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的西湖一日游
932年前的三月初二,公历3月27日,苏东坡和驴友们开启了西湖一日游。在旅游中他的人生境界得到升华,通过体察“民生之多艰”,激发了他造福百姓、干事创业的动力。历史上,深刻影响杭州这座城市气质的名人很多,白居易、钱镠、苏东坡、黄公望、弘一……沿着名人足迹走起,该是很有意思的文化旅游线路!今天先从苏线开始吧。
——楼倻捷(杭州市文广旅游局
党组书记、局长)
苏东坡的西湖一日游
文/楼倻捷
春分过后,连日阴雨,听说明起就会放晴,下周末是三月初二,期待踏青远足、荡涤身心!
1090年的三月初二一早,55岁的东坡同学,带着三位好友,从办公地出发,来了个西湖一日游。此行目的地是韬光寺,他们去那里寻访宋之问所说的“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的景色。
这是苏东坡第二次为官杭州。第一次还是19年前,他任杭州通判(相当于现在的副市长),当时东坡36岁,意气挥遒。在杭州为官三年多,生子苏过,娶妾朝云,作诗《饮湖上》,享誉文坛;这一次调任知州(相当于现在的市长),已年过半百,“乌台诗案”的苦难让他脱胎换骨,黄州谪贬,写作赤壁赋,生命已经丰富通透,有幸再来这湖山胜地,实在是难得的惬意时光。
达则勤政为民,蹇则诗词歌赋。了解民瘼,一定得走入烟火人间。闲暇之余,苏东坡会带一两随从,从涌金门下船,泛舟到孤山普安寺,在那里吃个午饭,再到附近一带走访。有时还带上文书公案,到冷泉亭据案判决,兴至神来,落笔如风,谈笑而办。
1090年正月过后,好友王瑜、张璹等常来相聚,茶三酒四,春光正好,连日来,东坡与好友搞了几次半日游,比如二月二十六这日,与王瑜、张璹访问孤山清顺、道潜两位高僧,登上垂云亭,饮了参寥泉(道潜和尚号参寥子,故东坡将其居所智果寺内的泉水命为参寥泉,参寥是《庄子》中的人名,意谓虚空高远)。傍晚,大家一起到唐州朋友陈使君那里喝个小酒。东坡还步王瑜韵,写诗一首,记录此事。
不过这样的踏青实在轻松惬意,看到的都是悠闲好景。好友们商量,要来一次带点强度的毅行,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次远足,要深入了解杭城的烟火百态。
4天后,三月初二,他们出发了。
旅游小队共四人,其余三人是:
王瑜,字忠玉,河北真定(现正定)人,时任江南东路提点刑狱(相当于法官兼检察官)。
杨杰,字次公,号无为子,安徽无为人。时任两浙提点刑狱。著名山水诗人,著有《无为集》。
张璹,字全翁,湖北安陆人。是时,闲居杭州。后由京东转运使改任通判太平州。六十九岁于京东提刑任致仕。
后勤保障由东坡安排书童、茶童负责,碰到风景好的地方,一落脚,茶摊就会摆起来,一高兴,留下题记,招呼刻工,“到此一留”也就刻了下来。
远足分三段。第一段,城区踏勘,了解州衙附近百姓生活;第二段,西湖调研,掌握湖面淤积情况;第三段,北山寻访,看看农村真实日常,最后上韬光寺远眺杭城全景,次日观沧海日出。
当日一早,小分队从杭州州治(后为南宋皇城,现凤凰山东麓馒头山社区)出发,先到龙华山下的龙华寺(现八卦田对面将台山停车场),翻过慈云岭,转到方家峪,过长桥、净慈寺。走第二段,沿赤山埠,渡慧因涧,越大麦岭,然后到茅家埠翻胭脂小岭。第三段是转九里松,跨合涧桥,过灵隐寺,登韬光径,抵达终点站韬光寺。
▲韬光径是韬光寺前最后一个歇脚点。
此行,四人在三个地方留下石刻。
龙华寺题字:苏轼、王瑜、杨杰、张璹同游龙华,元祐五年岁次庚午三月二日题。
大麦岭题字:苏轼、王瑜、杨杰、张璹同游天竺,过麦岭。
韬光寺题字:苏轼、张璹、杨杰、王瑜,元祐五年三月二日同游韬光。
