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机们最怕遇到的这件事,现在有解药了
是什么让这条最堵的高速变快了?
✎ 天下网商记者 王安忆
开车跑高速,最怕事故和拥堵。
车辆排起长龙,你夹在中间进退两难,唯有耐着性子,等待事故早点处理完毕,重新让出道来才能继续上路。
好在,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进步,高速公路事故处理时间正在迅速缩短。
2019年年初,四川交投集团川高公司与阿里云展开合作,将成都绕城高速打造成了“超级智慧高速”。
其中的奥秘就是一个称为“智慧眼”的视频智能分析平台,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对全路段视频流的秒级处理,同时借助高德的实时路况分析与服务能力,让年平均高速路段拥堵率同比下降了15%。
特别是高速事故处理和恢复通行的全程,从过去的小时级加速到了分钟级。
目前,川高“智慧眼”已成功在云南复制,预计今年会在全国推广。
为什么高速事故处理快不起来
8月26日早高峰,云图左上角的实时拥堵系数突然跳到2.3,冷成凤瞥了一眼,皱起眉头,“1.5、1.8都正常,2.3,一定是出事故了。”
冷成凤是川西绕东管理处的一线接线员,川西绕东高速是成都绕城高速的一部分。
作为进出四川的重要枢纽,这条85公里长的高速拥有近20条出口路段,与16座立交桥互通,是四川省内路网结构最复杂、拥堵率最高、通行车辆最多、高速管理问题最复杂的一段高速公路。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经过紧张排查,冷成凤和同事很快发现,拥堵源头在K1路段,那边发生了一起小轿车追尾卡车的事故。
第一时间向路巡和交警通报完事故地点,冷成凤这才松了口气,成都绕城高速日均车流量为6万辆,可是川高“智慧眼”平台预测,今天车流量将达到18万辆,真堵起来,可不得了。
8月26日早高峰排查到的一起追尾事故
只有第一时间定位到事故或抛锚位置,才能尽快恢复高速通畅,三年前刚入职川西绕东管理处时,冷成凤就被告知这项工作的重要性。
然而,迅速定位并不简单,冷成凤刚到管理处时,同事们还在采用人眼轮询定位。
所谓人眼轮询,就是接线员接力翻看实时路况视频,“一旦看到行驶缓慢路段,就要放大视频画面,排查前后路况。”
全路段共有上千路视频流,人眼轮询的信息处理能力可想而知,速度和准确度都会受到限制。
有时候,还会遇到一些突发情况。
冷成凤刚入职时,川西绕东管理处有天晚上接到12122来电,称一名车主报警求助,说自己的车翻到了沟里。
绕城高速上没有路灯,附近也没有参考地标,再加上车主惊魂未定,电话里说不清自己到底在哪,甚至连在外环还是内环都不清楚。
车主只是回忆,自己是从成雅路上来,好像经过了一个服务区。
冷成凤和同事推测,事故可能发生在外环还有2公里入城的地方,没想到,川高路巡大队和交警六分队赶到现场后,并没有发现任何事故。
路巡和交警只能兵分两路,将85公里的绕城高速全走了一遍,每隔一段路,他们都要停下车,用手电在周围找上一圈。
两个多小时后,路巡人员才在内环往绕西的路段上,找到了蹲在路边的车主。
还好,车是翻到了沟里,幸亏,事故发生在晚上,如果是早晚高峰呢?等到2个多小时处理完事故,整条高速可能都要堵死了。
四川高速“智慧眼”连续接受实战考验
快速定位事故地点,快速恢复高速通畅,是成都绕城高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摆在高速行业面前的一道难题。
2019年初,四川交投集团川高公司与阿里云展开合作,联手打造行业领先的智慧高速。
针对事故和拥堵这两大痛点,双方合作打造的视频智能分析平台“智慧眼”在一个月内上线,高速装上了智慧大脑,成都绕城高速的实时路况被投射到两块高速态势云图上,冷成凤坐在智慧大屏前,就能实时查看拥堵路段。
依托阿里云十多个算法,川高“智慧眼”提供了5大功能模块,其中最关键的就是事故报警功能。
阿里达摩院视觉AI可以从近千路视频流中秒级发现事故,并在大屏上自动弹出事故告警画面,冷成凤只需将电脑屏幕切换到事故画面,定位事故位置时间大大缩短。
2019年春运期间,“智慧眼”迎来实战考验,在车流量增加的情况下,成都绕城高速平均车速同比提高2%,拥堵指数从2018年的16天下降为6天,12个重点路段,拥堵率同比下降10%。
2019年五一假期,有3个雨天,成都绕城高速出口车流量同比上涨4.89%,但12个重点路段的拥堵状况明显减少。
从人眼轮询到辅以AI主动报警,“智慧眼”在重点路段超额完成“缓堵”目标。
“智慧高速是一次强强联手的尝试。”阿里云智慧高速架构师刘勇介绍,一条85公里长的绕城高速,每天会产生TB量级的数据,但是阿里云“边缘成网+中心一朵云”的模式,能让边缘计算发挥最大效果。
