推动北斗万物互联

近日,中海达成为中国移动“北斗时空子链”链环单位。作为中国移动“朋友圈”战略合作企业,中海达始终走在北斗高精度定位服务的行业前沿,引领着行业的发展潮流,推动北斗加速融入千行百业。全球建站多产业链条完备,为客户建站10000+凭借二十多年的技术积累与沉淀,中海达已具备完善的北斗高精度定位服务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全产业链条。目前,中海达为全球客户建设了10000多个北斗基准站,业务范围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海达全球建站分布图行业基站建设为通信、电力、铁路、石油石化等多个行业提供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基准站建设。CORS网服务为广西、四川、云南、新疆等地测绘部门完成了基准站建设及平台技术支撑服务,实现省、市、县级及不同定位服务模式的协同运行。海外市场开拓与墨西哥、保加利亚、中东等海外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深度合作,并提供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基准站建设服务。行业覆盖广主打“安全和效率”,促进行业深度融合围绕“安全和效率”主题,中海达积极推动北斗与千行百业的融合,为通信、电力、测绘、石油石化、交通等行业提供涵括地基增强系统CORS网建设与运维服务、北斗高精度位置云平台、北斗高精度定位装备、高精度行业专题地图的移动数据采集生产与应用的综合行业解决方案。中国移动全国一张网建设项目2020年10月22日,中国移动在苏州发布全球最大的5G+北斗高精定位网,建设4400座基准站,可为各垂直领域提供亚米级、厘米级以及毫米级的定位。中海达成为5G+北斗高精定位网项目最大份额中标单位,承建了1760座基准站并提供平台技术支撑服务。▲中国移动北斗基准站国家电网电力北斗精准服务网基于北斗、依托变电站等既有基础设施条件,国家电网建设1200座电力基准站,以构建电力北斗精准服务网与统一时频网,为各类电力业务提供高精度的导航定位服务、高精准的时频同步服务。中海达为国家电网10多个省网公司完成360余座电力基准站的建设,并参与国家电网关于北斗高精度位置服务平台三期、四期及五期等多个软件平台的研发与运维工作。▲某电力精准监控平台中石化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基准站及CORS网平台中海达通过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基准站及CORS网建设,为天津、山东、江苏、河南等地的中石化人/车/物提供实时厘米级、事后毫米级的定位数据及服务。▲中石化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基准站铁路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基准站及人车作业精准管控系统中海达为国铁集团北京局、上海局、成都局等提供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基准站建设服务及北斗人车作业安全防护系统。▲北斗人车作业安全防护系统保障铁路作业人员安全港口北斗高精度定位服务中海达为天津港、上海洋山港、厦门某港等提供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基准站建设服务。▲天津港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基准站测绘相关的国家重大项目建设中海达不仅帮助广西、四川、云南、新疆等地测绘部门完成了基准站建设及平台技术支撑服务,还参加了南极和北极重要科考测绘任务,并助力2020年珠峰高程测量。▲中海达助力2020年珠峰高程测量海外北斗地基增强系统项目中海达为墨西哥、保加利亚、秘鲁、智利等国家的国土测绘、农业、通信、交通等行业提供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基准站建设服务。▲海外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基准站建设软件实力强自研解算软件,攻克行业技术难题中海达自研的Hi-FAS融合增强服务平台具备7*24小时全天候、超99.9%可用率、百万级终端接入等优势;支持RTD、RTK、PPK、PPP、PPP-AR、PPP-RTK等定位技术;支持>5000个基准站组网;地基增强服务采用分区格点网络播发模式,实时终端并发数高达百万级;星基增强服务采用L-Band卫星播发模式,海量无限制。▲中海达自研Hi-FAS融合增强服务平台同时,中海达携手通信、电力等行业大客户开展服务质量提升,不但攻克了电离层干扰这一跨行业共性技术问题,还攻克了北斗服务平台全链路监测关键技术。未来,中海达将继续推动北斗技术与行业融合,不断迭代产品,为更多行业提供高精度定位综合解决方案,形成“海陆空天、室内外”全方位、全空间的高精度定位产业布局,保持行业领先地位,让万物位置更精准、地球更智慧。推荐阅读向世界展示“中国品牌”实力,中海达参展INTERGEO中海达亮相2023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中海达24届校招进行时
2023年10月18日
其他

向世界展示“中国品牌”实力,中海达参展INTERGEO

10月10日-12日,全球测绘地理信息行业最权威的盛会INTERGEO在德国柏林举行。本次展会以“Inspiration
2023年10月13日
其他

“5G+北斗”赋能千行百业,中海达亮相2023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

10月12日,2023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在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召开。本次活动以“算启新程
2023年10月12日
其他

新品上市 | R2机载激光测量系统 点云世界 极目可触

推荐阅读中海达获2023年卫星导航定位创新应用最高奖东北大学刘善军:天空地协同监测,边坡安全有保障用硬实力扩展智能施工“朋友圈”!中海达闪耀BICES
2023年10月9日
其他

零伤亡!中海达地灾监测设备再立新功

10月6日,受连续降雨影响,湖北十堰市竹山县竹坪乡华家湾发生小型滑坡地质灾害,造成2户房屋毁损,直接经济损失约5万元。因中海达地灾监测设备多次提前预警发挥作用,4名受威胁人员及时转移避险,此次滑坡地质灾害未造成人员伤亡。▲华家湾滑坡点现场发出第一次红色预警,转移受威胁人员9月30日下午15时,华家湾前一日水平位移变形量达到660.7毫米,中海达地灾监测设备发出第一次红色预警。预警发布后,竹山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和网格专管员实时接到预警短信赶往现场,在对滑坡险情进行调查评估后,快速划定危险区域,对受威胁人员进行安置转移。▲华家湾滑坡点触发红色预警数据持续增大,发出第二次红色预警10月2日,该滑坡的03GP02地表位移变形量速率达到峰值,相比前一周水平位移变化速率达-116.8mm/w、垂直位移变化速率-131.2mm/w、合位移-175.7mm/w,触发红色预警。▲华家湾滑坡点地表位移监测曲线图10月6日上午9时,地表位移达到最大值,约200立方米土体向下滑动,坡体几乎完全坍塌。▲10月6日,华家湾滑坡点地表位移达到最大值此次成功预警的中海达地灾监测设备由2022年4月建成投入使用。这年2月,凭借多年出色的监测项目经验,中海达成功中标湖北省十堰市“2022年地质灾害群专结合监测预警设备采购”项目,共承接十堰市共84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地质灾害监测设备建设,共安装GNSS地表位移监测设备、倾角计、裂缝计、土壤含水率计、雨量计、报警器、泥水位计等地质灾害监测设备265台。▲布设在华家湾滑坡点的中海达地灾监测设备依托中海达等地灾监测设备,以及群测群防,十堰市通过及时研判地质灾害发生趋势,今年成功避险12起,避免伤亡17户45人。这不是中海达地灾监测设备今年第一次成功预警。今年6月,中海达地灾监测设备提前预警,成功避险贺州市2起地质灾害,避免人员伤亡15人(点击蓝字查看报道);7月,中海达地灾监测设备助力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母享镇后槽村避险1起滑坡灾害,实现零伤亡。近年来,中海达在贵州、山西、广西、云南、湖北、新疆、重庆等地承接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项目,成功预警多起地质灾害。未来,中海达将持续进行产品升级和技术创新,不断拓展高精度安全监测应用新场景,打造更先进的监测预警装备及安全监测解决方案,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推荐阅读中海达获2023年卫星导航定位创新应用最高奖东北大学刘善军:天空地协同监测,边坡安全有保障用硬实力扩展智能施工“朋友圈”!中海达闪耀BICES
2023年10月9日
其他

喜报!中海达获2023年卫星导航定位创新应用最高奖

近日,由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组织评选的2023年卫星导航定位科学技术奖各类奖项揭晓,其中2023年卫星导航定位创新应用奖含白金奖2项、金奖13项、银奖18项。由中海达旗下公司广州海达星宇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建筑大学、中移(上海)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总院四方联合开发完成的“北斗/GNSS星地增强一体化高精度定位与服务技术及产业化应用”项目,荣获2023年卫星导航定位创新应用奖最高奖项——白金奖。该项目中,中海达一方面联合中国移动和一汽集团两大央企,加快了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在智能驾驶中规模化的产业落地;另一方面联合北京建筑大学,打造了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的产学研融合典范。卫星导航定位科学技术奖由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设立,是经国家科学技术部批准登记的全国性社会力量科学技术奖,是我国卫星导航技术领域唯一设置的科学技术奖。值得一提的是,在2020年,中海达牵头与合作伙伴共同完成的“iNav
2023年9月26日
其他

《定位》杂志专访丨东北大学刘善军:天空地协同监测,边坡安全有保障

刘善军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教授今年2月,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发布关于开展露天矿山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的通知,从3月至年底,全面排查露天矿山安全风险,扎实开展重点露天矿山安全“体检”,以提升露天矿山安全保障水平,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矿山作为重要的经济资源开发领域,其安全和生产问题一直备受关注。而矿山边坡监测对于保障矿山安全和生产至关重要,利用科技手段加强矿山边坡监测已成为矿山行业共识。在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刘善军看来,矿山行业重视科技手段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安全是重中之重”,这一点毋庸置疑;二是随着科技发展,监测手段越来越先进,监测成果突出,并且监测设备的成本下降至矿山企业能承受的范围,也促使矿山行业更愿意使用矿山边坡监测手段。矿山边坡从人工监测到科技监测我国矿山边坡监测手段的演变历程经历了传统监测手段和现代监测手段两个阶段。传统监测手段主要包括人工巡视和地面测量。早期的矿山边坡监测主要依靠人工观测和经验判断。矿工通过直观地观察边坡的变形情况来判断是否存在安全隐患,这种方法存在主观性强、数据不准确等问题。后来,矿山引入了测量仪器如水准仪、经纬仪等,尽管提高了边坡监测的准确性,但其面临监测精度低、观测范围狭窄、数据获取困难、工作强度大等问题。现代监测手段主要依靠先进的技术手段,如全站仪监测、卫星导航系统(GNSS)变形监测、雷达差分干涉测量(D-InSAR)、近景及无人机(UAV)航空摄影测量、远距离三维激光扫描(TLS)等,显著提高了监测效果和效率。但不同的监测手段仍因其自身固有的优势及劣势,呈现出一定的局限性。全站仪虽然监测具有高精度和广泛适用性的优点,但需要人工操作且监测范围受限;GNSS监测虽然精度高、响应快,可实现在线、连续监测,但监测点位稀疏,在深坑环境中卫星信号差且易产生多路径效应而无法监测;D-InSAR虽然测量精度高且为面式监测,可获取大范围位移场信息,但大变形时相位解缠困难或相位失相关;TLS虽然速度快、精度较高,但存在扫描死角、且配套的软件模块对大规模点云数据的处理比较复杂等问题。应运而生,天空地协同监测护边坡安全为了更好地进行矿山边坡监测,协同运用上述监测手段是必然趋势。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
2023年9月25日
其他

用硬实力扩展智能施工“朋友圈”!中海达闪耀BICES 2023

9月20日,由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中工工程机械成套有限公司、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机械行业分会联合主办的第十六届中国(北京)国际工程机械、建材机械及矿山机械展览与技术交流会(简称BICES
2023年9月20日
其他

《定位》杂志专访丨中南大学杨泽发:InSAR是大范围矿山边坡监测利器

杨泽发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教授近日,为有效防范遏制矿山重特大事故发生,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发布了《关于开展露天矿山边坡监测系统建设及联网工作的通知》,对矿山边坡监测建设作了“硬性规定”(点击蓝字详细了解),其中明确指出推荐使用InSAR技术对矿山边坡进行监测。那么,InSAR技术是什么?有何优势?未来趋势是什么?《定位》杂志带着这些问题独家专访了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教授杨泽发。InSAR技术测距精度高杨泽发指出,InSAR技术以星载或地基SAR传感器获取的两景或两景以上多时相SAR影像数据为基础,通过干涉处理提取SAR影像覆盖范围内地表沿着SAR传感器视线方向的形变信息。“其实,InSAR变形监测的核心思想比较简单,卫星或地基SAR传感器通过对同一地区多次测距,通过计算距离差即可测量地表变形。由于InSAR技术测距使用的是电磁波相位信息,所以它的测距精度是比较高。”杨泽发如是说。相对于GPS、水准仪等传统测量设备,InSAR技术具有全天候、全天时、覆盖范围大、空间分辨率高、成本低等变形监测优势。杨泽发以欧洲空间局哥白尼计划(GMES)中的地球观测卫星“哨兵一号”(Sentinel-1)TOPS干涉模式SAR数据为例,进一步展开介绍:“哨兵一号”空间覆盖范围约为250km×160km,地距向和方位向的空间分辨率约为5m×20m,最短重返周期为6天(以Sentinel-1A和1B星座协同)。理想情况下,利用TOPS模式获取的SAR数据可一次性免费监测约40000km2,最短时间间隔为6天,空间分辨率约为20m的地表形变图。如此高时空分辨率的地表形变图是传统测量手段几乎无法获得的。2000年左右,InSAR技术首次被应用于矿山边坡监测,2003年我国有学者尝试使用InSAR技术监测矿山边坡。“由于国内外应用InSAR技术监测矿山边坡的研究基本同时期起步,加之我国矿山监测需求量大,所以目前我国InSAR技术在矿山领域的研究与应用在国际上都算做得很好。”杨泽发如是说。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InSAR技术已然成为了矿山边坡监测的利器。▲中海达地基InSAR
2023年9月19日
其他

注册测绘师考生必看!多拿分还能获好礼!

