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跳,没惊动水花,却惊动了全世界!父母家人才是她最大的底气
作者:雪沫 编辑:贾方方
来源:婚姻与家庭杂志ID:hunyinyujiating99在7月31日的巴黎奥运会跳水女子双人10米台决赛中,中国队的全红婵/陈芋汐以359.10分夺冠。
她们为中国代表团赢得了本届奥运会的第7枚金牌,也是中国跳水队本届奥运会的第3金,并实现了该项目的奥运会7连冠。
全红婵今天的状态非常好,压水花效果一流,担任电视评论员的奥运冠军施廷懋坦言,这就是全红婵的真正水平。
从出征巴黎开始,全红婵就一直备受关注。就连背个包都能引发热议:远看是个动物园,近看是个运动员;还有人笑称,她像迪士尼门口卖假货的。
除此之外,#全红婵念自己的名字#、#全红婵跳水惊呆老外#、#全红婵这孩子特别特别好#……一个又一个热搜轮番上阵。
不过,在众多既好玩又好笑的热搜中,有一条让人忍不住泪目。
年仅16岁的婵宝说:
“我也有年轻过,但是我怎么也回不到年轻的感觉了。”
“以后要是不练了,他们还能喜欢我吗?他们应该喜欢的是跳水的这个运动吧。”
但是,网友们的回复都是肯定和鼓励:
“因为全红婵才会对跳水关注度这么大。”
“喜欢全红婵不需要理由,每个运动员都有巅峰期和下坡路,运动员是人,不是神,不可能一直都是巅峰期。”
其中,有一个网友的留言更是获赞无数:
婵宝宝,我们永远喜欢天真、直率、孝顺、勤奋的你,不管跳不跳水都喜欢你。
想起一个话题:为什么世界冠军那么多,全红婵却格外被人偏爱?
正如这位网友所言,大多数人喜欢全红婵不只是因为神奇的“水花消失术”,更因为她的率真、勤奋、孝顺和感恩,因为她的努力里藏着每一个普通人对梦想的追逐和热爱。
01
充满爱的家庭,滋养了一颗纯粹的心
2007年,全红婵出生于广东省湛江市麻章镇上的迈合村。
她上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下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全家老小的生活就靠父母务农支撑着。
虽说父母很勤奋,但靠老天吃饭,收入不稳定,再加上家里孩子又多,生活质量可想而知。
不过,尽管物质生活并不丰富,但一家老小的日子过得十分幸福。
全红婵的爷爷奶奶堪称表率。
老两口如今都80多岁了,结婚已经61年。年轻时,是奶奶宠着爷爷,家里的事很少让爷爷操心;后来,是爷爷宠着奶奶,粗活细活全都抢着干。
老爷子还包揽了一日三餐。就算是冬季,他也要5点多起床,去早市买最新鲜的蔬菜。回家后,煲汤、蒸鱼、熬粥……每天换着花样做给奶奶吃。
看着爷爷奶奶相濡以沫的样子,一家人也将“相亲相爱”这4个字融入了生活里。
全父也十分宠妻,包揽了大部分家里家外的活儿。
全母今年46岁,是一个勤劳节俭的农村妇女。她特别爱笑,做饭笑、剥蒜笑、洗衣服笑……“哈哈哈”的笑声每时每刻都回响在家里。
她还喜欢唱歌,做饭唱、剥蒜唱、洗衣服唱……兴致来了,还会对着丈夫唱情歌。
全父总是一脸陶醉地听着、笑着。
一个在唱,一个在笑,试想,在这样欢快、松弛、有爱的环境里成长,孩子的心灵怎能不纯净?
