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多父母渴望孩子是天才,可他却把一个天才少女培养成了“普通人”
看点 今年4月在美国上映《天才少女》是一部与《摔跤吧,爸爸!》完全相反的教育影片。电影中的七岁少女是一个天才,但独自抚养她长大的舅舅采取了与常人截然不同的态度。不但不请专门的数学教授辅导她,还一再叮嘱孩子“不要显露你的特长”。因为在他看来,她首先是个孩子,然后才是天才。
文 | 千寻 编辑丨李臻
如果你的孩子是个天才
这个小标题,看上去就像一张中了大奖的彩票。如果说不同孩子起点不同,那么,有天赋的孩子的起点明显高了很多,用俗话说,就是“老天爷赏饭吃”,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孩子从出生就自带外挂呢?
好吧,我们假设这个命题成立,你就是撞了大运,你的孩子是个天才,接下来,你会怎么做?我相信,80%以上的父母都会暗下决心:“哪怕砸锅卖铁,也要给孩子创造条件,把他的天赋发挥出来,千万不能埋没浪费了。”
有人却恰恰相反。
影片中,七岁少女玛丽,是一个数学天才,独自抚养她长大的舅舅弗兰克面对玛丽的数学天赋,采取了与常人截然不同的态度。他不但不请专门的数学教授辅导玛丽,还一再叮嘱玛丽:“记得,不要显露你的特长。”
不过,孩子就是孩子,低调真不是他们所擅长,更何况是玛丽这种有主见,有个性的天才少女。
玛丽第一天上学就展现出了惊人天分,在课堂上口算出57乘以135,顺便还把得数开了个方,轻轻松松用天赋碾压了她的班主任老师。
她的天分就这么暴露了。
之后,姥姥伊芙琳出现了,要跟弗兰克争夺玛丽的监护权。
伊芙琳说,“弗兰克,你靠在码头给人修船维生,收入低,还没有医疗保险,根本不可能给玛丽一个好的环境。像玛丽这样有天赋的孩子,她需要更好的学校,更专业的老师,我收入高,本身又是剑桥数学系高材生,完全有财力、精力和意愿好好栽培玛丽。”
看到这儿连我都信服了,觉得玛丽就是应该跟姥姥走啊,舅舅弗兰克太专横了,一点也不为她的前途着想。
然而,随着剧情发展,当一个巨大的陈年悲剧被挖掘出来,我才明白,为什么弗兰克会选择主动隐藏玛丽的天赋,坚持不让伊芙琳带走玛丽。
她抢的不是外孙女
是一个“天才少女”
原来,当年玛丽的母亲黛安,也是一个天才少女,因为这份天赋,她从小就被母亲伊芙琳禁锢在家中研究数学,没有娱乐,没有伙伴,没有体育活动,没去过夏令营,没当过女童军……同龄人所有的一切她都得不到。
黛安十七岁时,初恋对象带她去滑雪,母亲伊芙琳为了让两人断绝关系,竟冷酷地报警称对方绑架了黛安。因为母亲的严格管控,黛安自幼零社交,没有辨别能力,最后和一个不负责任的男人发生关系后怀孕,生下玛丽后,她再也无法忍受母亲的“天才教育计划”,选择了自杀。
黛安临终前,将玛丽托付给弟弟弗兰克,唯一的遗愿就是希望玛丽能过上平凡生活。而弗兰克的所作所为,既是对母亲教育方式的极度反感,也是为了这份临终受托的责任。
这幕后隐藏的悲剧太可怕。原来,伊芙琳要抢的不是外孙女,而是一个“天才少女”,她要让玛丽代替曾经的黛安,继续她的天才教育计划,而这一切,都是为了她自己未尽的梦想。
这世上,最可悲的事莫过于此,父母自己都无法实现的梦想,却要孩子用一生来买单。
黛安哪里是自杀,明明就是“慢性他杀”,是被母亲伊芙琳从小到大、令人窒息的天才计划给折磨死的。最可怕的是,伊芙琳并不这么想。
她在法庭上义正言辞地说:“黛安跟普通人不一样,她是十亿人里才出一个的天才,所以我对她的责任不止母女,为了人类的进步我必须这么做!”
至于扼杀女儿的恋情、导致她自杀,伊芙琳则昂起衰老的脖颈,加重语气,反复强调:这无足挂齿!
一个从未意识到自己错误的母亲,才更让人感到心寒。什么人类文明、为了她好,都只是冠冕堂皇的借口,用来掩饰伊芙琳渴望成功而不得的偏执梦想。
我忽然想起马拉松少女张惠敏,她爸让她三岁起就每天40公里以上长跑、1000次击拳、400次跳高和800次踢腿。张父说:“我对训练、运动医学和营养学都有非常深刻的研究,因为我看了很多书,比如运动医疗和《本草纲目》。”2008年,张父让女儿从三亚到北京“迎奥运”长跑,历时56天,全长3588公里。他还上了央视电视节目跟专家吵架,一时风头出尽。
到今年,张惠敏18岁了。新闻里写道:张惠敏升入初中后,张父心灰意冷,重新做起了养殖业生意,不再逼着她跑步。奥运梦破灭,他现在的梦想是做“全球最具特色的热带鱼养殖观赏基地”,需要几十万资金,于是,女儿张惠敏半工半读,帮爸爸攒钱。简言之,女儿仍在为父亲的“梦想”输血。
不论是影片中的伊芙琳,还是现实中张惠敏的父亲,他们无一例外地让我想到了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的一句话: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
假借“爱”的名义,
只会让爱渐行渐远
伊芙琳能给玛丽更好的条件。那么,她会得到这个“天才少女”吗?
