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志明:习近平关于人民生活品质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与创新性贡献

李志明 理论网 2023-06-19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2018年4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学习运用《共产党宣言》,就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更好增进民生福祉,……,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生活品位”。随后,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设置专章对“改善人民生活品质”作出战略部署,并将其作为提高社会建设水平的核心任务;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又强调要将“推动高质量发展”与“创造高品质生活”有机结合,提出了与人民生活品质要求相对应的“高品质生活”状态的概念。2022年10月16日,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并将它作为新时代新征程增进民生福祉的战略方向和总体目标。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近年来,“人民生活品质”问题在中国愈来愈重要并且业已成为社会建设的核心议题。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人民生活品质的科学内涵


(一)客观获得与主观感受相结合:人民生活品质概念的内核涵义

人民生活品质兼具客观性和主观性的双重属性,既包括人民在生活方面的客观获得,也包括人民对于生活的主观感受,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客观获得是指人民能够享受到的、以各类民生福祉为核心的经济社会发展最终成果的数量及其水平。主观感受是指民生福祉持续增进、生活品质不断提高后给人们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客观获得和主观感受共同构成完整意义上的人民生活品质,二者缺一不可。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终极目标的人,通过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和人民福祉并在生活舒适、便利及精神上所得到的满足感,客观获得和主观感受最终在个体身上得到集中体现,人民生活品质由此得以改善。

(二)内在需要、生活理想与生活样式相统一:人民生活品质的基本意涵

在人民生活质量的丰富内涵叙事基础上提出的人民生活品质概念,则是人民群众的内在需要、生活理想与生活样式的统一体,包括以下三个层面的内涵:第一,在内在需要层面,人民生活品质是人民群众物质、精神文化等需要质量迭代、层次丰富、领域拓展、内容异质的现实表达;第二,在生活理想层面,人民生活品质是人民群众生活理想——“对高品质生活的普遍期待”的时代表达,即普遍期盼过上富有品质或高品质的生活;第三,在生活样式层面,与人民生活品质要求相对应的高品质生活是基于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及其社会实践之上所生成的生活样式,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高品质生活正在日益成为人民群众所渴求的生活样式。


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关于人的需要的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普遍需要可以被界定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以及自我实现和全面发展需要等三个层次。

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下对人的普遍生活需要的创新性表达,人民生活品质议题的提出,完全契合有史以来人的普遍需要发展的历史事实。从人类社会发展历程来看,人的需要是一个充满张力的动态整体,呈现出动态发展性。它与人的实践活动之间总是保持着一种互动关系:人们通过实践活动满足自身需要,又在实践活动中产生新的需要。因此,人的普遍需要总是伴随着生产力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而不断升级的。低层次需要的满足,总是刺激着新的更高层次需要的产生并为满足更高层次的需要创造条件。当物质需要得到满足,精神文化需要将会更加强烈;当生存需要得到满足,享受需要以及自我实现和全面发展需要就会逐渐凸显。

从内容上来讲,高品质生活需要有着全面、丰富和高层次的需要和诉求,必然会包含生存需要,也肯定会包含部分享受需要以及自我实现和全面发展需要;必然会包含物质层面的需要,也肯定会包含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以及精神文化等非物质层面的需要。但是,可以确信的是,在高品质生活需要中,较高层次需要的比重将较以往历史阶段更高,而较低层次需要的比重则相应更低;即便是同一种类型的需要,关注的侧重点也将向更高级形态转变。比如,在高品质生活需要中,对教育、旅游、通信和休闲等食品之外的其他消费的要求越来越高;即便是在食品消费方面,人们也越来越从关注“吃饱吃好”转向“吃得天然”“吃得有机”“吃得安全”。因此,人民生活品质议题的提出,实际上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需要的“三级阶梯”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创新表达与重要发展,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积累、已经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之上人的普遍需要所处的历史阶段相适应,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创造高品质生活成为了迈向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历史进程中的一座“新航标”。

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生活品质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人的普遍需要日益拓展升级、人的需要体系不断由“较低配置的系统”向“较高配置的系统”发展演进的历史过程,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需要以及需要的满足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和原目的”重要推论的生动阐释。这显然是马克思关于人的需要的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重要发展,高度契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顺应人的普遍需要从以往侧重较低层次的“生存需要”“物质需要”向重视含义更广泛、内容更丰富、实质更高级的“高品质生活需要”跃升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彰显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对人的需要与价值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议题的深层透视和现实观照,彰显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对人民生活样态以及社会发展路径的深邃洞察,无疑具有重大创新性意义。


三、揭示和指引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实践进路


科学的理论不能止步于思想环节,其价值更在于反映现实规律并用以指导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生活品质重要论述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原创价值,而且更具有充满活力的实践价值,深刻揭示并科学指引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发展方向。

一是新时代新征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必须坚持在高质量发展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将“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作为社会建设方面战略部署的总要求。这意味着,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已经成为新时代新征程推动社会建设的核心任务、基本动力和方向牵引。这是我们党对新时代新征程社会建设的新认识新判断新部署,将引导我们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迈向新阶段、新水平、新境界。同时,中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业已成为新的时代主题。高质量发展不只是对于经济领域的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当然也内含有对增进民生福祉等社会建设方面的具体要求。新时代新征程,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沟通人民需要和社会供给的桥梁,也是连接国内经济大循环的纽带,还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关键联结点。能否切实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将成为衡量推动高质量发展成效高低的关键指标。因此,新时代新征程要统筹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在高质量发展中创造高品质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是新时代新征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必须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过程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深沉追求,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出将“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作为新时代新征程的新发展主题以及社会建设的核心目标和重大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当代中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历史跃升以及发展阶段的新变化,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最能体现人民生活品质提升和消费升级的恩格尔系数来看,按照联合国一般标准,中国人民生活已进入相对殷实富足阶段,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步入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已经到了必须且能够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作为共同富裕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和实践方式,高品质生活与共同富裕之间具有价值上的共通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持续增进民生福祉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不仅彰显了百年大党治国理政的“民心逻辑”,而且凸显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社会主义性质与中国之治的“民生导向”,将为中国新时代新征程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内生动能与坚实根基。

三是新时代新征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必须注重同步提升人民生活品质所生发的主观心理感受。高品质生活作为新时代新征程生活样式的目标出场,经由民生建设实践的推进,最终以可测量的生活境遇和可感知的生活体验落地。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敏锐性,坚持系统观念,在强调不断增进民生福祉、让人民群众获得实实在在的民生利益的同时,还特别重视人民群众对于生活品质改善的主观心理感受的提升,多次强调推进社会建设要“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从而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要不断致力于“高品质生活”的客观创造和获得以及“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主观感受和判断的双重价值目标的实现。因此,新时代新征程社会建设水平提高与否,不仅要看人民生活品质得到提升的程度,看美好生活需要得到满足的程度,也应当看人民群众对社会建设的主观心理感受和评价好不好、对社会需要的满足感强不强。这意味着,新时代新征程推进社会建设也要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培育良好社会心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形成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的“和美善治”社会状态。


[作者简介]李志明,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教授

节选自《习近平关于人民生活品质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与创新性贡献》


(可点击左下角阅读全文)

 文章来源:《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23年第2期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投稿平台

https://zgxb.cbpt.cnki.net/WKE/WebPublication/index.aspx?mid=ZGXB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