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2-2019,8年8人的成长故事:“那是一条路啊”。

EV强子 益微青年
2024-08-23

亲爱的益微青年(EV)志愿者:


今年是EV成立第八年,我时常感到庆幸,在几乎是一个青年最重要的大学时期,当我还在迷茫于工作考研、逐渐淡漠理想的时候,我能遇到EV,并且改变了我一生的道路。


更庆幸的是,这条路上不止有我一个。这八年间累计有10000多名大学生志愿者遇见并且选择了“这条路”,由此也成就了一个个堪称精彩的故事。从2012-2019年,我们每年找到了一位伙伴,让他来讲述“这条路”上的美丽风景。八年八人,希望他们能带你回到初遇“那条路”时的画面,也让你为“这条路”上的同行而骄傲。




     2019届志愿者
陈晓毅 / 教育专业在读研究生

"如果是太阳,就照亮世界,温暖每个生命。"

在南方一个春天里,我参加了V立营(乡村夏令营设计工作坊),那是我第一次知道EV。之前,我的教育经历很传统:体制内的小学、应试下的中学、围墙里的大学,我按着早已制定好的章程走着,看不到“自己”在哪里,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但在V立营,第一次团建让我发现自己原来有那么多发光的地方、第一次生长时刻让我发现原来伙伴之间可以有这样真诚的联结。我开始知道,我也可以是一个太阳。
 
在南方的一个秋日里,我报名了EV的乡村夏令营队长计划。我很怀念它带给我的自信和快乐,我想回到这个场域。从一名普通的志愿者成长为可以带领一支团队的队长,我已经能预想到我将要面临什么样的坎坷和困难,但很神奇的是我是那么相信EV能帮助我一起做到。我这个小太阳,慢慢从地平线上升起来了。
 
2019年的夏天,我的“星星特工队”夏令营从羞涩拘谨的开始,走到了相拥不舍的结束。我还记得用同理心帮助伙伴看见和接纳自己复杂心绪时一起坐着的滑滑梯、记得团队一起协作共创的公约和队旗、记得每个夜晚在睡袋里反复思考确认每个工作组的工作进度,这一切的一切都深深印在回忆里。那段时间,我觉得自己就像一个散发温暖的太阳,把我在EV经历的一切,带给我的伙伴们,让每个生命都感受被看见被支持的感觉。
 
太阳会越升越高,散发的光和热会越来越强,于是我带着对自己这样的期盼加入了EV的月捐。让我很惊喜的是,在这里我遇到了其他散发着光和热的太阳。

这个假期我响应伙伴的活动,为自己的家人做了一场生长时刻,看着家人被触动,我觉得我在EV感受到那种氛围,在我的家里也出现了。我好像把光和热带到了我生活的每个地方。现在我真正的相信,我就是我自己,我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太阳啊!

     2018届志愿者
肖春梅 / 美丽中国长期支教老师

“EV是我的第二所大学。”

从2016年第一次参加EV的五一集训营,到2019年大学毕业,EV几乎贯穿了我整个大学生涯,甚至可以说,EV是我的第二所大学。
 
在这里,我收获了独立、自信,也真正意识到什么是担当;在这里,我还遇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相互支持的伙伴,一直到现在我们还在支持着彼此前行;也是EV,让我开始思考,乡村儿童需要的究竟是什么,而这,也是我现在正在探索的方向。
 
EV 给我的大学生活留下了太多美好的回忆,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第一次参加生长时刻,我和伙伴们围坐在会场外面的大树下,郑重地邀请每一位伙伴坐上“热椅”,肯定每一位伙伴的优点,给彼此最真诚的欣赏……

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收获到如此多同伴的肯定和鼓励,后来我们每一年五一都会重聚,并且再进行一次生长时刻,大家互相分享一年以来的收获或是困扰,他们已经逐渐从“伙伴”转变成“家人”。
 
