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患上乡夏后遗症的我,难忘夏令营中无数次的触动 | 走访札记

哈子 益微青年
2024-08-24


“乡村夏令营是大学生和乡村孩子在爱中的一次学习,在这种滋养生命的教育中,我相信他们彼此都可以成为更丰盛而完整的人。”


作者:哈子
益微青年(EV)副总干事


提起每年暑期的益微乡村夏令营行动走访,我的心情总是兴奋夹杂着担忧。

2017年的夏天,我朝天空高高抛起毕业的学士帽,待它刚落下时,画面便切换成了拖着行李箱在山里颠簸前行的自己。

那时作为益微青年(EV)的一枚全职新人,我把走访视为“毕业旅行”,期待着一次脱胎换骨的学习体验。事实上,乡村夏令营行动走访没有让我失望。

五年来我见证了无数次触动和沉思的瞬间、无数大笑和泪崩的面孔,以及每逢走访掉三斤的体重。

本人是个乡夏后遗症患者

我在兴奋什么呢?

我兴奋于志愿者团队经历了去年11月开始的队长训练营、3月的正式确定队长名单、4月份的组队分工、56月份的课程设计,中间穿插了数不清的培训和例会以及营地变动的消息后,终于可以如愿以偿来到乡村小学,施展一身抱负和服务孩子的初心。

我担忧的是什么呢?

我担忧夏令营开展过程中的挑战和困难,担忧不确定的疫情会让这长达近半年的筹备付之一炬,更担忧志愿者得不到成长和收获。

和影像志愿者昊桐一起出发

今年,我走访了在湖南怀化栗子坪小学开展夏令营的B612小行星队、在重庆开州九龙山镇新寨村开展夏令营的空帆船队,这一趟让我觉得很值得。

 魔幻的开营仪式 

7月17日一早,湖南怀化阮凌汽车站,营地学校负责人向老师的女儿女婿开车接我们一起前往学校,说是他们的女儿小葡萄也要参加夏令营,现在要去赶八点半的开营仪式。

一路上有点雾蒙蒙,山路很丝滑,梯田蜿蜒的尽头也有漂亮的小楼,风景美得我和昊桐一直“哇”。


“明天你可能会见到一个完全崩溃的我”“努力不让自己哭出来”,队长波吉在我去程的路上给我铺垫了很多他的情绪状态,让我也有些好奇到底发生了什么。

刚抵达楠木铺乡栗子坪小学,场面非常热闹,校园里有很多小朋友和家长,我刚下车就看到一位大哥正在挂鞭炮。


操场上已经摆好了排排坐的椅子,队长波吉深吸几口气,站在国旗下开始了呐喊——因为没有音响,所以只能靠嗓门。


全场立马安静下来,村委会主任、中心校长、学校负责人依次上台发言,内容朴实直白,就是欢迎志愿者们来这里做夏令营。因为要很大力地喊,所以能看到大家身体往前一栽一栽的。

一位村民大哥甚至准备了稿子。他从兜里掏出来了一张A4纸大小的纸,很认真地朗读,稿子随着他的手颤抖着,台下的村民们发出笑声。

这时有个人跑过来弯腰问学校负责人向老师要不要放鞭炮,向老师大手一挥。

队长似乎毫无察觉,还在台上说“感谢XX,接下来XX”,话刚说了半截,在背后操场的一角就突然发出砰砰砰砰的巨响、火光绚烂晃眼,站在一旁的志愿者们刚开始有点懵,而后反应过来才赶紧拿手机录像。