9月23-24日,2023年全国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开考为了帮助考生们顺利拿证中海达联合麦街网为大家奉上2023年注册测绘师考试测绘综合能力考前模拟卷快来检测一下你的复习成果吧注册测绘师考试模拟卷(点击选项查看答案,绿色为正确项)单选题(共80题,每题1分)01三差改正的目的是把外业测量值归化到参考椭球面上,其中标高差改正属于()值。A、距离B、重力C、方向D、高程02GNSS测量中,()模式需要解算整周模糊度。A、C/A码定位B、精码定位C、PPP定位D、载波VRS定位03不可用差分方法减弱或消除的GPS测量误差影响是()。A、电离层延迟B、对流层延迟C、卫星钟差D、接收机的内部噪声04在经纬仪照准部的水准管检校过程中,大致整平后使水准管平行于一对脚螺旋,把气泡居中,当照准部旋转180°后,气泡偏离零点,说明()。A、水准管轴不平行于横轴B、仪器竖轴不垂直于横轴C、水准管轴不垂直于仪器竖轴D、水准管轴不平行于视准轴05在测量平差时,某组观测值的权在整个测量数据中比较大,表示进行该组测量时()。A、测量条件较好B、中误差较大C、误差影响较大D、数据处理较准确06地面一点沿铅垂线到似大地水准面的距离称为()。A、大地高B、正高C、正常高D、力高07某二等水准区段有测段A、测段B、测段C按顺序相连,下列测量顺序正确的是()。A、A往、B往、C往B、A往、A返、B往、B返、C往、C返C、A往、B往、C往、C返、B返、A返D、A往、B往、C往、A返、B返、C返08当连续若干测段的往返测高差不符值保持同一符号,()。A、以后测段观测中,应加强仪器隔热措施B、应在内业中用统计方法进行消除改正C、以后测段观测中,应增大测站视距D、出现这种情况的测段都需重测09某测区进行四等GPS观测,共布设了41个GPS点,联测4个已知点,采用6台GPS观测,则观测时段数不应少于()。A、8B、10C、12D、1410国家重力网以()作为测量起算点。A、国际绝对重力点B、水准原点C、重力基准点D、重力基本点11国家基准站网建设时,不需要提供的服务是()。A、实时位置服务B、事后位置服务C、源数据服务D、时间预报服务12GNSS采集的(BLH)坐标作为施工测量起算数据,不需要进行的工作是()。A、高斯正算B、中央子午线设置C、大地主题解算D、投影面选择13航海总图的命名方法是()。A、以海洋区域名称命名B、以海域地名作起讫点命名C、以港湾、岛屿等地名命名D、以海底地貌特征命名14干出礁的高度从()起算。A、理论深度基准面B、当地平均海面C、平均大潮低潮面D、理论大潮高潮面15对航行存在危险的礁石,用()表示其危险区域。A、地类界B、三角形C、等深线D、不同色系16主测深线间隔一般为图上()毫米。A、10B、12C、15D、2017某工矿总图比例尺为1:1000,其主要建筑物细部点平面中误差不大于()。A、±0.1cmB、±5cmC、±10cmD、±50cm18工程测量中,测量水下地形图,其竖向基准面为()。A、平均海面B、平均内河河面C、似大地水准面D、理论最低潮面19当制图物体为()时,应采取最小字隔。A、点状B、线状C、曲线状D、面状20在定线、拨地测量过程中进行校核测量不包括()。A、界址点校核B、控制点校核C、图形校核D、坐标校核21日照测量的内容不包括()。A、建筑物拐点坐标B、建筑层高C、建筑物结构D、建筑物阳台位置22某单位在平原地区测绘1:500工程地形图,该地形图上相邻两条计曲线之间的高差为()米。A、0.5B、1C、2D、2.523某单位对一条4km长的隧道进行施工放样,在放样洞顶标高时,常采用()放样。A、三角高程测量方法B、水准仪倒尺法C、全站仪高程放样法D、悬挂钢尺代替水准尺的水准放样法24线路定测的主要工作不包括()。A、控制测量B、中线测量C、纵断面测量D、横断面测量25三角高程测量中,采用对向观测可以消除()的影响。A、水平折光误差B、视准轴误差C、地球曲率误差D、水平度盘分划误差26CPⅢ控制网是沿高铁轨道两侧布设的控制网,一般采用()方法布设。A、自由设站B、极坐标C、GNSS静态D、角度交会27根据《城市测量规范》规定,建设工程土石方量测算的检核计算成果与原计算成果的较差不得大于原计算成果的()%。A、1%B、3%C、5%D、10%28地籍测绘的工作内容不包括()。A、地籍控制测量B、测定行政区划界线的界址点坐标C、界址调查D、宗地图制作29某宗地宗地代码为320102GB00001,则该宗地的权属类型为()。A、国有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地表)B、国有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地上)C、集体土地所有权D、农村宅基地使用权30地籍控制测量坐标系统选择时,对1:500、1:1000、1:2000图件或数据,当投影长度变形值不大于2.5cm/km时,应选择()。A、高斯投影统一3°带平面直角坐标系统B、有抵偿高程面高斯统一3°带平面直角坐标系统C、高斯投影任意带平面直角坐标系统D、有抵偿高程面的任意带平面直角坐标系统31下列有关宗地图特性的描述中有误的是()。A、宗地图是地籍图的一种附图B、宗地图数据都是实量实测获得的C、宗地图与实地有严密的数学相似关系D、相邻宗地图不能拼接32宗地分割时,宗地编号的变更原则正确的是()。A、旧宗地号将作为历史,不复再用B、分割后面积较大的宗地采用旧宗地号C、分割后以原宗地号+1表示D、分割后以原宗地号加横杠表示33房产分幅平面图编号为36138534844,则其比例尺为()。A、1:500B、1:1000C、1:2000D、1:20034成套房屋的套内建筑面积组成部分不包含()。A、套内房屋的使用面积B、套内阳台建筑面积C、分摊得到的共有建筑面积D、套内墙体面积35房产管理机关受理一起房产分割案,原幢号为20的多层住宅楼拆除,新建两幢6层住宅,丘内最大幢号为30,则这两幢新建住宅楼幢号应为()。A、20-1,20-2B、18,19C、31,32D、20,3136城市闹市区一黄金地段商铺,用解析法对其面积进行两次独立量算后,结果分别是900平方米和902平方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建筑面积为900平方米B、建筑面积为901平方米C、建筑面积为902平方米D、以上选项都不对37属于永久性建筑有柱的车棚、货棚等按柱的外围水平投影()。A、计算一半建筑面积B、计算全建筑面积C、不计算建筑面积D、根据情况计算建筑面积38县级行政区界线勘测协议书附图一般应采用1:()比例尺。A、500B、5000C、10000D、5000039某段边界的走向说明描述如“从1253165号界桩起,边界线向东偏东南顺沟下至美林河底后”,已知该地区的子午线收敛角为5°,则该段界线的大致坐标方位角可能为()。A、130°51′B、123°49′C、120°44′D、117°38′40低空数字航空摄影规范中对数码相机的要求,下列错误的是()。A、相机镜头为变焦镜头B、镜头与成像探测器固连C、成像探测器为面阵D、飞行高度应固定41已知航摄分区内航线数为6,每条航线上影像数为8,航向重叠度为58%,则该分区的总模型数为()。A、24B、40C、42D、4842以下软件中,()属于遥感影像处理软件。A、ARCGISB、SupermapC、MapGISD、ENVI43对于DEM制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DEM数据编辑是对内插形成的DEM格网逐个编辑B、TIN比DEM更能较好的顾及地形特征C、DEM可以由DRG生成进D、水涯线的DEM高程值应一致44在利用航空摄影测制1:1000地形图的像片平面控制测量中,下面地点不适宜做平面控制点的是()。A、半径为40cm的污水井盖B、互相垂直的两条水泥路交叉口C、矩形彩钢房D、方形的水泥台45数字空中三角测量的主要输出成果不包括()。A、像片加密点的平面坐标B、像片外方位元素C、像片加密点的高程D、控制点大地坐标46对遥感影像进行非监督分类,不用考虑的步骤是()。A、分类器优化B、类别定义C、训练样本选择D、分类后检查47下面方法中获取DSM数据效率最高的是()。A、摄影测量B、LidarC、卫片采集D、GPS-RTK采集48影像有时需要根据增强处理来突出显示某些信息,以下不属于影像增强的是()。A、直方图拉伸B、照度增强C、高通滤波D、影像融合49在利用影像进行土地利用调查时,采用TM假彩色影像进行解译,阔叶林呈现()。A、绿色B、暗红色C、鲜红色D、蓝色50利用航摄像片制作正射影象,其核心是将中心投影转变为()。A、平行投影B、高斯投影C、正射投影D、斜距投影51基于胶片的航测内业数字化生产过程中,内定向的主要目的是()。A、恢复内定向元素B、恢复像片外方位元素C、恢复像片像点坐标D、恢复扫描图像坐标52影像灰度级为1的时候,一共有()个灰阶。A、0B、1C、2D、4531:500数字高程模型成果格网尺寸宜用()m。A、0.5B、1C、2D、554假设影像上像点航摄比例尺处处相等,则()。A、不存在投影差也不存在像片倾斜误差B、不存在投影差存在像片倾斜误差C、不存在像片倾斜误差存在投影差D、存在投影差也存在像片倾斜误差55倾斜摄影数据处理后发现水面有破块,以下处理方法得当的是()。A、内业采用通用水体符号修补B、在破块中标注产生原因C、野外用相机补摄水体纹理D、采用无人机补摄破块56地图编绘时,()是显示居民地内部结构的主要内容。A、建筑物B、街区轮廓C、街道D、河流57地图编绘质量要求不包括()。A、整饰规格符合要求B、主题要素符合要求C、数据结构符合要求D、光栅处理符合要求58编制专题地图时,用于表示各单元区域内现象的总量、构成和变化的方法是()。A、定位图表法B、分级统计图法C、分区统计图法D、范围法59下面关于子午线收敛角,错误的是()。A、某点真北方向与坐标纵轴北方向间的夹角称子午线收敛角B、真子午线在坐标纵轴以西,子午线收敛角为正,反为负C、子午线收敛角大小与经纬度相关D、纬度越高,子午线收敛角越大,反之越小60一幅1:10万比例尺地形图的经差和纬差分别为()。A、45′、30′B、30′、45′C、30′、20′D、20′、30′61经实地测量,某块土地面积10000平方米,图上面积为4平方厘米,则该图比例尺为()。A、1:500B、1:1000C、1:2000D、1:500062高斯投影地图上,大部分区域的()。A、主比例尺比局部比例尺小B、主比例尺比局部比例尺大C、主比例尺和局部比例尺大小相等D、主比例尺和局部比例尺大小无法比较63地图定向一般是通过()来体现。A、三北方向图B、坐标网方向C、控制点D、投影方式64下面关于软件结构设计的描述和应用不正确的是()。A、C/S模式应用系统基本运行关系为请求-相应应答模式B、若要操作界面漂亮,采用B/S结构比C/S结构更合适C、B/S结构将C/S结构与Web技术结合形成三层体系结构D、许多跨区域的大型GIS中,经常同时包含C/S和B/S结构65GIS开发时的准备选型工作,以下分析工作与之无关的是()。A、明确GIS系统是主系统还是分系统B、分析GIS项目所需功能C、分析数据源的质量和格式D、确定GIS软件系统66下列关于拓扑关系在GIS中的作用描述正确的是()。A、可以排查数字地图错误,提高空间分析速度B、描述空间实体之间的距离,提高系统输出精确性C、描述空间实体之间顺序关系,加快系统效率D、全面描述空间关系,提升系统健壮性67利用DEM数据可以进行()。A、包含分析B、缓冲区分析C、坡面分析D、网络分析68要获得城市每个居住区有多少水井,可采用的空间分析方法是()。A、最短路径分析B、资源定位与分配分析C、缓冲区分析D、叠置分析69查询空间数据得知黄河的东面是山西省,这在空间分析中属于()查询。A、线线B、面面C、面线D、线面70以下软件不属于数据库软件的是()。A、OracleB、DB2C、SuperMapD、SQLServer71通过立体镜观测影像,带来虚拟三维世界感受的技术称之为()。A、虚拟现实B、物联网C、智慧城市D、倾斜摄影72在动态GIS系统中,判断携带GNSS定位装置的某人是否在室内,该分析属于()。A、拓扑邻接关系B、拓扑关联关系C、拓扑联通关系D、非拓扑关系73陈某去图书馆借《空间数据结构分析》一书,关于该书的描述数据中,()不属于元数据。A、该书一共560页B、采用蓝黑双色印刷C、上一个借阅人为王某D、该书于2013年出版74在导航数据制作中,()工作对整个项目起的作用最关键。A、道路形状采集B、检索信息分类C、道路正确挂接D、兴趣点属性匹配75在线地理信息数据中的地理实体图元标志码为330033E03,则该图的比例尺()。A、为1:50000B、为1:100000C、为1:25000D、无法得知76在线地理信息系统更新工作时,对收集到的矢量数据集不需要进行的处理步骤为()。A、数学基础统一B、地图瓦片生产C、符号化处理D、数据栅格化77开发一款基于国家地理信息公共平台的软件产品,获取空间位置信息应()。A、API调取B、众包模式录入C、采集上传D、公共平台下载78某大型网络游戏对部分游戏爱好者发放限定数量的账号进行测试活动,该行为属于软件()阶段。A、α测试B、β测试C、γ测试D、ALAC测试79以下关于电子导航地图数据中的POI数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任何POI都属于某一条道路B、任何POI都属于某一建筑C、任何POI都属于某一个行政主体D、任何POI都匹配一张类别检签图80以下新兴技术中,和测绘地信产业无直接关系的是()。A、智慧物流B、人脸识别C、超市室内导航D、共享单车多选题(共20题,每题2分)81进行跨河水准测量时,视线不可通过()上方。A、芦苇丛和草丛B、大片干丘C、激流河段D、沙滩和砾石堆E、反光强烈的河段82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主要综合利用()采用物理大地测量理论与方法,应用移去-恢复技术确定区域性精化似大地水准面。A、重力测量资料B、地形图资料C、重力场模型D、验潮资料E、垂线偏差83《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划分的水准点类型包括()。A、基岩水准点B、基本水准点C、普通水准点D、岩层普通水准标石E、道路水准标石84海洋测绘中,水深改正一般包括()。A、吃水改正B、水文改正C、仪器改正D、转轮改正E、罗经改正85经纬仪的三轴误差指的是()导致的测量误差。A、水准管轴与纵轴不垂直B、横轴与纵轴不垂直C、视准轴与横轴不垂直D、视准轴与纵轴不垂直E、基座主轴与纵轴不垂直86以下测量项目中,除不动产测量外,属于联合验收测量的有()。A、绿地测量B、放线测量C、地下管线测量D、消防测量E、日照分析测量87对小区内未露头的地下给水管的探查一般不使用()方法。A、甚低频法B、直接法C、夹钳法D、示踪法E、电磁感应法88地籍测量成果验收时,()为不合格,要退回整改后再验收。A、伪造数据B、测绘资质借用其他单位C、超过5%的宗地面积量算有误D、超过1%的宗地面积量算严重错误E、控制网严重错漏89以下关于分丘图和分幅图的关系正确的是()。A、分丘图是分幅图的细化,故精度要求更高B、分丘图和分幅图坐标系统一致C、分丘图和分幅图一样应注明周邻产权所有单位名称D、分丘图表示的内容比分幅平面图要多E、分丘图和分幅图一样都要表示房屋建成年份90界桩位置选择的一般原则是()。A、选择在实地地形不易辨别的边界线转折处B、选择在过境道路与边界线相交处C、选择在以线状地物为界的边界线起止处D、选择在界线与河流相交处E、界桩埋设尽可能密集,以便确定界线位置91POS系统数据后处理软件通过处理POS在飞行中获取的()等原始数据得到最优组合导航解。A、IMU原始数据B、影像数据C、曝光瞬间外方位元素D、GPS基准站数据E、点云数据92下列卫星影像(含全色和多光谱)可用于生产1:5000比例尺地形图的有()。A、QuickBirdB、Geoeye-1C、WordView1-2D、TME、高分二号93对数字化航片进行航带法空三加密,以下流程步骤中需要进行的是()。A、影像扫描B、框标坐标系改正C、同名光线对对相交D、像点坐标量测E、立体测绘94采用DOM制作DLG时,影像野外调绘环节的工作步骤中做法正确的有()。A、应调绘建筑物每个拐角坐标B、应调绘每条行政界线C、水涯线按摄影时的水位调绘D、调绘时应根据项目情况对要素进行取舍E、每个地物都要调绘到95高斯投影具备以下()性质与特点。A、中央子午线投影为直线B、中央子午线投影后长度不变C、正形投影D、同一点不同方向长度变形不相等E、所有长度变形的线段,其长度变形比均大于196地理信息系统的软件体系结构分为C/S结构和B/S结构,以下哪些是C/S结构的特点()。A、服务器集中管理数据源,并将查询结果发给客户机B、客户机具有自主的控制能力和计算能力C、网络上流动的仅是请求信息和结果信息,流量降低D、客户的应用程序精简到一个通用的浏览器软件E、一个服务器响应请求,另一个服务器管理数据库97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描述的内容有()。A、要素的名称B、要素的代码C、要素关联关系D、要素的位置坐标E、要素属性表98下列需求中,属于地理信息系统设计应考虑的因素是()。A、应用需求B、测试需求C、数据需求D、现状与问题E、安装集成需求99导航电子地图制作时,()要素不得采集。A、等高线B、医院C、重要河道D、机场E、土壤覆盖100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上,地理实体可不表示的属性项有()。A、实体标识码B、图元标识码C、地理实体描述D、地理实体名称E、信息分类码恭喜你完成全部答题那么,100道题,你考了多少分呢?私信我们或联系小达(微信号:zhonghaida2016)获取试题解析押题有奖你觉得哪个知识点是必考的?快来评论区告诉我们被公认的前20个必考知识点(即评论获赞排名前20名)将获得中海达定制无人船U盘1个活动截至2023年9月22日12:00获奖者请在活动结束后5个工作日内联系小达领取奖品逾期领取,获奖权益作废*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中海达所有想获取更多注册测绘师考试相关资料请扫描下方图中二维码
2023年9月13日
其他

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发布“硬规定”,矿山边坡监测这样干!

