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国宝会说话》纪录频道开播 充电5分钟对话2000年
随着《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见字如面》等节目的热播,2017年逐步被定格为文化节目元年,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股中华传统文化热,而文物更是热中之热。今晚(1月1日晚)CCTV9黄金档,央视再放大招,百集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重磅开播!人头壶、贾湖骨笛、陶鹰鼎、红山玉龙、龙山蛋壳黑陶杯……这些国宝级文物,将走进千家万户,带领观众凝望最初的凝望,倾听九千年前的笛声,通过寻龙玦的指引,窥见0.2毫米的精致。
一部文物编年 感知历史厚度
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以中国历史纪年来建构百集国宝的顺序,总体分为四季,第一季时间为新石器时代到战国,第二季从秦汉到三国两晋南北朝,第三季为唐五代宋辽金夏,第四季为元明清。每一集讲述一件文物,虽然只有短短的五分钟,却像一颗颗闪亮的星星,为文物在历史银河中找到坐标。
总导演徐欢说:“中国有记录历史的传统,浩如烟海的史籍为中华民族留下了最丰富详实的文字记录,而数以千万计的文物,则是古代留存给后世更为丰富广博的文明信使。与透过文字的想象不同,从一件件文物身上,我们可以观察、触摸、研究、体认,从而感知古代中国人以及创造者的温度和态度,解读多个维度的信息,重建一部基于物质遗存的中华文明史。”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的播出,将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对中华文明再认知的过程,也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国宝再发现之旅。
制作创新 走近寻常百姓
提及文物,往往容易使人想到深奥难懂、距离感,我们几乎认定那是属于文物专家、收藏家的研究领域。跳出以往同类题材的创作窠臼,《如果国宝会说话》开启全新制作模式,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述国宝的前世今生,将国宝传奇娓娓道来。
《如果国宝会说话》立足于中华文化宝库,通过对一件件文物的梳理,演绎文物背后的历史和故事,让更多观众走近文物,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到国宝背后的非凡身世,真切感受到文物历经风雨沧桑,每一个都是饱满的生命、岁月的传奇。文物讲述故事,故事浸透文物,《如果国宝会说话》将完成文化类节目从抽象认识到具象表达的转化,以国宝为载体,回望历史,诠释文化。
文化之旅 昂扬民族自信
很多人并不清楚,很多博物馆展出的藏品只占馆藏的百分之一左右。据统计,尽管我国文博资源丰富,使用率却不算高,国人平均每两年才进一次博物馆,而在欧美国家,居民平均每年要走进博物馆三到五次。一方面,日益浮躁的社会心态让人难以沉浸其中感受文物价值;一方面,陈旧呆板和晦涩无趣的展陈方式让人难以心生亲近。
如何让枯燥的文物知识,变得生动鲜活?当下,纪录片和文物的联姻,乘着互联网的东风,把文物从深宫中托了出来,使观众爱上文物,产生对探索中华文明的兴趣。《如果国宝会说话》的播出,将打破观众对文物仅限于物质层面的浅层认知,更多地了解到它背后的历史故事和人文精神,涵养身心。
从《中国诗词大会》到《朗读者》,央视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向大众展示泱泱大国的文化基因密码,让普通观众都能对严肃话题感兴趣,去感受历史的厚重。今晚,我们的时间只给《如果国宝会说话》,期待它带给我们又一重惊喜!
今日推荐
商业合作 请联系微信/电话:18401570960
大家都在看
关注「爱上纪录片」,用纪录片看懂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