开营仪式当天的校园

我第一次见到这样喜庆的开营仪式,一直捂着耳朵回过头好奇地观赏,很多家长们也和我的姿势一样。

但我一回头,突然发现刚刚发言的嘉宾们对爆裂的声响不为所动,他们面朝主席台上的队长笔挺地坐着,仿佛在行注目礼,那一刻我感受到一种庄重的氛围。

这些画面是让我很难忘的,因为我看到了整个村庄对志愿者们的热情与善意,就是那种没有华丽辞藻与形式,只想单纯表达自己心意的直接。

 一所11个学生的小学 

和向老师闲聊时,我了解到他是栗子坪小学唯一的老师,学校只有11个孩子,都在同一个班里上学,实行的是混龄教育,孩子们上的所有的课程都是向老师申请的公益网课。

向老师注重孩子们的阅读,孩子们已经养成了很好的阅读习惯,到了教室就会自己拿书读。

向老师已经59岁,明年就要退休了,年轻时在这所学校当老师,后来去了乡镇学校。临近退休,村民又请他回来这所小学任教。

在将近40年的教学生涯里,向老师的学生已经跨了几代人,大家对老师非常爱戴。


刚回来这所学校,其实只有一个空空的操场和一层平房教学楼,向老师积极地通过网络搜索资源,引入了很多公益组织的支持,修建了篮球场、蹦床、小足球场等,还自己开垦了蔬菜园,让这所学校变得生机盎然。

包括这次夏令营的合作,也是向老师上网搜索到了招募信息主动联系的。因为学校学生人数太少,向老师往相邻的几个乡镇分享了夏令营的消息,最终接近50个孩子报名参加。

 “哥哥姐姐会魔法哦,你们相信吗?” 


B612小行星团队由四川农业大学的14位在校学生组成,其中队长波吉和副队长椰子是去年益微乡村夏令营行动寻梦环游队的队员,对于课程设计和带领有过一定的经验。

与小朋友正式相识的第一天,小行星队的“魔法”就吸引到我了。志愿者声称自己是会魔法的人,并和入组志愿者一起演示了一下“黑魔法”。

孩子们自己偷偷指定教室里的一样东西,然后让背过身去看不到的志愿者猜是什么,志愿者们总能猜中,孩子们刚开始不相信,后面试了好几次都没发现破绽,大家觉得匪夷所思。

椰子还带孩子们学习了课堂互动口号,也是一句魔法口诀“比开尔——沉默”,当志愿者说到比开尔,孩子们就要说沉默,同时安静下来。用魔法口诀让孩子们安静,真是有创意呢!

接着志愿者带大家制作自己的姓名牌,邀请每个小朋友给自己起一个昵称,作为夏令营中的新名字。

小组志愿者们非常耐心,有的孩子不太知道怎么起名字,志愿者们就问大家喜欢什么,可以用自己喜欢的东西作为名字。于是鳄鱼先生、冰淇凌、石头特工、小浪、萤火虫、小葡萄、小王八......种种有趣的名字就出现了。

有了自己喜欢的名字,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也被更加调动起来。

由于学校人数少,缺少桌子,所以当需要桌子的时候就用椅子拼起来

小营有两个男孩一直不太说话,志愿者引导了很久,孩子们也不表态,志愿者就采用了封闭式问题,孩子只需要点头摇头就可以了。

他们表示一个喜欢红色、一个喜欢绿色,所以他们同意自己的昵称叫小红和小绿。我开始忍不住想象,有一天当小红长大了,知道曾经自己的昵称叫小红,他会是什么心情。

起名现场,志愿者鸭鸭在引导小绿和小红

孩子们绘制的个人姓名牌 图源:B612小行星团队

每个小组绘制了海报、建立了团队文化

整个夏令营的主题是“爱家乡看世界”,志愿者带领大营的孩子们了解不同城市的风俗,自行设计不同城市的旅游海报。

下午的外出活动课,又安排了“小小村史官”外出寻美活动,每个小组抽签选择独特的任务,分别是在村里采访哥哥姐姐、叔叔阿姨或者爷爷奶奶,询问村里的一些历史和他们自己的人生故事,访谈完还要搜集花花草草制作同学录。


我作为编外成员也跟着一个小组走出了学校,孩子们特别快乐,一路上跑跑跳跳兴奋极了。

出门没多久,我们就看到了一个大叔。孩子们刚打了招呼就一溜烟跑过去,熟练地打开大叔家的大门,从排着队的鸭子旁边穿梭过去,来到大叔的屋里。动作很熟练,但是说话就有点生疏。

