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剧评 | 《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一曲雄浑深情的草原颂歌
点击“CCTV电视剧” 订阅哦!
昨日在总台央视电视剧频道(CCTV-8)首播收官的电视剧《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是内蒙古草原上的一首深情长调。
这部讲述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南方青年到草原边疆建设生活的故事,在不期然间击中了大众。
远去年代多重记忆的交织融合
《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对日常生活的情感化书写伴随着那个时代的理想主义与英雄主义激情。
当然,倡导温暖明快基调的时代语境是这一故事讲述方式的大背景。
同时,这部剧具有丰富的草原地域元素和别致的乌兰牧骑风采。
在年轻的男主莫成名的视角下,城市的生活压抑乏味:小屋狭仄,令人窒息,毫无尊严的父亲、内敛冷漠的母亲……
一切让他只想尽快逃离。
美丽的草原姑娘杭拉的皮袍子温暖了莫成名的身体,更让他荒芜的心第一次感受到关怀和爱;
一颗红心的宁安,他的赤诚与牺牲让莫成名深深感受到理想主义的力量。
草原大地在作品中,被创作者赋予了如至亲父母般深沉的爱。
这爱最终治愈了莫成名这位都市的年轻人,还让肺病严重的弟弟莫青山恢复了身体的活力。
然而,草原大地有时又凶悍苍凉得令人恐惧,狼群、缺水、山火、暴风雪……与之伴随的是宁安、莫桑梓、纳木海们“为有牺牲多壮志”的英雄主义情怀。
不幸的妹妹莫桑梓浴火重生、得以正名是如此残酷,但终获烈士之名,这烈火也一同烧去了她在都市所受的屈辱与可畏的人言。
深重的伤痛与英雄主义的混杂,激荡起人们错综繁复的情绪情感。
但这首“长调”始终贯穿着乌兰牧骑这支草原红色轻骑兵的尽情歌舞,为作品平添了活泼欢快的情调。
全剧也渗透着莫成名对达瓦草原的用心反哺——他为当地放羊、打井、教小学生,年复一年地跟随乌兰牧骑巡演;
和蒙古族妻子杭拉养育三个养子,用心开掘他们的音乐才能,直到日后他们成为著名音乐组合……
《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满载着久居大都市的异乡游子眷恋心灵故乡的深情吟咏,真实还原了具有年代质感的草原民族生活风貌与社会背景;交织着乌兰牧骑的时代记忆与诗意浪漫以及现代都市人对草原和那里的人民的怀恋之情;更饱含了创作者对时代社会、人生人性的多重思考。
都市与草原、汉族与蒙古族,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中华文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无法分割。
鲜活人性凸显
《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凸显时代的质感,常常从小处着墨,这也是该剧能够触发人心的艺术密钥之一。
剧中反复吟诵的毛主席的《七绝·改诗赠父亲》: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这诗句正好是莫志乡、莫成名、莫桑梓、莫青山南京莫家四兄妹的姓名由来。
作品平和婉曲地展现了人物博大的同情心与善意:
曾经爱慕蒙古族姑娘杭拉的达西,为了杭拉的幸福,不惜造成误会、以激将法逼知青莫成名向杭拉表白;
知青周伟更是为了好兄弟莫成名不再为失去杭拉的定情信物皮袍子伤心,悄悄用自己的大部分积蓄去把皮袍子换回,又轻描淡写地送还给杭拉。
小弟弟莫青山肌体病弱,却目光如炬,以毒舌出名,他口中的“坏老头”“丑丫头”最终却都成为和他血肉相连的亲人。
莫青山也从蓬头垢面的“坏老头”平静的讲述中,才明白老人的心中竟埋藏着如此刻骨铭心的苦涩柔情。
再如田玉珍这个刻板教条的街道女干部,一直以反面形象出现,演员的表演逼真而传神,作品曲折地揭示出她对莫家人又爱又恨的复杂情感。
对莫成名,她粗声大气,内心里却充满了倾慕与柔情,将自己积攒多年的毛主席纪念章全都送给了要去草原的莫成名。
她又一直嫉妒莫桑梓,但得知她牺牲后,她据理力争让莫桑梓获得英雄烈士的称号。
作品通过弟弟莫青山嘉许了莫桑梓的勇敢,但同时,很多时候莫桑梓又无比矛盾,心高气傲如她,如何能不厌弃自己委身于权势人物鲍国彬以换取利益?
她看似不在意名声,其实那从来都是捆绑她的锁链,直到来到草原,亲耳听到纳木海告诉她:名声,这个东西没那么重要。
她自在起舞,正是压抑已有的心灵逐渐舒缓的表现,只是这种身心自由的日子太短。
独属于莫成名的成长是心灵之爱的复苏,他不再蜷缩在自己心底的那一点儿苦闷与孤独之中,而是心中有了牵挂的成年人。
重返南京时,他对父亲第一次产生了亏欠不忍之情,也重新认识了双亲。
当一个人感到对别人有所亏欠时,其实就是跳出了自我的狭隘天地、能够推己及人,其后,爱心焕发、良知觉醒、自省降临。
当然,该剧开场时的男主莫成名形象上有些显老,不过全员演技在线,老戏骨演技尤为精湛。
对莫成名身处的达瓦草原和乌兰牧骑生活体现得有些许理想化;改革开放后莫成名带领乌兰牧骑队员南下演出又像是按下了快进键。
然而结尾处以表现主义手法将莫成名对草原第二故乡的深情热爱与怅然若失表现尽出,则是导演炉火纯青艺术功力的显现。
曾执导过经典影视作品《激情燃烧的岁月》《士兵突击》的康洪雷导演,带着对家乡内蒙古的深情创作了这部《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对导演创作史与他的家乡而言,该剧有着特别的意义;
但同时,作为早已贡献了很多部精品之作的著名导演,似乎又无需借助这部作品来证明什么,这也让人们对这部剧的接受更加从容,去自然地感受剧集的年代质感与真情实感。
评论员 戴 清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
更多精彩央视剧评点击
总监制丨梁 红 夏晓辉
监 制丨杨春果 赵颖新
主 编丨杨 珺
责 编丨罗石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