矿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资基础,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矿山开发步伐加快,使得边坡问题日益严重,影响了矿山的安全生产。为有效防范遏制矿山重特大事故发生,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在8月30日发布了《关于开展露天矿山边坡监测系统建设及联网工作的通知》,对矿山边坡监测建设作了“硬性规定”。工作目标计划利用3年时间基本建成全国露天矿山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实现对露天矿山重点区域、关键环节重大安全风险的识别监测和精准研判。按照
2023年9月5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中国测绘学会第十一届海洋测绘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全体委员会暨第三十五届海洋测绘综合性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近日,中国测绘学会第十一届海洋测绘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全体委员会暨第三十五届海洋测绘综合性学术研讨会在宁夏银川成功召开。会议由中国测绘学会指导,中国测绘学会海洋测绘专业委员会主办,宁夏回族自治区测绘地理信息院和银川市勘察测绘院承办,广州中海达卫星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海达)和北京海卓同创科技有限公司协办。本次会议以“新时代
2023年9月1日
其他

新品上市 | “水文大师”BS12无人船,测流、测深一步到位

推荐阅读江苏省自然资源厅调研组莅临中海达参观考察武大李陶:GNSS监测矿山边坡在对不在“精”杆塔监测预警用北斗,电力安全运行无忧
2023年8月28日
其他

江苏省自然资源厅调研组莅临中海达参观考察

8月23日,由江苏省自然资源厅海洋规划与经济处副处长钱春泰、四级调研员刘军强、主任科员潘芬超等一行组成的江苏省自然资源厅调研组,在广东省自然资源厅海洋规划与经济处四级调研员吴兴菊、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海洋资源管理处副处长黄云峰、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番禺区分局海洋管理科科长陈善贵等人的陪同下,莅临中海达调研海洋探测装备研发与应用情况。中海达集团VP李典斌,集团营销中心副总经理张小东、魏耀宗等人接待了调研组一行。▲双方合影留念江苏省自然资源厅调研组一行首先参观了中海达展厅,详细了解了公司的发展历程、产业布局、技术装备及行业应用解决方案等情况。期间,调研组重点对ADCP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iBoat
2023年8月24日
其他

杆塔监测预警用北斗,电力安全运行无忧!

电力安全关系国计民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因此确保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然而,由于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等因素影响,输电线路的杆塔容易发生倾斜、晃动、倒塌,这不仅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造成极大威胁,还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目前,传统杆塔监测以人工巡检为主,无法及时和准确发现杆塔异常情况。为此,利用先进的监测预警手段对杆塔进行实时、准确、高效监测,成为电力部门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工作。
2023年8月21日
其他

中海达集团2024届校园招聘正式启动

点击「阅读原文」投递心仪岗位
2023年8月17日
其他

新品上市丨小身材大视界,便携式多波束测深仪iBeam 8140P前来报到!

推荐阅读曝光量超100W,这个直播为什么这么火爆?清凉大放送!小碟夏日送好礼矿山边坡重点实验室:用精准预警守护矿山安全
2023年8月16日
其他

《定位》杂志专访丨矿山边坡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用精准预警守护矿山安全

张超矿山边坡安全风险预警与灾害防控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假如将一座露天矿山边坡监测数据给到你,你能准确判断边坡什么时候会发生滑坡吗?”这是矿山边坡安全风险预警与灾害防控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下称矿山边坡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张超在每次讲到矿山边坡监测时都会问的问题,而他得到的回答无一例外都是:“不能。”这样的结果并没有让他感到意外。在张超看来,由于矿山边坡地质条件复杂,且边坡类型较多,不同类型边坡失稳过程与破坏启动条件又不尽相同,矿山边坡精准预警成为当下一大难题。为了破局,张超所在的矿山边坡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正在围绕矿山边坡的失稳机理、预警模型、监测预警设备等方面展开研究,力争五至十年内在矿山边坡精准预警方面取得突破,为我国矿山边坡安全风险预警、灾害防控与应急抢险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挂牌成立,聚焦矿山边坡精准预警攻关去年5月17日,由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共同建设的矿山边坡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在武汉挂牌成立,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杨春和担任实验室学术带头人。正如实验室名字那样,矿山边坡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的主要研究重心放在矿山边坡预警技术攻关上,旨在解决矿山边坡精准预警的难题。当前,通过GNSS技术、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InSAR技术、边坡雷达、分布式光纤传感监测技术、边坡牛顿力监测技术、测斜仪、渗压计、雨量计等丰富多样的矿山边坡监测手段,矿山边坡实现了全天候、自动化的在线监测,满足了矿山边坡的监测需求。“毕竟边坡在发生失稳前,肯定会有前兆,这些前兆信息通过各种矿山边坡监测手段能够捕捉到,”张超说,“但预警效果距离矿山安全生产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他指出,目前通过监测数据结合经验阈值进行矿山边坡预警的做法,难以做到矿山边坡精准预警。“因为矿山边坡监测手段捕捉到边坡变化后,这个变化可能会产生滑坡,也有可能不产生滑坡。这时预警阈值如果设置高了,就会出现漏报。如果设置过低,就会出现误报。”为了保障矿山安全生产,攻克矿山边坡精准预警难题势在必行,而这一重任落在了矿山边坡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身上。如何破局?矿山边坡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有自己的想法:第一步研究失稳机理,分析边坡不同阶段的成因机制;第二步构建预警模型,设立合理的预警阈值;第三步研发监测预警设备,及时发布边坡监测预警信息。“这三步是攻克矿山边坡精准预警难题的关键,只要有一步没做好,矿山边坡就很难实现精准预警。”张超说。初显成效,矿山边坡精准预警有突破通过结合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在大冶铁矿、海南铁矿、德兴铜矿等大型露天矿山开展的为期二十余年的边坡监测预警研究成果,矿山边坡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在研究失稳机理、构建预警模型、研发监测预警设备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在研究失稳机理方面,矿山边坡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一方面初步揭示了露天矿、尾矿库、排土场等不同类型矿山边坡的失稳机理、破坏模式与发展规律,另一方面根据矿山边坡不同的地质结构、坡度、高度、区域降雨量等情况,动态分析了边坡不同阶段的成因机制。“根据动态成因机制,给出边坡不同发展阶段变形破坏的初始阈值。由于矿山边坡不同高度、不同位置受岩性、构造等因素的控制,变形破坏的模式和深度有所不同,边坡预警阈值范围往往差异较大,空间上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区域设置和调整。”张超补充道。在构建预警模型方面,矿山边坡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通过现场实时监测和数值计算相结合,建立了露天矿、尾矿库、排土场等不同类型矿山边坡灾变预测预警模型,初步得出了合理的矿山边坡预警阈值。在研发监测预警设备方面,矿山边坡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共建单位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研发了一系列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矿山边坡合成孔径雷达,该设备能连续监测开挖过程的多种变形数据,并根据预警的判别准则,及时发布边坡预警信息。▲矿山边坡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共建单位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研发的矿山边坡合成孔径雷达在取得初步成效的同时,矿山边坡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正面临着两大挑战。“一是露天矿边坡受地层岩性和构造的影响,往往会出现完全不同的边坡变形破坏模式,对应的预警模式和阈值也区别较大,这给边坡预警带来很大的挑战;二是大型露天矿山往往范围较大,难以确定合理的监测布置区域以及合理的测点数量,进而无法准确地进行全方位露天矿山边坡监测预警。”张超说。对此,矿山边坡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将结合长周期的监测预警科研项目,深入研究不同类型矿山边坡变形与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揭示边坡失稳破坏全过程演化规律,确定重点监测区域与监测方法,设立合理的预警阈值,以实现矿山边坡精准预警。多方着手,力争用规范指导边坡监测预警在谈到矿山边坡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下一步规划时,张超表示,矿山边坡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制定了“一个目标,五个内容”的发展规划。一个目标,是指矿山边坡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围绕产学研模式、设备与技术的研发、不同阶段监测手段优选、边坡的预警阈值选择、边坡监测预警方法等方面展开研究,力争在矿山边坡监测预警方面形成相关的行业标准或规范,从而有效地指导全国范围内露天矿边坡的监测预警工作。五个内容1探索科研单位全生命周期参与矿山边坡监测预警的产学研模式、科研探索与生产预警互相促进机制、边坡监测预警信息发布与企业生产联动管理等。2完善边坡雷达、多功能钻孔测斜、裂缝监测与封堵等实验室专利监测技术与设备的研发,在地质构造和早期变形裂缝识别方面进一步完善无人机照相测量、激光扫描等相关技术的应用。3研究不同岩性和构造条件下矿山边坡不同阶段的变形破坏特征,给出不同阶段边坡的主要监测手段。4研究降雨条件下高陡矿山边坡的变形破坏机制的动态变化规律,初步给出不同岩性构造地质背景下高陡矿山边坡变形发展不同阶段的的预警阈值范围。5研究不同种类的监测数据在边坡监测预警中的相互验证、补充作用,结合地形、岩性与构造背景,给出不同主控因素和多因素监测预警方法建议等。开好局、起好步的矿山边坡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期望未来能够在矿山边坡监测预警工作上谱新篇。“尤其是让矿山边坡预警可以离精准目标更进一步。”张超最后说道。作者/何溪▼《定位》杂志往期精彩回顾▼对话大咖孙家栋李德仁刘先林李清泉姜卫平更多…专题报道智慧水利跨界融合北斗监灾点云智慧数字孪生更多…推荐阅读全时空实景三维地灾防治体系让地灾监测预警不再难巡演获好评!中海达无人船为智慧水利注入新动力做好公路边坡监测预警?中海达智能“诊疗”方案来了
2023年7月21日
其他

《定位》杂志专访丨许强:全时空实景三维地灾防治体系让地灾监测预警不再难

许强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隐患在哪里?”和“什么时候可能发生?”两大难题一直困扰着我国自然资源部门和地质灾害从业者。如今,在地质灾害从业者的努力下,尤其是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许强利用光学卫星遥感、InSAR、机载LiDAR、无人机摄影测量、航空物探、SLAM、多波束等技术,构建的“天-空-地-内”全时空实景三维地质灾害防治体系让人们看到了难题破解的曙光。所谓“天-空-地-内”全时空实景三维地质灾害防治体系,是指星载平台光学遥感+InSAR识别地表变形、航空平台机载LiDAR+无人机摄影测量精细识别滑坡隐患、地面平台专业监测+调查核实获取精准可靠变形信息、航空物探探测地质内部结构+多波束探测水下地形+SLAM测绘室内形态,通过多技术的协同监测与综合利用,实现地上+地下,室内+室外,水上+水下全要素、全空间地质灾害隐患识别、实时监测与风险评估,最大限度地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现在哪门技术好用,我就引入它。因为技术手段越丰富,地质灾害隐患识别和预警条件就越充分,这样得到的结果就越精准、真实。这就好比医生看病,通过多种技术手段获取多方面指标才能准确判断出病症,查明病因,对症下药。”许强如是说。从人防到技防“三查”体系受青藏高原隆升、全球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我国是世界上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最为严重、受威胁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严峻的防灾减灾形势,孕育了一批又一批像许强一样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地质灾害防治事业中的科技工作者。▲许强在教研室许强在与地质灾害打交道的早期,受限于装备技术水平,运用专业监测手段识别灾害隐患和专业监测预警(即技防)无从谈起,只能采用人防。“人防是指通过人的现场调查走访发现隐患并由当地百姓自主观测和自我防范灾害。”许强指出,人防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地质调查人员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拉网式、地毯式”地质灾害隐患全面调查、排查,共查出全国地质灾害隐患点约30万处,基本摸清了灾害隐患家底。第二阶段群测群防,即当地群众自我观测(察)自我防范,在每个隐患点安排监测人员(一般为当地百姓)成天密切关注其动态变化情况,一旦有“风吹草动”,如地面开裂、隆起,树木歪倒等成灾前兆特征,随即启动防灾预案,撤离受威胁的百姓。随着技术的进步与成熟,以GNSS、裂缝计、雨量计等为代表的专业监测手段被引入到地质灾害防治中,与人防一起编织了一张地质灾害安全“防护网”。然而,投入大的专业监测手段无法覆盖全国所有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我们只能选择重大隐患点开展专业监测。”而让许强更担忧的是,近年来我国发生的重大地质灾害有80%左右都不在已发现的30万处隐患点范围内。“究竟怎样才能更全面地识别出潜在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这个问题不停地涌现在许强的脑海中,让他夜不能寐。彼时,时任自然资源部部长陆昊提出,防范地质灾害的核心需求是要搞清楚“隐患点在哪里”“什么时候可能发生”,这与许强所思所想不谋而合。为了回答部长的问题,许强在经过深入研究后,提出了“天-空-地”一体化的“三查”体系,即首先通过光学卫星遥感和InSAR进行大范围的地质灾害隐患“普查”,随后利用机载LiDAR和无人机摄影测量对地质灾害高风险区和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详查”,最后通过地面调查复核,实现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核查”与甄别。“三查”体系提出后不久,便迎来了一个绝佳的“练手”机会。2018年10月10日和11月3日,西藏自治区江达县白格村的金沙江右岸先后发生两次大规模高位滑坡,堵塞金沙江形成堰塞湖,是一处典型的大型高位滑坡隐患。为查明隐患,许强带领团队首先利用卫星进行滑前形变回溯分析,然后利用无人机摄影测量生成DSM、DOM等成果分析滑后特征,为地面专业监测仪器布设提供靶点,最后利用GNSS、地表裂缝计等地面专业监测仪器实时监测预警,先后三次提前30分钟精准预警,保证了堰塞体泄流槽现场施工人员的及时撤离,确保了相关人员的安全。▲许强指导学生在实战中得到检验的“三查”体系成为了地质灾害中技防的分水岭:将专业监测阶段进化到隐患识别+专业监测阶段。尽管技防作用越来越突显,但许强并没有一味地推崇技防,而是反复强调地质灾害防治一定是技防与人防有机结合才能实现“1+1>2”的效果。“毕竟通过技术手段发现灾害隐患点后,还需要人去调查复核。”他指出,当前人防和技防的关系正处在第二阶段,即“遥感先行、地质调查跟上”阶段,该阶段中技防作用是提升地质调查工作的精细化和准确度。此前的阶段被许强称为“地质调查为主,遥感为辅”,该阶段中技防作用是解决人到不了的作业难题。“下一阶段两者关系可能演变为‘遥感为主,地质调查复核’。”许强说,“无论哪个阶段,技防和人防的关系始终是有机结合,缺一不可。”构建全时空实景三维地灾防治体系利用“三查”体系,使我国对正在变形区(正在发生变形并具有明显变形迹象的区域或部位)和历史变形破坏区(历史上发生过失稳破坏但当前并未变形)的隐患识别能力得到了巨大提升。“针对正在变形区,可以采用高分辨率光学遥感与InSAR技术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识别;针对历史变形破坏区,可以采用能有效去除植被的机载LiDAR,辅以光学卫星遥感进行识别。”许强解释道。但是,他话锋一转说道:“‘三查’体系对潜在不稳定斜坡的隐患识别无能为力。”许强口中的潜在不稳定斜坡是指历史上未曾发生过变形破坏,当前也无明显变形迹象,但其稳定性相对较差,在降雨等影响下很容易出现突发性失稳破坏的斜坡。那么,潜在不稳定斜坡的隐患识别难题该如何破解?许强的答案是推行“三部曲”精细化运作方法:第一步使用激光雷达开展精细化测绘,绘制1:1000,甚至更高分辨率的地形图,找到最有可能失稳的斜坡部位。第二步使用多普勒雷达开展精细化气象预警,通过将天气预报的时间精度做到分钟和小时级、空间精度做到公里级,精准掌握降雨时空变化过程和动态,缩小受威胁区域范围,实现精准预判、及时撤离,最大限度减少撤离人员数量但又能避免人员伤亡。第三步发展航空物探技术快速查明斜坡体内部结构和含水状况,定量分析评价不同区域、不同部位斜坡在不同降雨条件下的稳定性状况,以此圈定相对危险区和危险部位,利用科技手段真正实现风险双控。在攻关潜在不稳定斜坡的隐患识别难题的同时,许强还在攻关突发性滑坡监测预警的难题。“因为这类滑坡突发性强,且在降雨诱发前,没有任何征兆,监测预警难度极大。”为攻破这一难题,许强一方面带领团队研发了一种自适应调整采样频率的监测机制与配套的仪器装备,相关仪器设备会根据所监测指标的变化快慢,自动调整采样频率,这样不仅可满足现场供电和传输要求,又可全面获取加速变形尤其是临滑阶段的完整信息,有助于提前精准预警突发性滑坡。另一方面引入滑坡灾害牛顿力远程监测预警系统监测滑坡形成过程中的受力变化情况;引入地震台网和微震捕捉山体滑坡前的前兆信号,分析滑坡内滑动面发展演化过程及其前兆特征;同时,安装GNSS、裂缝计、孔压计、雨量计等监测预警设备用于监测覆盖层较厚或稳定性相对较差的坡体部位。“通过这些手段,我们可以对滑坡形成演化过程中相关物理量及外界因素进行全方位监测,大大提高滑坡预警的准确率。”许强说。▲许强团队研究成果《中国西南高边坡稳定性评价及灾害防治》和《汶川地震地质灾害评价与防治》先后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在攻关潜在不稳定斜坡的隐患识别和突发性滑坡监测预警两大难题的过程中,许强还基于当下实景三维中国建设的趋势,先后将SLAM、多波束、通信光纤等新技术引入到“三查”体系中。其中,SLAM技术用于建构筑物室内三维模型的快速测绘与构建,实现地质灾害承灾体的量化风险评估;利用多波束技术探测水下地形地貌,为水域及周边地质灾害防治提供数据支撑。通过不断吸纳新技术,“三查”体系逐渐拓展到了“天-空-地-内”全时空实景三维地质灾害防治体系。新体系通过依托光学卫星遥感、InSAR、机载LiDAR、无人机摄影测量、航空物探、SLAM、多波束等技术,实现地上地下、水上水下、室内室外有机结合和协同发力,这有助于我国最大限度地实现滑坡灾害的隐患识别、实时监测和科学预警。“未来我还会继续完善这套体系,让它在地质灾害防治中发挥更大作用。”许强说。在多灾种预警中发挥新体系作用据许强介绍,“天-空-地-内”全时空实景三维地质灾害防治体系目前在四川、贵州、甘肃、云南、陕西、西藏等省份得到了成功应用,取得了良好成效。其中,贵州省利用InSAR、机载LiDAR,对全省高位隐蔽性灾害进行专业排查,发现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近2000处,其中高位隐蔽性隐患点近900处;四川省利用InSAR与光学遥感相结合,对6万平方千米的地质灾害高风险区进行隐患识别,新发现形变区840处;云南省利用光学遥感和InSAR相结合的手段,识别出50余处地质灾害隐患。借助多技术协同的优势,许强认为“天-空-地-内”全时空实景三维地质灾害防治体系还能在地震预报、矿山边坡监测等领域大有作为。▲许强团队合影他指出,在地震预报领域,可先利用InSAR和机载LiDAR对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和地震重点危险区内的活动断裂进行精准定位,然后利用地面的专业监测设备、通信光纤、地震台网等手段进行实时监测预警。“这样一来,地表会发生明显破裂的地震在未来三五十年将可能实现提前预报。”许强说。在矿山边坡监测领域,首先利用光学卫星遥感和InSAR结合监测矿山地表形变,找准正在发生地表形变的区域,为地面专业监测仪器的布设提供靶点,然后利用GNSS、地表裂缝计、地基SAR等地面专业监测仪器对靶点进行实时监测预警,以确保矿山边坡安全。目前,“天-空-地-内”全时空实景三维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已应用于贵州、新疆等省份的矿山边坡监测。许强强调,“天-空-地-内”全时空实景三维地质灾害防治体系要想在多灾种监测预警中发挥最大作用离不开一套统一的管理机制。“目前,各部门数据不能充分地共享,多灾种预警推进还存在一定困难。”因此,他希望应急管理部可以牵头建立一个机构进行统一协调和管理。同时,他还认为,以测绘地理信息企业为代表的产品水平也决定着这套体系的效应。因此,他希望测绘地理信息企业要把科技创新放在首位,研发出性能优异、质量稳定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装备。许强相信,在多方合力下,“天-空-地-内”全时空实景三维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可以更好地造福我国多灾种监测预警,让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
2023年7月17日
其他

