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最早的紫砂壶,已被南京博物院证实,还可以看出明朝……
吴经提梁●明代
1984年南京中华门外谷里油坊桥明代司礼太监吴经墓中,出土了一把紫砂壶——现藏于南京博物院的吴经提梁。
这是目前发现的有确切年代可考的最早紫砂壶。
现藏于南京博物院的吴经提梁
既难得又凑巧的是,这把壶的形制与明代画家王问的《煮茶图》中的提梁壶非常相似。提梁把手和壶腹几乎一模一样。
而王问正是嘉靖年间的进士。
王问 煮茶图
据墓志记载,吴经卒于嘉靖十二年,即1533年,据此可知这把壶制成于此年之前。
吴经提梁
吴经提梁也与典籍记录的早期的紫砂壶特征相似:捏筑为胎,腹半尚现节腠,与其它陶器放在一起烧成,不免沾缸坛油泪”。
由这把壶我们也可以一窥当年明代紫砂风潮。
从明代中叶起,社会上饮茶的风气和品茶的提倡,促使宜兴紫砂茗壶广泛流行起来,并为好茶的文人墨客、士大夫一起推崇。
明 嵌盖大圆提梁
冯可宾的《茶笺》说:“茶壶陶器为上,锡次之。”文震亨的《长物志》说:“茶壶为砂者为上,盖既无土气,又无熟汤气。”
明 时大彬早期大执壶 故宫博物院藏
由此可见,当时紫砂茗壶生产的发展、兴盛,也借助于文人饮茶风尚的盛行和诸多著述家推崇宜兴紫砂壶艺。
明 时大彬三足如意壶 无锡市文物管理所
明早期的紫砂茗壶,造型气度浑厚,比较协调,不附加装饰,仅以筋纹线的变化及开光加强装饰效果,泥质颗粒较粗镌刻楷书签名款于茗壶底部。
圆壶 底款“丁未夏日 时大彬制” 山西省晋城博物馆藏
自明代正德到明代末年(十六世纪初至十七世纪初)紫砂茗壶以筋纹造型居多。有些作品受铜镜外形及铜器影响非常明显。
玉兰花六瓣壶 底款“万历丁酉春时大彬制”
香港茶具文物馆藏
这个时期名家辈出,壶式千姿百态,特别注重筋纹器制作,这种风气延续到十八世纪以后。
明 供春款六瓣圆囊紫砂壶
筋纹器是明代紫砂壶造型的主流,其造型特点是将花瓣、瓜楞、菱花、云水等形体引入紫砂壶造型。打破了壶形单调格局,使壶形造型趋于活泼多样。
时鹏款水仙花六瓣方壶 香港茶具文物馆藏
由此,紫砂制作在明代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工艺体系。
紫砂壶以其独有的实用性与艺术鉴赏性相统一的特性,开始从日用品陶器中独立出来,成为传世精品。
如有更多关于紫砂的见解与建议,欢迎后台留言与我交流。感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