孩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点不好开口,大叔只是慈爱地笑着看着大家。

志愿者六百姐姐帮着介绍了活动的背景,鼓励大家轮流看着问题纸提问,另一个孩子拿着本子做记录。

大叔说小时候住的是木头房子,现在住的是砖房子,村子里最大的变化是房子,吃的穿的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还说自己没有什么故事,也不知道村里有什么故事。

我们小组的采访现场

其他小组孩子的作品

虽然没有得到我想象中的精彩故事,但是孩子们依然很开心做了一次“小记者”,回去的路上捡到了一朵漂亮的花就很满足了。

六百一直在关注着孩子们的安全,跟在大家后面不断地说:“跑慢一点啊!”

 很累但很开心的生活 

夏令营的课堂模式是每个营1位主带领志愿者,孩子们分成4-5个小组,每个小组有一位入组志愿者。

全天的活动基本上入组志愿者都是和孩子们在一起的,因此也就没有了往常那种排课表上课的方式中的休息时间。

早晨八点半到十一点半,下午两点半到五点半,志愿者基本都是和孩子们在一起。我在教室里稍微坐着听一会课,就觉得有点累了,更不用提志愿者们6个小时关注着自己小组的4-5个孩子的疲惫程度。

中午和晚上,志愿者要自己分工做饭洗碗,然后开会、备课,每晚到一点左右才能睡。


这样高强度的工作内容,志愿者吃得消吗?我们也借着拍纪录片问了几位志愿者,答案是非常一致的——累是真的累,也是真的快乐。

小营的营长小蓝说,当自己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会把自己也变成小孩子,很投入地和大家玩,有时候就会忘了时间、也忘了累。

志愿者六百说,我在家都不会铺床,昨天我一个人铺了所有女生的床。

我的地铺装备:防潮垫+睡袋

说到这里其实要补充一下,六百说的铺床其实就是在大营的教室打地铺,等到夜深人静、备课结束,大营教室就变成了女志愿者的寝室,防潮垫加凉席,加上自己准备的被子和枕头,就是睡觉的地方了。

我睡了三天,真的很硌,一侧身就觉得胯胯轴疼。早晨起来还会发现身边躺着几具蝗虫的身体。

好在因为向老师住在学校,所以学校的生活设施相对齐全,可以洗澡,厨房炊具也很齐全,向老师的爱人总是在志愿者不知道的时候偷偷“不小心多做”一些菜、“不小心多蒸”一些包子和馒头,让志愿者们在辛苦的同时也感受到满满的温暖。

向老师曾经的学生也会托向老师给志愿者改善伙食、送大西瓜之类的,给了志愿者很多的支持。

 孩童的快乐与成年人的忧虑 

在走访的过程中,两种极端的感受在我的身上出现,那就是像孩子一样的快乐和像大人一样的忧虑。

白天,我观察课堂,看到志愿者和孩子之间有爱的互动,看到志愿者大强会随身携带碘伏棉签棒,孩子一旦有磕碰他会立刻从兜里拿出棉签给孩子消毒。

看到他带着一个营的孩子在操场上玩123木头人,孩子们定格时努力保持平衡的肢体和表情,我觉得自己内心仿佛被净化了,只留下了最简单纯粹的东西。

123木头人

但在晚上,志愿者们开会的时候,又让我感受到了团队工作的严谨与压力。

例会分成团队例会和课程复盘,团队例会包括每人分享感受的蘸烩(站会)、各工作组工作汇报(安全、财务、后勤、传播等小组)以及一些重要事项的讨论和安排,课程复盘则是回顾一下今日课程目标和达成情况、进行kss的分享汇总、明日课程的安排,结束之后再是大家的备课。