除了强大计算能力,目前川高“智慧眼”上同时搭载了阿里达摩院30多套AI算法,还有高德的实时路况分析能力,可以做到近千路视频流秒级处理。
路巡队员觉得自己像外卖小哥
2019年8月,“智慧眼”又迎来了软件和算法的再优化。
在川西绕东管理处一线员工的建议下,阿里云为平台新增了“一键定位”和“一键播报”功能,真正实现了“感知-发布-处理-缓堵”的闭环。
现在,冷成凤和她的同事们接到事故电话后,只需要用鼠标点击“一键定位”,系统就会自动发送给车主一条短信,车主打开短信链接,就能将实时位置通报给平台。
再按下“一键播报”,关于事故的所有信息,就会通过AI语音电话,告知川高路巡大队及交警六分局。
至此,冷成凤们负责的这部分工作结束,全程不用说一句话。
“我们专门做过一次统计,以前一次事故要打20通电话,才可能把事故信息说全。”
8月26日这起追尾事故,路巡大队在接到AI语音电话后,在拥堵系数远超平时的情况下,从事故发生到路段重归通畅,只花了不到20分钟。
智慧高速也改变了路巡队员的工作方式。
路巡队员的主要工作,包括协助交警处理事故,现场照相取证,裁定赔偿金额,联系吊车拖车,疏导应急通道,确保道路通畅等等。
路巡队员帮助一起抬受伤人员
“过去巡逻,要带着笔记本、记录单,手提一个铁皮箱,腰包里还要放着印章和印泥。”川高路巡大队的大队长肖佑航,在高速路段工作了十余年。
肖佑航(左)正在与同事勘察现场
过去这套流程,会引发一些问题,比如人工填写的纸质信息不准确,常有路巡队员把外环事故报成内环。此外,还要额外填写摩托车上路、车辆占用应急车道等违章信息,记录不规范且出错率高。
肖佑航与路巡队员清理现场,疏通道路
路巡队员也最怕事故地点定位不明,有时候大型货车侧翻一占就是三个车道,如果救援队伍无法及时到位,就会造成长时间的拥堵。
翻车后东西洒落一地,就要快速清理现场
有了“一键定位”和“一键播报”,路巡队员救援时间缩短到半小时至一个小时。
如今,肖佑航中队接管了k1-k42路段,一辆车三个人,出任务时带上一台平板电脑就行。
队员一边在高速上巡逻,一边等候管理处就近派单。
处理事故和违法事件,只需拍照取证上传,几秒钟完事。
处理事故和违法事件,只需拍照取证上传
“便利到我不太习惯,虽然不用提铁箱,但系统派单给我的时候,总觉得自己像个外卖小哥。”肖佑航打趣道。
几个月前,一辆满载家具的货车在高速上发生自燃,肖佑航带领的路巡队接到自动播报,一边赶往现场一边安排救援车辆,救援车辆到得比消防车还快。
很多时候,事故车辆刚停到应急车道上,路巡大队就出现在现场了。
要不是有“智慧眼”助力,这样的场景,队员们过去想都不敢想。
终极目标是服务自动驾驶
随着事故处理时间大幅缩短,2019年,成都绕城高速年平均拥堵率同比下降了15%。
2019年6月,川高和阿里云成立了智慧交通联合实验室,在智慧高速、车路协同、道路智能化、交旅融合等方面持续展开全面合作。
刘勇透露,借助川高“智慧眼”和高德地图,不久的将来甚至可以赋予驾驶员一种“上帝视角”——将前方一公里的视频流直接推送给驾驶员,“如果小轿车撞了,这算小事,万一是油罐车呢?”
目前,川高“智慧眼”接入高德地图后,已经可以自动分析出某段路的拥堵程度,并同步诱导驾驶员驶入无拥堵车道,“这些都是阿里云在车路协同布局的关键点。”刘勇认为,未来信息同步肯定会达到毫秒级。
目前,阿里云已服务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的路网中心,每天为上亿车次提供更人性化、更智能的出行体验。
在浙江,首条智慧高速公路“杭绍台”刚刚通车,绍兴交投与阿里云在该路段深度合作,共同打造全息感知的智慧高速云控平台,在国内首次实现了高速公路主动交通管控和服务,支持准全天候通行,恶劣天气下也能保障出行安全。未来还有更多车路协同智慧应用场景将在“杭绍台”落地,包括车道级导航服务、路侧安全辅助驾驶,及自动驾驶的技术支撑……
在广东,广州北环高速的通行效率提升20%,异常事件自动感知率提升66%;
在甘肃,两徽高速的异常事件发现和处理时间缩短50%;
越来越多的高速正在“上云”,随着老基建和新基建的融合,通过基础设施云化、路况信息数据化、服务智能化,高速公路正在打造全新的出行体验。驾驶员的难题正在一一被解决。
敲黑板(ID:qiaoheiban8),天下网商旗下科技号,这里有一把洞见未来的钥匙,赋予你观察全球互联网科技新闻的独特视角。新技术背后的密码,好看好懂的行业要闻,鲜为人知的科技历史……科技改变你我生活,而我们专注那份思考和温度。
扫码关注,看我们每天为你准备的知识干货。
转评赞三连击,每天了解互联网商业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