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许继锋:纪录片是一个积水成河的过程

IDF 爱上纪录片 2020-02-14

许继锋,国家一级导演、浙江卫视总编室副主任,纪录片《西泠不冷》总导演。其作品屡获中国电视文艺“星光奖”和大众电视“金鹰奖”,个人曾获第四届“中国电视艺术家百佳”、中国纪录片委员会“纪录·十年”最佳纪录片导演等荣誉称号。2017 年 4 月担任首届“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国际评审团成员。


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 / West Lake International Documentary Festival(简称“IDF”)是由浙江省新闻出版广电局与中国美术学院联合主办的国际专业纪录片盛会。大会以“I Documentary Fact,我纪录事实”为学术宣言,倡导纪录片回到真实本源,回归人文关怀的正能量价值观,是集纪录片评优、创投、展映、论坛、工作坊于一体的高品质、小而精的纪录片学术平台。第二届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定于 2018 年 10 月 18 日(周四)至 20 日(周六)在杭州西子湖畔中国美术学院举行。


多年供职于浙江卫视总编室,许继锋对于纪录片与公众的关系有着长期的观察与思考。2018 IDF 会刊“大家”栏目对许继锋先生进行了视频专访,邀请他与大家分享这些年的创作与反思。


许继锋访谈视频

时长 | 5′38″



“纪录片是一个积水成河的过程”

——许继锋访谈录


Q

您认为纪录片对公众有什么样的影响?

A

我觉得这句话应该倒过来理解,公众对于纪录片的创作来说可能越来越重要了。在当下以互联网为主的传播语境里,公众对纪录片人的作用越来越大了。因为许多有社会价值的纪录片题材,许多原来没被大家关注到的、具有特殊意义的题材或角度被公众挖掘出来了。其次,随着媒介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记录的手段也逐渐多样化。许多公众拿起手机就可以拍。因此公众的记录与纪录片人的记录发生了许多重叠,这个专业的边界被打破了。但我认为公众的记录,不是我们所认为的纪录片。第三,我认为公众挖掘的现象越来越多,反而容易导致我们离真相越来越远。对于这一点,纪录片人应该保持警惕。

Q

公众的记录与纪录片人的记录有什么区别?

A

首先,公众的记录是碎片化的。它的诞生可能仅仅基于公众当下的情感体验和强烈的表达欲。而纪录片人的创作,尤其是许多西方同行的作品,往往经历了周期较长的前期调研,甚至比纪录片的制作周期还要长。这种投入与整个创作所投入的资本是对等的。而相对来说,国内的纪录片制作可能偏重于创作过程,他们的制作周期比较饱满。因而公众的记录大多是即时的、碎片化的,而纪录片人会在接触到现象之后,不断地挖掘其背后的事实,直至找到事实的全部。

Q

纪录片的目的是让公众离真相更近一点吗?

A

公众往往会聚焦于现象,认为那就是真相的全部。但真相有完整的逻辑,它不是一个水滴,它是一条河流。我们做纪录片,就是要把整条河流呈现给大家。哪怕只是一条小溪。

Q

在您心目中好的纪录片有什么样的标准?

A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标准。不同类型的纪录片也有不同的宗旨和主张。但有一些标准是共通的。纪录片首先要真实。事件本身是真实的,由纪录片反射出来的导演的内心也应该是真实的。而,每个导演具有不同的修养,这决定了他们各自不同的纪录片语言。我们会发现很多导演可能原本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但他选择了一种与众不同又十分令大家喜爱的表达方式。因此,我认为好的纪录片没有一个刚性的标准,但一定要反映真实的世界。这是纪录片导演的职业信仰。

Q

那么,您认为一个纪录片工作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专业素养?

A

专业素养是可以训练的。当然,国内、国外的训练方式不太一样,因而往往最后的作品形态不尽相同。但作为纪录片工作者,他最关键的素养应该是他观察、阅读社会的能力和选择纪录片语言的独特性。这才是决定一部纪录片价值的因素,也是专业素养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Q

您创作《西泠不冷》的初衷是什么?