整个流程非常清晰、严谨、高效。我很欣赏团队能够去切换自己的能量状态,在面对孩子时快乐烂漫,在面对事务性工作时严肃认真,这“两副面孔”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更完整的团队。


结营仪式上孩子们夏令营的作品展
图源:B612小行星团队

在和队长波吉夜谈的两个晚上里,他提到最多的就是“真的没想到自己有这么大的收获“。

作为工科大学生,感觉乡村夏令营和他的专业一点关系也没有,但一年队员和一年队长的经历,让他觉得自己仿佛脱胎换骨,不论是对自我的认知、还是对世界的认知,都有了非常深刻的改变。

“这件脱离人生规划的事情,竟让我渐渐爱上。”

与队长操场夜谈至11点

因为疫情,今年很多团队都面临了换营地的情况,波吉团队前前后后换了三次营地,这对他来说是心理上的巨大考验。

因为前后涉及了太多的沟通、物资邮寄和行程的调整,花费了太多的精力,也消磨了很多热情,作为队长又要肩负着团队所有志愿者的成长、体验,过程中是非常煎熬的。能来到营地开营,已经非常不易,他一刻也不敢放松。

非常宽慰的是B612小行星团队的每一位成员都是认真且用心对待乡村夏令营这件事,波吉身边也有来自去年夏令营老队长、今年和他一起“并肩作战”的队长训练营的好友、教练和EV工作人员以及营地老师的支持,让他能够坚持下来。

一场乡村夏令营的背后,凝聚了多少相关方的力量。

 “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是什么” 

一次在操场采访志愿者的间隙,一个小朋友拿着笔和小纸条来问我:你叫什么姐姐呀?然后邀请我在纸上写下来。

我说我叫哥哥姐姐,然后指着旁边的影像志愿者昊桐说,他的名字叫姐姐,你可以叫他姐姐哥哥。小朋友愣神了,表情好像在说:“你在逗我玩?”而我那一刻其实有在认真思考,如果真的有这样的名字岂不是很有趣。

夏令营营员小葡萄写下的每位志愿者的名字

结束波吉团队走访的那晚凌晨两点,我给每位志愿者都写了藏宝袋,再打着手电筒塞到教室外墙每个志愿者的信封里。

那个时候大家都睡了,万籁俱寂,只有远处隐隐传来的吓唬野猪的人声广播,天上的星星很多。我在想这样的时刻人生中能有多少次呢。

第二天一早六点,向老师的爱人已经做好了肉丝面给我们送行,一大碗面,我吃的一口不剩,就此离开起身去往下一个在重庆的项目点。

每当想起那碗面,我就想起了阿姨慈祥的笑容。也想起向老师说的“我的成功,她有一半多的功劳”。


结营仪式上每位志愿者的画像  图源:B612小行星团队

 从“小白开”到“空帆船” 


第二个要走访的项目点在重庆开州九龙山镇新寨分校,这是去年的合作营地,由于在去年夏令营没多久学校就撤点并校了,所以今年我们是与村委会进行了合作,但开展的场地还是在新寨分校。

故地重游,带给我很多感触。

这个地方是去年的志愿者彭瑞的老家,今年他加入到另一支益微乡村夏令营行动的团队去陕西做夏令营了,还记得去年的“小白开夏令营”,留给我太多的感动。

乡村夏令营走访札记:小白开寻梦队,我们和爱永远在一起!


今年的团队名字叫做“空帆船”,由重庆几所高校的大学生组成,是朴树的一首歌的名字,也是我们今年队长训练营招募推文中用到歌曲,歌词中写道:

当我听到风从我耳旁呼啸着掠过
我爱这艰难又拼尽了全力的每一天
我会怀念所有的这些曲折

我想这应该也是所有乡村夏令营志愿者的真实心声吧。

这支团队让我学到了很多,我非常感谢他们。

一开始,我观察到团队的课程内容和带领方式和我的预期有些距离,包括例会的流程上也有很多要改进的地方,因为这支团队大家都是第一次做夏令营,并且因为疫情队长和课程组长都没能线下参与三天的集训营,所以在学习和体验上有一些缺失的部分。

