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的自驱力是多少“牛”?

CNOOC 中国海油 2022-12-30



自驱力

自我驱动意味着

主动探索所做事情的价值




无论在生活还是工作中

拥有自驱力的人总是能

通过优秀的洞见和行动

找到努力和精进的方向


对于初入职场的年轻人而言

自驱力就像是隐藏的“幸运药水”

都想得到

但不容易获取


“当精力被琐碎事项消耗,

感觉已无力自驱。”


“他们的动力‘源源不断’,

而我为什么总是‘三分钟热度’?”


“工作没有想象中那么有趣,

将自驱力‘变现’真的好难。”




当这样的职场“烦恼”接踵而至

有人说这就是庸人自扰

有人说自驱力是可遇不可求

……

不如听听

过来人怎么说





别拿自驱力当“万能药”

有波峰就会有波谷



自驱力如果能像心电图一样被记录,是否也会有波峰和波谷?


2018年,入职气电集团中山嘉明电厂两年的陈志军,迎来了自己职场的小小“高光时刻”。



踏实沉稳的性格外加省级优秀毕业生的荣誉,让部门经理对他青睐有加。在筛选参加气电集团技能大赛员工时,力排众议给了这个年轻人一次参赛机会。


陈志军抓住了机会,不仅拿到了参赛名额,也拿回了三等奖的奖牌,大家都很为他高兴。毕竟年轻,在理论实践和参赛经验都不足的情况下,能拿到名次已经很不错了。


“幸福来得很突然,走得更仓促。”面对视频采访,提及此事陈志军却不自觉地在屏幕后埋起半张脸。



原来,次年,陈志军以“种子选手”身份再次代表单位参加比赛。一番苦练过后,捧回的奖牌依然是三等奖。


如果没有努力,或许这样的结果也不会这么“扎心”。这连续的三等奖让他不免开始怀疑,自己的成绩与多年来的坚持和努力到底有没有必然性?难不成这些年来的成绩更多来自其他幸运因素?


“我当然有去反思自己,但我觉得自己真的尽力了,也不是没有发现需要改进的问题,但不可否认,那段时间我好像没有了早上6点自然醒,然后元气满满去上班的心情和状态了。”



或许就像年轻人与父辈之间很难理解彼此的“职场焦虑”。单位领导对陈志军的细微变化很关注但颇为不解。


那年6月,陈志军被安排去其他岗位交流学习。


“当时甚至觉得,领导一定是认为我不行,准备‘闲置’我了。”后来,他想明白了:要想时刻保持冲锋的好状态并不容易,人的状态有波峰就有波谷,而一次打击、一个挫折、甚至领导的一句话都可能成为自驱力跌入谷底的一个诱因。



短暂“放空”,陈志军“坐不住了”。在新岗位上,面对厂里自动化程度不高的发电机组,便自告奋勇,加班恶补专业技术、插空进行系统调试:机组凌晨2点停机,他就等到凌晨2点下装逻辑;机组早上4点开机,他就早上4点起床看结果。一个多月下来,一键启停项目终于大功告成,并最终获得集团公司“青年创新创效论坛”的三等奖。


这次,陈志军没有因为名次而感到失落,“相对而言,我现在更在乎自己是否做到尽力而为。”陈志军没有回避自己有过“休整期”这件事,他说,勇敢面对并走出波谷,说不定能收获意想不到的力量。





当自驱力搭上“顺风车”

有兴趣也有目标


前一阵,我国首个“双频5G+工业互联网”智能炼厂建设项目在中海炼化惠州石化建成投用,陆鹏飞作为项目“元老”,接受了一波波内外部媒体的采访。



“炼化产业高速迭代发展,我很幸运地搭上了顺风车,很多东西就顺理成章做成了。”陆鹏飞庆幸自己踩准了智能化发展的节拍。


其实陆鹏飞口中的顺理成章,并没有他说得那么容易。


从小痴迷计算机的陆鹏飞,曾梦想自主研发智能化系统,于是大学报考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还在高考志愿报表的“不服从调剂”一栏划上了



毕业进入惠州炼化,要在基层锻炼两年。“每天的工作和我学的专业完全是两个领域。在一线倒班,多是巡检、采样、分析等重复性高的基础工作。”与写惯了代码的日子对比,这些工作显得异常枯燥。


虽有落差,但陆鹏飞并没有“撂挑子”,按部就班地完成日常工作之余,一个想法在他脑子里盘旋:能不能通过我学习多年的信息化技术,与炼厂实际的工作结合起来,让炼厂工作效率提升。”


