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诗词大会走红后,我心中住着的诗和远方(一)

2017-02-18 晓多 晓多会客厅

随着《中国诗词大会》的走红,人们对诗词对诗词作者又有了新的认识,也增添许多喜爱。唐诗里李白的磅礴,杜甫的沉重,白居易叙事磅礴,而宋词中有颓废。 你要写豪迈,大概写不过李白;你要写沉重,写不过杜甫;你要写叙事的磅礴,大概写不过白居易。可是有一个文学的东西还没有被开发,那就是内心的某一种“颓废”的经验。


每一首诗句都是锤炼或者灵感的闪现,值得细细体味。而说到喜欢的诗词作者,因为是在体制内,在为官的诗人里面我应该喜欢这几位:


第一位是王维,诗佛。常说他是复合型人才,他写的诗句有仙境一般,比如他的《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意境就非常的仙,人也比较超脱,游走在山水之间。他善于作画、工草隶,散文骈文写的非常好,而且他本人又是一个高官,做官做的非常平稳,这些都是令人非常佩服和向往的。


第二位是北宋的范仲淹。范仲淹自小家贫,凭借自身的努力成为高官,担任丞相之职,他的《岳阳楼记》至今被人传颂。范仲淹还是一个文人司令,当他做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相当于今天的边防司令,可是当我们看到他可以写“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你不太能够想到今天一个司令能写出这样的诗。而且他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情怀令人叹服。


第三位就是苏轼了。



曾经跟朋友谈过过,如果说宋代词人中影响最大的是谁,可能非苏轼莫属。的确,宋词作者中,苏轼是我们最为熟知的,如果少了苏轼的作品,你总会觉得宋词少了些什么。很多时候,他的许多作品已经进入到我们的生活里面,比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又比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水调歌头》),或者“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江城子》)等等,我们觉得朗朗上口而苏轼对词的贡献就是平实,在他的词里面我们可以读到丰富多彩的情愫,豪迈、深情、喜气、忧伤,从这个角度来讲苏轼的影响是大的。


其实对苏轼的喜爱,真的是因为他非常的有才华,二十多岁的时候考取功名,当时的主考官是欧阳修,他特别喜欢苏轼,可是不敢给他第一名,就给了他第二名,但是放榜之后对当时的仁宗皇帝就说,这是一个稀世奇才,有朝一日可做太平宰相。而实际上也如此,他最后做了礼部尚书,但这都是政治上的事情,最多的还是抛开政治讲他对文化的贡献和成绩,在文化方面后人对他的评价是宋代最高成就的代表,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绩,诗题材广,清新豪健,善用夸张和比喻,独具一格,与黄庭坚合称“苏黄”;词被后人归为豪放派,与南宋的辛弃疾合称“苏辛”;散文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书法是“宋四家”,所以我觉得一千年难出这么全才的一个文人。


但是对苏轼更多的喜欢还包括他人格的伟大:


一是他懂得对别人的欣赏。人们常说文人相轻,但是他不一样,同时代的柳永,他的词士大夫们不太喜欢,觉得俗,难登大雅之堂,但是他就挺喜欢,还有几分嫉妒羡慕恨的感觉,甚至也会下意识的去比较,拿自己的作品与柳永的相比较,别人就说了,你苏东坡的词是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而柳永的词则是十几岁的小姑娘手拿红牙板唱“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风格不同;除此他与王安石政见不同,甚至因反对新政被下放,但对于王安石他也是欣赏的,朝堂上吵来吵去,私下却是不错的朋友。


第二,他有信仰,并且融合了儒释道。他的朋友里面有和尚比如佛印,金山寺大和尚,他们是很好的朋友。在苏州的时候,苏州的虎丘就是苏轼经常的地方,他还留下了“到苏州不去虎丘乃憾事也”的话,成为如今的虎丘景区的活广告,有信仰的人容易有所悟,精神豁达,思想境界上更为圆满些。


第三,他是一个积极的为政者。苏轼在政治上后期不顺,际遇不佳,多次下放,但是他到那里都是积极干事儿,不因为政治上的不如意而消沉不作为,在杭州西湖的时候,看到他留下的苏公堤;在广东当时的岭南,他依旧积极为老百姓谋福利,他也豁达的写出“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的佳句;我也有海南的朋友,后来苏轼破唐代被贬的记录,被贬到天涯海角的海南,但是他依旧为老百姓办好事,办书院开私塾,教那里的百姓识字、挖井、农耕等等,并且培养出海南的第一个进士,播撒了教育的火种。还教人们做美食,比如东坡肉、芋头粥、烤生蚝等。当前,我们提倡功成不必在我任,一张蓝图绘到底。久久为功,做出让老百姓满意的政绩,其实就是这样实干,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


第四,就是他的乐天派。实际上换做谁,在政坛上大起大落,巨大的落差都会受不了,苏轼可能也会抱怨命运不公种种,他也在反思自己,最后经受了磨难他用超脱的方式调节自己,形成一种伟大的人格,一种进退自如,超然人生的士大夫的最高境界。


去苏州的时候特意读完了《苏轼集》,里面收录了他很多的作品,最后把他的一首大家熟知的觉得也不错的词分享给大家。《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俏,多情却被无情恼。


最后真的赞苏轼,这是最爱。


- END -

*作者:晓多,晓多会客厅创始人,简书作者,四线城市公务员、马拉松跑者、公考培训师,擅长时间管理、自我管理 ,答疑解惑在你需要的时候给你能量。

晓多会客厅∣知晓更多 青春能量

微信公众号:晓多会客厅

ID:xiaoduohuiketing

联系邮箱:


- END -

*作者:晓多,晓多会客厅创始人,简书作者,四线城市公务员、马拉松跑者、公考培训师,擅长时间管理、自我管理 ,答疑解惑在你需要的时候给你能量。

晓多会客厅∣知晓更多 青春能量

微信公众号:晓多会客厅

ID:xiaoduohuiketing

联系邮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