小时候,全红婵就喜欢水,喜欢爬上爬下,喜欢在田野里到处撒欢儿。
不过,说起学习,她就有些挠头了,学习成绩也算不得好。
但生活就是这样,谁也不知道属于自己的那扇窗什么时候会开启。
独属于全红婵的那扇窗,开启于2014年。
那是她上小学一年级的一天,陈华明教练来学校里选拔体育苗子。
当时正是课间休息时间,他一眼就发现有个小姑娘弹跳力出奇地好,无论是跳皮筋还是跳远都格外轻盈,而且身材比例很好,柔韧性也很出众。
陈华明教练立即意识到,这是一个可塑之才,果断把她推荐到了湛江体校。
湛江素有“中国跳水之乡”的美誉,对跳水这项运动很是重视。
全红婵的启蒙教练是郭艺。他欣赏全红婵的天赋,为她制定了严密的训练计划。经过几年的艰苦训练,2018年,全红婵进入省队,遇到了教练何威仪。
何威仪对全红婵亦师亦父,经常带她回自己家改善伙食,训练场上却丝毫不手软。
为了能拿冠军奖金给妈妈看病,全红婵对自己的要求也近乎严苛。
别看全母每天笑哈哈的,其实身体一直不好,还出过车祸,留下了癫痫的后遗症。为了不让女儿分心,全爸一直不告诉全红婵实情。在女儿知道真相后,也让她不用担心钱的事。
可全红婵却一直将妈妈的病放在心上。
尽管她每天的训练量都堪比男运动员,但怀揣着给妈妈治病的信念,她从来不叫苦。
就这样,日复一日地跳上千百遍,2020年底,全红婵终于跳进了国家队。
起初,因为年纪小,她无缘东京奥运会。可因疫情暂缓一年,她刚好符合报名年龄了。
原本队里只是让她去见见世面,毕竟当时的她才刚刚掌握比赛要领。
没承想,她如一匹黑马,打破了跳水界的格局,让全世界人民见了世面。
02
一战成名,仿佛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2021年,在东京奥运会的10米跳台上,5次跳水,3次满分,总分466.20分。
当这几个数字排列在一起时,瞬间惊艳了整个世界。
“我下饺子的水花都比她大。”
“这一跳,没有惊动水花,却惊动了世界。”
神奇的“水花消失术”让14岁的全红婵一跳成名天下知,仿佛天下掉下个“林妹妹”,备受网友们喜爱。
特别是当媒体争相报道这个小姑娘时,一不小心发现了她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记者问她:“你觉得你性格怎么样?”她一脸懵地反问:“杏哥?杏哥谁啊?”
记者问她为什么选择跳水?她一脸无辜地说,当时不懂,小时候读书比较差,以为是不用上学才去跳水。
这段视频火了后,全红婵喜提“杏哥”美誉,还被称为采访鬼才。
不过,要说小姑娘的出圈回答不是逗乐子,而是下意识的真实反映。
记得有记者问她,是否知道世界上有哪些跳水高手。她直言不清楚,说自己是第一次出国,还说自己拿冠军是为了给妈妈看病。
“我连动物园、游乐场都没去过啊!”
她还坦率地说,自己喜欢吃5毛钱一袋的辣条,梦想是开一家小卖部。
小小年纪,出身贫寒却并不因此自卑,反而充满率真和可爱,还能将压力化为动力,用梦想的星星之火解决家里的困境。不得不说,这样的她自带高光。
也不得不说,从小被爱滋养长大的孩子,更懂得拼搏、乐观和感恩。
有一个不管碰上啥难事都能一笑了之的母亲,再加上一个脚踏实地三观正的父亲,孩子很难长歪。
就在全红婵一举成名后,大大小小的媒体都涌进了她家。
怕说错话影响孩子,全父带领全家住进了果园。虽说不再靠卖菜为生,但一天也有干不完的活儿。只不过,习惯了自力更生的人并不觉得劳累是苦。
谈起女儿,全父坦言道:不能说自家完全没靠女儿的名气。“但坐享其成,却是没有的事……要靠自己去闯,赚到多少是多少,我的孩子还小,我不能因为这些过眼云烟的东西影响到她。我们做父母、他做哥哥的,也要谨慎一点儿,不能被太多东西诱惑,搞错了方向。”
全红婵的哥哥全进华十分孝顺,初中辍学打工帮父母养家,曾在上海做过厨师。因为一年也回不了一次家,无法照顾父母,如今他毅然选择回乡做一名助农主播。但在他的社交平台里,从不消耗妹妹的名气。
提起如今的生活,他充满了感恩。他说,现在的他能自给自足,这一切要感谢妹妹。
还有全红婵的姐姐,如今是家里唯一一个上学的,弟弟全进鹏、妹妹全红桃也因为天赋过人,开始接触跳水这项运动。
一家人在各自的领域里蒸蒸日上,一切看起来都那么美好。
03
发育的痛、失败的苦,熬过去就是成长
只不过,大多美好的背后,都藏着不为人知的汗水和泪水。