当个人梦想恰巧融入时代浪潮,驱动力来得悄无声息,源源不断。



从考勤管理的小系统到隐患排查的小程序,陆鹏飞一年写了近百万行代码。他逐渐对一线的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也对自己的努力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规划,“一线工作的‘犄角旮旯’里藏着很多还未实现的需求,只有‘沉下身子’才能发现,这样研发的智能化系统才不会是‘绣花枕头’。”


当时,不少厂里的老师傅看不懂这个毛头小子每天在捣鼓什么,就连亲戚朋友也劝他把精力放在手头工作上。   


“第一,我没有耽误本职工作。第二,利用业余时间搞系统,虽然累,但是值!”陆鹏飞心里很坚定,认准的路就要坚持走完,不然有目标也难实现,再感兴趣也会倦。



所幸,炼厂领导知道后,鼓励陆鹏飞大胆创新,当4G网络在行业内刚冒头的时候,还带他去先进的炼厂调研考察。没多久,陆鹏飞和团队交了一份可行性报告,表明想尝试使用企业工厂数据网络来管理作业生产。“只要拿出可行的方案,他们就会给予支持。”


好风凭借力,从生产信息平台到设备预防性维修系统再到5G石化专网及应用等生产信息化应用系统的建设,陆鹏飞一步步靠近自己的梦想,成全了自己的热爱,也为惠州石化在2017年获评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有人羡慕他赶上好时候,有人赞赏他没有放弃,还有人说他能得到这样的好结果得益于领导的关注。


“回想起来,因为兴趣、目标而‘出发’,最煎熬的时刻其实是反复衡量得失、不断犹豫是否要出发的时候。” 陆鹏飞告诉记者,帮他度过煎熬期的秘诀是包容与信任,这也是自驱力很好的“训练场”。




“土壤”里的自驱力养分正足

有不同也能相融


陆丰14-4的平台总监韩长威刚当师傅时,没少生闷气,“总觉得这些年轻人在学本事这件事上不紧不慢的,做得不如想得多,不像我们年轻那时候……”


当徒弟在无意中说起羡慕他们那代人天生自带自驱力时,韩长威一度觉得这是在为自己的懈怠找借口。


来自中海油服“璇玑”团队的王昊和侯晓东有不同的看法:新人虽然知道身上有“担子”,但未必对肩头的重量有正确的认识。他们认为,孕育自驱力要有必要的土壤,养分也得要跟上。


中海油服的王昊曾是“璇玑”团队的现场工程师


他们所说的“养分”,是指责任的传递。“璇玑”是中海油服自主研发的明星钻测井技术装备,王昊在做现场工程师时,需要长期蹲守在现场,做研发的侯晓东负责在后方优化设计。那几年,两人联系密切但难得聚在一起。在一场场“团战”中,他们彼此“卷”着对方,一步也不敢落下。



 “璇玑”第一次被应用在项目上时,“旁边的进口仪器‘虎视眈眈’,就等着我们失败,他们立刻就要顶上。”王昊说那感觉像是要把自家的孩子推下舞台,哪个家长能不急眼?“尽管知道一次次的试错是很宝贵的、必要经历的过程,但也很残酷”。王昊接着说。



所谓的试错,就是在实际的钻探项目中会发生各种意想不到的状况。仪器一旦出现“水土不服”或发生故障,王昊要第一时间将发现的问题反馈给侯晓东,侯晓东再根据他的反馈进行完善。只有这样反复的试错和优化,才能让“璇玑”被更多客户认可,也才能让王昊这样的现场工程师在项目现场“混得开”、“过得好”。


前方后方在不断进行接力赛跑。这样的“团战”模式迫使每个环节上的人都要不停跑起来。“那种情况下,氛围感真的很足,都憋着劲,再累也要挺着。”王昊和侯晓东一致认为,这是一个由互驱到自驱的过程。



 “有一次半夜两点多的时候,机器出现故障了,我给在家同事打电话,电话一接起来就能听到他才几岁的女儿哭着嫌爸爸吵醒了家里人,我心里真是……说不出的难受。”侯晓东尽管是研发人员,但那一次在现场的经历,让他更加能体谅现场工程师的难处。



 “这个项目凝聚着太多人的心血,前辈、兄弟、同事就在循环中不断‘接棒’,不可辜负。” 王昊认为,这甚至超越了责任,而是一种传承,因某件事、某个目标凝结起来的,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


“这种精神在咱海油可并不缺,但怎么才能让新一代的海油人有更深的体会呢?” 老海油韩长威在新的挑战上,继续保持着自驱的风格。如何更好地传承自我驱动的精神,是海油“师父”要面对的、新的一课。


更多推荐



文字 | 徐昕联 徐伟竞

图片 | 由受访者提供

漫画 | 蒋少龙

编辑 | 徐昕联

监制 | 冯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