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只是十堰!今天,这十分钟视频看哭无数人!


今天是五一小长假第二天

令十堰小伙伴们激动的消息再次传来

5月2日早上7点21分

央视《朝闻天下》栏目

播出特别节目《青春的印记》

用10分钟的时间

讲述十堰三线建设的故事

再次把全国的目光聚焦在了十堰!

看哭很多人……

▼▼▼

▲戳视频看感人故事


节目从山东青岛的牟乃照老人

返回十堰与老同学团聚入手

通过20位古稀老人讲述了

49年前为响应国家号召

投身三线建设

他们从全国各地来到鄂西北深山中

为建设第二汽车制造厂

建设十堰挥洒青春和汗水

回顾了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本节目由十堰广播电视台协助拍摄



扎根第二故乡 青春热洒三线



照片上的这些年轻人,是原山东化工学院1967届化工机械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和1969届、1970届橡胶工艺专业的中专毕业生,上世纪60年代末,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建设三线的号召,他们中的105人背井离乡,从青岛出发,奔赴湖北十堰支援三线建设。


50年后的2019年4月26日,他们中一位叫牟乃照的同学,再次踏上了这条从青岛到十堰的路,参加建厂50周年的同学聚会。

牟乃照刚走出机场,老同学们立即围上来,相互拥抱、泪流满面


上世纪90年代初,牟乃照离开十堰调回青岛,而这些迎接他的老同学,都留在了十堰,再也没有离开。这些当年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如今已成了古稀老人。


老牟,这是(十堰)最高楼,你看看吧!这是人民广场,六堰广场,叫大洋摩登。

老牟,人民公园到了!变化大吧?大得很哪!

老牟,一号货场还记得不?记得!你右边就是!记得啊,大老崔!



对这座城市街道烂熟于心的老人们,早已把十堰当成了第二故乡。上世纪60年代中期,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国防的需要,中央决定实施“三线建设”,偏远落后的鄂西北山区,显露出独特的战略优势,这个因当地人在河流上拦河筑坝十处而得名“十堰”的小镇,开始建设共和国的第二汽车制造厂。



牟乃照和他的这100多个同学,离开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搭乘火车、汽车、轮船,辗转几天几夜,最后扒上大卡车,一路走一路颠,终于拐进了鄂西北的这条穷山沟。


三线建设者、原东风轮胎厂职工、原山东化工学院70届毕业生朱月国:下车一看,当时傻眼了,啥也没有,住的地方也没有。


三线建设者、原湖北钢丝厂职工、原山东化工学院67届毕业生刘德岁:有好几个女同学坐在路上哭,感觉反差很大。


三线建设者、原东风轮胎厂职工、原山东化工学院67届毕业生李洪年:感觉怎么到山洞里面去了。



1969年10月中旬以后,来自天南海北的数十万建设者潮水般涌进工地。由于物资匮乏、条件艰苦,像大多数初期的二汽建设者们一样,在每人领了两条芦苇席之后,同学们就被组织起来到山上砍树,回来搭建芦席棚。棚子建好了,再打上大通铺,算是有了宿舍。夏天40多度的高温,常常让人夜不能寐。


三线建设者、原东风轮胎厂职工、原山东化工学院70届毕业生 艾永兴:脸盆里放上毛巾,睡一会把毛巾打湿往身上打一下,休息一会,反反复复休息。


那时候漫山遍野的芦席棚,成为了三线建设的标志,建设者们艰苦奋斗的精神,也被称为芦席棚精神。在十堰博物馆,老人们再一次见到了它。


记者:阿姨你们当时住的就是这种芦席棚吧?

三线建设者、原东风轮胎厂职工、原山东化工学院70届毕业生 庄彩华、周文莉:里头还没这个条件好呢,下雨里面都长那个小蘑菇了都,这个你看还挺讲究的,当时我们住的那个简陋,四周都是通风的你知道吧!它这还有个窗户,我们当时没有窗户。

记者:那咱们女生住这种房子肯定特别不方便吧?

那会觉得没有什么,觉得还挺好的一块儿,年轻嘛!

记者:大家都一样。那时候年轻都有一颗火热的心,对这好像无所谓了都。



“先生产、后生活”。来到十堰的第二天,大家就开始投入轰轰烈烈的生产建设。由于专业对口,这些山东化工学院的毕业生,都被分配到了红卫地区建设总指挥部第四分部,也就是后来的东风轮胎厂。



为了完成为二汽配套轮胎的政治任务,他们克服重重困难,赶在1970年3月15日前生产出了首批军用越野车配套轮胎,东风轮胎厂的第一个车间就因此命名为“315车间”。时隔多年,这群已过古稀之年的老人,再次回到了他们当年挥洒青春和汗水的地方——老厂区。


三线建设者、原东风轮胎厂职工、原山东化工学院70届毕业生辛兆田:兴奋,旧地重游,心情比较激动。

三线建设者、原东风轮胎厂职工、原山东化工学院70届毕业生艾永兴:我们21岁来这里,现在70多岁了,50多年都在这个地方,看着这个厂,建这个厂,慢慢成长慢慢变老。


三线建设者、原东风轮胎厂职工、原山东化工学院69届毕业生牟乃照:这是315车间的地方,在1970年我们进来的时候,这个地方当时是个芦席棚,我就住在那里。


三线建设者、原东风轮胎厂职工、原山东化工学院70届毕业生许京洲:这个地方就是原来的硫化车间,两个人挤一张床,睡到半夜我们俩挤一挤,我掉到床下去了,不是床下去了,是掉楼下去了。

记者:那个时候没觉得累吗?

