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先问“为什么”孩子们容易答不出来?
益微学院公开课(9)
如何通过提问促进学习
▲ 强 子
益微青年资深培训师
益微学院公开课研发主管
放眼任何一个夏令营团队、教师办公室或学校,你都能听到大家充满挫折感的故事和问题——
学生为什么不学习?
他们为什么不会思考?
学生为什么没有动力学习我们教的内容?
他们为什么不会和别人一起学习或是好好相处呢?
在这些团队或组织内部,你也能看到其他的矛盾——漫长而无效的例会、耗费时间的备课、彼此之间困难的沟通……
要不是5年前我获得了这个用于设计和提问的方法,并在5年内反复实践,我可能到现在都为此困扰。
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今天我就为大家分享这个提问方法——焦点讨论法(ORID)。
四个层面的问题:
客观性层面(Objective):处理信息和感官的觉察;
反应性层面(Reflective):有关个人的感受和联想;
诠释性层面(Interpretive):关于意义、重要性和含义;
决定性层面(Decisional):关注行动和解决方案。
希望通过焦点讨论法,可以在以下四个方面帮助大家:
1.让学习变得更有意义;
2.避免和解决矛盾问题;
3.让团体沟通更有效;
4.增强反思和评估的有效性。
焦点讨论法(ORID)是什么?
1.焦点讨论法的结构
(对照ORID的结构,你发现为什么我们先问“为什么”孩子们容易答不出来?)
焦点讨论法并不是新发明,其中的四个步骤不过是遵循了人类认知的内部过程:知觉—反应—判断—决定。
比如,中国谚语有一句“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就包含了这一学习规律——
有人看到一个像绳子一样的东西在地上爬(他看到的外部信息),然后被它咬了一口,疼得他跳了起来(外部信息带给他的感受/反应)。他心想:“这个长得像绳子一样的东西太可怕了,以后我得躲着点。”(他的判断和学习)于是他之后每次见到井绳都害怕地绕开它(他的决定和行动)。
无论是婴儿、青少年和成人,他们的学习过程大多都遵循相同的规律。焦点讨论法传达了这样的讯息:信息的加工处理是通过回顾个人经验、探索其意义,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行动来进行的。这种处理信息(学习)的模式会一直伴随着我们。
“对某个学科的理解和记忆,关键在于它的结构,而非内容。”
——《教育过程》
2.焦点讨论法的原理
焦点讨论法诞生于1954年前后,起初是大学课堂和研讨会用来帮助大学生和成人反思某些艺术作品的方法。它帮助学生发现所学内容的深层意义,并将其与他们的日常生活相连。
在讨论毕加索名画《格尔尼卡》时,教授请他的学生描述这幅画中的物品,并邀请他们观察自己内在的反应。他说:“请大家想一想你从这幅画中听到了什么声音。我数到三,大家就发出你们心中的声音……”接着整个教室爆发出来痛苦与愤怒的嚎叫声。
教室的门被飞快打开,走廊里有两位学生探头进来,脸上的表情就和这幅画一样。在一片令人震惊的沉寂中,他们听到老师问:“你能在你生命中的何处看到类似这幅画的情景?”一位学生说:“忽然间,我发现各种艺术作品都在向我呼唤,它们在说‘醒醒吧,活出你真实的生活。’”
“意向教育理论”奠定了其理论基础,其主要原则是:人们是根据意象出发来思考和行动的(心理意象也被称为“心智模式”)。而每个人收到的讯息都会影响这个人已有的意象(比如谚语中的人,可能就存在“绳子状的东西有危险,我得躲开”这个意象)。
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大卫·库伯的“经验学习圈理论”也为焦点讨论法作了理论补充:他认为经验学习过程是由四个适应性学习阶段构成的环形结构,包括具体经验、反思性观察、抽象概念化和主动实践。
具体经验是让学习者完全投入一种新的体验;
反思性观察是学习者在停下的时候对已经历的体验加以思考;
抽象概念化是学习者必须达到能理解所观察到的内容的程度,并且吸收它们使之成为合乎逻辑的概念;
到了主动实践阶段,学习者要验证这些概念并将它们运用到制定策略、解决问题之中去。
(大卫·库伯——经验学习圈)
焦点讨论法(ORID)怎么用?
根据志愿者的需要,我整理了焦点讨论法在4种场景下的用法:激发学习、解决矛盾、团体沟通和评估反思。
应用之前,先解答2个疑惑:
Q1:每个层面需要提多少个问题?
A1:依据具体情况和需求而定。总体来说,每一步都需要有机会充分探索,从而产生足够的信息。具体来说,我们至少需要4个问题,即每个层面至少一个,通常2-3个。
Q2:小一点的孩子回答不了最后两个层面(I、D)的问题怎么办?
A2:小一点的孩子(8-9岁以下)还不具备抽象思考能力,因此可能在回答诠释性问题(I、D)方面遇到困难。我们有2种解决方案——1.只问前两个层面的问题(O、R),重点在于让学生回顾所学、分享感受。2.用提供选项的方式问I、D的问题,比如用“这件事发生是因为A还是因为B?”代替“为什么这件事会发生?”
1.激发学习
ORID通过提供教学设计和提问的结构让学习更有意义。
注:每个层面的问题根据需要问1-3个即可
2.解决矛盾
ORID通过提问引导参与者自行找出解决方案。
注:过程中保持同理心的倾听,学习同理心请看公开课《03.要同理心,不要同情心》
3.团体沟通
ORID为团体构建共同的理解和尊重。
4.评估反思
ORID为个人思考和评估提供了框架。
练习
用ORID的结构写自己的读书笔记或日记,至少坚持1个月。
结语
焦点讨论法(ORID)调动了人体所有的感官来接受客观事物和经验。这些经验包括感觉、记忆和情绪。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是使用了左右半脑的直觉和推理;而且,当我们在团体中应用焦点讨论法让所有成员共同经历这四个层面时,就可以用一种结构化的方式来汇集每个成员自己的观察、经验、洞见和行动,从而丰富整个团体的学习。
期待大家反复学习、积极实践,让自己更会学习和思考,也能启发他人的智慧。
点击阅读原文收听喜马拉雅音频
你觉得公开课怎么样?
欢迎扫码填写用户反馈表
让我们听听你的建议
▼
内容开发 | 强子
传播推广 | 哈仔
文案校对&用户群管理 | 周彤
项目督导 | 柚子
本课程版权归北京益微青年公益发展中心所有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转发海报
向世界分享乡村夏令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