携手大型电企,中海达北斗电力应用案例落地20余省市

随着北斗产业加速发展,北斗电力行业应用初具规模。据《2023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电力行业完成了2000多座电力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基准站的建设和部署,推广各类北斗应用终端超过50万台(套)。2023年,《中央企业北斗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适逢收官之年。中海达积极携手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电企在变电站人员安全防护、输电线路监测等领域开展业务合作,共同打造和推广北斗电力应用解决方案,全面深入推进北斗电力应用工作落地。深度打磨
2023年7月10日
其他

巡演获好评!中海达无人船为智慧水利注入新动力

BSA智能无人测量船巡演活动,引起各站点行业用户热烈反应,也收获了诸多好评。系列巡演充分展示了中海达在无人测量技术领域的最新成果,加深了行业用户交流,进一步扩大了无人船渠道销售网络。全方位优越
2023年7月7日
其他

如何做好公路边坡监测预警?来看中海达智能“诊疗”方案

近年来,我国加快了公路建设的脚步,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我国公路总里程已达528万公里,路网规模已位居世界前列,特别是高速公路里程位居世界第一。为了保障公路运行安全,加强公路边坡的监测预警工作意义重大。那么,公路边坡监测预警有什么高招?近日,中海达针对公路边坡隐患多、智能化监测少、灾害损失大的现状,推出了公路边坡智能化安全监测预警解决方案,为公路安全保驾护航。1一核多源,全方位监测公路边坡中海达公路边坡智能化安全监测预警解决方案以北斗高精度定位为核心,结合多传感器集成的技术而形成的多源一体自动化监测解决方案。方案通过使用GNSS接收机、地基InSAR、拉线式位移计、多维监测仪、倾角加速度计、土压力计、导轮式测斜仪、阵列式位移计、摄像机、雨量计、应力应变计、三轴加速度计等设备对公路边坡的表面变形、岩土应力、内部变形、支护结构、相关因素等进行全方位监测。▲中海达公路边坡智能化安全监测预警解决方案系统架构边坡表面变形监测设备01表面变形监测设备(GNSS监测站)▲GNSS一体机MS401和GNSS分体机MS302性能优势
2023年7月4日
其他

2起提前预警,15人成功避险,广西百姓跑赢地质灾害

6月24日凌晨3时45分,贺州市昭平县文竹镇桂花村上圳小组滑坡的12QJ01(倾角),前1小时三轴倾角变化最大值达到10.11度;前3小时,三轴倾角变形量速率≥5度/小时的次数达到2次,触发黄色预警。▲文竹镇桂花村上圳小组滑动点监测曲线图▲文竹镇桂花村上圳小组滑坡点触发黄色预警6月24日晚上11时53分,贺州市昭平县昭平镇富裕村塘调组滑坡的07QJ01(倾角),前1小时三轴倾角变化最大值达到29.9度,触发橙色预警。▲富裕村塘调组滑坡点监测曲线图▲富裕村塘调组滑坡点触发橙色预警6月24日,在贺州市昭平县文竹镇桂花村和昭平镇富裕村两处地质灾害监测设备分别触发预警预报后,广西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当即发布了上述两条预警短信,并触发现场预警广播。两处受地质灾害威胁的15名群众收到预警预报后,立即按照防灾预案演练的路线撤离,赶在坡体滑坡前成功避险,避免了人员伤亡。帮助群众转危为安的两处地质灾害监测设备来自今年4月建成投入使用的中海达地质灾害监测设备。今年2月,凭借多年出色的监测项目经验,中海达成功中标广西“2023年地质灾害群专结合监测预警设备采购”项目,承接贺州市和梧州市共99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地质灾害监测设备建设,这是中海达连续三年承接广西地质灾害监测项目。今年中海达承建的两市地质灾害群专结合监测预警项目共安装GNSS地表位移监测设备、倾角计、裂缝计、土壤含水率计、雨量计、报警器、泥水位计等616台地质灾害监测设备,前两年地质灾害群专结合监测预警项目共安装1984台设备。▲文竹镇桂花村上圳小组滑坡前安装的倾角加速度计▲富裕村塘调组滑坡前安装的倾角加速度计此次两起滑坡由“龙舟水”强降雨天气引起。据气象部门统计,6月19日8时至25日8时,广西累计降雨量超过250毫米的地区有贵港、河池、贺州、防城港等11个设区市的26个县(市、区)的75个乡镇。两起灾情发生后,广西自然资源厅派出2组地质灾害防治专家,会同当地政府和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开展地质灾害应急调查。经调查,此次2起地质灾害均属小型土质滑坡,共造成2间房屋损毁,直接经济损失近3万元,所幸没有人员伤亡。目前,2处地质灾害发生点已圈定危险区域、设置警戒线,当地市、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正在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处置工作,撤离群众已得到妥善安置。▲文竹镇桂花村山体滑坡现场▲富裕村山体滑坡现场这不是中海达地质灾害监测设备第一次助力广西百姓跑赢地质灾害。去年5月,中海达地质灾害监测设备提前预警,成功让贺州市昭平县50人安全转移(点击蓝字查看此前报道)。多次上演提前预警,帮助人员安全转移,中海达地质灾害监测设备为防灾工作争取了宝贵时间,最大程度减少突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近年来,中海达在贵州、山西、广西、云南、湖北、新疆、重庆等地承接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项目,成功预警多起地质灾害。未来,中海达将持续依托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加大力度研发性能更优的地质灾害监测软硬件产品,积极参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为各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筑起一道安全防线。作者/何溪
2023年6月30日
其他

探索多"young"未来! 中海达-武大留学生游学活动圆满举办

5月23日-26日,为期4天的中海达—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下称实验室)留学生游学活动圆满举办。该游学活动是中海达助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系列项目之一,已经举办六届。一直以来,中海达致力于与实验室共同探索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为各国留学生提供深入了解行业、技术商用的机会,为其未来职业选择和发展提供思路。5月23日下午,在中海达总部举行的欢迎仪式拉开了活动序幕,中海达相关领导和实验室吴华意教授、何婧琳老师、魏敏老师等30余名师生参加了欢迎仪式。中海达集团VP李典斌首先致欢迎辞,对武汉大学和中海达的长期合作表达了感谢,对实验室领导、师生的支持和学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期望留学生们能传播中国文化、中国技术、中国产品。▲集团VP李典斌致欢迎词实验室副主任吴华意教授代表实验室对中海达表达了感谢,并分享了他的留学经历,对留学生寄语厚望,希望他们能在这几天抓住机会,好好学习、收获满满。接着,实验室来自13个国家的30名硕博留学生进行自我介绍并表达了对本次游学活动相关课程的期待。▲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吴华意教授致辞▲集团品牌与市场中心副总经理魏耀宗介绍中海达重点行业应用随后几天,中海达对留学生们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课程以及产品实操培训,包括三维激光雷达、影像RTK、安卓智能全站仪、智能无人测量船等产品介绍,以及GNSS技术在行业的应用。留学生们通过实操体验,更深入地了解了GNSS技术和相关产品的实际应用。▲向留学生介绍三维激光雷达产品的应用▲给留学生展示影像RTK的技术突破▲向留学生展示智能无人测量船的发展和应用在实操环节,留学生体验新产品、新技术<
2023年5月29日
其他

Show泰!中海达走进泰国系列活动正式起航

Bangkok”仍未结束,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中海达与当地合作伙伴将继续为当地用户带来零距离的产品体验。未来,中海达将在全球多个站点,与合作伙伴携手,开展“Hi-Target
2023年3月23日
其他

走近用户!中海达影像RTK开启全球体验活动

中海达影像RTK自上市以来,在业内引起广泛关注。国际合作伙伴、用户对产品体验的呼声高涨。为了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让用户深度了解产品,中海达特开展影像RTK全球体验活动。近日,国际行业盛会Intergeo在德国埃森市隆重召开,全球合作伙伴与行业用户齐聚于此。借此契机,中海达“影像RTK全球体验日”活动在美丽的埃森正式启动。来自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墨西哥、法国、西班牙、德国等国家的合作伙伴与用户参与了此次活动。活动期间,大家互相交流各国及区域行业发展动态,共商未来发展方向。活动伊始,中海达国际销售平台总经理徐玉红致欢迎辞,她对现场合作伙伴与用户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介绍了中海达产品技术在水利水文、电力电网、智能驾驶、安全监测、智慧城市、铁路等行业的广泛应用,分享了公司今年在产品研发的投入情况,以及影像测量技术获得的重大成果,希望借此机会与现场合作伙伴、用户面对面深入交流,获得直接反馈,为用户带来更高的作业效率、更好的测量体验。▲中海达国际销售平台总经理徐玉红致辞中海达中欧区负责人曹善元分析当前市场情况,即便面对面交流比以往略有减少,但中海达依托14个服务中心与200+的渠道体系,一如既往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响应服务。国际销售平台产品方案中心副总监李雅丁回顾了中海达测量、放样技术的发展历程。当下,影像RTK可以完美解决工程测量用户常常面临的放样找点难定点难、复杂环境不固定、测点够不到采不了等作业难题,让用户作业效率更快,成本更低,精度也更高,相信在智能化测绘时代,影像RTK可以真正做到测量放样一步到位。非接触式测量放样
2022年10月25日
其他

凝心聚力,再谱新篇!中海达武汉基地成立仪式隆重举行

10月20日下午,中海达武汉基地成立仪式在武汉研创中心隆重举行。本次大会以“凝心聚力,再谱新篇”为主题,集团董事长廖定海,集团总裁李洪江,集团常务副总裁黄宏矩,集团副总裁廖建平,集团VP李典斌、周利军,集团人力资源中心总经理付元春,集团总裁办主任王敬东,以及三维应用事业部、中央研究院武汉研发中心、华中大区及湖北分公司、都市圈中西部运营中心全体员工汇聚一堂,共同见证武汉基地成立仪式的盛大启动。▲活动现场金秋送爽,鼓鸣盛世。下午15时,伴随着锣鼓声声,精彩的舞狮表演正式拉开了活动序幕。▲现场舞狮表演集团董事长廖定海在开幕致辞中指出,武汉基地成立这一历史性时刻,将是中海达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他回顾了中海达二十余年的发展史,并为中海达未来发展指引了明确方向,希望全体中海达人齐心协力、力出一孔,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共同奋斗,助力中海达重回行业龙头地位。▲集团董事长廖定海致开幕词集团总裁李洪江在主题报告中,重点从中海达集团战略、武汉基地的战略意义、组织赋能发展和人才发展四大维度进行了规划和指示,对武汉基地承载的功能和前景寄予厚望。期望能以武汉基地成立为契机,以奋斗者为本,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专注为客户创造价值,为“成为时空信息解决方案全球领导者”的宏伟愿景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集团总裁李洪江作主题报告随后,集团董事长廖定海和集团总裁李洪江在全场热烈的掌声与欢呼中,为武汉基地正式揭牌,宣告武汉基地正式亮相,昂首阔步迈入新征程。▲集团董事长廖定海和集团总裁李洪江共同揭牌三维应用事业部总经理郑晓华就三维应用事业部发展规划作主题分享,围绕“定位”、“定心”、“定目标”、“定计划”、“定行动”五个板块,就市场容量、策略、技术、产品、解决方案、交付、激励等全方位进行了深度规划。▲三维应用事业部总经理郑晓华作主题分享集团副总裁兼中央研究院院长廖建平对中央研究院未来发展规划作主题分享,未来将坚持以“商业成功”为目标,以两个“三年计划”为抓手,持续改善研发组织,打造有战斗力的团队,让用户满意度传达到每一个人,也相信武汉基地的加入,必将为集团注入强劲发展动力。▲集团副总裁兼中央研究院院长廖建平作主题分享集团人力资源中心总经理付元春就集团人力资源政策进行了详细介绍,从职业发展通道、薪酬、激励、人才发展、晋升选拔、人才培养、员工关怀等各项机制进行了全面解读。▲集团人力资源中心总经理付元春介绍集团人力资源政策在员工代表发言环节,三维应用事业部、中央研究院武汉分院、华中大区湖北分公司和都市圈中西部运营中心的员工代表先后上台,真情流露、分享心声,也表达了对公司未来和个人发展的强烈信心。▲员工代表发言最后,全体员工上台,以手中蓝色小球注入中海达字样,共同绘制中海达版图,也象征着武汉基地的成立为中海达未来的强劲发展注入新的能量和智慧,激发不竭动力、凝聚奋进力量。▲现场合照未来,中海达必将以奋斗者为本,满怀信心、持续奋战、共绘美好未来。
2022年10月21日
其他

