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一名志工后,他们找到了心灵的归属
对大多数人来说
寺院不仅仅是一个宗教场所
也是寻找心灵依托和成长的地方
我们采访了四位空林志工
看看他们是如何
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
重新理解自我与生活
获得心灵的成长与喜悦
因缘际会
果瑞是一位来自广东的年轻人。2023年,二十多岁的他来到成都投奔自己的哥哥,但事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果瑞感到很迷茫。“没啥压力的时候感觉挺好,一有压力,就觉得焦虑”。果瑞的哥哥学习佛法,就带着他一起打坐、读经。渐渐地,果瑞对佛法产生了兴趣。
机缘巧合下,果瑞在都江堰一所寺院皈依。后经由其他师兄介绍,来到文殊院,成为一名志工。
像果瑞这样,因为寻求心灵慰藉而接触到寺院的人,不在少数。庞淇文读大学的时候,因为情感方面经历了一些挫折,开始学习心理学与佛学相关的知识。大学毕业后,他到成都找工作,在地铁上看到“文殊院”这个站,产生了一种亲切感,很快就加入了志工团队。
还有一些人,则是源自家庭的影响。妙无是土生土长的成都人,家人信仰佛教,她从小就耳濡目染,所以逛寺院对她来说是家常便饭。她来到文殊院做志工的理由很简单,“这里磁场不一样”,让她感觉到安宁。
除此之外,还有被寺院文化吸引的人,其中的代表是妙一。妙一家中没有任何人学佛,只是她自己平时喜欢读点传统文化相关的书籍。2022年,她偶然在文殊院结缘了一幅“温顺吉祥”门贴,一下被打动了。她原本是个性格急躁的人,但那四个字似乎为她做了新的指引。接下来,皈依与参与志工服务也变得顺理成章。
承当与欢喜
寺院的很多志工工作都是体力活,看上去单调而重复,但志工们却能享受其中。
果瑞很乐意到文殊院做志工,他对“承当、奉献、欢喜、包容”的志工精神深表认同。作为护持组的一员,果瑞大部分任务是在大雄宝殿守香炉,有时候也帮忙搬搬经书和米、油之类的,觉得很开心。“以前也有同事问我,为什么要做志工?又没有钱?”果瑞说,做志工是想找一种归属感,更像家一样,会觉得更安静,不浮躁,“虽然我也想赚钱,但人不能光想着赚钱”。
同样是做大殿护持,妙一的感受也是如此。她是小个子,站岗时要眼观八方,有需要搬东西的时候也得顶上。有一次她见到奉香组的一位女志工,身子很弱,不断地鞠躬奉香,一天下来很疲惫,但对方却对她说,这一天非常开心。“虽然辛苦,但没有哪一位是有怨言的,反而大家都很欢喜。”
妙无对文殊院的归属感特别强,最初她来做志工,是带有“帮助他人”的发心。她参加了各种各样的服务:护持道场、打扫地库、养老院陪伴、清洗空调滤网,还有给社区困难群众送物资等。她还发现,在服务别人的同时,自己也收获了暖暖的关怀——
有一次,她在文殊院念佛,一位老菩萨看到她,觉得天气冷但她又穿得很少,就坚持要把自己的衣服拿给她。这位老菩萨约莫有七十多岁了,她们原本互不相识,对方还能如此关怀自己,妙无觉得十分感动。
内在成长
每一位愿意来寺院做志工服务的人,多多少少都有自己的收获。他们一边观察自己,一边观察社会,而最大的所得往往不是可数的金钱,而是内在的成长。
作为初入社会的“新人”,庞淇文当下最为关切的问题是个人的未来发展以及心灵成长。他认为对于佛学或哲学的学习,可以帮助自己减轻心理压力,“当身边朋友遇到问题时,我还能开导开导他们”,他说,“对于现代人来说,心理健康已经是一件了不起的事了。”
做志工这些时日,妙无看见很多年轻人来到寺院。“他们并不是跟风”,她说,“可能有部分人来到寺院,是想要寻求一个心灵归宿”。妙无说,这些人是有敬畏之心的,就像她自己也“非常敬畏因果”。自从做志工以来,她感觉到冥冥之中,似乎自己周边的磁场也发生了变化,生活的状态越来越好。
果瑞则因为做志工的经历,有机会聆听到法师的开示,他觉得自己开始慢慢领会佛法的一些内涵。曾有师兄送了他一本书,里面讲到因果,“想要什么,就要先给出去”。当他重新开始审视生活,发现自己在压力面前能够更加平静。他希望从自己做起,不仅为自己,也为下一代创造更好的生活。
这些年,妙一经历了情感与事业的挑战,所谓“烦恼即菩提”,机缘之下,她来到文殊院皈依、做志工、参加研习班,这三件事成为她人生的转折。妙一通过读书听课来学习佛法,同时在参与志工服务的过程中去体验感受。她更深地理解了“利他”与“奉献”,将包容扩大到生活中:原来急躁的性格慢了下来,面对工作与家庭的承受力也变强了,“遇事不怕了”。她变得心胸开阔、情绪稳定,也对未来更加充满信心。
通过“志工”这种独特的方式,不少人在寺院找到了一个“心灵的港湾”。在这样的经历中,他们让内心平静下来,获得一次重新理解生活与自我的机会。这也折射出一个重要的现实,那就是: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我们仍然要记得去服务他人、去关注心灵,并从中找到与“人生”、“幸福”有关的答案。
你找到答案了吗?
LEAVE A MESSAGE
文字|姝迪 图片|传媒中心
美编|妙能 编辑|梦觉
/
荐
读
/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川(2022)00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