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袁隆平,做一粒好种子丨苦寻天然雄性不育株
点击名片,关注湖南国际频道,世界潮我看!
编者按
“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生前常说:“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这位让中国人“端牢饭碗”的英雄,用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一生为这句话作了最好的注脚,他的高尚品质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为深切缅怀袁隆平院士、学习老一辈科学家的高尚品格,湖南国际频道近日推出特别专栏——“学习袁隆平,做一粒好种子”,回顾袁隆平院士的光辉一生,致敬国之脊梁。
1961年,袁隆平在洪江市安江农校发现了一株“鹤立鸡群”的杂交水稻,第二年春天,他满怀希望地将其稻种播种在试验田里,然而期待中的高产却没有出现。经过反复推理比对,袁隆平最终得出结论:水稻是有杂交优势的,而想要利用这一优势,首先需要找到“天然的雄性不育水稻”。于是,袁隆平又开始走上了寻找“天然的雄性不育水稻”之旅。
这是像大海捞针一样艰难的工作,毕竟,他需要在水稻的大海中寻觅一种谁也没有见过的、极其稀罕的、仅仅是自己想象中认为可能有的东西!
1964年6月,水稻开始进入抽穗扬花的时节,袁隆平每天带着水壶和两个馒头下田,他冒着炎炎烈日,手拿放大镜在稻田里寻找那株他心目中的天然雄性不育株。
一块块田,一垄垄,一行行,一穗穗,袁隆平仔细地观察着、检查着,汗水一次次湿透了他的衣背,渴了,他就喝一口水壶的凉开水,饿了,他就啃一个干馒头。袁隆平日复一日地奔赴在水稻的莽莽绿海中,累得筋疲力尽,却一无所获。
一天,两天,三天……袁隆平始终把注意力集中到正在开花或开过花的稻穗上,发现有点异样的,就赶快拿出放大镜去仔细观察、检测。他感觉自己的耳边似乎总有个声音在催促:“袁老师,如果能研究出一种新稻种,让我们亩产800斤、1000斤、2000斤,那该多好啊!我们的苦日子就熬到头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连日来的艰苦寻觅,袁隆平终于在1964年7月5日的午后2点30分,在一大片洞庭早籼稻田中发现了一株特殊的水稻:花开了,花药却很瘦,里面也没有花粉,已经退化掉了,但是它的雌蕊却是正常的。这不就是退化了的雄花吗?袁隆平欣喜若狂,立刻将花药采回学校实验室做镜检,发现果真是一株花粉败育的雄性不育株!
踏破铁鞋,望穿双眼,袁隆平终于在拿放大镜观察了14万多个稻穗后,发现了第一株雄性不育株!第二年,袁隆平又陆续找到了五株雄性不育株。
雄性不育株的发现为攻克杂交水稻育种难题跨出了关键性的第一步。经过不停的探索,袁隆平又勾画出一幅“三系法”杂交水稻栽培技术路线图。
1965年10月,袁隆平将他探索、研究出来的三系杂交水稻提升成理论,写成论文——《水稻雄性不孕性的发现》,并投寄到中国科学院主办的《科学通报》杂志社。1966年2月,《科学通报》第十七卷第四期刊发了袁隆平写的以《水稻的雄性不孕性》为题的研究文章,标志着中国的杂交水稻研究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 袁隆平撰写的论文《水稻雄性不孕性的发现》手稿(发表件标题有变化)。水稻博物馆供图
从发现第一株雄性不育株,到三系配套成功,从两系法到第三代杂交水稻,充分展现了袁隆平勇敢坚毅、顽强刻苦,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勇毅精神和实干作风。
监制/任帅
主编/谌伟春
编辑/李蕾蕾、甘佳煜(实习)
// 往期精彩 //
👇
学习袁隆平,做一粒好种子丨“鹤立鸡群”的稻株是怎样被发现的?
学习袁隆平,做一粒好种子丨愿天下人都有饱饭吃
学习袁隆平,做一粒好种子丨杂交水稻从这里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