▲三台山路侧有个字龛,高43厘米、宽38厘米。摩崖楷书竖行,共4行,10字,字径7厘米。风化严重,肉眼几已不可辨识,题刻写的是“蘇軾、王瑜、楊傑、張璹,同遊天竺,過麥嶺”。除了麦岭上的这一处,东坡的其他几处题刻没有能留存下来。不过,这些题字在阮元的《两浙金石志》里都有记载。所以说,麦岭上的题记,是杭州现存唯一可信的苏东坡题记原物,相当珍贵。
时间过去了千年,杭州的道路和地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州治和龙华寺等俱已不存,根据现在交通略作调整后,东坡一日游的线路可分十二站:
位于馒头山社区梵天寺路终端,经幢为一对,南北对峙,为吴越国王钱弘俶所建,高15.76米,两幢皆刻“建幢记”,是吴越建筑艺术与雕塑艺术结合的瑰宝。
由梵天寺路转宋城路,沿南宋皇城城墙遗址线登山,山势平缓,鸟语花香,遗址在半山腰。圣果寺建于唐亁宁间,吴越时期镌“西方三圣”于石壁上,另还有北宋十八罗汉造像及宋高宗“忠实”题刻等。
▲“西方三圣”造像残迹
月岩是与三潭印月、平湖秋月齐名的杭城三大赏月胜地。石壁削立,有孔隙如镜,中秋明月当空,月光穿孔,清辉满隙。岩壁上刻有“高大光明”“光影中天”“无影相”“垂莲石”和不少题咏。再往上走,至山顶平坡,有四顾坪、排衙石诗刻、介亭、鹿池等古迹,此处为将台山,“左江右湖、千里在目”,可同时欣赏钱塘江和西湖美景。
▲上图为月岩,下图为排衙石诗刻。
从将台山下山,至三岔路口。欲看慈云岭造像,需走一段回头路。造像为吴越王钱弘俶建资贤寺时所雕凿。现寺已不存,岩壁造像保存完好,有大小两龛。
▲慈云岭造像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人补的头像有点萌萌哒。
从玉皇山下,过丝绸博物馆前行,就到了长桥。“孤山不孤,断桥不断,长桥不长”被誉为西湖三绝。长桥与断桥一样,都是情人桥。
从长桥沿南山路步行500米即是净寺。净寺为吴越国王钱弘俶为高僧永明禅师修建,原名永明禅院。后,钱弘俶听从禅师遗嘱,“上表入宋,尽献十三州之地”。南屏晚钟是净寺胜景,此处也是观赏雷峰塔的极佳之地。
由净慈寺前行,过苏堤、太子湾、杨公堤,转入三台山路,即到赤山埠,赤山埠因邻近赤山而得名,赤山在修苏堤时因取土被挖平,现附近有浴鹄湾、武状元坊等景点。
▲浴鹄湾和武状元坊
沿三台山路继续前行1000米,至慧因高丽寺,慧因寺始建于927年,后因年久失修,毁于大雨。2007年参照《古高丽寺图》重建,2010年,获浙江省风景建设佳作奖。现与俞曲园墓、陈夔龙墓、于谦祠等古迹相邻。
▲开建苏堤时,工匠们取赤山之土筑湖堤,遭到慧因寺僧人强烈反对,认为破坏了寺院的风水。苏东坡赶到寺里做工作:筑堤之事不能耽误,如果寺院因风水坏了有灾祸,那么我死后就来寺里做护法伽蓝。一席话化解了纠纷。前些年花家山挖到了这尊宋式石雕,专家们推测与东坡有关,故于慧因寺中供奉这尊 “护法伽蓝”石像。
麦岭在三台山东北,丁家山西面,岭上种有很多麦子,故名。《西湖竹枝词》说:“麦岭风吹小麦花,古藤乔木路三叉”。苏堤尚未筑成前,从西湖的南山去往北山,最便捷的通道,只有麦岭。杭州城里的百姓,要去灵隐、上天竺,也是先到西湖坐船,到了湖西的赤山埠、茅家埠,泊舟上岸,取道麦岭。所以当年的麦岭是车马熙攘的烧香之路。如今,岭路已拓宽成通车大道,北接龙井路南连三台山路。
▲上图为大麦岭摩崖题记,下图为大麦岭开出的三台山路。
从麦岭走半小时约2000米,转入灵隐路,就是前往灵隐的九里松了。九里松成景于唐代,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袁仁敬任杭州刺史,政务之暇,爱去灵隐天竺一带游览,于是命人在灵隐道植上松树。久而久之,松霭连云,成为西湖群山中的独特景观。
