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科院院士:疫情将影响人类心理20年!“新冠疲劳”如何调整?

生命时报微信 生命时报 2022-05-20


从最初的新冠原始毒株,到如今的奥密克戎变异株,在与病毒交手的近900天里,人们的心理也越来越疲惫。


有人感慨,青春才几年,疫情就独占3年。疫情打乱了原本的生活节奏,睡眠变少了,焦虑增多了。


近期,精神病学与临床心理学家陆林院士在一档科普栏目中提到,疫情对于心理的影响将持续至少20年。



《生命时报》(微信内搜索“LT0385”即可关注)采访专家,揭示新冠疫情对心理带来的冲击,并提供一份“心理急救包”,及时疏导情绪、提高内心韧性。


受访专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 陆林

中国康复医学会社会心理作业学组副主任委员 王会秋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 胡善联

陕西师范大学医学与文明研究院院长 李化成


疫情期间,新增9000万焦虑症患者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陆林在科普栏目《院士开讲》中提到,截至2021年底,新冠疫情暴发导致全球新增7000万抑郁症患者,9000万焦虑症患者,数亿人或出现失眠问题。


新冠肺炎疫情对人类的影响,特别是对人类精神心理健康的影响至少要持续20年以上。



据陆林院士介绍,2020年2月左右,关于新冠肺炎疫情对大众心理健康影响的调查显示,传染病的大流行会让医务人员、感染者、大众产生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发病率达到20%以上。


隔离在家的居民,有接近三分之一的人,会出现抑郁、焦虑、失眠和急性应激反应。其中有超过10%的人,在疫情之后,也不能完全恢复正常。



此外,疫情给儿童心理造成的冲击也是不容小觑的,并且更容易被忽视。儿童、青少年因为疫情隔离在家的原因,缺少跟同伴的交流、缺乏户外活动,超过五分之一的孩子有抑郁、失眠,发病率高于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前。


大流行性疲劳,你中招了吗?


面对疫情长期反复出现,人们的日常生活聚焦于个人防护、有效隔离、接种疫苗等防疫措施,容易忽略心理的健康防护。


近日,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了一个新概念——“大流行性疲劳”,指人们对新冠病毒大流行造成的长期管控措施的不良反应,包括疲惫不堪,甚至对未来感到无望、焦虑、孤独等。


2021年2月,一项发表于《英国医学杂志》的研究,对新冠如何长期影健康作出数据评估。研究显示,对照组相比, 新冠组精神健康事件诊断或处方的风险增加60%,发生认知障碍的风险增加80%,睡眠障碍的风险增加41%。



全球各国均受到疫情对于心理的冲击:


英国

研究发现, 新冠期间英国失眠人数从之前的六分之一上升到四分之一。

阿根廷

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心理健康和公共卫生教授阿莉西亚·斯托尔纳表示,新冠病毒变体打破了人们正在走出大流行的幻觉,几乎没有人不受到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面对这种情况,人们感到疲惫不堪,心灰意冷,因焦虑和惊恐发作而前往咨询的人数大幅增加。

美国

美国疾控部门指出,疫情已经影响了一半以上青少年的精神健康。“疫情心理病”在全美各地校园蔓延,校园暴力、焦虑、抑郁、滥用药物、自杀想法等日益普遍。


持久疫情对人们心理的影响很大,极易让人产生疲劳、放松警惕,进而会引发疫情的暴发和反复。


疫情下,常出现4类心理障碍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张侃表示,在突发重大事件中,通常约有15%的人不会产生心理问题,5%的人本身就有心理障碍。


在其余80%的人中,约有一半容易受到事件影响,出现心理创伤;而另一半人在长期接受负面信息后,也容易产生心理创伤。


疫情期间,最容易出现以下心理障碍,青少年、儿童更要引起重视:


急性应激障碍

一般是家里有人去世,或者家人突然被隔离,传染病在自己周围暴发,容易出现急性应激障碍。


适应性障碍

  • 新冠患者康复后回到工作单位或学校,不被接纳,担心自己复发等问题;


  • 由于长期宅在家里上网课,脱离老师和同学,再次返回学校后,一些青少年会出现恐惧课堂教学,无法适应新的学习节奏;


  • 一些青少年宅在家里作息紊乱,经常刷手机、看电脑、玩游戏,开学后仍旧如此,极易和父母发生矛盾。


创伤后应激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主要有三大症状:


  • 伤性再体验(闪回),表现为思维、记忆或梦中反复、不自主地涌现与创伤有关的情境或内容,也可出现严重的触景生情,甚至感觉创伤性事件好像会再次发生一样;


  • 回避和麻木,即长期或持续性地极力回避与创伤经历有关的事件或情境;


  • 警觉性增高,如过度警觉、惊跳反应增强,可伴有注意不集中、激惹性增高及焦虑情绪。


睡眠问题

疫情期间居家隔离常伴随焦虑不安,晚上睡得晚,早晨不按时起,很多大人和孩子的作息都十分紊乱。即便是复课或复工,很多人的作息习惯仍旧调整不过来,陷入恶性循环。


若半年内仍旧无法调整过来,就容易变成一种慢性心理问题,严重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3个“心理急救包”应对新冠疲劳


在目前病毒变异方向还有待观察、未来疫情走向难以预测的情况下,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仍是必要的。


“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认为,无论何时何地,人类有更大潜能让自己过得更好。在持续的疫情下,应对3种心理困惑,建议做好以下几点:


“疫情心理病”

找到人际支持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疫情,一切都能过去,保持对前景的盼望,即使在危急时期,也不要忽略身边的美好事物。


学会搭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居家时珍惜一家人在一起的时光,可以共同做一件事情,如一起做饭、运动、追剧,或把老照片制作成小视频等。



“大流行性疲劳”

用思考减少对抗

一方面,要从内心减少对防疫管理的对抗感,主动做好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等防疫措施。


另一方面,静下心来思考在这段经历中获得了哪些人生感悟,在惶恐中重新审视生活,在隔离中重新连接情感,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珍惜眼前。


“无意义感”

找到自我节奏

建议列一个令自己感到愉悦的任务清单并执行它,例如科学的进食、起床、睡觉时间表,规律的安排会提高一个人的掌控感。


还可以专注做一件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情,并享受这个过程,例如利用空闲时间学习一项新技能或考一个证。


人在用心做一件事情时,会产生“心流体验”,即进入一种忘我的状态,能够增进充实感和意义感。


如果经过多次调适仍效果不佳,可拨打心理咨询热线电话,或到专业精神卫生机构就诊,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

本期编辑:张宇


等等,右下角点个在看再走吧👇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微信号:LT0385)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欢迎转发朋友圈。


我们不传小道消息和谣言

我们不取吸引眼球的耸人标题

我们不做只为转发量而存在的媒体


请你相信原创的力量

健康路上,我们愿意陪你一起认真走下去


人民日报主管   环球时报主办

微信ID:LT0385

电话垂询

业务合作:010-65363765

内容合作:010-65363786

点击下方图片

购买《生命时报》电子报↓↓



喜欢,就点个“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