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纪录片里都是好莱坞的成功秘密
提到电影,当然绕不过好莱坞。刺激的剧情、酷炫的特效、酣畅淋漓的大片体验,奇才们用光影造出了一个又一个梦。但其实,好莱坞最初也不过只是一个洛杉矶的小片区。
从上世纪初被一些电影剧组发掘为福地之后,经过近百年的发展,这个位于南加州洛杉矶的小片区已经成为北美乃至全世界的电影圣地,见证着整个电影工业的变迁。
而由于英文水平以及网络监管政策的限制,国内多数观众对好莱坞的认知可能也仅仅停留在刷片上…
其实不管是哪种形式,银幕还是硬盘,好莱坞所创造的光影魔法总是令人神往,成为美国对外文化输出十分重要的一种形式。
而想要真正了解好莱坞,仅仅只刷片,肯定是远远不够的。
话说到此,就要向各位电影爱好者安利一部更为专业和深度的访谈节目——
《好莱坞工匠》
观看方式:腾讯视频
其定位于探索好莱坞电影工业体系,吸引了不少电影爱好者的目光。
尤其是这几年的热门词汇“工匠精神”,无论是在纪录片、品牌广告上随处可见,甚至还被写入了十九大报告里。
而不管是《舌尖上的中国》里追求美食品质的劳动者,还是《我在故宫修文物》里重塑文物的修复大师,也都是“工匠精神”的直接体现。
大众所推崇的,其实是对每个人在各自职业上专心专注、追求极致的一种肯定。
恰巧,《好莱坞工匠》就是这样一档探寻电影幕后传奇,挖掘工匠精神的节目。
想必大家也了解,一部电影除了大家比较关注的导演、演员之外,还有很多深居幕后的工作人员。
从每次的片尾字幕,就不难看出演职人员的庞大阵容。
片尾字幕是了解一部影片的重要窗口
在前三季的《好莱坞工匠》中,就曾采访了众多大咖。
其中包括《绝命毒师》缔造者马克·强森、《变形金刚4》制片人洛伦佐、“好莱坞营销之父”马丁·基斯特勒等众多好莱坞顶尖幕后工作者。
节目组对话“绝命毒师”缔造者马克·强森
此次的第四季更是在保持前三季高水准的基础上,进行了不小升级。
首先采访嘉宾的圈子就扩充不少,深入到了更为精细的后期制作环节和周边衍生产业——
包括隶属于音乐部门的配乐师,隶属于美术部门的分镜师,隶属于声音部门的拟音师,还有专注好莱坞道具拍卖的“历史侧影”拍卖行。
由于这些岗位都具有非常强的实操性,观众的了解度也不够,所以节目也特别贴心,加入了现场展示与考核环节,让趣味与互动性并行。
当然啦,说这么多最终还是得看节目质量,如果没有应有的干货,一切都是无从谈起。
所以在看完几期之后,院长这个疑虑就彻底打消了。
因为!真的!毫无槽点啊!
节目中,通过嘉宾的描述和展示,配合大家耳熟能详的电影案例,一下就将这个工种的由来、工作内容以及重要性完整呈现出来。
哪怕你之前对这些完全不了解,也能get到节目所传递的信息。
比如第一期嘉宾布莱恩·泰勒(Brian Tyler),年纪轻轻就享有盛誉,已经为超过70部好莱坞影片担任作曲,商业大片和独立佳作均有涉及,这些影片的全球票房已经超过120亿美元。
配乐,最重要的是渲染影片氛围,提升画面所要传达的情感。
所以配乐师在创作过程中,需要对画面内容有一定的鉴赏和把控,懂得运用不同时长、不同风格的音乐来展现各式人物。
《惊天魔盗团2》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由于在澳门取景,布莱恩便通过钢琴、架子鼓、管弦乐等的组合,创作出融合了中国音乐、爵士乐及古典浪漫主义的三元一体的音乐,配合天马行空的魔术场景,颇为赏心悦目。
以及王牌之作《速度与激情》系列,布莱恩则是用架子鼓完成作曲的,完美衬托电影剽悍狂野的气质。
单纯地创作已经难不倒布莱恩了,面对工作室内琳琅满目的乐器,他也玩出了不少“花活”。
比如提琴和架子鼓,看似毫无关联的两种乐器,竟然摩擦出了让院长意外的火花——
用提琴的琴弓在架子鼓的镲片上轻拉,伴随轻微的刺啦声,便制作出恐怖电影的气氛来…
瑟瑟发抖。
音乐通过营造氛围让大家更有代入感,但电影中很多细节之“声”——
水流、脚步声等,却往往让人忽略。
就像拼图一样,缺少任何一块都不完整。细节之处也往往更能体现一部电影的优秀之处。
所以,这个不可或缺的工种叫做,拟音师。
为了确保人物对白的完整性,加上拍摄条件有限,这些声音都需要专门的拟音师进行后期模拟,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
而节目组采访的是已经从业超过35年的艾利森·迪·穆尔(Alyson Dee Moore),她参与拟音的影视及游戏作品接近300部,平均1年要完成接近10部。
拟音最神奇之处就是借助平常不起眼的小物件,通过一番操作后,来“还原”出画面中人物行为应有的声音。
脚踩在啦啦队用的花球上和沙地上,就分别模拟出在丛林和雪地两种不同场景下的脚步声。
十分神奇。
比如用健身球和皮质手套进行多次尝试后,便有了《超能陆战队》中胖嘟嘟的Baymax举手投足间的充气质感。
一个小小的竹篮来回扭动,就创造出《冰雪奇缘》中调皮捣蛋的雪宝千变万化的脚步声。
看起来简单有趣,但拟音师的工作并不轻松。
为了准确模拟出影响中的各种声音,需要对生活有足够多的观察和了解,并进行反复试验,以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当然,“凭空”创造声音不容易,创造“镜头”更不简单,这就不得不提到好莱坞另一个非常重要的设定——分镜。
