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探海,登陆,到底哪个更难?

CNOOC 中国海油 2023-02-11
几天前由中国海油统筹建设的我国最长煤层气长输管道神安管道全线贯通蕴藏于大山深处的煤层气将顺着这条能源大动脉温暖京津冀地区的千家万户为保供再添“底气”海气源源不断陆气再添“底气”你是否会好奇探海,登陆,哪个更难?……
探海,难吗?1964年4月渤海第一个浅海地震队成立他们用4条木制机帆船将陆地的设备装在船上出海勘探这群“旱鸭子”第一次出海就被大海来了一个下马威一群人吐得天旋地转“大家咬紧牙关!过了这一关,关关都过得去!”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晕船后地震队终于摸索出了一条适应海上勘探的方法
石油勘探要下海,必须要有平台渤海石油人决定依靠自己的力量设计、建造一个钻井固定平台万事开头难,难在没样板许多技术人员连平台啥样都没见过在没有任何资料、经验可循的情况下他们经过半年多的模式尝试设计出第一个钢架桩基式固定平台然而来自大海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登陆,险吗?在距渤海700多公里之外的黄土高原地表崎岖,沟谷纵横目之所及皆是黄土这黄土下面埋藏着丰富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也埋藏着海油人的希望2012年中国海油在临兴区块首次发现致密气自此,一批海油人便与海风和浪花作别踏上非常规天然气的拓荒路在黄土高原的腹地扎根
不一样的挑战对于已经习惯探海的海油人来说这次‘登陆’并非易事不同于常规气藏非常规天然气藏储层条件差、地质结构复杂、规模小勘探开发难度很大因此常规的勘探开发模式并不适用勘探成本高、储量向产量转换周期长技术配套和风险程度大等问题长期制约这一区块的产量提升……
探海的困难一个接着一个海上平台图纸出来了,谁来建造?对于初“入海”的石油工人来说造海上平台,经验几乎为0
海洋石油勘探指挥部把这个重任交给了海工大队人力不足,装备也差大队职工不到200人只有2个焊工、1个铆工一台电焊机几把大锉、弯尺没有施工场地他们向港务局借码头人少,他们四处求援白天黑夜苦干但没一人叫苦,没一人要休息大家不分工种,不讲条件,不计报酬一心要快下海,快找油
在海上安装导管架就更难了当时没有起重船工人们就在方驳平底船上安个扒杆代替6条小船拖着导管架出海冒着很大风险在大风浪里闯在拖运途中突然刮起大风就调转船头往回跑刚抵靠码头风小了,马上再次出海第一次出海就这样往返三次才抵靠海1井的位置
天然气的储运不同于石油需要即产即销不然很容易造成上游压产影响下游用户用气山西省遍布本地及国家天然气外输管道却没有一条经过临兴及神府区块搭不上便车,走不出大山临兴气田的巨大储量就毫无生命力因此,临兴气田的天然气外销成了令海油人十分焦虑的难题打通天然气市场销路建设一条走出大山的天然气外输管道迫在眉睫
一样的喜悦!渤海石油人不服输!经过5个多月的顽强奋战一座钻井平台终于像钢铁巨人一样巍然屹立在茫茫大海中准备迎接第一口探井——海1井开钻“渤海出油了!”1967年6月14日凌晨4时16分海1井4毫米油嘴中涌出了原油!经过测试海1井日产原油35.2吨天然气1941立方米如一只报春的燕子标志着中国海洋石油进入工业发展的新阶段65年后渤海油田年产原油超3000万吨建成我国第一大原油生产基地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贡献重要力量
从海上到陆上从常规油气到非常规油气从沁水盆地到鄂尔多斯盆地从太行山到黄土高原海油人转变固有模式有针对性地制订勘探开发一体化等“五个一体化”模式创新陆地压裂工艺体系6年来,探明储量、产量获得巨大突破产量由2016年的11亿立方米增长至2021年的近36亿立方米2021年2月28日一则喜讯振奋人心经自然资源部审定山西临兴气田探明地质储量超1010亿立方米中国海油首次在陆上发现千亿方大气田
穿太行、越黄河2022年12月1日西起陕西神木、东至河北安平全长622.98千米的我国最长煤层气长输管道工程神安管道全线贯通每年可为京津冀地区输送50亿立方米煤层气神安管道与国家管网储气库LNG接收站码头联通后可实现海气、陆气双气源互补和调峰保供海陆合力供“福”气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贡献“海油力量”


大海,浪漫而神秘

让人向往,又敬畏

海底蕴藏的石油、天然气

如同那奔涌激荡的潮声

召唤着海油人

探海,寻宝,不断向前


绵延的丘陵

崎岖的山路

大山深处蕴藏的非常规天然气

如同星星之火

点燃新的希望

指引着海油人

登陆,拓荒,不断跨越


无论探海还是登陆

不变的

是海油人矢志能源报国的决心

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坚定信念


更多推荐



策划 | 刘瑶 蒋少龙

文案 | 刘瑶 张妍 李竞 秦培尧

部分内容摘自《海油30年》

漫画 | 蒋少龙

制图&编辑 | 刘瑶

监制 | 冯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