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今天能有师妹,要感谢那个兰州妹子

biubiu 话剧九人 2022-10-17

民国知识小课堂

“她首先是她自己,然后才是什么人的妻子和女儿。”

——话剧《四张机》


女生节又来了,又是男生们躁动的一天。


(P大某楼前的横幅)


虽然总抱怨好看的师妹太少,凶巴巴的师姐太多,但是有女同学总比没有好——大概是所有男生们的真实心声。


其实,放在若干年前,啊不多不少正好一百年,那时的男大学生们,是一个女同学都没有的。


画质渣如狗,但足够看出来都是清一色汉子


你要问了,这是为什么呢?


“封建残余?” 对,也不对。确实大家印象里,“封建社会“女子地位低下,不能上学很正常……但是后来民国不是就进步,开放,逐渐地男女平等起来了嘛!


这个,“进步、开放、逐渐地男女平等起来”的过程并没有听起来容易,可以说一方面靠西风东渐、思想开化;另一方面也是女同胞们一刀一枪自己打下来的。


比如民国传奇人物唐群英,就是辛亥革命时期“女子北伐队”的队长,当时北伐联军在南京城久攻不下,就是她带领小队混入城中,刺杀守门清兵,攻下了南京。呐,这位就是唐群英:



诶不对。放错了:



革命女杰们可谓出力又出汗,献了青春献生命。但是江山打下来了,民国成立了,南京临时政府却变了卦。


男女平等?那是需要你们出力的时候哄着你玩的。


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一幕:


一位女士(唐群英)冲上主席台,痛斥正在宣读新党章的主持人宋教仁:“国民党政纲中删除主张男女平等一条,实为蔑视女界,亦即丧失同盟会旧有之精神!”当即动议党章应重新加入男女平等。宋教仁面红耳赤、哑口无言,该女士抬手就给了宋教仁一记耳光,参议会议长林森上前调停,她反手又打了林森一记耳光。随后女会员们一拥而上扭打宋教仁,这一幕被报纸描述为:“以纤手乱批宋颊,清脆之声震于屋瓦。”


毛主席说的好,谁参加了革命,就要分给他土地。但是天底下多的是耍流氓的事情。


唐女士的动议失败了。好不容易有点进展的民国女学,也进入了低潮期。原本各地开花的女子社团、女子学校、女子报刊纷纷受到打压,北洋政府力图使女子教育向“贤妻良母”的旧宗旨回归。


电视剧《娘道》截图,贴切地反应了在特定教育环境下女子的思想


1914年,新任教育总长汤化龙发表讲话:“余对于女子教育之方针,则务在使其将来足为良妻贤母,可以维持家庭而已。”

同年,北洋政府颁布的《国民学校令》规定:到中学后男女不可同校,女子只可进入女子中学。在课程设置方面,“家事要项”成为女子的必修课,尤其是缝纫、园艺占了较多课时,而国文、数学、外语等主要学科,学时少于男校,程度也低于男校。


一纸政令回到解放前,你说气不气?


如此贯彻四五年,民国女学式微。这时候,我们的兰州妹子邓春兰出场了。



那一年,邓春兰21岁,放现在差不多也大三了。她出身耕读之家,自幼不缠足,能够读些书。人生最宝贵的所得,大概就是青年时期读过一些好书,以及在重要时刻接触到一些珍贵的人。


1919年,蔡元培先生在北京青年会作了《贫民院与贫儿教育关系》的讲演,主张仿效欧美男女同校共读:”外国的小学与大学,没有不是男女同校的,美国的中学也是大多数男女同校。我们现在国民小学外,还没有这种组织……我们还能严守从前男女的界限,逆这世界大潮流么?“


在根深蒂固的环境中生存久了,麻木已成为我们大多数人的锁定技,最多吐吐槽:想一想罢了,又能怎样呢?


邓春兰不同,她受到鼓舞后,给蔡元培先生写信:


《春兰上蔡校长书》:“今阅贵校日刊,知先生在贫儿院演说,主张男女平等。我辈欲要求于国立大学增女生席,不于此时更待何时?春兰愿为全国女子开一先例,如蒙允准,即负笈来京,联络同志,正式呈请。”


一波三折,蔡元培并没有收到这封信。(话说回来,哪有那么容易就上达了天听呢?)


就在邓春兰焦急等待回音的时候,甘肃省决定招考官费赴京学生,邓春兰毅然报了名。她坐了个羊皮筏子,顺着黄河绕道内蒙,真·不远万里来到了北京。

我搜了一下羊皮筏子大概这样……


随后,邓春兰持续地在报纸上发声,北京、上海等《民国日报》《少年中国》等刊物也开始转载,不少学者和进步人士也纷纷发声支持。邓春兰的发声可不仅仅是喊话“我要读书”,而是认真想到了事情要怎么才能实现


1919年10月,邓春兰发表《我们妇女解放之计划同我个人进行三方法》一文。她呼吁在北京成立“大学解除女禁请愿团“,还提出了在大学附近组织预备学习的方法。


事情闹得这样大,蔡校长当然也知道了。他对于此事的反应也很真实了:


对此顾颉刚的《悼蔡元培先生》一文中也有叙述:当时有女生要求进入北大读书,这使得校中办事人为难了,究竟答应不答应呢?蔡先生说,章程上并没有说只收男生不收女生的话,我们把她们收进来就是了



从那时起,北大开始允许女生旁听。再后来,第二年秋季招考时,蔡元培决定正式招收女生,一共有9名女生被录取,就包括果敢的兰州妹子邓春兰。



北大首开女禁后,全国高校也逐渐效仿,星火燎原,才有了今日我们早已习惯的大学男女同校。



《无问西东》里的这个女学生白裙飘飘的场景已经是西南联大时期了,都得感谢1919年的邓春兰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


一个人,永远不要低估自己个体的力量,在一条路上坚定地往前冲,说不定就改写了历史。


作为能过女生节的小编,今天决定高兴地多吃一碗兰州拉面。


这一期民国小课堂就到这里了,

我们,

下一期再会。


               点击阅读原文,有惊喜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