中海达助力水文勘测技能竞赛,推动安徽水文高质量发展

近日,第十届安徽省水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水文勘测职业技能竞赛在宣城市圆满落幕。本次竞赛由安徽省水利厅、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安徽省总工会联合主办,安徽省水文局承办,中海达等多家企业合力协办。本次竞赛吸引了来自安徽省水文系统和部分厅直水管单位的12支参赛队伍42名选手参赛。竞赛历时三天,旨在以赛促学、以赛促用,发现和锻炼水文勘测技能人才,检视和提升水文监测能力,为安徽省水文高质量发展打基础、添动能。在竞赛的开幕仪式上,安徽省水文局党委书记、局长吴永林出席开幕式并讲话。宣城市政协副主席、水利局局长陶晓海致欢迎辞。全体裁判员、参赛选手、大赛组委会工作人员参加开幕式。▲开幕式现场此次竞赛分为理论考试、内业操作和外业操作3大项,其中外业操作包括无人机测流、ADCP测流、全站仪测量、缆道测流、流速仪拆装、雨量仪器安装调试、水质采样分析、水文三等水准测量、GNSS测量9个小项,分设在鳌峰公园和宣城水文站两个考点。▲参赛选手使用中海达RTK竞赛选择中海达SVR3三合一雷达测流系统和RTK作为无人机测流和GNSS测量的指定设备。其中,中海达SVR3三合一雷达测流系统依托飞行平台,可对水体流速进行智能监测,具备灵活机动、成本低、功能丰富、操作简单、风险性低等特点,可为水体流速/流量监测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参赛选手使用中海达SVR3三合一雷达测流系统期间,安徽省水文局党委书记、局长吴永林现场观摩无人机测流等外业操作考试。同时,为了保障赛事的顺利进行,中海达安排专人在现场提供技术支持保障服务。经过三天激烈的角逐,共有10名选手脱颖而出。▲安徽省水文局党委书记、局长吴永林(左一)现场观摩无人机测流考试赞助水文勘测职业技能竞赛,是中海达服务于水文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长期以来,中海达依托空天地一体化水文监测解决方案,为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水生态修复、水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未来,中海达将继续提供更优良的设备和解决方案,为经济社会和水文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保障。作者/何溪
2022年10月19日
其他

自然资源部南海局局长雷波一行莅临中海达指导

10月14日,自然资源部南海局分党组书记、局长雷波,分党组成员、副局长谢健,办公室主任林建全,海洋自然资源调查与科技处处长黎广媚,南海调查技术中心主任王伟平、南海规划与环境研究院院长严金辉、南海信息中心主任王平等一行莅临中海达指导工作。中海达集团董事长廖定海、总裁李洪江、总裁助理姜军毅、品牌与市场中心副总经理魏耀宗等集团领导陪同。期间,在雷波局长等人的共同见证下,南海调查技术中心与中海达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雷波局长(中)一行与廖定海董事长(左四)、李洪江总裁(右四)等人合影雷波局长一行首先参观了中海达展厅,陪同参观的廖定海董事长详细介绍了集团的发展历程、产业布局、技术装备及行业应用解决方案,让来访领导对中海达有了更直观深入的认识与了解。▲雷波局长一行参观展厅随后在交流会上,廖定海董事长对雷波局长一行再次表示欢迎,并表示中海达无论是产品、技术研发,还是行业应用,都坚持“从客户中来,到客户中去”的创新理念,而自然资源部南海局是中海达面向行业进行海洋探测技术创新的源头之一,双方合作可以加速推进国产化高端海洋探测技术研发和应用进程。▲廖定海董事长致辞李洪江总裁表示,中海达是技术型公司,产品研发要从客户需求出发,海洋探测技术是典型的“专精特新”,并希望双方未来能够在高端海洋探测技术研发和应用领域进行合作。▲李洪江总裁发言雷波局长表示,海洋探测技术尤其是针对深远海,虽然与欧美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通过双方整合产品、解决方案可以进一步缩小差距,期待未来与中海达在产品及解决方案研发,科研等领域展开全面、深入合作。▲雷波局长讲话交流结束后,在雷波局长、廖定海董事长等人的共同见证下,王伟平主任与李洪江总裁分别代表南海调查技术中心和中海达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此次签约主体南海调查技术中心隶属于自然资源部南海局,其职责主要开展海洋自然资源调查、海洋科学调查等相关研究和技术支撑工作,承担海区海洋自然资源调查评估和海洋测绘等工作。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是中海达与自然资源部南海局深化合作、共赢发展的第一步,未来双方将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积极推动国产化高端海洋探测技术服务于海洋强国建设。编辑/何溪推荐阅读点击了解中海达更多资讯中海达与中海辉固达成战略合作中海达边坡雷达监测系统守护矿山安全中海达举办首次智能驾驶车载高精度业务开放日活动记得分享/点赞/在看三连哦
2022年10月18日
其他

中海达与中海辉固达成战略合作,推进北斗在海洋工程全场景应用

10月11日,广州中海达卫星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海达)与中海辉固地学服务(深圳)有限公司(下称中海辉固)在中海达广州总部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中海辉固总经理吴海京、中海达集团总裁李洪江、中海达集团董事长助理鲍志雄等出席签约仪式。在鲍志雄陪同下,吴海京一行首先参观了中海达展厅。期间,鲍志雄详细介绍了中海达23年发展历程及其应用于各行业的北斗定位产品,包括测量测绘、自动驾驶、海洋勘探、三维应用及相关北斗高精度行业应用解决方案等。▲中海达集团董事长助理鲍志雄(左一)陪同中海辉固总经理吴海京(左二)一行参观展厅随后在交流会上,李洪江对吴海京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表示中海辉固与中海达有着很深的渊源,在今年上半年,贵司同事参观了中海达制造工厂,希望双方未来在海洋能源开发、海洋工程领域可以开展更多的合作。▲中海达集团总裁李洪江致辞鲍志雄表示,中海达与中海辉固从去年开始至少进行了三次深度交流,双方围绕产品测试、技术研讨和市场项目合作展开了深入交流,希望双方在未来能够形成更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中海达集团董事长助理鲍志雄发言吴海京表示,中海辉固很重视与中海达的合作,今年在广州和深圳两地,双方就北斗技术展开了多轮的交流和沟通,非常认可中海达在北斗领域的专业技术实力,期待双方的合作能够顺利开展。▲中海辉固总经理吴海京讲话之后,中海达集团北斗高精度行业应用事业部高级产品经理方春水进行合作项目汇报。期间,双方就现有合作产品的功能、性能展开了技术交流,并且就北斗技术发展趋势和行业应用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讨。▲中海达集团北斗高精度行业应用事业部高级产品经理方春水作汇报合作项目汇报结束后,李洪江与吴海京共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海洋能源开发、海洋工程、海洋勘探等领域达成深度战略合作,共同推动北斗技术在海洋工程领域的全场景应用落地与技术赋能。▲中海达集团总裁李洪江与中海辉固总经理吴海京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签约合影战略合作并非一蹴而就。自去年五月开始接洽以来,中海达与中海辉固在深圳、广州和惠州等地围绕海上油气工程服务、海上定位服务、海洋探测、海洋勘探装备、北斗技术、北斗高精度应用解决方案等开展了多次的深度交流,同时通过实地参观中海达制造工厂,中海辉固加深了对中海达产品制造水平的认可,这为双方后期的合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左右滑动查看中海达与中海辉固的交流瞬间此次签约,是双方互利合作、共谋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不仅体现了国内海上油气专业服务公司对中海达产品、研发、技术、生产的认可,更是助推了北斗技术与海洋油气行业的深度融合。企业介绍中海辉固是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COSL)与Fugro
2022年10月13日
其他

落地俄罗斯获表扬!中海达边坡雷达监测系统守护矿山安全

秒获取一幅观测场景位移图像;④面监测:每幅位移图像获取百万量级监测点数据;⑤超高精度:亚毫米级位移监测精度;⑥智能算法:可自动去除外部环境干扰;⑦高可靠性:先进的
2022年9月29日
其他

中海达举办首次智能驾驶车载高精度业务开放日活动

9月26日,中海达在广州总部首次举办了智能驾驶车载高精度业务开放日活动。本次活动以“精准定位
2022年9月27日
其他

中海达与岭南师范学院共建“产学研合作基地”

9月25日上午,岭南师范学院、广州中海达卫星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达集团)共建“产学研合作基地”签约及授匾仪式在中海达集团总部举行。岭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院长薛书文、党委副书记王雄艺、副院长尚志海、信息系统系主任罗松英、实验中心主任陈浩一同参观了中海达集团展厅,中海达集团副总裁李典斌、国内销售平台华南大区总经理李文义、品牌与市场中心副总经理魏耀宗、公共关系部总监姜军毅等陪同参观。薛书文院长给予中海达集团高度肯定,并表达了对中海达集团未来发展以及与学院学科合作建设的期望。▲展厅参观在随后的会议上,中海达集团副总裁李典斌对岭南师范学院薛书文院长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中海达集团过往成绩做了简要介绍,希望双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更宽的领域和更高的层次上加强合作,实现共赢和发展。▲中海达集团副总裁李典斌院长薛书文对中海达集团一直以来对学校以及学院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并介绍了地理科学学院发展沿革、学科专业分类及专业内容、师资队伍、人才团队等,对人才培养体系、联合实验室建设、学生个人及职业发展提出展望。院长表示,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把合作推向新的高度,力争实现学生、学校、企业三赢的局面。▲岭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院长薛书文品牌与市场中心副总经理魏耀宗对中海达集团发展历程、业务布局、企业责任等作了详细介绍。▲中海达集团品牌与市场中心副总经理魏耀宗在交流环节,双方均表达了希望借此契机互相借力,通过雄厚的科研能力、丰富的项目背景,探索并建立一个适应新环境、有竞争力的产学研用创新项目基地,共同开发新项目,研究新技术,鼓励学生发散思维,积极推动行业技术发展以及人才培养。▲双方交流现场最后,岭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院长薛书文与中海达集团副总裁李典斌共同签署了“校企合作协议书”并进行了授匾仪式。双方一致同意共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在基地管理、师资建设、学生培养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中海达集团副总裁李典斌与岭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院长薛书文签约现场▲中海达集团副总裁李典斌与岭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院长薛书文共同揭牌本次合作立足地理信息产业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新项目,集技术创新与研发、行业人才培养与发展、成果推广与转化于一体,融合双方优势,全方位探索产教融合新模式,促进产、学、研全面合作,充分发挥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职能作用等方面的长处,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撰稿/陈星
2022年9月26日
其他

智能驾驶业务获国际认可!中海达通过德国莱茵TÜV认证

26262标准的核心价值在于,它可以通过系统的功能安全管理流程,以及针对汽车电子的系统、硬件和软件的系统化设计、验证和确认方法,保证电子系统在面对各种严酷条件时,即使失效也不造成危害或伤害。ISO
2022年9月21日
其他

情系西藏,爱心驰援!中海达助力西藏大学抗疫

近日,全国多地持续出现本地新冠疫情,其中西藏等地区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在得知西藏大学抗疫物资紧缺后,中海达紧急联系商家和物流服务后,第一时间采购一批抗疫物资,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企业的社会责任与担当,支援学校疫情防控工作。▲中海达采购的抗疫物资9月15日,包括N95口罩、防护服等在内的几百套抗疫物资在经过多日辗转后,终于顺利抵到西藏大学,老师代表接受了捐赠。这些抗疫物资有效缓解了学校当前严防严控工作的压力,增强了全体师生战胜疫情的必胜信心和勇气。▲老师代表在西藏大学校门口接收抗疫物资▲抗疫物资抵达西藏大学除了本次支援西藏大学疫情防控外,中海达多维度为全国各地抗击疫情提供企业力量。积极参与抗疫,是中海达践行企业公民责任的一个缩影。长期以来,中海达积极参与救灾、助学、送水等公益活动。未来,中海达将继续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为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贡献微薄之力。编辑/何溪推荐阅读点击了解中海达更多资讯全国产北斗定位定向仪,海洋用户的福利中海达2023届校招正式启动2起险情,0伤亡!中海达监测系统成功预警地灾隐患记得分享/点赞/在看三连哦
2022年9月19日
其他

三大类岗位等你来pick!中海达2023届校招正式启动!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校招详情
2022年8月12日
其他

2022地信产业大会,中海达人气爆棚,实力拉满!亮点速看

8月11日,以“推进时空信息新基建,开拓数字经济新蓝海”为主题的2022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大会在安徽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办,大会通过专题论坛、创新秀、产业产品展览等方式共话行业热点及发展趋势,展示行业发展成果。中海达携实景三维信息采集、地理信息平台到行业应用全线产品和解决方案亮相展会,受到了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开幕式现场连获殊荣
2022年8月11日
其他

奋斗正当时!这群新生代有态度、有决心、有行动

7月24日,2022年中海达应届生训练营——第24期「起航计划」全面启动。从全国高校招募的99位起航生汇聚中海达广州总部,共赴起航之旅,续写职涯新篇章!
2022年8月5日
其他

2起险情,0伤亡!中海达监测系统成功预警福建地灾隐患

福建省今年4月入汛以来,受冷暖气流共同影响,迎来多轮强降雨天气,多地出现暴雨、局部大暴雨天气。6月13日17时12分,福建省自然资源厅、福建省气象局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橙色预警:南平市延平区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为黄色,地质灾害发生可能性较大,应加强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和对高陡边坡、易发泥石流的沟口等易发区的巡查和防范,若发现地灾险情应及时采取防灾避险措施,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中海达地质灾害监测站根据福建省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建设2019年度地质灾害专业监测预警工作计划,福建省煤田地质勘查院承担了8个地质灾害隐患点的专业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工作,由中海达提供专业监测预警设备及中海达监测云平台支撑。其中有两个安装了监测设备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位于南平市延平区水东街道黄坑源新村安置点,共布设了包括雨量计、GNSS监测、裂缝计、深部位移计、土壤含水率监测、地下水位监测等15台(套)监测站点。▲南平市延平区水东街道黄坑源新村安置点监测点布设方案▲南平市延平区水东街道黄坑源新村安置点潜在滑坡范围在本次暴雨应急响应期间,福建省煤田地质勘查院与中海达售后服务团队快速成立联合监测小组,24小时查看监测站点设备参数变化的次数,实时关注地质灾害隐患点情况。▲福建省煤田地质勘查院安排人员24小时值班通过查看,安置点的叶水清地灾点(编号350702010412)在6月13日10时因屋后滑坡发生二级预警,中海达监测云平台显示HXSB03TT2深部位移监测数据曲线异常,分别达到X位移偏移达20mm、Y位移偏移达到-3.77mm,疑似异常波动,联合监测小组通知预警人员持续观察。14日7时,该地灾点的数据发生变化引起二次预警,HXSB03TT2深部位移监测数据曲线异常分别达到X位移偏移达27.61mm、Y位移偏移达到8.19mm,HXSB03TT1深部位移监测数据曲线异常,分别达到X位移偏移达-90.51mm、Y位移偏移达到-22.08mm。▲左右滑动查看叶水清地灾点两次深部位移探头偏移量超阈值联合监测小组综合研判后推送红色预警,以短信、微信方式通知地方自然资源部门和防灾责任人,划定警戒区域,立即通知转移危险区域村民。当天下午13点46分,该地灾点数据仍在持续变形,HXSB03TT2深部位移监测数据曲线异常分别达到X位移偏移达60.61mm、Y位移偏移达到32.05mm。经统计,该地灾点潜在方量约5000立方米,威胁人数14户52人,再次发生滑坡的可能性较大。由于村民提前转移,避免了人员伤亡。▲叶水清地灾点出现的小范围滑坡
2022年8月4日
其他

