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丨真!准!快!国土三调就这么干
点击上方“中海达讯” 点右上角“…” 选“设为星标★”
十年一次的国土三调,正在全国如火如荼地进行中。面对这场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的山水林田湖草自然资源全要素的调查大工程,各省因地制宜,打好质量控制“组合拳”,严守数据精准生命线,为建设美丽中国夯实根基。
时间进入2019年,全国绝大多数测绘人都不约而同地进入了同一个工作模式:7127,即早上7点开始外业调查,内业工作到晚上12点,一周工作7天。虽然工作很辛苦,但他们很骄傲。因为他们知道,他们正在做的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作。这项工作成果,通过全面查清各类自然资源在国土空间上的水平分布,对决胜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这件让他们一生自豪的事就是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下称国土三调)。根据《土地调查条例》规定,为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每十年进行一次全国土地调查。十年等一回的国土三调,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关于自然资源管理重要论述的具体实践,注定其是继第一、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之后我国土地调查历史上又一里程碑式的创举。
调查山水林田湖草,质量为上
2017年4月19日,原国土资源部下发了《关于开展土地调查新技术试点的函》通知,西安高陵区、诸城市等19个县市区被列为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试点工作单位,宣告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正式拉开帷幕。
自2007年启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后,成果逐年更新,以及生态文明建设、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和新经济、新业态的发展,国家对土地调查数据提出了更高要求。于是,为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国家按照每隔十年进行一次全国土地调查的时间节点,在这一年启动了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
经过五个月试点工作后,国务院于2017年10月8日印发了《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正式启动。此次调查以2019年12月31日为标准时点,其目的是全面细化和完善全国土地利用基础数据,掌握详实准确的全国国土利用现状和自然资源变化情况,进一步完善国土调查、监测和统计制度,实现成果信息化管理与共享,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空间规划编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宏观调控、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和统一确权登记、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空间治理能力现代化和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等各项工作的需要。
随后,原国土资源部又分别于2018年1月11日和2018年3月5日,相继发布了《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总体方案》和《关于在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中先行开展城镇内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工作的通知》,指导并推进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
彼时,国家机构改革,国家组建了自然资源部,国土资源部不再保留。为此,在2018年8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调整成立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领导小组的通知》,将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调整为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
更名后的国土三调与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相比有了明显的变化。
▲ 土地二调与国土三调对比
国土三调作为自然资源部成立后的第一次重要的基础国情国力调查,加上国土三调是国家和地方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宏观调控、推进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因此自然资源部非常重视国土三调成果质量。在今年2月22日召开的国土三调推进电视电话会议上,自然资源部部长陆昊强调,宁要数据的真实性,不要虚假的前后一致性!掌握好第一手真实资料,为坚守十八亿耕地红线及国家的宏观调控提供详实可靠的数据。
于是,一场国土三调成果质量攻坚战在全国上演。为打赢这场既艰巨又光荣的战斗,各行业主管部门和生产单位几乎倾尽了全部的精力,这其中就汇集了全国绝大部分的测绘企事业单位的精锐力量。为确保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国土三调工作,所有参与者开启了“7127”的工作模式,用行动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国土三调创百亿级市场,测绘主动作为
作为十年一次的全国土地调查工作,国土三调从2017年启动以来,便成为了众人眼中的“香饽饽”,甚至许多企业提前布局,不仅研发了国土三调有关的软硬件,而且招兵买马,组建国土三调团队。他们热衷于国土三调,为的是不想错过这十年一次的历史机遇。
首先,国土三调是国务院部署的一项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有助于包括测绘在内的行业登上大舞台。以测绘行业为例,随着去年国家机构改革,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被撤销,许多测绘人对测绘行业的前途,以及测绘融入到自然资源管理后,会不会受到重视、能不能发挥作用表示堪忧。然而,国土三调的启动彻底打消了众人心中的顾虑,测绘企事业单位不但参与其中,而且成为国土三调的主力军。测绘人用实际行动证明:在更大的舞台上,同样能够发挥自身的优势和作用。
其次,国土三调创造了一个百亿级市场。国土三调是我国首次将山、水、林、田、湖、草、海等自然资源全要素统一进行调查。相较于以往范围只限于土地的全国土地调查,调查范围更广的国土三调所获得的政府总体经费支持应不会低于以往。据悉,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期间,中央财政批复经费21.16亿元,地方各级财政也批复了130.9亿元,两者相加超过了150亿元。此次从自然资源部在年初对外发布的国土三调阶段性的文件中得知,中央预算已核定安排国土三调总经费11.68亿元,其中2018年已落实4.29亿元。各省累计落实国土三调经费98.12亿元,2018年到位资金84.16亿元。随着国土三调的推进,中央和地方的经费还会进一步增加,这意味着国土三调将创造百亿级的市场。
