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碗拉面的故事,时隔一年上新了~

点蓝色字关注“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站在新年的入口,我们回望2021年的点滴,迎接2022年的到来。总台央广中国之声从2014年元旦起推出大型记录报道,10位记者每年对10个中国基层地点和个体进行持续追踪和样本观察,记录时代、社会、国家的进步,展示微观个体不断递增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从广西的布兵小学到深圳的黄贝岭城中村,从青海的阿什努乡到北京的寸草春晖养老院,从杭州的留下街道到上海自贸区……那些我们一直牵挂、惦念的人,他们的2021年过得怎么样,对2022年又有什么新愿望、新期待?


刚刚过去的2021年,中国宣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在青海化隆的阿什努乡,这一年里当地政府积极谋划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易地搬迁和产业发展,村民们奔向更宽广的致富路。总台央广中国之声大型记录报道《你好,2022》,今天播出第一篇《脱贫村里走出的诗人》。

全乡人口减少至1300余人

乡政府希望帮剩下村民实现搬迁愿望

“卡力岗是一座山,也是我的一座精神丰碑……”

这是37岁的马乙拉四在读自己写的诗——《仰望卡力岗》。诗里的卡力岗,在他的家乡青海化隆。过去的几年里,总台央广中国之声记录了卡力岗山区的阿什努乡搬迁、脱贫的历程,在一月大雪封山的化隆看马乙拉四参加拉面大赛,也在十二月江南的冬夜到访过他开在异乡的拉面馆。

△2020年12月,江苏太仓。拉面店深夜打烊后,马乙拉四的外甥马成林在打扫卫生。

阿什努乡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在2019年全部脱贫,易地搬迁也在当年告一段落。全乡人口从8000多人减少到1300多人。不过,马乙拉四的母亲还留在阿什努乡若兰村的老家。

马乙拉四说,老家以后可能会一年比一年人少,母亲岁数也大了,再三劝导,她也愿意搬迁。

△马乙拉四和母亲在一起(2020年12月 刘晏摄)

2021年,乡政府希望争取乡村振兴战略的项目资金,帮剩下的村民实现搬迁愿望。马乙拉四在村干部征集民意的电话里帮母亲回答了“搬”,但是若兰村村委会主任马沙力海说,老人还有自己的想法。“老人不想搬的原因是自己还养着牛和羊,还能有点收入。”

若兰村的马毛沙也有类似的考虑。村里的生活条件比往年好了,也方便养牛羊,他们宁愿留在村里。但也有更多年长的老人愿意去生活、就医方便的城区。△阿什努乡若兰村里的羊。白杰戈摄

“没有知识和文化不行”

他希望孩子们用知识改变命运

马乙拉四一家人居住的化隆县群科新区,街上一年比一年干净、热闹。小儿子马旭瑞说,以前路上泥沙特别多,现在没有那么多了,车和树也变多了。

△马乙拉四(右一)在校门口等儿子。闫懋鹏摄

兄弟俩每年只有放假的时候能回阿什努。大儿子马旭磊表示,自己比较向往山上的生活。“那是父亲的家乡,也是奶奶住的地方,没有那么多噪音,空气也很好,放眼望去一望无际。”

回到电梯楼房里的家,兄弟俩先做作业,马乙拉四在旁边看着他们。“像他们这么大的时候我已经不上学,在放羊了。因为老人不识字,学习方面管得少,后来开拉面馆,在外创业这几年,我觉得没有知识和文化不行,孩子们要用知识改变命运,要把他们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

卡力岗的人走出去
卡力岗的产品要卖出去
今年11月,马乙拉四的诗在当地的社交媒体上发表,两个儿子都在评论区里留了言。“看到孩子们的留言,我有点自豪。”
在老家的日子里,马乙拉四也参加化隆县文联的活动。这天,是一位本地作家新书的交流会。
马乙拉四在发言中引用书里的句子:“化隆人就是做出一碗碗这样的面才走出闭塞的村庄,走向美丽富饶的城市,走向富裕美好幸福的生活,走向充满希望和机遇的未来。”
他说,新的一年,希望能再开一家拉面馆。“年后疫情好一点的话,我肯定要出去,到外面去打拼生意。”
阿什努乡党委书记何谋隆说,新的一年,除了外出谋生的“拉面经济”,也希望发展起本地的产业。
“乡村振兴方面,现在乡党委政府主要研究发展产业。先把养殖大户扶持起来,下一步就是‘一条龙’:屠宰、销售、半成品包装、产品深加工。这样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都是非常好的发展。”
卡力岗的人走出去,卡力岗的产品要卖出去。而父亲这首关于卡力岗的诗,兄弟俩也有各自喜欢的段落:

小儿子马旭瑞:一座山有多高,才够得上仰望。


大儿子马旭磊:卡力岗是我的家乡,是离天最近的地方,如果你想晒太阳,请来卡力岗……这里的紫外线能消灭世俗的病毒,恢复你健康的模样。


本文来源: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ID:zgzs001)

往期回顾


监制/李宇飞记者/白杰戈 葛修远新媒体编辑/张娅喃

你好,2022↓↓↓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