中海达与湖南省遥感地质调查监测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7月29日上午,中海达与湖南省遥感地质调查监测所在中海达广州总部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湖南省遥感地质调查监测所长伍新民、副所长唐建华、行政办主任范爱萍、科研中心主任徐志斌、测绘中心副主任宁黎虎,中海达集团VP李典斌、监测事业部副总经理林国利、湖南分公司总经理胡巍、航测事业部产品经理陈昭名等相关领导出席签约仪式,仪式由湖南分公司航测经理齐帅主持。▲中海达与湖南省遥感地质调查监测所成功签约根据协议,双方将以平等合作、互惠互利的原则,通过研发合作、技术互补、业务拓展等有效合作方式,充分发挥双方各自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双方将围绕GNSS、无人机、三维激光、无人船、GIS平台与行业解决方案等技术在自然资源确权、遥感地质调查、遥感地灾监测预警、遥感环境调查监测、遥感数据采集和云处理服务、低空物探、国土空间规划、智慧农林业、智慧安全矿山等应用领域进行全面合作。▲双方进行战略合作协议签订签约期间,双方进行了交流座谈。李典斌向大家介绍了中海达集团的基本信息,并讲述了中海达从建立初期到今天的奋斗历程及成就。伍新民对中海达精神及近年来的发展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他强调,湖南省遥感地质调查监测所将大力支持国产测绘产品的发展,将产品用好、做好,希望中海达能够研发出更多、更好的测绘产品,双方并肩齐进,共同促进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双方进行交流座谈▲伍新民所长讲话未来,中海达将继续深化与湖南遥感地质调查监测所的合作,借助双方所长,强强联合,共同促进测绘地理信息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将双方合作关系发展到新高度。▲双方合影编辑/赵梓彤推荐阅读点击了解中海达更多资讯广东省副省长孙志洋赴中海达调研提效增质降本,这条高铁建设用TA跑出“加速度”余顺超:空间信息技术将“治水”变“智水”记得分享/点赞/在看三连哦
2022年8月3日
其他

广东省副省长孙志洋赴中海达调研

7月30日,广东省副省长孙志洋赴中海达考察调研。广东省政府副秘书长张春新、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陈磊、广州市政府副秘书长马曙、广州市番禺区副区长杨少华、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一级调研员粟新辉等人参加调研。在中海达集团董事长廖定海、集团总裁李洪江、集团VP李典斌等高管的陪同下,孙志洋副省长一行参观了中海达展厅。其间,廖定海董事长向孙志洋副省长详细汇报了中海达在空间信息领域深耕二十余年取得的成果,尤其依托于北斗高精度定位和时空智能技术为基础支撑,融合新一代通信技术、云计算、数字孪生、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形成的“海陆空天、室内外”全方位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水文水利、安全监测、自动驾驶、智慧城市、公共安全等领域。▲集团董事长廖定海向孙志洋副省长(右)介绍中海达车载高精度产品▲集团董事长廖定海向孙志洋副省长介绍中海达三维激光产品▲集团董事长廖定海向孙志洋副省长介绍中海达北斗+高精度行业应用场景在视察过程中,孙志洋副省长重点关注了中海达解决方案在水文水利、安全监测、自动驾驶领域的应用情况。在水文水利方面,中海达的水文勘测、航测应用、安全监测等解决方案广泛服务于水文监测、河道地形测量、中小型水库雨水情测报和大坝安全监测;在安全监测方面,中海达拥有的空天地一体化解决方案广泛服务于水利、地灾、交通等领域的灾害监测、应急救灾等工作;在自动驾驶方面,中海达投入相关资源为合作伙伴和生态伙伴提供资源及权益分享,提供联合开发方案、市场联合拓展及专利标准合作等合作模式,与国内多家重点车企和TIER
2022年8月2日
其他

提效增质降本,这条高铁建设用TA跑出“加速度”

高铁建设作为我国建设交通强国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四纵四横”高铁网已基本成型,“八纵八横”高铁网逐步推进。随着高铁网的不断延伸,高铁成为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高铁跑出中国“加速度”的背后,是高质量、高效率的高铁建设保障。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普及,以及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投入使用,高铁建设正在朝可视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以打造出高品质的高铁。>>>项目背景沪渝蓉高铁是长江流域综合立体交通体系的主骨干,其中武汉至宜昌段线路全长313.9公里,途经武汉市、孝感市、天门市、荆门市、宜昌市五市。其桥隧比占84.8%,是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之沿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本项目拟为投入到施工现场的所有机械加装施工管理系统,对所有标段桩基施工(CFG)信息化管控与辅助施工,以专业的技术指导和培训服务,达到业主、监理、标段、班组协同高效作业、确保施工质量的智能施工状态,从而进一步便利人民群众出行,加速构建沿江绿色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对服务支撑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沪渝蓉高铁全线示意图>>>痛点分析传统的桩机施工过程都是依靠机器本身的简易标识以及施工员的个人经验判断,武汉至宜昌段多处桥梁跨越铁路营业线施工,桥隧占比大,个人经验的好坏会给施工带来不确定性,从而导致施工过程不顺畅,工期延长等问题。桩机就位后由于场地原因,桩机对位不仔细,容易出现桩的平移偏差和垂直度超标等偏差;桩机施工过程中需要随时观测复核桩机上的垂球导向架垂直度,以保证桩身垂直度不大于1%,确保桩体的正常施工避免偏桩的发生;需要严格控制拔管速率,拔管速率过慢会造成水泥浆分布不匀,桩顶浮浆过多,混合料析离;而拔管速率太快则导致桩径偏小或缩颈断桩,桩身强度不足。>>>实施方案中海达北斗桩机智能施工管理系统,基于载波相位观测的实时动态差分定位技术,采用双天线高精度北斗定位技术方案,所选桩点通过北斗卫星信号进行引导作业,以直观的平面图展示,实时显示桩头距离桩点的偏距,即便是新手也可以准确的桩位校准与打桩施工。同时,系统配套的云平台和手机APP,方便业主方、施工方、监理方随时随地查看打桩进度和完成情况,全面高效管理施工项目。▲中海达北斗桩机智能施工管理系统>>>作业流程▲作业流程图整个作业主要分为五个步骤。第一步是前期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录入,将施工段落、桩基桩号、坐标、桩长、桩径等设计数据进行统计并录入系统。第二步是系统安装调试,将基站安装至作业点,为系统提供差分服务,实现厘米级定位;进行终端安装,包括倾斜传感器、电流传感器、GNSS天线、车载终端平板等;客户端安装、连接,系统平台对数据的实时接收、统计分析,通过管理人员手机或电脑客户端软件,实现施工远程管理。▲左右滑动查看各项安装▲第三步是使用桩机,进行钻孔。桩机根据提前录入的项目信息,通过北斗定位数据引导定位,通过传感器数据调整控制垂直度,开始钻孔作业;作业过程中实时观测终端平板的“高精度桩位信息”、“垂直度偏差值”、“钻进深度值”、“提钻速率”、“钻进电流值”等,辅助机手精准施工,保证桩点的各项指标满足设计要求。▲实时桩位数据监测第四步是拔管浇筑砼,灌注混凝土,用采集器计算控制混泥土方量,从而控制拔管速度。最后是形成后台数据,将施工数据实时传输至系统后台,业主方、监理方、施工单位通过软件接入后台系统,及时跟踪施工过程和完成情况。▲左右滑动查看施工过程数据图▲▲左右滑动查看铁路工程管理平台截图>>>成果展示在中海达北斗桩机智能施工管理系统的赋能下,沪渝蓉高铁建设实现了高精度作业,通过3厘米的精准放样,工程质量提高90%以上。同时,沪渝蓉高铁建设提高了作业效率,通过减少了人工放样、引导,项目的工作效率提高35%。此外,沪渝蓉高铁建设节约了成本投入,数据统计,机械、人工和材料投入减少35%。▲施工现场>>>项目总结中海达北斗桩机智能施工管理系统采用高精度GNSS双天线定位技术,融合物联网、云计算技术,基于载波相位观测的实时动态差分定位技术,智能引导快速施工人员准确定位桩点位置,无需提前放样与划线,实现厘米级打桩定位。同时,该系统的导入实现了24小时全天候,全工艺流程的实时监控,施工数据实时传输至系统后台,增加了成桩过程的透明性,让每根桩的状态都可追溯,把靠人为把控的经验变为精确的数字化过程,让原本依赖人经验的过程转而变为精确的机械操作,使得整个桩机施工过程更加标准透明,成桩的质量更容易把控,大大减少了人为因素带来的影响。此外,实时打桩参数的监控和记录可以让施工员实时的了解打桩的状态,能有效避免以往因为桩长不足、持力层电流不够而造成的返工,也大大降低了断桩、偏桩的概率,极大提高了桩机施工效率;导入该系统后,无需测量人员事先放样,也无需旁站守桩人员,极大降低了人力成本和发生事故的风险,减轻了施工压力;并且相比传统桩机,它还能够自动进行项目施工信息统计,自动生成施工记录表、竣工图等图表信息,为铁路部门信息化系统建设提供了安全可靠的基础空间数据的支撑。▲认证报告推荐阅读点击了解中海达更多资讯佛山水文分局:用新助水文测报能力提档升级蒋建平:水文勘测装备应用,要遵从需求导向余顺超:空间信息技术将“治水”变“智水”记得分享/点赞/在看三连哦
2022年7月28日
其他

独家丨广东省水文局佛山水文分局:用“新”助水文测报能力提档升级

2022年5月22日起至6月22日止,西、北江流域出现持续性的强降雨过程。西江出现4次编号洪水,北江出现2次编号洪水。西、北江干流沿线多个站点出现超警水位,特别是北江2号洪水,为仅次于1915年的特大洪水。期间,佛山水文分局共发布洪水预警信号17次,水情预报13期,水情简报43期,水情专报4期,水情通报4期水情快报超过100份,发送短信3200条,为各级政府和应急、三防部门防洪决策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技术支撑。▲马口水文站这是佛山水文分局借助精准的监测数据及预报成果助力防灾减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佛山水文分局通过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设备,实现了所有水文要素的自动或实时在线监测,水文勘测能力走在了全省的前列。需求驱动尝“新”始建于1956年的佛山水文分局,肩负着佛山、中山、珠海三市的雨、水、潮、涝、旱情、咸情的监测和预警预报工作。随着三市所处的粤港澳大湾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要求佛山水文分局的水文工作要做到“测得准、报得出、报得快”。同时,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同样需要佛山水文分局提供水文保障。在社会经济和人民群众双需求的驱动下,佛山水文分局提升水文现代化能力迫在眉睫。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佛山水文分局以新技术新装备应用为抓手,着力提升水文监测能力。早在1998年,佛山水文分局就率先在省内引进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流量测验仪器——走航式ADCP,并在马口水文站得到了成功应用,成为自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口水文实验站在1990年引进首台走航式ADCP之后,国内第二家拥有该设备的单位。所谓走航式ADCP,是利用声脉冲波通过水体中不均匀分布的泥沙颗粒、浮游生物等发生反散射,再由换能器接收信号,经测定多普勒频移而测算出流速与水深,从而用流速面积法计算得到流量。与传统流速仪相比,走航式ADCP无论在测验时间上,还是人力物力投入上,都有明显改观。在测验时间上,走航式单次流量测验需时为30~40分钟,而传统流速仪单次测验时间往往需要80~120分钟,极大缩短了测验时间。在人力物力投入上,走航式ADCP无需重新设立基线、测定流向偏角,选择宽浅合适的断面进行流量测验即可,且测验成果可靠,精度满足规范要求。走航式ADCP的成功应用,标志着佛山水文分局应用新技术新设备序幕的正式拉开。之后,佛山水文分局在2006年又率先在马口水文站试用在线ADCP测流系统,并在2008年1月正式使用,成为广东省率先使用该仪器的典范和开拓者。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新技术新装备“试验田”的马口水文站,成为了广东水文新技术应用示范基地。马口水文站能从佛山水文分局管理的37个水文(位)站脱颖而出,这与其特殊位置息息相关。马口水文站成立于1915年,属于国家重点水文站,位于珠江三角洲顶端,是西江进入珠江三角洲河口区的首个控制站,对全省防灾减灾、水资源管理等方面的作用举足轻重。成功引进并应用ADCP的佛山水文分局,成为广东水文使用新技术新设备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形成了可供广东水文系统借鉴的“佛山模式”。从进口设备到国产设备借助ADCP提升测流能力的佛山水文分局围绕泥沙、蒸发、水质等其他水文要素对应引进了进口设备。这些进口设备虽然提升了佛山水文分局的水文测报能力,但其存在价格昂贵、维修困难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水文现代化的发展。为了突破这个发展瓶颈,佛山水文分局组织专门力量,成立了水文测验国产设备调研小组,主抓水文测验设备国产化应用试验、推广工作。流量和泥沙作为水文的核心要素,成为调研小组的首要考察对象。在测流国产设备上,调研小组把目标锁定在国产走航式ADCP上。率先在国内推出量产化ADCP的广州中海达卫星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海达)成为调研小组的首选。2019年,中海达走航式iFlow600型ADCP在马口水文站与进口设备进行比测,结果表明在实测流量27000m³/s的条件下,中海达走航式iFlow600型ADCP在GGA模式(接GNSS)测量结果中媲美进口设备。看到比测结果后,佛山水文分局果断引进了中海达走航式iFlow600型ADCP,并在广东水文系统内进行推广应用。与此同时,佛山水文分局还引进了国产水平式ADCP,实时在线自动监测流量。▲2019年,佛山水文分局引进中海达走航式iFLOW
2022年7月13日
其他

