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的小姐妹 我不相信她会这样
沈某今年50多岁,但每次出现在众人眼前,都是衣着得体、发型精致、名牌傍身,保养得宜的面部不见岁月的痕迹,看上去干练又稳妥。再看她的头衔,某杂志社的办事处主任、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法人、某电力器材有限公司法人,妥妥的事业成功女性。还在城东租了一个大场地开了一家艺术馆用于展览艺术品,更添了文艺、品位的文雅色彩。再加上她对人温和关怀、嘘寒问暖,在朋友圈向来受人欢迎。
华某是省内一家大博物馆的专家,文博界素有名声。2011年,华某经一位考古前辈的介绍认识了沈某,当时前辈嘱托华某给打算办一本收藏杂志的沈某出出主意、把把关。此后,沈某多次前来探望华某,一坐就是挺长的时间。一段时间的接触后,沈某告诉华某自己的丈夫是某国家部门的高官,多名亲戚在政府部门身居要职或经营大产业,自己之前在省级部门工作,现在因为对艺术的情怀从事艺术品经营等业务,自己家中有多套房产。在华某看来,沈某是一位生活幸福、事业成功的人。2013年,沈某又到办公室看望华某,并提到自己有个重大项目正在开展,如果华某愿意可以投资,回报是本金的2倍,看在多年朋友的面子上,亏了算自己的。并劝说华某但靠工资收入是很有限的,一定要有投资的眼光。在沈某的一番引导劝说下,华某考虑近2年来对方对自己很是关心,一直以姐妹相称,而且以沈某的实力应该没什么风险,遂将30万投资到沈某处,后在沈某游说下从亲戚朋友处筹钱先后投资到沈某处150万元。期间,第一笔投资到期,但华某碍于与沈某的情谊并未要求按期还款,沈某也未提起。
2018年,华某为筹备女儿婚事向沈某要求还款一部分,沈某开始要了银行账号,但一直未转账,在华某几次追要后,干脆失踪了。直到这时,觉得不太对劲的华某联系了沈某的一个朋友,却发现沈某向这位朋友也借了钱,并且多次追讨也未归还。而这位朋友联系另外的朋友,这一串联系像是牵出了一串鞭炮,先后有20多名平时沈某以小姐妹相称的女性均在沈某游说下投资了钱,少则5万,多则100多万。而这些受害人都是勤勤恳恳的普通工薪族。比如,蔡某,经营一家服装店,沈某多次前去光顾,相熟后经沈某游说拿出20余万元投资,而这些钱,有她个人的,有她亲戚的,还有一笔来自她80多岁的老母亲。沈某以投资为名筹得的钱竟有近900万,而这些还只是不完全名单。
受害人发给沈某的微信,希望她能还款
事发后,曾有受害人联系上沈某,沈某发来了一段言辞恳切、痛心疾首的微信,然后又消失了。被抓获时,沈某居住的地方是一间一室的出租房,那些骗来的钱,都已经挥霍一空。在微信上,沈某表示自己确因投资失败导致资金困难,并一定会努力工作还上欠款。那么,沈某是否是投资失败呢?沈某号称所有取得的投资均投向她名下的一家文化传播公司,然而证据显示,这家公司成立与2009年,直到2019年,公司账户上从未有资金进出记录,也未有任何经营交易的记录,也就是说,这只是一家皮包公司。那么,沈某所称的能帮她还款的那些实力雄厚的家人亲戚呢?同样,证据显示,沈某并不存在这样的亲戚朋友。
沈某发给受害人忏悔微信,然后又消失了
本案中,受害人绝大多数为女性,沈某均与他们相熟多年,以小姐妹相称,很多人因为熟悉,将钱投资到沈某处时,直接转账,连借条都未出具。更有受害人,听了沈某的建议,直接将现金存到沈某名下银行账号,没有任何凭证。
借款、投资等任何涉及金钱的,都最好出具收条、借据等凭证是老生常谈,但现实生活中,依然有人因为信任、因为抹不开面子,在金钱交付时漏掉重要凭证,造成损失与麻烦。检察君依然要提醒大家,知人知面不知心、亲兄弟明算账,除非借钱时就没打算要回来,要不,这一纸凭证确实不能少!
文字 | 班班、果兰如此
编辑 | 果兰如此
☞往期精彩回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