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中国》第二季:盘桓于高空,看岁月流淌
从云端向下看去,天地间的景象变得宏观而新奇。《航拍中国》第二季却没有单纯停留在展现眼前美景的单一维度之上,而是融入了时间的维度。昼夜交替、四季轮回,在同一片空间之下,不同时间点上,呈现出迥然不同的景象,彰显了祖国大地的多姿多彩。
我们与祖国大地朝夕相处,也在这片土地上每日奔波跋涉,感受山川湖河的无穷魅力。而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纪录频道出品,央视纪录国际传媒有限公司承制的大型纪录片《航拍中国》则尝试换一个视角,以空中飞行俯瞰中国大地,向祖国表达热爱与敬意。
继第一季播出之后,中央电视台在初春三月再度推出《航拍中国》第二季,继续从高空探寻中国的景观风貌、今时往昔。第二季在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中选取了浙江、四川、内蒙古、甘肃、广东、福建、江苏七个省市自治区,除了使用无人机和载人直升机的4K高清航拍,还运用了轨道卫星影像及VR技术手段,记录高空视角下“四季轮转的天地,冰与火演奏的乐章”。
(动图:广东港珠澳大桥)
从云端向下看去,天地间的景象变得宏观而新奇。《航拍中国》第二季却没有单纯停留在展现眼前美景的单一维度之上,而是融入了时间的维度。昼夜交替、四季轮回,在同一片空间之下,不同时间点上,呈现出迥然不同的景象,彰显了祖国大地的多姿多彩。例如,祖国大陆南端的广东省作为中国经济发展前沿之地,这里的白天港珠澳大桥联通多地、奔流不息,都市里繁忙喧闹,一幅快节奏的发展之景;而夜间的广东则是灯光的海洋,广州国际灯光节点燃城市的夜空,流光溢彩的夜晚变得奇幻。再例如,横跨纬度最广的内蒙古自治区四时四景不同,映射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大兴安岭脚下春季短暂,但杜鹃花却花开灿烂,夏季的呼伦贝尔草原美的正如电脑桌面背景一般,秋日明亮的森林带着满满的异域风情,冬季严寒、银装素裹,适合感受一场激情澎湃的雪地狂欢。一年之内、一日之间,风景却可以完全不同。
(图:内蒙古阿尔山天池)
纪实影像不是随机、单向度的拍摄,而是为空间的展示赋予时间的概念。当时空交错,没有哪一个固定的景象是最美的,而是每个瞬间都有着“天时地利人和”的独特魅力,这才是《航拍中国》第二季在眼前的景象之外强化的概念。时光如逝,发展不止,影片以时光流淌表白着祖国大地的每一个瞬间。
(图:内蒙古呼伦贝尔那达慕大会)
影片在此基础上,将时间的概念继续放大,从时光流逝延伸到悠长历史,从自然地理到人文历史,贯古通今的旁白解说让影片承载的意义更加厚重。
将时间的概念延长10年,镜头在四川上空记录十年涅槃,从2008年汶川地震的一片废墟中,如今北川新县城重建的井然有序,学生们伴着国旗冉冉升起努力向上,影片讲述了当代中国人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动图:北川中学)
将时间概念延长40年,从深圳上空看去,如今拥有1250万人口的高楼林立,在40年前还是一座只有不到1万人口的小村庄。
(图:广东深圳)
将时间概念延长100年,镜头在广东省虎门大桥上方盘旋,虎门销烟的烟火历历在目,目睹了近代中国的辗转反侧,而百余年后虎门大桥建成通车,大桥下方轮船穿梭,现代化建设马不停蹄。
(图:广东虎门大桥)
再将时间轴延长千年,福建的正山小种茶叶正沿着茶叶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辗转走向世界,而今在“一带一路”的引领下,茶叶依旧飘香,全球贸易呈现着前所未有的景象……
(图:福建茶山)
在古今对比之中,纪录片的历史深度与厚重感呼之欲出,观众从眼前的生活景象开始,复盘五千年文明古国的浩然历史,影片不仅激发了人们对中国历史文明的热爱与敬仰,更加深了对腾飞发展现实的获得感与自豪感。时间线拉长,从过去到现在,整部影片不着“爱国”一字,却将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直击观众内心,唤醒观众心底的爱国情怀,激励人们与时代、与祖国同步奋斗向前,突显着纪录片应有的质感与社会关照。
《航拍中国》第二季继续像鸟儿一样俯瞰大地,在宏观的精美画面之外,以时间与空间的碰撞,描绘出一幅幅独一无二的美好瞬间;在此基础上,强化时间的概念,从每一天、每一年的景色变化,延长到更久、上升到历史的层面,让观众能够跨越千百年的历史,实现触景生情、情景交融。《航拍中国》第二季也在真实记录与艺术手法上作出了新的尝试,真正好的传播在于不着一字、不言一语,摒弃生硬灌输概念,仍旧将正能量的情感融入艺术化的呈现之中。
商业合作 请联系微信/电话:18401570960
大家都在看
关注「爱上纪录片」,用纪录片看懂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