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赣语青声 | 改革开放,四十年前的高考作文,你会写吗

赣青团学 2020-09-21




2018.12.02  No.24

[点击聆听“赣语青声”]


1978年,是中国历史的一个特殊时刻,那一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中国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

1978年,是大梦初醒的一年,610万有志青年怀揣惊喜与憧憬参加了“文革”劫难后的第二次全国高考,他们在努力改变自己命运的同时,也在铸就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转折点。


弹指一挥间,整整40年过去了,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历年的高考作文题目,犹如一面镜子,折射着社会的沧桑巨变和语文教育思潮的不断前进。




第一阶段:1978-1979年的政治命题


高考的恢复,使我国的教育工作最先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天。

中学语文数学也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但是,语文教学中政治化的流弊还未消除。比如课文的选取要“以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以艺术标准放在第二位”,以至于大量国家领导人的著作和迎合现实政治的时文充斥其间;作文教学还承担着“为革命而学习写作”的政治任务。

此时的高考作文不可避免地打上了转型社会的印记。1978年的高考作文要求把《速度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缩写成五六百字的短文。从题目中可以感受到那个时代破土重生的蓬勃朝气,同时也可以嗅到强烈的政治意味。1979年的高考作文要求把《第二次考试》改成《陈伊玲的故事》。题目虽然不直接涉及政治,但联系当时为“四化”加速人才培养的大环境来看,题目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承担着印记政治信念和实施德育的职能。毕竟一个全民讲政治的年代刚刚过去,透过这两年的高考作文题可以感觉到:当时政治生活在社会生活中所占的巨大比重!

从高考作文的命题形式来看,命题者顾及当时在校高中生的写作水平普遍不高这一客观事实,仅要求缩写、改写,即便如此,也还是有人不知道如何缩写,分不清改写与缩写的区别,个别考生无计可施,只好截头截尾凑成一篇。考核的结果造成了考生的答卷基本上“千文一面”,很难进行等级评定,这也是命题者始料未及的。




第二阶段:1980-1989年的社会命题


20实际80年代以后,中国的改革开放从点到面,全面展开。

如果说改革开放之前人们的落后保守让我们匪夷所思,那么,新时代的到来让我们激动不已。新思想、新事物、新变化,接连不断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一次次成为人们的兴奋点。

高考作文在命题内容上开始挣脱意识形态厚重的包袱,转而关注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1981年读《毁树容易种树难》,1985年给《光明日报》写封反映环境污染的信,1986年《树木·森林·气候》等都跟环境相关,跟现代化建设事业相关,而1980年读《画蛋》有感,1983年观察漫画《挖井》写议论文,能让考生联系到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1989年“致青年同学的一封信”(关于报考志愿的困惑和苦恼),涉及社会就业领域。这些高考作文题目均从不同角度指引学生放眼关注度。当然,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改革开放初期人们意气风发、精神抖擞的精神面貌。

注重考查和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尤其是辩证思维也是命题的一个显著特点。如《画蛋》体现了“一与多”的关系,《毁树容易种树难》体现了“破与立”的关系,漫画《挖井》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游泳训练班》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致青年同学的一封信》体现了“冷与热”的关系等。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第三阶段:1990-1998年的道德命题


1996年的高考作文是比较《给六指做整形手术》和《截错了》两幅漫画之后发议论,其实是在讽刺现实生活中种种不负责任的现象。

1997年的高考作文要求阅读材料(社会调查分析,是助人为乐还是悄悄走开)写篇议20世纪90年代的前后,市场机制深深刺激了人们对自身利益的关注和追求,加之现实生活中经济利益的多元化和利益差别的扩大,导致部分国人价值观念紊乱,理想信仰崩塌,伦理道德低下。道德、精神和文化危机的暴露,促使人们寻求解决的办法。