但是我没想到,就在我和队长和志愿者反馈之后不到一天的时间,大家就做出了非常快速的调整,短短两天就取得了极大的进步。


他们让我看到了,只要有一份认真的初心,无论刚开始做得有多么生疏,都是可以通过合理有推动性的会议流程和针对性的反馈而走向卓越的。

我记得每晚的例会上志愿者在分享自己收获的时候,几乎都会提到孩子和自己的互动、孩子的进步,这些是志愿者最珍视的东西,也是让我感动的宝藏。

和上一支走访的团队一样,他们也是每晚要试课到一两点才会去休息,虽然住宿有专门的教师宿舍,但是缺点是学校在山顶,用水不是很方便。

由于我来走访的几天都是大晴天,山顶的蓄水池的水也很少,所以很多志愿者好几天没法洗澡洗头,甚至没有足够的水来刷牙洗脸。

床板依然很硬,我的胯胯轴依然很疼。志愿者和村委会一起做饭吃饭,大家相处也是很融洽。

临别前与团队的合影

 一个惊喜的发现 

走访的第二天,我在办公室坐着,昊桐抬着三脚架突然过来找我,说你有没有看过隔壁这间教室,黑板上还有小白开夏令营呢。

我听到内心一嗡,赶快跑过来,原来在二楼的这间教室里,除了桌椅空了,墙面上还完完整整保留着去年小白开夏令营的所有痕迹。


无论是黑板报还是小组海报、运动会奖状、情绪脸谱,甚至是掉落在地上的夏令营公约,都是那么鲜艳,一点也不像一年前的东西。

我第一时间拍下来和去年小白开的志愿者分享,大家也表示很惊喜。在教室的外墙上,还贴着孩子们写下的每一位志愿者名字,包括前来走访的我和摄影者的名字,我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外墙上写有所有志愿者名字的纸

更神奇的是,今年的团队也在学校捡到了一只小小的流浪狗,和去年小白开团队捡到的流浪狗“小面包”差不多年龄,这样的巧合真是让我觉得缘分妙不可言,也有一种隐隐的觉察,就是夏令营穿越时光的魔力。

今年捡到的小狗

去年捡到的小狗

这一次我看到了很多去年也来过夏令营的孩子,有一位叫墨水的孩子今年依然也来了。

他说去年和今年不太一样的是,去年有昵称,他给自己起名叫墨水,这个名字他很喜欢,但是今年没有了。不过两年的夏令营,他都觉得很有收获。

最后一天下午,我们采访了队长果果,果果前期调研的时候来过这个村子,过程中还因意外受了一些伤,但是她还是坚持要作为队长来现场支持。

提到为什么这么坚持的时候,果果一下子忍不住哭了,她说家访的时候她去了孩子们的家里了解情况,“我觉得这里的孩子真的很需要夏令营”,有一个家访过的孩子一直记得她,还给她写了小纸条,说一直在找她。

说到这里,果果眼泪止不住地流,她觉得这是自己的责任,她要为这里的孩子做些事情。

返程的大巴上,我感叹走访生活的体悟:“生活离不开的是什么?水、电,还有呢?”

我本来以为身旁的昊桐会说床垫之类的,但是他说:“还有爱。”我一下子笑出声,他补充:“是爱与被爱的权利”。


第一次参与公益活动的昊桐,也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了深深的触动。虽然他接的那句“还有爱”让我觉得很搞笑,但是我相信他是认真的。

去年在走访结束后我写的文章标题是《我们和爱永远在一起》,这也是小白开夏令营告别主题日的主题,但用到今年也依然合适。

乡村夏令营是大学生和乡村孩子在爱中的一次学习,在这种滋养生命的教育中,我相信他们彼此都可以成为更丰盛而完整的人。

// 点击了解益微青年的十年 //



文字:哈子
编辑:姜姜
责任编辑:糖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益微青年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