EV带给我的收获很难用文字一一表达出来,但是和EV的相遇是我大学四年最幸运的事,我相信,还有很多志愿者和我一样,遇见EV,也遇见了更好的自己。

     2017届志愿者
隋福毅 / 《公益时报》记者

“做一个有益于他人的平凡人,我始终在路上。”

我跟EV的关系,可能就像是一坛陈年老酒,时间越长,越发醇厚。
 
2016年10月,乡村夏令营队长面试,我第一次与EV相识,很平淡又很陌生。可能对我来说,至今能记住的就是大家在一起传递给我的使命感吧。后来,一步步成为一个“菜鸟”队长,又一次次在EV传递给我的能量中不断成长。
 
“自我觉察、同理心倾听、正向表达”是EV告诉我的三种能力。最开始抱着支教的念头而来,我只认为这是为了办好夏令营的几个“工具包”。但仔细分析一下这三种能力就会发现,这何尝不是我们完善自我的几套“攻略”呢?在这条路上,我们每天都是践行者和前进者。
 
一年的夏令营周期匆匆而过,留下了很多,但也似乎并没有那么深刻。EV还是那个充满着“神秘”气息的组织,我还是那个观望着生活的年轻人。
 
与EV的再一次相识是工作之后,也就是2019年秋。因为要完成自己走上公益记者岗位的第一份“作业”,我联系到了EV,并真正了解到了他们背后的故事。这次经历让我重新认识了这样一群人,理解了这样一件事,也知道了他们为了给大学生准备这样一个平台所付出的努力。
 
我跟EV的关系,就像是一坛陈年老酒。随着自己与EV在公益领域不断“发酵”,我会永远依恋EV给予我的这块生根发芽的土壤,也希望早日成为“独立自信有担当”的青年并支持到EV。

     2016届志愿者
罗文熊 / 教育创新工作者

“从EV开始思考个人与世界。”

2015年秋天,大二,我成为了支教团队的负责人,因为经过了一次支教,别人都觉得我已经是个轻车熟路的“老手”,可我的心里却充满了疑惑和不安。

机缘巧合下我参加了EV在西安的培训,解决了我大部分的疑惑:原来暑期更适合做乡村夏令营这种创新的支教形式,还有那么多好玩有又意思的活动,原来我们的价值可以不仅仅是补课,原来全国有很多和我们一样的团队,做着同样的事情,大家都充满了激情和自信......

2016年,为了更好地支持团队做夏令营,我第一个报名了EV的培训师计划,这一年恰好是EV筹款最艰难的一年。

四月的活动现场,爆发了EV史上最具泪点的时刻——“跪谢资方”。大家挨个上前分享自己和EV的过往,忘记了是谁带的头,大家都跪着分享,在分享前先向资方道谢,于是便叫“跪谢资方”。

大家很喜欢EV,不是因为EV能够提供给我们多少,而是在这里可以看见彼此,看见青年,还有这个世上的善和美。这一年的年底,我成为了EV的实习生,并在2017年参加了EV所有的项目。

那几年在EV的营会中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你想做什么?”“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你觉得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也看到很多人在追寻生命的价值,做教育、环保、公益......

我也从他们的故事中去思考自己、关注这个世界,虽然到目前我也只想到一些零星的片段,但这些也许会让我的生命开始属于我自己,并继续探索自己的梦想。

     2015届志愿者
林美含 / 印度创投顾问&社会创新实践者

“梦想成为资方,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影响和支持更多青年人去实现他们的梦想。”


2015年暑假因为第一次要去做短期支教,我报名参加了V立营,这是我第一次知道原来“支教”可以这么有趣、志愿者们也可以这么闪耀自我、绽放生命的可能,结束后我记得我骄傲地说:“这是我愿意花3000元学费来参加的工作坊(虽然当时三天工作坊只要300元还包住宿)”。

接下来的故事也因为那次相遇而愈发精彩。2016年,EV开始了培训师计划,我也利用在宁波的公益场地资源培养了团队的夏令营培训师,每次参加完EV的活动回到学校后,我都会和伙伴们分享我的收获,那些关于平等对话的教育理念、同理心与团队协作的志愿者素养,以及纯正的公益精神。