面对面丨蒋建平:水文勘测装备应用,要遵从需求导向

身为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长江下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下称水文下游局)技术管理室主任的蒋建平,在水文行业奋斗了四十余年,如今乐此不彼做的一件事就是推广以国产ADCP为代表的水文新技术新装备,以推动水文现代化提档升级。▲长江下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技术管理室主任蒋建平从1981年参加工作至今,蒋建平一直工作在一线,亲身经历了传统水文向现代水文的转变。而这一转变的关键就是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从电子计算机应用数据处理,到GNSS、ADCP及多波束测深系统,再到机载激光雷达、无人船测深测流、无人机雷达波测速及侧扫测速雷达等等,以现代水文勘测装备为代表的先进技术的应用,正助推着水文行业向全要素、全量程、全自动监测目标迈进。随着国产水文勘测装备的崛起,这无疑对当前水文现代化建设是一大福音。对此,蒋建平认为,国内水文勘测装备企业要以水文行业的需求为导向,对“症”服务,才能让水文勘测装备更好地造福水文行业。“现在水文勘测新装备新技术有很多,但并不是所有设备都能做到拿来就能用,毕竟每种设备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和条件,还需要根据现场水文特性进行测试分析,因此能真正满足要求的设备还是不多。”他如是说。新装备助水文提档升级蒋建平使用的第一个现代化水文勘测装备是施测流量的ADCP。上世纪九十年代,为解决长江南京二桥前期可行性研究开展的全潮水文测验因不能在长江航道抛上锚施测的难题,水文下游局借用了长江口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引进的国内首台ADCP用于流量走航式测验。当装备ADCP的水文测船从沿断面航行后,现场就测出了每个位置的流速、流向和流量等水文要素,它比传统流量测验方法的效率提高了几十倍。随后,水文下游局也引进了ADCP,同时还配置了GNSS和罗经,以解决ADCP大流量时误差的校准问题。这是因为河底床面泥沙运动的速度,导致ADCP底跟踪模式测得的船速相对于河底的速度严重失真,使流量测验不准确。在流量较大时其现象尤其突出,表现为在底跟踪时施测的流量偏小。蒋建平举例道,2020年7月的长江南京段流量在84800m³/s时采用ADCP底跟踪流量只有66000m³/s,偏小22.2%。采用GNSS和罗经接入校准后就解决了这个问题,保障流量测验精度。值得一提的是,水文下游局是全国第一个将ADCP用于流量基本资料收集的单位。▲2016年蒋建平指导开展国产ADCP比测工作蒋建平作为水文下游局最先使用ADCP的人,见证了ADCP监测流量带来的高效率。他举例道,在长江干流断面一般在一至两公里宽,以往传统转子式流速仪施测一次需要花两三个小时,在流量变化较大时监测的流量误差就会大。“因为在测的过程中,水的流量一直在变化。”而ADCP仅需40~50分钟就能完成,测到的不仅是全断面分层的数据,且精度高。“在配备GNSS和罗经之前,ADCP虽然能快速完成施测,但在大流速或大流量时测到的数据往往是错误的。”蒋建平说。通过水利部水文司将该技术作为水文测验新技术的推广,GNSS和罗经也就逐渐成为全国各水文站ADCP测流时标配设备,推动了水文行业从传统向现代化迈进。蒋建平使用的第二个现代化水文勘测设备是多波束测量系统。1998年长江大洪水后,一家仪器设备公司捐赠给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一套进口的多波束测深及前视声纳系统,它以带条方式进行测量,测量覆盖程度高,对水下地形可100%覆盖,能完全反映细微地形。由于是100%覆盖,其大量的水深点数据使等值线生成真实可靠,且测量结果受外界不利因素影响可减小到最低。同时,它在前视声纳模式工作时,能对水下物体进行打捞搜寻。后处理软件功能也很强大,能对测量资料进行多种成图处理,可生成等值线图、三维立体图、彩色图像、剖面图等,可满足不同比例尺的测图需要,还可对堤防安全、险工险段、抛石护岸等监测及水下沉船等物体进行搜寻,大大提高了测深效率。此后,陆续涌现的水文勘测新技术新装备,不断助力水文行业提档升级。其中,无人机搭载雷达流速仪、倾斜相机和激光雷达等设备,让水文部门不仅可以在快速响应、环境恶劣的条件下,降低了人工测量的危险系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测量精度,而且还可以快速获取两岸高精度DSM(数字表面模型)、DOM(数字正射影像图)、DEM(数字高程模型)等地形成果;无人船搭载测深仪、ADCP、侧扫声纳等设备,让水文部门可以更好地开展水下地形地貌测量、水文水质勘测、暗管普查等作业任务。选择合适设备,让水文监测难题不再难在水文勘测装备的赋能下,尽管水文行业构建了“空天地”一体化水文监测体系,但离实现水文全要素、全量程自动监测这一目标还有一段距离。在水文全要素自动监测方面,泥沙是目前水文行业仅未实现自动监测的水文要素。蒋建平指出,当前泥沙监测最准确的方法仍是烘干称重,即取水样后,把沉淀后的泥沙放在烘箱里烘干,然后对其进行称重,算出含沙量。尽管烘干称重方法测沙的数据精准,但过程繁琐,效率低下,满足不了新时代自动监测的需求。于是,水文部门开展了基于声学和光学原理等现代化泥沙监测设备的比测。然而,复杂的水流泥沙特性让这些现代化泥沙监测设备难以获取准确的含沙量数据。“因为来水的不同水体中的悬移质含量复杂,这时现代化泥沙监测设备就会把有机物当作泥沙去测,这样一来测出来的数据通常是错误的;还有就是不同的悬移质泥沙颗粒大小监测的数据各不相同,给自动监测带来困难。”蒋建平解释道。▲蒋建平作《水流观测与数据处理》报告在水文全量程自动监测方面,水文行业存在“大流速易测、小流速难测”的现象。蒋建平表示,目前水文行业拥有的测流设备,尤其是国产测流设备,几乎都是适用于较大流速及流量监测,以致于水文部门在面对小流速监测时“无计可施”。如何破解上述两大难题,蒋建平给出了自己的建议:要通过了解水文要素特性和规律,找到合适的监测设备,还可从采用不同设备分段组合施测方法,才能让水文难题不再难。“因为每种设备都有适用的范围和条件,只要找到合适的设备,才能测到准确的数据。”他指出,针对泥沙和小流速的自动监测,水文部门要做的是先了解测区内泥沙和流速的特性,掌握其运行规律后,然后选择各自合适的监测设备。“设备没有先进和落后,只有合适与不合适。换言之,只要设备能监测到正确数据,那么它就是合适的设备。如果监测不到,再贵的设备也没用。”蒋建平说。以需求为导向,对“症”研发水文勘测装备为了让水文部门选择到适合的水文勘测设备,包括水文勘测装备企业在内的国内厂家要做的是以需求为导向,对“症”研发水文勘测装备。蒋建平以小流量走航式监测为例,他建议以中海达为代表的国产水文勘测装备厂家要重视2000~3000KHz的高频ADCP研发。“目前市面上的国产走航的ADCP频率范围都在300~1200KHz之间,能够准确测量3m以上水深河流的数据,但3m以下水深河流的数据测不准。”他强调,高频ADCP的应用前景要大于低频ADCP。“毕竟我国小河流要多于大河流。”同时,蒋建平建议国内水文勘测装备企业要丰富装备的功能,包括软件的功能。“用户对监测数据都是通过软件实现交互,直观的图表及接口是软件关键,还要了解水文测验规范的要求。”他指出,目前国内水文勘测装备企业存在“重硬件、轻软件”的现象,使得软件跟不上需求,导致用户需要对监测数据进行再加工,这也是国产设备与进口设备差距最大的地方。“有差距不可怕,可怕的是不付诸行动。”蒋建平坚信,国内水文勘测装备生产企业只有行动起来,按需研发,推出适合水文行业需求的设备,才能更好地为水文现代化建设服务。推荐阅读点击了解中海达更多资讯加快河道勘测智能化转型,助推水利高质量发展中海达坐客溪流会客厅,聚焦海洋探测系列装备与技术面对面丨余顺超:空间信息技术将“治水”变“智水”记得分享/点赞/在看三连哦
2022年7月11日
其他

面对面丨余顺超:空间信息技术将“治水”变“智水”

去年12月21日,大藤峡数字孪生工程建设在珠江流域启动,这是全国水利行业首个数字孪生在建水利工程,也是珠江流域应用空间信息技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建设大藤峡数字孪生工程,就是通过空间信息技术创建大藤峡实体工程的孪生双胞胎——虚拟动态仿真,借助历史数据、实时数据、算法模型等,融入地理信息系统模型分析,模拟、验证、预测、控制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全生命周期。▲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余顺超此前,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构建智慧水利体系,以流域为单元提升雨水情测报和智能调度能力”。水利部高度重视智慧水利建设,将其作为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提出构建数字孪生流域,并在“十四五”期间优先选择11个重点水利工程开展数字孪生水利工程建设,发挥技术攻关和示范引领作用,助力全国智慧水利建设。随着水利建设水平的加快提升,空间信息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并逐渐成为水利现代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基于此,《定位》杂志独家采访了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下称珠科院)总工程师余顺超,请他为我们解答空间信息技术和水利现代化建设之间的必然联系。创新应用,发挥多重效力
2022年7月8日
其他

面对面丨周建红:加快河道勘测智能化转型,助推水利高质量发展

水利工程是国家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防洪安全、水资源合理利用、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期,国家政策纷纷出台,推动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提速。截至目前,我国在建重大水利工程投资规模超过一万亿元,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将是今年稳增长的重要方向。而水利工程从水文水质水生态监测,到河道勘测、水文预报、治水工作等方方面面都有涉及,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河道勘测更是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不可或缺的支撑和保障。▲长江委水文局河道勘测管理处处长周建红那么,河道勘测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具体发挥着怎样的作用?以无人船测量系统、无人机测量系统、水沙要素观测系统为代表的现代空间信息技术又将怎样赋能河道勘测?近日,《定位》杂志独家采访了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下称长江委水文局)河道勘测管理处处长周建红,邀请他来为我们答疑解惑。河道勘测重要性不言而喻周建红表示,河道勘测与常规测量其实大有不同。河道勘测除常规的地形空间因子测量外,还包括空水沙因子的测量,因此行业特性决定了其工作性质。目前河道勘测主要有三项工作。首先是基本测量,它不以任何工程为目的,而是以勘测河道自然演变规律为目标,以便长江水利委员会掌握河道长期的一般变化规律。长江委水文局河道基本测量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这70年来进行了大量的测量工作,最终使采集的数据形成独有的系列性。值得一提的是,在全国七大流域中,长江流域是最早进行河道勘测并且数据资料最为全面的流域。“有了基础数据的支持,在建码头、建桥、建水下通道等重大工程建设中,工程会更安全,且对生命周期会有更长的预判期。”周建红说。其次是动态测量,旨在对长江大尺度和小尺度河段的河道系统演变规律、河道冲淤、河势变化及河道水沙要素展开长期的、系统性的、有针对性的监测,为规划、防洪、航运、河道整治、水资源利用及工程建设与影响提供数据支撑与分析成果。周建红以防洪调度为例指出,为了使防洪达到最佳效果,防汛部门通常需要对来水的流量、泥沙、流速等水文要素,以及河道的断面和地形进行监测,以全面掌握河流水沙及地形的情况,从而做出科学合理的防洪调度。最后是应急测绘,旨在为各类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提供及时的测绘保障,为救灾科学决策、力量调配等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撑。周建红举例道,一旦某地水库突发滑坡,就需要对该区域的地形空间要素及水量、水位的变化进行应急监测,从而推断出水位上涨后对水库大坝及周边环境的影响程度,以此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大坝安全防护和群众紧急避险撤离工作。“河道勘测是各种水利工程建设的基础性、前期性工作,没有它,水利工程建设就相当于盲人摸象,因此河道勘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周建红说。依托河道勘测的成果,掌握三峡库区的水位泥沙、地形断面等数据的长江三峡工程成为服务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坚强支撑;掌握长江水文全要素的水文部门发挥着“耳目尖兵”的作用,为防汛抗旱减灾、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水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水文支撑;掌握长江中下游河道地形资料的河道勘测部门,为服务“安澜长江、绿色长江、和谐长江、美丽长江”建设提供基础资料支撑……“可以说,河道勘测成果已在国计民生和长江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周建红说。技术先行,生产力有保障对于长江委水文局取得的河道勘测成果,周建红认为可归结于三个主要原因。一是国家高度重视水利工作,水利部及长江水利委员会全面部署,为加快推进河道勘测工作明确了前进方向和根本遵循;二是长江委水文局建立了一套包括技术标准、管理标准、数据标准、产品标准、质量控制标准在内的标准体系与机制,确保创建高质量成果;三是引进先进的空间信息技术手段和装备,提升了产品生产力。“三个原因中,第三原因是最重要的,毕竟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周建红指出,长江委水文局非常注重新技术新装备应用。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率先在国内推广应用ADCP开始,长江委水文局一直在不断试新,ADCP、无人船、多波束、测深仪、无人机等空间信息新技术新装备一应具有,河道勘测能力实现了提档升级。“没有新技术新装备,我们不可能完成这么多大范围、高频次的项目。以五年一测的长江中下游长程水道地形测量为例,全长2000多公里,以前要花两年时间才能完成,其中数据采集至少得七八个月。现在通过无人机搭配无人船、测深仪、航测影像等手段,两个月就能完成数据采集,作业效率提升了一倍多,所以没有先进技术是不行的。”周建红说。▲机载激光雷达在长江开展河道测量除了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外,长江委水文局也在尝试研发新型设备。基于产研合作模式,长江委水文局在软件、单波束一体化、影像雷达等软硬件的研发上不断突破自我。周建红指出,为解决信息化滞后问题,长江委水文局与武汉大学等高校合作开发了水文信息处理软件,从收集、加工、处理、检查、分析、入库等实现一条“流水线”,基本实现了信息化作业。不光求“新”,长江委水文局也求“质”。当勘测成果提供给应用单位后,长江委水文局会定期收集应用单位的反馈意见,及时查找问题,进而发现问题,从而倒逼工作方法改进和工作效率提高。“尽管新技术新装备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但工作依然有很多的不足和短板,例如芦苇区测量困难、测沙测不准、信息一体化程度较低等。”周建红指出,缺少大型无人机、高精度机载激光雷达、自动化测沙仪器等更高级的技术装备是工作出现短板的主要问题。“然而受环境的制约,先进的设备也未必能解决所有问题。”周建红话锋一转说道,他以芦苇区测量为例,高精度机载激光雷达无法穿透茂密的芦苇区,这种情况下只能用人工测量,但人工测量效率慢,且人员安全无法保障。“因此我们的短板需要国内的高新技术企业与我们一同补齐。”周建红说。智能化是河道勘测的核心
2022年7月7日
其他