分镜说白了就是手绘故事板,在拍摄前将连续画面以一次运镜为单位作分解,用以帮助导演构筑视觉镜头,规划后续的拍摄计划。
在好莱坞的工业体系下,分镜师的地位非常重要,是导演和整个团队之间的联系中枢,他们绘制的分镜,往往会决定着电影最终的呈现风格。
比如此次节目组采访的资深分镜师加布里埃尔·哈德曼(Gabriel Hardman),不仅担任过很多超级英雄电影的分镜工作,还是鬼才导演诺兰的御用分镜人选。
在采访中,他谈到跟诺兰合作的第一场戏就是《盗梦空间》中在失重的走廊间打斗的那场戏,而诺兰想要把整个情景“整个电梯走廊都在旋转”,真实地拍摄出来,尽可能减少电脑特效。
这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儿。
所以为了让演员在表演时能清楚路数,明白该怎样走位如何做动作,加布里埃尔绘制了超过两个电话本那样厚的分镜头脚本。
这个场景的绘制的难度非常大,需要以超越三位空间的视角去思考,时刻想象着“并不是走廊在旋转,而是整个世界围绕着他们在转”。
由此可见加布里埃尔的功力深厚。
话说回来,加布里埃尔对诺兰可是“又爱又恨”,一方面他十分欣赏诺兰的坚持用实景拍摄的手法,哪怕是超级英雄题材的《蝙蝠侠》。
另一方面,他也觉得诺兰很“严苛”,控制欲比较强,比如在数字化技术已经非常先进的今天,诺兰还始终坚持用胶片拍摄,甚至连作画都要求他用铅笔来完成……
《蝙蝠侠:黑暗骑士》画面与分镜对比
但也正是这样的严苛,才有了诺兰如今的成就以及好莱坞日渐完善的电影产业。
而除了以上三位制作“匠人”,节目组还采访了与好莱坞息息相关的周边产业——
开创好莱坞道具拍卖产业的约瑟夫·马达莱纳(Joseph Maddalena)和他的历史侧影拍卖行(Profiles in History)。
其实在早先,好莱坞并不重视影视道具这一块。
但是伴随着好莱坞黄金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他们对影片有着深厚的感情,渴望与《银翼杀手》《星球大战》这些产生联系,于是片里出现的道具就成为他们追捧的对象。
从小就有收藏爱好的约瑟夫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从全球各地“搜刮”各式电影道具,于80年代成立自己的公司,并在1996年成功举办第一场拍卖会。
并一直持续至今,圆了不少明星及电影爱好者的收藏梦。
虽然拍卖行所拍卖的道具,价格不菲。
比如1933年出品的恐怖片《隐形人》的海报卖出了23万美元,《星球大战》中卢克·天行者的光剑卖出了24万美元,《终结者2》中T-800的全尺寸金属骨骼卖出了48.8万美元。
拍卖行一角
其中卖出最贵的是玛丽莲·梦露在《七年之痒》中地铁站所穿的裙子,价值高达570万美元。
用约瑟夫的话说,梦露早已超越了电影角色本身,超越了时间,成为不朽的象征。
与衍生玩具、主题公园类似,历史侧影拍卖行的出现,极大地扩充了好莱坞电影的周边产业,同时也为粉丝构筑了一个与电影维系感情的平台。
但在电影的背后,这些幕后人员所追求极致的背后,都有一段属于自己的故事。
哈佛大学研究生毕业的布莱恩坦言在音乐上,他永远是个学生,做得越多,越感受到自己的渺小,能将不同风格的音乐与电影结合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他很享受这个过程。
拟音师的工作十分稀缺,全球仅400多人从事这一块,即便这样,他们的工作也依然显得“微不足道”,甚至很多好莱坞的导演和制片人连何为拟音也不清楚。
但艾利森觉得,能跟优秀的伙伴一起共事就很满足,而且每当自己参与的电影获奖时,哪怕个人没有任何斩获,她也很有成就感。
自学成才的加布里埃尔游走于漫画圈与电影圈,在有了分镜师的经历之后,他发现自己的绘画能力有了明显提高,思维也开阔不少。
2015年,他与妻子一同绘制了原创漫画《隐形共和国》(Invisible Republic),在随后的雨果奖上还获得了最佳漫画提名。
他说他想要有自己风格的作品,而不是把主要的经历都放在那些持续不停的超级英雄身上。
收藏,其实并没有多少理由。
在约瑟夫看来,爱好者们购买只是因为这些道具满足了他们内心的情感需求,而他对自己所做的事也感到骄傲,甚至在某种意义上,正是他保存了好莱坞的文化价值。
好莱坞是真实的,在洛杉矶市郊的山顶上有标牌界定着这个地方;但好莱坞又是虚构的,更多时候,它是我们内心想象所能抵达的地方。
不管是宇宙银河,还是史前文明,好莱坞都给我们构筑了一个梦,一个能脱离现实去和自己内心世界交流的完整两个小时。
正是由于有布莱恩、艾利森、加布里埃尔、约瑟夫等这些幕后传奇的存在,才让这个梦能永远延续下去。
目前,《好莱坞工匠》第四季已全部上线腾讯视频,第五季也已经在筹备中,其实喜爱电影的同时,那些电影幕后的故事,也更值得我们去关注。
文章内容来自吐槽电影院,内容根据主题需要有删减。
商业合作 请联系微信/电话:18401570960
大家都在看
关注「爱上纪录片」,用纪录片看懂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