自东京一战成名后,全红婵火出了天际,压力也随之而来。
记得在东京夺冠后,跳水女皇高敏就曾指出:全红婵接下来要面临着巨大的困难,那就是发育。
“她还很小,还没发育,她马上就要长身体,开始长身高、长体重。她将面临不同的窗口期,如果她在练技术的窗口期去练力量,那她的技术不能发展;如果她在练力量的窗口期去练技术,那她容易受伤,当她的力量和技术不能匹配就会进入恶性循环。在生长发育期和技术力量交替的过程中,对小姑娘就像走钢丝一样……”
没错,发育期可以说是女运动员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很快,全红婵就发现,自己的动作越来越沉重了,完成度也没那么好了。有时,因为体重重了一点儿,整个下午她心情都不好,怕自己跳不过去,也怕摔。
让她尤为惧怕的是“207C”,即向后翻腾三周半抱膝,一个女子高台跳水的极难动作。自己曾经的拿手好戏,却因为发育而成了她的心魔。
“明天又是207C了。”
“她每天就在为207C受折磨,每次都要从3分、4分,跳到10分……”
全红婵的教练陈若琳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但再着急也没用,唯一的应对之法只有严格控制体重,精确到“两”,再加以几倍的力量训练和心理疏导,才能渐渐去消化自己的正常成长。
这几年里,曾有过同样苦恼的陈若琳为爱徒操碎了心。
然而,全红婵的动作仍然不稳定。也因此,在过去的几年里,全红婵在各大赛场上常常输给队友陈芋汐。
有一次,在全国冠军赛上,因为其中一跳失误屈居亚军,小姑娘伤心坏了,揪过师兄的衣服狂擦眼泪。但面对镜头时,她却倔强地说:
“我没事,我没哭。”
“过了就过了,下一场再赢回来。”
只是,一个赢字让她吃尽了苦。
除了训练的苦,萦绕在她和队友陈芋汐之间的争议也是巨大的考验。
这对黄金搭档,出战女子跳台双人赛,收获了诸多金牌。但她们二人的家庭背景却是天壤之别。
与出身贫寒的全红婵不同,陈芋汐出生于体育世家,从小接受的是系统训练。这种训练既包括跳水技术,也包括学识培养。
因而,当全妹听不懂英文采访时,陈芋汐却是张口就来。
假如只有学识上的差距倒也无可厚非,但资源不对等带来的猜测也有很多。
有一场比赛,现场观众质疑评委故意对全红婵压分,才导致她输掉了比赛。
身在现场的全红婵看到混乱的场面,感到十分尴尬。
比赛中,全红婵和陈芋汐是对手,但她们也是搭档,是彼此最好的鞭策对象,私下里的她们更是对方的“夸夸群群主”。
“她特别好,特别心善,她很照顾我。”
“她非常漂亮、非常美丽、非常努力,非常值得我学习。”
全红婵古灵精怪,陈芋汐落落大方。正如网友们所言,两小只都特别棒。
其实,人这一生,与强大为伍,才能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就像如今的全红婵,纯粹依旧,但已然变得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坚毅。
谈起目标,她说:“我的目标就是站上最高领奖台,但前提是做好自己。”
谈起责任,她说:“现在对跳水不只是一种喜欢,因为出去比赛就是代表国家,每天累死累活地做动作,一训练就是七八个小时,但一切都是值得的。”
想起跳水名将高敏曾说过的一句话:如果我们能在巴黎奥运赛场再次见到她的身影,请用“强者”代替“天才”称呼她。
是啊,人这一生,但凡成长,皆需熬过一次又一次阵痛。
今天站在巴黎奥运会赛场上的全红婵,历经发育的痛、失败的苦,她不是天才,而是强者归来。
参考资料:
全红婵采访视频
全进华抖音账号
小婚家
给您可靠而贴心的爱~~
动动手指|扫码回家
作者简介:雪沫,自由独立女性,喜欢用文字温暖心灵。人潮如海,水北山南,愿我们都在尘世中获得幸福。
编辑、排版:王云峰
三审:赵海旭
投稿、转载微信:little19820417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我们尊重著作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如涉及版权争议,请著作权人告知我方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