A

大家都知道,杭州有三大文化奇观——孤山不孤、长桥不长、断桥不断。我希望用《西泠不冷》来构建杭州的第四大文化奇观。它的整个基础搭建在西泠文化辉煌的一百五十年的传统。在这部片子中,我想模糊两个创作的边界。一个是传统的电视台创作模式和新媒体创作模式的边界。我在《西泠不冷》节目启动以后,做了一个同名公众号,把我的整个拍摄过程拿出来与公众互动,在这个过程中我也积累了很多未来的“粉丝”。这是一个界限的打破。另外,我也希望能够打破人文纪录片与自然纪录片的界限。纪录片有许多类别、题材的划分,但世界不是这样划分的。一个空间里往往同时存在着许多人文的内容和自然的内容。就像鲁迅先生的三味书屋,你现在仍然可以找到跟他道晚安的那只蛐蛐儿。所以吴昌硕先生来了、走了;沙孟海先生来了、走了;但是山上的梅花还在,山上的苔藓还在,山上的所有花鸟虫鱼,他们的整个“家族”还生活在孤山。他们是孤山的另外一个主人。它们可以告诉我们孤山的整个生命体系没有中断。它们也是我纪录片叙述的主角,是我关注的一个焦点。我希望我的纪录片能够实现表达方式的突破。

Q

那么您拍《西泠不冷》,想表达什么样的精神?

A

最核心的就是西泠精神,也就是所谓的经世精神。我想告诉大家,19世纪杭州的那些富二代,19世纪的80后,他们选择了怎样的一种生活,他们坚持的是怎样的一种信仰。19世纪末,由于甲午海战的战败,整个中国社会沉浸在非常消极的气氛里。后来就有许多知识分子,高举着“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发起了五四运动。他们希望向西方学习,甚至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而,《西泠不冷》所讲述的四君子,他们不这么认为。他们在青铜器里、甲骨文中,找到了中华文化的精髓,找到了传统文化中值得我们坚守的部分。所以,在一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发现他们坚守的这些东西是我们中华文化最核心的部分,是我们的民族之源。今天我们谈文化自信,我认为这才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根源。不管多少年下来,我们都应该在这里边找到自己精神营养。

Q

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的宣言是“我纪录事实”,你怎么看待这个宣言?

A

首先,我认为“我纪录事实”,是每一个纪录片工作者共同的信仰。常有人言“纪录片是世界的一面镜子”,如果这个命题成立的话,它准确的表达应该是“纪录片是世界与导演内心的一面双面镜”。这个双面镜,不仅照见了一个真实的世界,同时也照见了导演真实的内心。

Q

第二届大会的主题是“世·界”,您如何理解这个主题?

A

我记得第一届的主题是“事·情”。对“事·情”的解读,我认为是通过挖掘现象,找到人们内在的精神空间,用这种精神空间的巨大能量去感染人。我认为这个过程是向内的,它更体现了我们东方文化中对内在涵养的诉求。

而这一届的“世·界”,在我的理解中是要求纪录片工作者从发掘事实本身出发,去突破某种界限。这个格局是向上的、向外的。它可能要求我们在向外开拓的同时,也向更高的精神高地攀爬,从而有一些更好的实现、有更好的一种到达。

文章出自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



浙江卫视大型纪录片

《西泠印社》第一季《孤山路31号》首播时间表:

2018年11月14日周三晚间档22:50

第一集《湖山记》

2018年11月21日周三晚间档21:30

第二集《草木记》

2018年11月28日周三晚间档21:30

第三集《石头记》




 大家都在看 

 关注「爱上纪录片」,用纪录片看懂世界



诚意推荐

2018年12月3日-12月9日


我们邀请纪录片行业内顶尖从业者将其创作心得整理成一套系列课程,在纪录片职业化、专业化、艺术化、产业化的道路上,帮助更多的从业者。

 

无论你是导演或制片人,这都是值得学习的。

(扫码联系客服咨询)






商业合作 请联系微信/电话:18401570960


 大家都在看 

 关注「爱上纪录片」,用纪录片看懂世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