三线建设者、原东风轮胎厂职工、原山东化工学院70届毕业生 崔军武:没有!我们那个年代过来的人,就是无私奉献,听党的召唤,哪艰苦上哪去,就是这么个心,别的什么都不想。


三线建设者、东风轮胎厂职工、原山东化工学院70届毕业生王月香:那时候的人觉悟的确很高,特别我们来的那个时候,向来不讲什么条件。一说哪个地方车上不来了,快点,好,工作服也不脱,起来以后,穿上鞋,拿着铁锹、拿着镐头,就跑了,跑了以后,该拉车的拉车,该垫土的垫土,该推车的推车。那我们也过得很好啊,我们也很高兴啊!


那时,人们为能推上一车土、挖上一铲土而感到自豪。在挖掘压延机基础的大会战中,下坑挖土的人都想多干一会,下去了就不肯上来,结果地面上的人下不去,最后用一个闹钟挂在墙上,干满半小时就换班的办法才解决了问题。山洪暴发,用于二汽建设的大量钢材被洪水吞没,1000多名职工一起投入激流,硬是把几百吨的钢材连拉带拽地转移到了安全地带。


三线建设者、原湖北钢丝厂职工、原山东化工学院67届毕业生刘德岁:那个时间不分你是干什么的他是干什么的,一个令下来都去干那个活儿去,咱们全体都走。


刮风当电扇,下雨当流汗,三线建设者们发扬苦中作乐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硬是用榔头和台钳,在四面透风的芦席棚里打造出第一辆军用越野车——EQ240,它以马力大、速度快、轻便灵活、视野开阔等特点而闻名,是我国生产的第一代军车中的重要车型。



8年后,二汽调集5吨载重车和2.5吨越野车各1000辆,在保卫祖国边疆的战斗中立下汗马功劳。



五十年过去了,当老人们再一次看到十堰博物馆保存的这辆EQ240时,忍不住用手轻轻触摸。


三线建设者、原东风轮胎厂职工、原山东化工学院70届毕业生牟乃照:看到这个有种特殊的感情,就像父母看到小孩出生一样。


三线建设者、原东风轮胎厂职工、原山东化工学院70届毕业生崔军武:想当初我们都是20岁左右的热血青年,响应党的号召,到最艰苦的地方来,奋斗了五十年,把青春热血都全部洒在十堰这片土地上,贡献了我们的一生,而且还贡献了我们的子孙,今后这个机会的聚,这么个规模是越来越少了,很多的同学已经故去了,所以希望我们在座的多保重身体,愉快、长寿,干杯!


▲全体唱歌,手风琴伴奏(歌曲《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据统计,1964年-1980年间,国家在属于三线地区的13个省和自治区的中西部投入了占同期全国基本建设总投资40%多的2052.68亿元巨资;400万工人、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和成千上万人次的民工,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时代号召下,打起背包、跋山涉水、来到祖国大西南、大西北的深山峡谷、大漠荒野,风餐露宿、肩挑人扛,用艰辛、血汗和生命,建起了1100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


老人们年轻时的合影


老人们年轻时的合影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他好比大松树冬夏常青

他不怕风吹雨打 

他不怕天寒地冻

他不摇也不动

永远挺立在山巅


节目引起强烈共鸣 

这几位老人的故事看哭无数人

这段包裹着

无数十堰人青春与汗水的往事

被央视播出之后

引起了强烈共鸣

大家纷纷在朋友圈转发,引起热议


幕后故事

为了拍摄这部片子

央视一位编导、一位摄像师

湖北卫视一位摄像师

十堰广播电视台两名记者

5人用了三天时间

四个摄像机位总共拍摄了两百多G素材

最后成稿1.4G

来看看精彩瞬间




如今

东风汽车享誉世界

十堰汽车城的美誉名满天下

我们都应向这些

奉献青春、挥洒汗水的

城市建设者致敬!






十堰广电特选

速看!央视“曝光”十堰足足8分钟!原来是这件事....

千万别这样发语音聊天了,非常重要,赶快告诉家人朋友!

五一假期首日,十堰人都在干啥?这些画面你一定没见过!

业务合作:8616731 新闻热线:8011110

来源/央视记者 薛晨 曹晋平 湖北台记者 郑杰 十堰台记者 金勤  黄龙波

编辑/王天梅 责编/全欣 终审/杜树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