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英伟达市值屡创新高,黄仁勋的下一步:寻找新的「OpenAI」
甲骨文创始人 Larry Ellison 去年聊起,自己曾经和马斯克一起请英伟达 CEO 黄仁勋到加州一家高级日料店吃饭,苦苦哀求想要点 GPU。
这也难怪当扎克伯格上个月说出「到这今年年底,我们将拥有 35 万个英伟达 H100」时尤其自豪。毕竟得有算力,你才能在 AI 大战里占个号。
这里的问题是,你得提前一年给英伟达下单支付,然后你在一年后或者更长的时间才有可能拿到硬件。然后情况是,「噢,你在从别人那买啊,那我想可能还得多等一会(才有货咯)。」 虽然也不确定英伟达是否真会这样做,但其中关系依赖程度也是可以想象。
在现有的数据中心里,很多人会共享一个计算机集群,并将文件存在一个大型数据中心上。
AI 工厂则更像是一台发电机。非常独特。
我们在过去几年里都在建造它,但我们现在得把它变成一个产品。黄仁勋坚信,这个现在还没定下名字的新产品在未来将无处不在,所有公司都会需要。所有汽车公司都会有有一个建车的工厂 —— 建实际的产品,原子级 —— 也会有一个为汽车建造 AI 的工厂 —— 电子级。
事实上,你看埃隆·马斯克就在做这个。他对于未来工业公司形态的思考比我们大部分人都超前很多。除此以外,铸成英伟达今日地位的远见,也在发挥作用,寻找着下一个能像「AI 淘金热」般改变一切的领域。「造王者」还是「最佳拍档」?
那些都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他们不用靠我们来背书。
(在科技界,)我们用的词语都是「创造」「改善」「加速」,你们却爱「靶点」「抑制」这种词语。开玩笑暖场以外,他还聊了「冷冻电子显微镜技术」「X 射线晶体学」和「结构预测」这类行内话,最后不忘大声呼唤合作:我不是故意卖弄的,但你们说还有那家芯片公司 CEO 能这样聊呢?在药物发现的整个过程上,我们都有算法,我们有数学有专家,我们可以成为你的伙伴,所以(有需要)务必和我们联系。
Jacob Berlin 就切身体验到了英伟达的支持。他是其中一家获得英伟达投资的生物科技公司 Terray Therapeutics 的 CEO。该公司的算法最开始在他自己看来「还不错」,还能用。当英伟达开始加入后,Terray Therapeutics 有了新的算力和工程支持,决定直接把模型重新训练一次:我们的现在的表现好太多太多了。
如果没有和英伟达合作,没有他们的支持,我们自己没法做到这样。
我们会帮他们变得更高效。如果你的吞吐量增加了五倍,那你从实际看就等于得到了额外五个 GPU。除了技术支持,这些创业者中的一部分人还获得了另一让人羡慕的「特权」—— 和黄仁勋建立直接联系。旨在建造能像人一样思考的 AI 的 Imbue AI,虽然 CEO 没拿到额外 GPU,但她却有黄仁勋当导师。
即便不是每家被投资的公司都有这待遇,黄仁勋的投入还是相当难得。之前黄仁勋上播客节目「Acquired」接受采访时有一段对答挺火的。当时,黄仁勋被问到如果现在他 30 岁,他会选择创业吗?会创立什么公司?黄仁勋的回答是:「不会。」在他看来,创业真的很难,如果他当初知道这一切会那么难,他可能不愿意再经历一次这些痛苦和艰辛了。他觉得,创业真得靠「无知」才有勇气:我现在和创业者碰面的时候,他们会跟我说一切都很容易,我会很支持他们,不会刺破他们的幻想泡泡。
但我内心知道,「噢,一切可和你想象的完全不同。」
现在,他们正在努力为自己耕耘另一个数十亿级别的垂直市场。
2024 年了,软盘没有被淘汰,还成了这些音乐人的最爱
今天开始,GPT-4 不再是全球最强大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