那一年,我也决定要做“EV的资方”,未来成立一家“美含基金会”,发挥我商业的才能和公益的追求,支持更多青年人通过公益实现梦想。

2020年初突发的疫情,让身在印度的我很难平复。1月底我就重拾“志愿者”的身份,发动一切可动员资源在印度采购物资克服种种困难,最终采购了308箱的口罩、防护服和防护镜顺利送达武汉。

       


现在回看那时的聊天记录和朋友圈,我依然能感受到作为志愿者时生命的热烈与鲜活,如今我也通过月捐逐步实现着做“EV资方”的梦想,我也相信,每个捐助EV的你也是在追求着生命的热烈与鲜活。

     2014届志愿者
吕运达 / 互联网公司运营

“EV很像是我的第二个家。”

从2014年到现在,除了2次甘肃山区支教之外,我还以会务志愿者的身份陆续参加了2016-2018年的五一集训营和2017年的益微论坛。今天不想以志愿者的身份,而是想以“共事者”的身份,聊一聊EV这个神奇的团队。
 
我相信每一个刚与EV团队接触的大学生志愿者,都会有平等对话和被尊重的感觉。EVer非常有同理心,不管是什么问题,都会耐心倾听,慎重对待,真诚反馈。而且我知道EV内部对于如何与志愿者沟通有非常严苛的要求,印象中好像有过那么一次负反馈,团队内部做了一次很严肃的讨论会。

和EV每一次的接触,都让我觉得很舒心,所以我也会在日常生活中、工作中也要求自己尽量保持同理心,照顾身边人。
 
除了感性之外,工作团队理性的一面也是我非常佩服的。EV团队人不多,但效率超高,执行力超强。每一次的大型营会,几百人的培训,从内容流程设计到会务安排,前期筹备到落地执行,每个人都各司其职,每条线高效运转。非常有幸地参与了4次会务支持,每一次都能感受到团队的默契配合,我觉得EV团队之间的默契、信赖,就像是那种战争中能放心将后背交给对方一样,完全信任。
 
这是多么优秀、善良又可爱的一群人,每个人都在发光发热。他们在用自己全部的力量影响着青年人,用自己的方式推动乡村教育,去撬动这个世界。真心觉得能得到EV支持的大学生团队和山区孩子们很幸运,因为在他们背后,有这么多人在为他们努力着。

2014年能与EV结缘,是我人生中的一次超级福利。现在工作比以前忙,参与志愿活动的机会也少了,只能以月捐的方式继续支持我的第二个家。

     2013届志愿者
龚丽(栗子) / 企业培训项目经理&自由职业者

“希望支持更多生命看见和连接自己。”

虽然“离开”EV已经好几年了,但我却经常会提起它。如果有对支教感兴趣的年轻人,我一定会推荐EV,如果有对自我成长感兴趣的朋友,我也一定会推荐EV,如果有对支持他人成长感兴趣的朋友,我还是会推荐EV,就连我自己的公益文案写作课里,我都常常拿EV的公众号举例子......
 
嗯,通俗地说,EV就像我的娘家,EV人就是娘家人!在其他场合,每次见到刚认识的EVer,内心总会涌起深深的亲切感,毫无防备觉得就是同路人。
 
既然是同路,那是一条什么路呢?我想,是一条教育公益之路,更是一个青年人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教育之路。
 
2012年暑期的支教初体验,给了我触动和思考,而2013年成为大学社团“滴水行动”的执委后,我开启了和EV真正的相伴之旅。记得我曾经说过,如果说滴水是一扇窗,那么EV就是一扇门,打开了我的视野和见识,更是打开了我的内心。
 
那一年,印象中每逢EV相关的活动我必参加。论坛、培训以及大大小小的交流活动,也因为EV结识了全国各地在做教育公益的社团伙伴,认识了教育公益领域的许多前辈们.....
 