这一时期的高考作文在关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开始注重对社会现象的评价和引导;在强调考生思考社会生活的同时,更加注重考生个人素养尤其是思想道德品质的考查和培养。    如1990年的高考作文要求根据一对小姑娘对玫瑰花有刺的不同看法,展开讨论,该题从思想方法论的角 度,引导大家看事物要“一分为二”,要看主流。

1991年的高考作文是就“近墨者黑”或者是“近墨者未必黑” 为题写发言稿,该题要求青年人能够辩证地看待和处理问题,期望青年人加强自身思想品德修养,自觉地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

1992年的高考作文是写一篇故事的续编和一篇议论文。旨在教导青年提高全民道德水准、优化社会风气。

1993年的高考作文是就关于帮同学补课该不该收取报酬写一篇广播稿,旨在指导青少年正确处理“金钱”和 “道德”的矛盾统一关系。

1995年的高考作文是根据《鸟的评说》写议论文,旨在要求青年人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人、事,要一分为二。由此引申开去,该题目意在告诉人们,尊重他人包括尊重他人的缺陷是人际交往的先决条件。论文,旨在教育学生只有坚持不懈地做到知行统一,才能形成道 德习惯,内化于心,外践于行。

1998年的高考作文让考生以 “我追求的品格”或 “战胜脆弱 ”为题 写一篇文章,该题在关注学生实际、贴近自我等方面已初露端倪。





第四阶段 :1999年以来的人本命题


世纪之交,中国的改革开始进入全面深化期,整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出现了新的特征。

应该说,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语文界的教学改革是认真积极的,取得的成绩也是不容抹杀的。无奈,长期以来形成的一些危害语文教育的社会性问题太严重了,人们的不满情绪积蓄得太久了,而语文教学质量又不可能立竿见影地提高,于是,一场社会性的“语文教育大讨论 ”终于不可避免地于1997年爆发了。

话题作文的出现无疑是高考作文进入人本命题时期的重要标志。“话题作文”的提法始于2000年高考作文题目《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但 1999年《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却是话题作文考查的第一年。与给题作文、材料作文相比,有着“三自方针”(自主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的话题作文更符合文章生成的规律,学生可以根据话题范围,扬长避短,展示自己,因而备受师生欢迎。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意在引导考生关注人类最新科技进展,在客观上却为考生打开了一个广阔无垠的想像空间。该题的横空出世,具有创世纪的意义。《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意在考 查考生的多角度发散思维,暗扣时代对创新人才的迫切呼唤。2001年以《诚信》为话题作文,该文主题旨在引导考生人格的完美成长和精神的健康发育。2002年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作文,命题者进一步关注考生的道德建设以及对人性的关怀,题目既有时代特色,又触及考生心灵。2003年以《感情的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为话题作文,此命题由近两年的道德观念转向到哲学认识。

近年来更是出现“任务驱动型作文”模式,作文命题大多考虑到当前教育从 “精英教育”向 “大众教育”转轨的实际,命题面向全体考生,尽可能让每一个考生都有话可说,以体现最大的公平。


回眸四十年发展变化的历史轨迹,审视世纪之交理念的蜕变更新,祖国的发展如同高考作文一般日益创新,不断前行。新的时代下一切都是崭新的印记,一切都尚未命名。


世界上有六十亿人口

你我相知的概率只有千万分之五

很高兴在这里与你相遇

感谢收听本期的赣语青声

我们下期再见



本期BGM

徐千雅 - 美丽中国

韩磊 - 不忘初心

菅野よう子 - 松の実

谭维维,孙楠 - 幸福新起点







|近期热文

“这才是中国留学生该有的样子”

结课那天,我一个人在寝室哭了好久

“姐,我想你了...”

点我领取“赣青”专属壁纸!

大学生就业困难,面试紧张?!你要的答案这里都有


2018年12月02日/第1436期

编辑:郝任锋

主播:房安琪

稿件来源:孙文婕

音频剪辑:刘晓燕

责任编辑:王一杰 郝欣宇

审稿:卞新华 张寒

稿件整理:江西省学生联合会新媒体中心

让我们在评论区看见你的声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