玛丽用一句:“He wanted me before I'm smart.”表明了自己的想法。这句话如此透彻、一针见血。
她很清楚,姥姥伊芙琳对她的喜爱是有目的性的,她看重的是她的天赋而不是她的人。而舅舅弗兰克,原本身为助理教授的他,为了玛丽甘愿放弃自己良好的职业前途、稳定优越的生活,搬到小镇做一名收入微薄的维修工。
最真实的反馈,往往来自亲情。给予真诚的爱,便收获真诚的爱,假借“爱”的名义,爱总会渐行渐远。
弗兰克告诉母亲伊芙琳,姐姐黛安其实早就取得了研究成功,但她嘱咐,成果必须在母亲死后发布,这番嘱咐中,包含着深深的怨恨。她不想让母亲认为自己的教育方式胜利了,而伊芙琳也在痛哭中,终于感悟到,早在女儿去世之前,自己就已经失去了她。
曾经,一个朋友给我讲起他的经历,他说:
“我父亲是一个普通工人,我出生两年后,他认为他‘发现’了我在文学上的天分,开始全力培养我,要我整天读书,不许玩。所有孩童的娱乐和游戏在我父亲眼里都是浪费时间,我没有跟任何一个邻居孩子玩耍过,我在屋里读书,时常听他们在窗外唱着口诀跳皮筋,心里感到天堂和我就隔着这堵墙,这扇窗。
那种深重的孤独与沮丧难以磨灭地刻在心头,从那时起,我就觉得世上人分两群,一群是正常的他们,一群是我自己。
父亲要我从五岁开始写日记,期间不定时抽查,一旦发现我忘了写,非骂即打。我还记得他曾让我做一本超龄的语文题目书,答案部分在他手里,如果错得多,我就会被他骂一顿,甚至挨打。每晚他给我对答案那一小段时间,我胆战心惊的等待着,感觉自己就像是等待被枪决的囚徒,生不如死。
长大后,我用尽力气去矫正、治疗父亲造成的伤害,十几年来,几乎每天都在跟这些事作斗争,但有些东西,失去了就是失去了,裹过的小脚再放开也只是半大脚,得在鞋里填棉花,我就是这样垫着棉花,带着只有自己感觉得到的残疾,在人群中佯装正常行走。
至今回忆起那些痛苦,我都难以接受,所以,我心底有一块地方是永远不能原谅我父亲的,也无法和解。”
当我看这部电影时,再次回忆起朋友这段话。
我在想,有多少父母在对孩子的爱上附加了条件,为了莫名的期望值,牺牲掉孩子不可重来的童年以及对我们的爱,真的值得吗?
天才和孩子是可以并存的
然后,问题来了。伊芙琳附加条件的“爱”不对,牺牲孩子童年的高压教育不行,那是不是说,舅舅弗兰克“压抑天赋,享受普通孩子地快乐”的教育观就是正确的?
影片并没有给出准确答案。
它只是把两种教育观摆出来,却不要观众简单地选择支持哪边,而是通过把种种利弊呈现在观众面前,启发大家去思考,去发现第三种可能。我想,这正是影片最大的意义所在。
影片的结尾,在经过两种教育观的拉扯之后,弗兰克开始尝试一种平衡:送玛丽去高等学校,学习与她智力相称的知识;课余时间,则让她和同龄人一起游戏、享受童趣。
玛丽可以在她喜欢的时候阅读《高等代数的演变》,为了有一天能证明纳维斯托克方程而努力。
也可以和小伙伴在草地上玩游戏开心大笑,和邻居阿姨一起在星期五的晚上跟着电视劲歌热舞。
弗兰克意识到,天才和孩子是可以并存的,让天赋成为上帝赐予玛丽的礼物而不是她人生的负累,平衡的秘密就在于:尊重玛丽自己的想法。
几十年后,玛丽可能成为家喻户晓的数学家,也可能做一个享受着加州阳光和海浪的平凡人。可不管她最终成了什么样,她都是快乐的,因为是她自己的选择。
这就是《天才少女》想要告诉我们的事,教育的本质是成就个性。作为教育者,你能做的只是创造环境,让受教者发现自己的本心,并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所以,一切阻止这种可能性的,都是对孩子的伤害,不论你的出发点是基于攫取还是保护。
这是片中的一段情节。玛丽大下午的沉迷数学不可自拔,弗兰克看不下去了,于是带她出去晒太阳,夕阳下,一大一小的剪影在讨论着上帝啊耶稣啊之类的哲学问题,玛丽像个小猴子一样在弗兰克身上爬来爬去,她一伸手,弗兰克就将她举高高放到肩膀上。
这个画面,美好得让我流下了眼泪。
回到最初的那个问题,如果,你的孩子是个天才,你准备怎样抚养他?
看完影片后,我的答案是:不管是不是天才,他首先都是一个需要尊重的孩子。
注:文章转载自“东西儿童教育”(ID:eastwest_edu)
相关阅读
整合全球优质教育资源
针对21世纪学习型家庭的核心需求
外滩教育邀您加入“VIP专享”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q0543ocsq1s&width=500&height=375&auto=0
点击下图
了解更多VIP福利
▼点击阅读原文,进外滩教育微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