九里松尽头是名刹灵隐了。苏东坡为灵隐写过许多诗,“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无情有意两莫测,肯向冷泉亭下相萦回”,都是其中的名句。
从灵隐寺走1000米山路可至韬光寺,途中经过永福寺,宋时,永福寺内多有苏东坡、秦少游等人的留题与竹画。韬光寺位于北高峰山腰,为唐代蜀地名僧韬光禅师所建。禅师辞师出游,师父嘱咐:“遇天可前,逢巢则止。” 这日,他游至灵隐寺西北巢枸坞,正值白居易(字乐天)任杭州刺史,心想:“吾师命之矣。”遂建寺于此。
▲位于北高峰山腰的韬光寺山门。
这条线路全程18公里,近25000步。1090年那时,山路迂绕,毅行小分队足足走了一天。
四人一路行来一路看:
北山非自高,千仞付我足。
西湖亦何有,万象生我目。
云深人在坞,风静响应谷。
与君皆无心,信步行看竹。
——苏轼《连日与王忠玉张全翁游西湖访北山清顺道潜》
景色虽然旖旎,可交通实在不便,生民实在多艰。所到之处,饥民遍地,偏僻之所,瘟疫流行。而西湖淤塞荒芜,几占湖面之半,也不是他当通判时的旧模样:
山高路已断,亭小膝屡促。
夜寻三尺井,渴饮半瓯玉。
——苏轼《连日与王忠玉张全翁游西湖访北山清顺道潜》
傍晚时分,东坡一行终于到达韬光寺,登高远眺,恰可见之江转弯,山水苍茫。题完字,拜会了主持,明日还要起早,又是斋宿,不敢酣饮,便早早歇息了。
▲在这张摄于1912年韬光寺的照片中,没有高楼大厦遮掩,奔涌宽阔的钱塘江清晰可见。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这一天的所见所闻,极大震惊了市长苏东坡,让他彻夜难眠。那一晚动人心魄的夜潮声,就这样穿过万籁俱寂的北宋夜空,跨越绵延不绝的西湖群山,传进寂寥山寺里四位过客的耳中。
次日农历三月初三上巳节,是轩辕黄帝诞辰。凌晨,小分队登上北高峰顶,欣赏到了霞光万道的沧海日出。东坡对自己、对杭州,有了新的认识和使命。
回到城里不久,在苏东坡推动下,当月官府拨出2000缗钱,东坡自己又带头捐出50两黄金,还发动富户募捐,终于在今天的众安桥畔建成了中国最早的公立医院——安乐坊,救济无药医治的百姓。
东坡边向朝廷上《杭州乞度牒开西湖状》,边准备疏浚西湖。次月28日,工程开工,取葑泥筑长堤,架六桥植杨柳。用工20余万,半年不到,一堤长卧南北,两岸百姓再不受山路之苦。间株杨柳间株桃,苏堤恰如西湖的双眸,惊艳一笔,让游人步迟。
如果说,15年前的苏东坡,是用诗文勾勒了杭州的倩影。那么50岁后的苏东坡,就是躬身入局,造福一方。在这次一年半的任职时间里,东坡已很少写诗,他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诊治瘟疫、疏浚河道、稳定谷价、救济饥馑中去。黄州也许爆发了东坡绝顶的艺术才华,但这次的杭州,却是他事业的巅峰!
到处相逢是偶然,梦中相对各华颠。
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
这是他第二任期难得写的一首诗,他想起了十五年前西湖遇雨的情景。50岁后,心境不同,同样是雨,东坡眼里,看到的是生活的艰辛,再不是诗意的“跳珠”了。
时光飞逝,重走东坡一日游线路,想象千年以前的烟柳画桥、华发早生,我们应该也能同样生发“相逢是偶然,同醉西湖雨”的感受吧!
-THE END-
杭州文广旅游发布整理编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visithangzh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