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 创始人Sam Altman 曾提出一个观点:过去通常认为 AI 最先影响的是体力劳动等重复工作,最后才是创造性工作,但现在看来却以相反的顺序进行。
那些需要「创造性」的工作,AI 似乎也可以胜任,甚至完成得更好。
Kwebbelkop 是一名坐拥 1510 万名粉丝的 Youtube 游戏主播,与李子柒的 1790 万的粉丝量相当,可以说是妥妥的 YouTuber 顶流。
▲ Kwebbelkop 的 YouTube 主页早在 2010 年,Kwebbelkop 就开始在 Youtube 上传视频,一开始是《使命召唤》的游戏实况,现在则主要玩《GTA 5》和《我的世界》,还有一些现实中的挑战视频。▲ Kwebbelkop 正在挑战在嘴里同时含着曼妥思和可乐
▲ Kwebbelkop 在 GTA 5 中尽量让车在空中翻更多圈足够的幽默感和搞怪猎奇的内容,加上十年如一日地高频率更新,以及一头充满个人风格的秀发。这些显著的个人特质让他源源不断地吸引了来自全世界的观众。从爱好到工作,Jordi(Kwebbelkop 的真名) 始终是 Kwebbelkop 频道不可或缺的核心。五年前他发现,一旦自己离开镜头,他的公司就会立刻陷入瘫痪。「每次我想要去度假或者想拥有一点属于自己的时间时,我都很难实现。因为这会让我的事业彻底停滞。」他不得不思考如何改变现状。直到生成式 AI 的出现,让他找到了一丝希望,他顺势成为了最早一批拥抱 AI 的视频创作者。Kwebbelkop 第一个由人工智能制作的视频在一个星期前上线。这是一个《我的世界》的游戏实况。Kwebbelkop 要在游戏内完成「单方块挑战」(One Block Challenge),这是在《我的世界》里很常见的挑战,甚至 Kwebbelkop 已经是第三次做这个题材的游戏实况了。让这个视频变得不寻常的,是人们发现 Kwebbelkop 变成了 VTuber(虚拟主播)。曾经和他亲密合作的 YouTuber Slogo 听出来他的英语口音也变了,还混杂着机器合成声的味道。甚至以《我的世界》游戏实况起家的 Kwebbelkop,居然忘记了如何在游戏里种西瓜。除了这些不寻常外,观众还看到 Kwebbelkop 的虚拟形象突然怪异地拧了下脖子,这可能是因为动作捕捉设备识别出错导致的。Kwebbelkop 没有透露太多关于他如何使用 AI 来制作视频的细节。但能猜到的是,这是由另一个人顶着 Kwebbelkop 的「皮套」做的视频,然后用 AI 把声音模仿成 Kwebbelkop 的样子。观众对他的「升级」显然并不满意,这个视频目前获得 19000 个踩,数量是赞的 10 倍。「我想我可以代表大多数人的想法,我想念旧版的 Jordi 了,我认为这对他来说是一个糟糕的决定。」「他从一个《我的世界》的游戏解说,变成了我无法理解的人造恐怖。」但 Kwebbelkop 不这么想,至少现在他能在工作和生活上取得平衡了。他得以在频道不停更的情况下好好休息,甚至直接退休。Kwebbelkop 在 X (Twitter)表示,认为 Kwebbelkop AI 「没有灵魂」的想法很可笑,因为只有人们知道、认为或者假设一个内容由人工智能生成的时候,才会说它「没有灵魂」。如果人们不知道的话,人工智能的创造力表现会比普通人更好。他说的似乎也不无道理。自从 Kwebbelkop 宣布使用 AI 制作视频后,有很多人开始指责他发的推文和 YouTube 评论也是由 AI 生成的。但他直接嘲笑这些人根本分不清哪些内容是 AI 生成的。他最后还不忘在推文结尾署名「 Jordi (真人)」。Kwebbelkop 告诉《连线》杂志, 「在这个行业里(YouTuber),你开了一家公司,但公司完全依赖你这个人来运作,这绝对是个可怕的商业模式,风险太大了。」2021 年时,Kwebbelkop 就推出了一个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 VTuber —— Bloo。这是他第一次尝试用虚拟形象运营一个 YouTube 频道。现在他已经收获了 78.3 万名粉丝,成为 Kewbbelkop 的另一个收入来源。相比其他 VTuber 通常只有一位「中之人」(VTuber 背后的扮演者)不同,Kwebbelkop 在一次采访中直言不讳地表示 Bloo 由 3 个人扮演,而且是三把不同的声音。但他们共享一个人设——一个蓝色头发的素食者。相比 Kwebbelkop,没有肉体的 Bloo 只能做游戏实况的视频。一开始他通过和 Kwebbelkop 合作来提高知名度,直到后来才逐渐转为独立「出镜」。Bloo 和 Kwebbelkop 在视频主题上有所重叠,所以 Bloo 确实承接了一些来自 Kwebbelkop 的流量。甚至一些 Youtuber 观察家发现,Bloo 的推出让 Kwebbelkop 频道的播放量下滑了。但 Bloo 的实验目前来看还挺成功,Kwebbelkop 开辟了第二频道,让他的公司同时运营两个 IP。