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那年他们的倒下,是为了今日我们骄傲地站起

主页翊 华政青年 2021-01-18

文字:程亦云

不知怎的,#炫富挑战#一言不合地就超越了各式各样的锦鲤成为最热的微博话题,大有赶超当年的冰桶挑战之势,形式是用摔跤在地的姿态发一张照片,摔跤的同时,身上的东西都会掉落出来。大家摔出来的东西也是各式各样,比如吃货“摔”出一身零食,孩子“摔”出一地玩具又或者是写不完的作业,消防员“摔”出一身救援工具,急诊大夫“掉”下一地的查床纪录,就拿我这个法学生来说,这一摔下来,指不定会同时摔出“扶不扶”的无因管理困惑和“捡不捡”的不当得利危机。


                                                             

可有这样一批人,他们也许没有完整的衣服,装备,甚至是躯体,却永远地倒在共和国在南端的绿水青山之间,只有落了一地的热血和信仰


“门前已成为一个水沟,一股水便从塔后哗哗地流来,从前面悬崖直堕而下。并且各处都是那么一种临时的水道。屋旁菜园地已为山水冲乱了,菜秧皆掩在粗砂泥里了。再走过前面去看看溪里,才知道溪中也涨了大水,已漫过了码头......”我的故乡,一如沈从文先生笔下的边城,在日复一日的市井喧闹中保持着一种静谧,崇山峻岭中延展的九十七公里边境线上,一衣带水的却壁垒分明的人们,背着小竹篓,穿梭于山水之间,同烧一山柴,共饮一江水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中越德天跨国大瀑布)


谁曾想就是在这里,一百三十五年前,年愈古稀的冯子材率九千精兵对决来自大洋另一头的侵略者,大获全胜;一百一十年前,意气风发的孙文先生亲自拉动大炮,敲响了大清王朝覆灭的丧钟,六十九年前,一路凯歌高奏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鲜艳的红旗插到关隘上,宣告了八桂大地全境解放.......这个宁静的小城,这些淳朴的人们,便在一次次的枪林弹雨中,感受着“家国情牵,生死一系”的含义。

 

(油画 《镇南关大捷》)


(镇南关(今友谊关))


我的父辈们所经历的最后一场战争,也是距离我们最近的一场战争,距今也已经是三十个多春秋冬夏的轮回了......

1979年,随着地区形式的恶化,当时的越南政府在边境不断制造摩擦,侵占我南海各岛礁,严重破坏了两国边民原本宁静安详的生活,2月17日,《人民日报》刊发长篇文章《是可忍,孰不可忍--来自中越边境的报告》,与此同时,边境群山中万炮齐鸣,山摇地动。一发发炮弹撕裂长空,一齐射向越军阵地。一队队士兵从广西和云南边境向越军阵地发起进攻,骤然响起的枪炮声震动了整个世界,尔后,这两支装备实力相当,训练作战方式相仿的军队,在法卡山,老山,者阴山一线,开始了长达十年的拉锯战。


战争是什么样的,战争该是什么样的,我不知道,也许去年热映的电影《芳华》片段可以给到更直观的印象。


依稀记得,老人们口口相传的故事里,年少的战士们拉钩约定,谁活下去了,就帮着兄弟帮着给父母养老尽孝,帮供弟妹念书上学,外加闲下来了,就会这里回回同生共死的战友, 谁不知生命的可贵?谁没有幸福渴望?他们之中的很多人,再也没有机会回到魂牵梦绕的家乡,再也看不到村口井边那棵亭亭的白杨。


依稀记得,十二道门炮台上,一位转业到地方的老兵对我说,现在环境好了,每年清明总有全国各地的老兵拖家带口地前来看望这些永远把年龄定格于青春芳华的兄弟,他们是幸存者,但绝不会说自己是幸运者,因为还有相当一部分牺牲者的遗体,没来得及收集安葬,只能用草席简单包裹,然后用一把烈火和响彻云霄的枪声,向他们致以军人最后也是最崇高的敬意。


“倒下的地方就是坟墓,穿着的军装就是寿衣。”再读这句话,再也不觉得浪漫,只有心头一紧地沉重。谁不曾有真挚的爱情,谁不曾有牵挂的家人,谁不曾有如诗如歌的理想,可就在我生活的地方,或许他们之中还有我的亲人,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为了赖以生存的家园的安定幸福,他们甘愿牺牲自己的一切。青山处处埋忠骨,他们用自己血肉之躯,在西南边陲的茫茫林海上,筑起了共和国新的长城,即使身躯已然倒下,但他们的精神和信仰,依旧庇佑着国境线内的安详,整整三十年的时光!正如网友们所说的,我们从小就知道他们伟大,却依然低估了他们的伟大!


“从士可杀不可辱”到“男儿膝下有黄金”,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推崇的是哪怕躯体倒下,但精神和信仰依旧不朽。正如台湾著名媒体人黄智贤所说,中国今日的国泰民安,并不是靠侵略与殖民,而是靠我们人民的聪明、牺牲与勤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父辈在西方主导主控的经济全球化夹缝中,以资源、环境与廉价劳动力为代价,从土地承包经营、国企改造、卖茶叶蛋、街头擦皮鞋、进城务工抛家舍业风餐露宿起步,一步一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衰微走向强盛。这个民族特有的奋斗精神,使得我们在全球经济复苏疲软乏力的大背景下依然保持着中高速增长的昂首阔步,是面对长江洪魔、“非典”风暴、南方雪灾、汶川地震的万众一心;是北京奥运、上海世博、杭州G20的惊艳世界;是神舟“上九天揽月”、蛟龙“下五洋捉鳖”的壮志豪情;是洋溢在每个中国人脸上最真挚的笑容。而如今,尽管生活有这样那样的不易,尽管我们还在说着如何“养生得很保健,佛系得很安逸”,但谁不是一边丧着一边努力,谁不是靠着每一天做一点改变撑到了现在?


华政人都十分熟悉的著名爱国人士,新闻出版家邹韬奋先生曾这样说,“真正进步的人绝不以‘孤独进步’为己任,必须负起责任,使大家都进步。不管你此时此刻身上所拥有的是什么,这个时代的山河无恙何等的来之不易,继承了圣约翰大学六三爱国精神和“逆境中崛起,忧患中奋进,辉煌中卓越”的帐篷精神,享受着共和国改革发展灿烂阳光的华政青春一代,更应怀揣德法兼修,爱国荣校,关怀人类命运的胸襟,正视问题,解决问题,为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奋进接力。爱国从来都不是口号式的宣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爱,“位卑未敢忘忧国”是爱,“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也是爱……而今天,你的每一份努力,每一点付出,都在为一个向上的中国添砖加瓦,都在为一个崭新的时代奋进接力。因为这个时代相信奋斗最幸福,幸福靠奋斗,相信每一个奋斗的你我都是真正的英雄。选择激情与理想,选择奋斗与奉献,用小我的成就回馈大我的进步,那便是属于对于那些为了我们今天的生活倒下的人们最好的致敬和继承。

愿我们每一个人,幸福并感恩着。

 




 近期精彩回顾

【两则报名】2018上海艺术博览会志愿者招募&“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智慧校园”主题赛

【青年之声本周热点】见证华政室外运动场地翻新

战金秋,调研大赛就缺一个你!




END

源||校团委理研会图源||网络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