此次国土三调的主要内容为实地调查土地的地类、面积和权属;开展低效闲置土地调查,全面摸清城镇及开发区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状况;建立互联共享的覆盖国家、省、地、县四级的集影像、地类、范围、面积和权属为一体的土地调查数据库;健全土地资源变化信息的调查、统计和全天候、全覆盖遥感监测与快速更新机制等,由此可知,国土三调创造的百亿级市场可分为工程市场和软硬件市场。其中,工程市场包括外业调绘、举证和内业建库等工程。软硬件市场涵盖标准建库软件、坐标系转换软件、管理软件以及外业调绘、举证硬件等。面对百亿级市场的巨大蛋糕,各企事业单位纷纷跃跃欲试,力争分一杯羹。
最后,国土三调成为叩开自然资源大门的钥匙,有助于企业为以后承接自然资源系统项目做好铺垫。国土三调调查范围涵盖山、水、林、田、湖、草、海等自然资源全要素,其数据成果的真实性离不开相关主管部门的大力协助,这为企业与这些主管部门建立联系创造了机会。一旦双方有了合作的基础,企业便能在未来由自然资源部门主导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两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以及山、水、林、田、湖、草、海有关的调查工作、清产核资等项目中赢得先机。
国土三调给各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各企业带来了挑战。此次国土三调对成果质量的高要求,以及工期紧、多部门协作等特点对各参与企业的要求就会越来越高。但挑战和压力并不能浇灭各企业参与国土三调的热情,因为他们都想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性机遇,让企业更上一层楼。
组织精锐力量发力国土三调
为了抓住国土三调机遇,各企业结合自身的优势,组织精锐力量主动出击,积极参与国土三调。
纵观国土三调的软硬件市场,受技术门槛的限制,硬件厂商寥寥无几,以中海达为代表的传统测绘装备企业成为硬件主要的供应商,他们通过研发制造出适合国土三调外业调绘和举证的高精度三防设备,同时提供专业的国土三调软件及解决方案。反观软件市场,由于技术门槛低,涌现了数量众多的软件厂商,除了传统测绘装备企业提供的软件外,不仅有以北京超图、苍穹数码、中地数码为代表的全国软件厂商,而且还有以武大吉奥、南京国图、云金地为代表的省级软件厂商。软件厂商针对国土三调的任务,以及各省的国土三调实际需求,开发了一系列的标准建库软件、坐标系转换软件、管理软件等国土三调软件与系统。
▲ 国土三调作业人员使用电子平板进行外业调绘
在软硬件市场的争夺中,中海达处于优势地位。一方面,中海达是为数不多同时提供软硬件的厂家之一。硬件上,中海达自主研发了米级、分米级、厘米级的Qpad X5平板和米级、分米级的Qpad X8平板,可供用户选择。软件上,中海达自主研发了HiData内外业一体化处理平台。另一方面,中海达成立了国土三调小组,统筹国土三调事宜。期间,中海达国土三调小组不仅配合国家开展了国土三调软件测评工作,而且还参与了黑龙江、云南、安徽等省份国土三调试点工作。同时,国土三调小组派技术人员亲临一线,在协助客户开展国土三调工作之余,收集产品反馈意见和客户需求,进而实现国土三调软硬件产品的优化升级。
▲ 国土三调电子调绘平板Qpad X5
具备优势的中海达,拥有国土三调用户超过100余家,用户遍及新疆、云南、安徽、江西、广东、湖北、黑龙江、北京等全国近20个省市。产品好用加上服务到位,中海达收获了用户一致好评。
在工程市场,全国拥有甲级、乙级测绘资质的企事业单位展开角逐,他们依据自身的实力,承担了不同数量的国土三调项目。为了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国土三调,各企事业单位多措并举:积极参加国家三调办和省三调办组织的培训班,提高作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加大人员投入和工作强度等方式全速推进,“5+2”“白加黑”的工作模式已成常态;为提高工作效率,形成了“7127”的新工作模式;为提高作业效率,采购了新型软硬件等国土三调设备;为确保数据的真实可靠,各企事业单位实行了自检、互检、专检制度等。
为了做好和服务好国土三调,无论是软硬件的市场厂家,还是工程市场的企事业单位,都不敢有一丝马虎和懈怠,尤其是后者,他们几乎倾注了全部的精力,并且外业调查人员风餐露宿、早出晚归、没日没夜地工作,力争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新技术为国土三调保驾护航
截至6月25日,国土三调已经进入冲刺阶段,大部分县级“三调”初始调查任务已经基本完成,省级检查已全面铺开,国家级核查也已正式启动。
古语有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国土三调的顺利开展离不开新技术和新装备的支持。相比十年前开展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国土三调运用了高分卫星、遥感、大数据、“互联网+”举证和云技术等新技术,以及采用了无人机、电子平板、遥感飞机等新装备,全面提升了调查的科技含量。
而在十年前,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运用新技术非常有限,外业调绘以纸质为主,内业采用GIS建库。同时,采用1:10000大比例尺的正射影像图为调查底图。受技术制约,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不仅工作效率低,而且部分成果的真实性有所降低。
▲ 中海达HiData图库一体化平台操作界面展示
在此次国土三调中,在安徽省东至县,国土三调项目采用了分辨率优于1米的卫星影像图,并通过航拍方式使用了“数字东至一张图”成果,影像分辨率优于0.2米,大大提高了调查判读精度;在江苏东台市,外业工作人员使用中海达电子平板设备Qpad X8,逐图斑开展实地调查,细化调查图斑地类、范围、权属等信息,并拍摄举证图片上传至“互联网+”举证平台,国家三调办可直接审核。电子平板设备的使用,在充分保证数据真实性的同时,也减少了大量重复性的野外核查工作;在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由于部分地区位置偏远、地形险峻,国土三调项目工作人员采用了中海达无人机进行调查,大大提高了外业工作效率,减少了外业人力、物力投入。
当前,国土三调进入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各地都在严格按照时限要求推进落实,力争做到国土空间全覆盖、调查过程全监管、自然资源全记录、复杂图斑全理顺、上报数据零差错。为了确保调查成果全面、真实、准确,十几万人的国土三调作业队伍正在这个炎炎夏日里,加速前行。他们用行动在为国家提交一份满意答卷的同时,诠释了当下谁是最可爱的一群人。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国土三调时间,感受不平凡的力量。
本次专题,我们选取了经济发达的江苏、地理环境恶劣的西藏、气候复杂多变的云南、地貌类型多样的安徽、城镇化水平高的北京五个典型地区,在总结各省国土三调阶段性成果的同时,看它们是如何应对这场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的国土三调工作。
作者/何溪 编辑/李善清
点击了解中海达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