同时 Kwebbelkop 也可以从节目中脱身,管理公司发展或者开辟其他业务。Jordi 还曾表示过一旦 Bloo 的播放量稳定地超过 Kwebbelkop 后,他会逐渐放弃 Kwebbelkop 的频道。后来,Jordi 因为父亲去世、感情变化而患上心理疾病,他和另外两名 YouTuber 搭档暂时解散了合作,连游戏实况的更新也变少了。这些变化也变相证实了 Bloo 确实为 Jordi 创造了一些收入,让他的公司能持续运转下去。他的下一步,就是让 Kwebbelkop 也变成 VTuber。诚然,对于 Kwebbelkop 来说,让 AI 替代自己有着说不尽的好处。毕竟 Kwebbelkop AI 可以永远顶着塑料一样的爆炸头发型,它不会变长、变毛糙,更不需要打理。Kwebbelkop 不再需要为了保持人设,而一直维持相同的发型。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影响力者营销专家」Lia Haberman 认为,这给了创作者们一条新路子,他们可以克隆一个方方面面都很像自己的「人」,而不必担心衰老、体重增加或者健康问题。但她同时也表示,观众对此不一定会买账。因为 YouTuber 们的吸引力在于他们具备人性,能够和观众建立某种意义上的社会联系。人们至少会对 YouTuber 产生共鸣,或者想成为他们。但当 Kwebbelkop 变成 AI 的时候,人们仿佛与他失去了这种联系。观众们知道这个 3D 爆炸头发型的「人」背后,不是他们熟悉的 Kwebbelkop,而是另一个扮演者,用着 AI 模仿出来的 Kwebbelkop 的声音。甚至视频的剧本,都可能是由一个反复观看学习 Kwebbelkop 视频风格的 AI 生成的。当然,还有社交平台上的回复。Kwebbelkop 在近日的视频里证实了,他的一些推文是 AI 自动回复的。尽管粉丝们都对 Kwebbelkop AI 感到厌恶,但 Kwebbelkop 显然不这么想。他觉得人们认为 AI 会毁掉他创造力的想法是个误解,反之他觉得 AI 能增强他的创意。他认为对于一个创作者(Storyteller)来说,只要讲出好故事就行了,没有人在乎这个故事是写出来的、拍出来的还是 AI 生成的。他很有信心地认为 AI 可以学习并复制他的创造力,并决定把他最重要的资产—— Kwebbelkop 频道押注在人工智能 VTuber 的转型上。Kwebbelkop 还希望更多创作者加入到 AI 创作中,或者说,是希望大家购买他开发出来的 AI 创作工具 —— Project V。这是另一个不同于 Kwebbelkop AI 的工具,Project V 更加自动化,几乎只需要一些提示词就能在十分钟内完成台词、图像、声音、剪辑,甚至还有一个 VTuber 的形象,不过只能生成一些短视频。
▲ 该频道是 YouTuber Jensen Tung 的实验,他成功在 1 个月里通过 AI 创作的短视频获得近 10 万播放量Kwebbelkop 在他的 X (Twitter)开放了 AI 创作工具的注册,但目前只允许 10 名筛选过的用户试用。未来他希望把AI 创作工具以 100 美元一个月,每个月限额 60 个视频的方式公开销售。他归纳这个工具的三个优点:让你休息一下、扩大你的品牌规模、还有在你临终时想到自己的毕生心血能永垂不朽。评论很不客气地反驳了他,「第三个优点简直在贬低了你作为人类所做的努力,你的毕生心血根本不属于你」。抛开 AI 生成内容的版权归属问题不谈,这更像一个关于 AI 生成内容和创作者之间的关系的思考。现在人类版的 Kwebbelkop 不再坐在镜头前打游戏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粉丝们不认识的「中之人」,他一边操作游戏里的角色,一边让动作捕捉设备扫描脸部来匹配 Kwebbelkop 的 VTuber 形象。而他现在之所以坐在这里,只是因为 AI 还不能代替他的存在。「中之人」有可能也会消失吗?毕竟「阿尔法狗」(AlphaGo)的孪生兄弟 AlphaStar 不仅会玩《星际争霸》,还打败过《星际争霸 II》的世界冠军。当我们看到孙燕姿面对 AI 孙燕姿的感叹,环球音乐主动拥抱 AI ,数字人主播开席卷直播间,无论是靠美貌、才艺、幽默吸引粉丝的博主,似乎都会迎来不知疲倦的新对手。至少对于 Kwebbelkop 这种游戏实况主来说,完全变成 AI 好像也没有这么意外。或许就连李子柒这样的顶流,也可能用 AI 制造出来。AI 新职人系列AI 在狂飙,不同领域纷纷涌现将 AI 注入工作中的从业者,我们把这些人称为 「AI 新职人」。在 ta 们身上,看见 AI 与人在「取代和被取代」之外,更错综复杂的关系。
宜家曾经「致命的痛」,启发了这个新技术 | Feel Good 周报
昔日头部新势力倒闭,车机马上变「板砖」,买车必须承受这个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