中海达坐客溪流会客厅,聚焦海洋探测系列装备与技术

中海达海洋产品线负责人周正朝先生受邀坐客溪流会客厅,与浙江溪流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溪流先生一同回顾与追溯海洋公司的发展历史,探讨海洋探测装备的发展及未来规划。(以下是本次访谈的全部内容)。访谈内容Q●溪流:我们知道中海达集团始终有海洋情怀,与创始人廖定海先生的海洋情结有关,因此中海达集团对海洋公司倾注了大量心血。现在中海达海洋产品越来越多地走向市场,对此,作为海洋产品线的负责人,周总能不能给网友们讲述一下您一路走来的感受?A●周正朝:首先非常感谢溪流会客厅给予我们这次机会,从我个人来说,从进公司到后来负责海洋产品线已经有了十几年的时间了,在此我用三个词来表达我一路走来的感受:第一是情怀,第二是坚持,第三是信心。关于情怀,我们中海达集团董事长廖定海先生,他的海洋情怀是铸就中海达海洋事业发展的根基。我们每个中海达人都有一份海洋情怀,其中也包括我自己。从江苏海洋大学毕业后,我就来到了中海达,我的第一次任务就是去外业现场,用单波束测深仪配合客户进行水深测量,这是我第一次真正接触并感受海洋,一方面感受到了海洋波澜壮阔的美,同时也感受到海洋工作的艰辛,这段经历至今让我难以忘怀,从那时起也开启了我的海洋人生,在后来的工作中我与海洋有了更深的接触,能从事高端海洋装备的研制对我来说或许也是一种命中注定。江苏中海达海洋公司从成立之初到现在的发展壮大,我自始至终都是其中的亲历者和见证人。所以,我的海洋情怀始终与中海达的海洋情怀捆绑在一起。关于坚持,从中海达集团成立之初,即1999年开始,我们一步一个脚印,从最早的海洋成图软件到信标机再到如今的数字化测深仪,都紧紧围绕着水深测量自动化发展。2014年,中海达海洋公司成立以后,我们对海洋产品有了全面的布局,启动了各类海洋高端探测装备的自主研发,这个阶段的跨越式发展,离不开坚持,坚持深耕于海洋高端装备领域。用中海达企业文化里的词来表达,那就是坚韧。成立中海达海洋公司后,我们也遇到过最难突破的瓶颈,大概在2014年到2018年,我们从零开始进行海洋产品的研发。最核心也最为关键的是人才梯队的建设,当然还有技术的发展。在成立之初的几年,中海达集团公司对我们持续并大量的投入,但经验需要不断累积,技术需要长期积淀。此时此刻,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坚持,坚持自主研发的方向不动摇,坚持对核心产品的精心打磨和不断迭代不动摇。最初我们的国产化产品并不完全得到市场的认可,后来在国战略政策支持、行业共同努力下,才逐渐改变了用户对国产装备的认识。国产海洋装备能取得今天的市场份额,都源于行业的坚持与坚守,包括我们中海达,多年的付出和坚守才成就了我们今天取得的成绩。因此,我要感谢这个时代,感谢大家的坚持。关于信心,我们的自信来源于产品与用户。海洋装备的研发需要足够的耐心,毕竟与海洋装备研发先进的国家相比,我们起点较低,技术积淀不足,市场培育也需要较长的周期。但我们没有放弃,抓铁留痕,久久为功。随着技术上的持续投入及大家的共同努力,从ADCP到多波束测深装备的连续突破,我们逐渐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在市场上也站稳了脚跟,因此也给了我们对自己、对国产海洋高端装备的未来的信心。Q●溪流:感谢周总为我们分享对中海达集团海洋公司发展过程的全面回顾与深刻领悟,我从中读出了情怀、坚持、信心与自主研发的决心。对于坚持,我也有较深的体会,坚持不一定能取得胜利,但放弃就一定不能成功。自主研发从而把关键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是我们海洋人的共同期盼。中海达从最初代理国外装备到完全经销国产装备,这一过程解决了靠国产装备自主研发就能生存的问题,同时对行业发展也具有极强的启迪意义。我知道中海达集团的海洋产品主要围绕声纳产品来布局,请周总为我们介绍一下,中海达主要打造哪几类声纳产品?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A●周正朝:非常感谢溪流先生的认可。海洋领域是中海达集团公司打造的最核心产品线之一。主要涉及到测深、侧扫、测流、定位这四大类声纳产品,同时还涉及到一些配套的软硬件,我们的目标是做海洋产品的全系列解决方案的供应商。第一块是测深仪产品。中海达于2003年就推出了自主研发的数字化单波束测深仪,在2011年后研发并了多波束测深仪,其主要应用于水下地形测量。▲HD系列单波束系统现在我们的单波束测深系列产品已经较为齐全,单频测深仪和双频测深仪等产品在国内及国际市场都有一定的影响力。▲浅水多波束探测系统多波束测深仪,以及适用于浅水领域的200K、400K是目前的主打产品。为了提升国产化率,我们在这期间还实现了高精度组合惯导和采集后处理软件的国产化,整套系统能完全符合相关规范要求。▲侧扫声纳第二块是侧扫声纳产品,主要用于水下地貌的测量。截至目前,我们共计推出了将近20多款从低端到高端各种系列的侧扫声纳产品。目前我们拥有一系列侧扫声纳产品,从单频400K、600K、900K到双频100K/400K、400K/900K。近期,我们不仅推出了300K/600K的一款产品,也在研发一款国内首创的,包含100k、400k、900k三频率的侧扫声纳产品。同时我们还推出了分为一体式和分体式的5波束、9波束的多波束侧扫声纳产品。其中,分体式主要用于无人船和水下机器人搭载等。我们的侧扫声纳系列产品竞争力并不输于进口产品。▲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第三块是ADCP产品,其采用声学多普勒技术,用于流速、流向、流量测定,涉及到走航式与水平式两类应用场景。走航式ADCP我们推出了300K、600K、1200K三款产品,产品适用范围基本涵盖自江河内水区域到近海区域。今年我们还会推出一款水平式的600K新产品。其目前在水利水文系统主要应用于水文在线监测,使用较为广泛。所以,总体来说,我们的ADCP产品线比较丰富,涉及了江河的水利水文应用和海洋应用。▲水声定位系统第四块是声学定位产品,主要是通过声学技术实现对水下目标物的定位。众所周知,目前在陆地上定位的主流产品主要依靠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等卫星定位,但水下定位却是个难点。当下,主流技术是声学超短基线和长基线定位,中海达目前自主研发的是超短基线定位,在水下作用距离大概为2000米,定位精度为5‰,与国际先进水平持平。▲配套系列产品最后一块是配套产品,包括基于北斗的分体式船用定位定向仪、高精度组合惯性导航系统、智能无人测量船、显控、采集和后处理软件等。总体来说,中海达在海洋领域全面布局,基于软硬件的自主研发,我们研发的海洋产品不仅在国内,在国际市场也很有竞争力。Q●周正朝:溪流先生从事海洋测绘工作四十余年,借此机会,您能否回顾一下海洋探测装备的发展?A●溪流:我从上世纪80年代起进入海洋测绘领域,并一直从事与此有关的工作。第一个阶段大约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是手工作业阶段。手工作业阶段定位主要采用光学仪器,最早是记录式的六分仪定位。当时操作非常繁琐,费时且且费力,完成一次海上作业最少需要7人。当然,在此阶段的内业资料处理工作量也非常大,无论是基于六分仪的三杆分度仪定位,还是基于激光测距仪的一方位一距离法定位,在锌板或薄膜上展点,一幅图70×100图积的成果图不仅需要上万个定位点还要加上小飞机绘制水深。而如今只需要一个人即可完成这些工作,如果采用无人化作业,连人都不需要了,可以见得这些年的技术进步是非常大的。早年的扫海测量采用的是软式拖底扫海,非常繁琐,安全性也较差。我记得1994年在厦门港新锚地建设测量的时候,第一次接触了兼具侧扫声纳和浅地层剖面测量功能的SIS1000海底成像系统及国产海洋磁力仪,第一次体验了用海洋地球地理探测手段进行扫海测量。最后我与我们请来的海地所一位老师一起,学习包括如何看声图进行解译,及如何绘制成果图件与编制技术报告。再到后来参与航道、锚地工程建设,海底管线路由调查,海底管线现状调查,水下小目标探测,扫海测量,滩涂演变分析,水文测验,海洋牧场承载力分析,遗存雷区扫侧,等等,这些现在都是海洋测量的有机组成部分。可见海洋测量的外延不断在扩大,内容也越来越丰富。现在大家提及较多的海洋测量无人化作业,包括水面无人艇和水下机器人,作为作业平台来进行外业探测,及资料后处理软件的不断提升,就是海洋测量在作业手段与作业内容上巨大进步的体现,相信未来也会用越来越多的技术及装备融入到海洋测量中来。Q●王六丫:今天我们的话题有关于声纳。舟山地处长江口,海水浑浊。请问周总,声纳系统的探测能力与海水的浑浊度是否有关联?A●周正朝:舟山海域地处长江口,受长江、钱塘江、甬江三条河流输沙的影响,海水浑浊度、含盐量都比较高。所以其对声波信号的吸收、散射和反射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会直接影响到声波在水下的测深精度和作用距离。在2020年下半年有关部门曾在舟山海区组织了一次声纳产品的性能测试,选择在舟山海区,就是希望在不太有利的海区来测试产品的性能,我们的产品最终也经受住了考验。Q●溪流:对于声纳产品,一般可分硬件与算法两大类关键技术,在产品开发时,周总认为难点在硬件还是算法?A●周正朝:我个人认为是分阶段的。毋庸置疑,算法在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中都是非常关键的,需要不断优化、迭代与创新。算法是前期产品研发的支撑,后续的研发及创新,都离不开算法。但不同阶段的作用也不尽相同。比如在产品产业化阶段,产品要交给用户,产品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是大家所关注的,这时硬件的重要性也会凸显出来。国产装备与进口装备相比在算法和硬件上有差距是客观存在的。如果要提升产品的竞争力,与进口产品进行对标,硬件与算法都需要不断提升,缺一不可。溪流先生刚才回顾了海洋探测装备的发展,早期确实比较辛苦,到后来我们开始发展数字化产品,就让测量自动化成了可能,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未来的海洋产品肯定会朝着智能化、无人化等方向迈进,所以人机交互的软件配套也非常重要。Q●王六丫:溪流先生您认为在海洋应用层面,国产装备还需要做哪些提升?A●溪流:以前大家对于国产装备的普遍认识是稳定性与可靠性较差。事实上,目前国产化的海洋探测类装备做得越来越好。海洋与陆域最大的区别,是海洋环境复杂多变且具有不可视和变化性。因此对于海洋类声纳产品,需要多测试,不能以单一场景试验就得出结论,如此才能提高其稳定性与可靠性。其次是产品测试改进成本问题,在浅水海域或江河湖泊水域,发现问题后能及时解决问题,能节省用船成品。而在深海海域测量,因为路途遥远,维修或更换产品其返回的成本高昂。对于企业来说,海试成本是必须考量的因素。不出海,海试就不能发现产品存在的问题,这就成了一个死结,因此希望大家对国产深海装备能更加包容一些。要建立容错机制,鼓励创新者,让他们在相对宽松的环境里不断试验,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此外也需要资本方的介入,才能干成大事。Q●周正朝:对我们国产化的装备未来该往什么方向发展,需要做哪些提升,您都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在接下来我们会继续努力。有了多波束测深系统,单波束测深仪的市场需求是否会相应减少呢?A●溪流:我们往往会有一个偏见,认为新的作业方式一定能取代旧的作业方式。其实单波束产品与多波束产品的实施阶段与应用场景是不同的,不能认为其会此消彼长。以扫海测量为例,我们最开始学习过软式拖底扫海到如今的侧扫、多波束声纳扫海。但软式拖底扫海仍有其价值。如果在扫海过程中遇到需要清理的人为障碍物,声纳扫海将无能为力,而软式拖底扫海却可以解决问题,所以旧的事物仍有其生命力。设计部门对海洋工程进行三阶段规划。在工程规划阶段,如果要规划港口或航道,首先要看海图,分析并评估可行性。设计部门一般会选择单波束进行大比例水深测量,进行航道及港口的选址,以此节约成本。只有到了施工图阶段或设计阶段,需要港口航道工程的整治方案时,才会选择多波束测量方式。重要的航道区域或施工区域则会选择多波束测量,以确保船舶的航行安全及施工作业安全。不管是单波束还是多波束,应用场景很重要。Q●溪流:记得在对集团公司廖定海总裁访谈的时候,他强调了中海达更愿意做系统解决方案的供应商,作为海洋公司,这些年在海洋系统解决方案上有哪些具体举措与布局?A●周正朝:中海达海洋公司在成立之初就有一个愿景,致力于成为领先全球的海洋探测技术方案提供商,以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与解决方案为核心,我们也一直是以为目标发展。中海达海洋产品布局实际就是以解决方案为主。比如水面无人艇,把高精度、高性能的组合导航系统,自研的传感器或载荷,及测量软件和后处理软件集成于无人测量平台上。这些技术都是中海达独有的。▲水上水下地形数据融合高精度卫星定位系统不仅仅用于水上定位,是我们的传统优势。目前,我们也同时用在了水下定位。我们的超短基线具有良好的抗噪声及频率选择性衰落能力,多路径抑制能力强,误码率低,具有姿态补偿功能。我们也做了船载分体式高精度定位定向仪,及船载高精度惯性导航系统。我们还在规划一款采用水下惯导+超短基线的水下综合组合导航系统的产品。能够实现成为立体三维水上水下一体化导航定位综合解决方案设备供应商是我们一致的目标。水面无人船严格意义上是一个平台,只有搭载了不同的传感器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像多波束产品、ADCP产品、侧扫声纳产品、三维激光产品、惯导产品、高精度定位产品等,都是中海达自主研制的,这是中海达独特的优势。目前我们在江河湖泊、在水利上的应用会更多,并且在海上风电、跨海大桥测量和水上水下一体化应用等多个领域都有很多成功的案例。Q●溪流:目前在深海领域,我们面临的较大难题是深海领域自研的产品少。深海多波束、ADCP、浅剖、侧扫等主要以国外装备为主流,国内品牌屈指可数。但令人欣喜的是,中海达在单波束测深仪上首先实现了突破,最深可达1900多米,请周总介绍一下具体情况,及未来在深海探测装备研发上的具体举措?A●周正朝:今年中海达推出了一款新的双变频测深仪,最初用于浮泥层的测量,着重在其低频技术应用。过去我们仪器都是用于浅水,但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们发现老产品在如今已经行不通,这导致我们下定决心做好双频,最终我们研发出一款双变频测深仪。今年年初,在三沙的测量结果达到了1900多米水深,满足了中水测量的需求。中海达这些年一直在进行双变频测深方向的尝试,在未来我们也将继续与海洋科研单位沟通,做更深领域的尝试。▲双变频测深仪除了双变频测深仪中海达目前还有几款设备与此相关。比如超短基线产品就是立足于深海方向。目前,我们研发的应答器有所突破,已经能达到1300米水深。但这还远远不够,我们将持续跟进与投入,达到2000米或4000米水深的期望值。早在2016年,中海达就申请了江苏省的重点研发项目,政府也给予了一定支持,但受资金限制,缺少大水深海试,在未来我们将继续与一些科研单位联合共力,提高产品质量,实现产业化。此外,对于搭载水下机器人进行探测,中海达也做了相应的技术储备,我相信中海达未来一定可以为我国的深海探测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Q●溪流:近几年围绕水利工程建设的需求越来越大,中海达陆续推出了哪些与水利相关的装备?另外,周总认为装备小型化与智能化是否合适于水利工程?A●周正朝:十四五后,由于水利投入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此外水利对带动GDP,拉动内需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国家高度重视水利发展。基于此背景,我们也迎来了很多新机遇。在水文监测领域水利部对重点河段的水上水下一体化地形测量,水利工程的数字化和信息化,应急监测,水库大坝雨水舆情调查等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些都是围绕解决突发自然灾害的预防工作开展的。中海达对此也有大范围的产品支持,包括单波束测深仪、多波束测深仪、ADCP、无人船、侧扫声纳等。智能化的作业设备,大大提升了水利应急监测的作业效率。毫无疑问,小型化、智能化的设备肯定合适于水利工程领域。随着国家在长江水域实施的10年禁渔期,好多渔船都没有了,就特别需要我们智能的无人船来解决,同时智能无人船对于设备的小型化就提出了更多的需求。在线监测、无人化、智能化,大大改变了整个水利水文领域的监测模式,令作业效率也有了极大的提升。Q●溪流:最后,请周总结合中海达产品来谈谈您对海洋装备未来发展的畅想。A●周正朝:我对未来海洋国产装备发展很有信心。一方面有国家的大力支持,国产化装备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另一方面有大量的市场需求,这与当前的国际环境密切相关。这对所有从事海洋装备自主研发的单位来说,都是历史的机遇期。在此际遇下,中海达会加大研发投入,进行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的科技攻关,统筹布局近海装备、深水装备和内陆水利装备。但同时由于海洋装备的特殊性,时间上的沉淀必不可少,我们也需耐得住性子,做好心理准备。未来,像大数据、AI技术、量子技术等新技术在海洋装备领域的应用会越来越多,我相信这将会带来作业方式的变革。此外,国产装备不能仅仅定位于国内市场,也要有走出国门的国际化思维,与国外主流产品在国际舞台上进行同场PK,让国产装备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这需要我们各方携起手来,树立信心,持续奋斗。●溪流:今天与周总围绕海洋装备的国产化进行了深入又坦率的交流,主题词是国产化,我们平台的口号也是致力于海洋与测绘装备的国产化,因此特别契合。是啊,作为从事国产装备的研发企业,尽管海洋装备的发展需要时间沉淀,但只要大家沉下心来,同心同德,持续奋斗,就没有攻克不了的困难,中海达给了我这样的信心。关键技术的自主可控,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这是必须经历的过程。现在中国的003号航母已经在部分领域实现了领跑,这给了国人极大的信心,也预祝中海达能完成这样的探索,达成自己的心愿。最后,感谢周总的分享,期待听到你们更多的喜报。▲三人的合影撰稿/溪流
2022年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