那一年开始,我接触到了许多理念和方法:设计思维、社会创新、头脑风暴、体验式学习、引导、教练.....也对创新教育有了不同维度的学习,并回到社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这些学习虽然可能没有记住很多实际的内容,但它们塑造了我在教育公益领域开阔的视野,也令我对多元化更为包容,这些即使在我工作后,依旧能显示出极大的特色和优势。
 
那一年之后的一年,我也成为了EV的网络实习生,负责全国支教社团网络的运营和搭建......
 
和EV的缘分,从毕业后我的漂泊开始慢慢从业务上淡化,但却始终浅浅远远地陪伴着,似乎总是担心断了联系。自从成为月捐人以后,柚子哥会分享日课,强子也会分享很多思考,我又可以关注到大家的动态了。
 
一直有一个心愿:再回到EV的“培训场”上,再和EVer一起陪伴更多青年人成长,我也感觉就快实现了。

     2012届志愿者
宪木兰 / 农村社区发展领域的全职公益人

“一场自我的实现,一次人生的选择。”

2011年刚上大三的我,第一次代表社团走出校门参加“西北助力营”,第一次被营会中平等、开放、友好的氛围所吸引,也第一次知道原来真的有人以“推动高校公益骨干成长”为职业,培训不单单是你讲我听,这种参与式的共学方式,可以让每个人都互相滋养、共同成长。

当第二期助力营结束的时候,我就在会场立志,一定要将第三期搬到银川,要把这么好的氛围带到自己的家门口,让宁夏的高校志愿者们也能就近享受到这种优质公益培训的机会。

因为这种“执念”,在我和宁夏小伙伴的共同努力下,助力营三期在银川顺利举办,也可能是赶上了天时地利人和,有个小组正好给自己起了组名叫"益微",正在为新机构起名冥思苦想的柚子一眼就看中了这个名字,于是就用一块香皂把它换走了。那天就成了益微青年这家机构的生日。

正因为在公益之初就遇见了柚子,感受到了他所营造尊重他人、成长自己的氛围,让我坚定自己会走上全职公益的人生,并立志成为像柚子那样可以用生命影响生命的人。正是因为与EV不断产生联结、参与其中、学习感受,才让我找到了更好的自己。

一直觉得与EV的相遇一定会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经历,它对我的影响不单单是一段旅程、一群朋友,更是一场自我的实现,一次人生的选择。就好像我人生中的一座灯塔,每当在我工作迷茫的时候,在生活抑郁的时候,都会指引我方向,给我拨开云雾的力量。

我期待甚至渴望能与EV建立更多的联系,一起共担“支持青年独立自信有担当”的使命,期待更多奇迹与美好的发生,而我也坚信,我们终将实现它。


谢谢你看完这八个故事。

这八年,EV一共举办了100多场营会,在每场营会的《你更精彩》响起时,在每一个不舍告别的相拥后,我都无比坚信如前文这样的故事会发生,会不断发生,会在每个人身上发生。

这几天我们尽量把八年里所有的营会群都找了回来,就是为了发出这篇文章后,你可以更快回来,分享你的故事,并欢迎你以月捐伙伴的身份继续投身“这条路”。

 

EV月捐反哺计划是针对EV服务过的志愿者推出的捐赠项目,以捐赠教育的方式组建青年公益的社群,是培养独立自信有担当青年的使命延续。

 

过去八年,10000多名老志愿者中已有5%加入月捐伙伴计划,每月以30-200元不等的捐款反哺EV,也有1%投身全职公益(其中20多人先后入职EV),数千人投身教育工作,还有活跃在政府、法律、金融、咨询、传媒等各个领域的公益火种。

 

EV月捐反哺计划的价值甚至会超越所有的捐赠项目,这是一场盛大的实验,见证从5%成为100%的实验,验证大学期间经过一次或多次志愿活动点燃的公益火种是否终身影响着一个人,验证一群相同使命的人如何真正通过互助和传承实现公益行动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需要你,1/10000的反哺,也成为我们开辟道路的力量!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
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 直播预告 |

 

编辑:哈子
责任编辑:哈子


点“在看”,传递这份力量👇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益微青年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