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一本书“大卸八块”就是精读了吗?看美国课堂里的整本书阅读是怎么做的
看点 “阅读是头等大事”,已成为社会、家长和老师的共识。但实际上阅读能力培养的主要阵地还是在课堂上。上海高东中学副校长郑钢走访美国课堂发现,美国的英语教学没有教材,教师常选择经典的作品,体裁也很广泛,如小说、戏剧、诗歌、论文。他们不像节选名著的一部分或者一节,而是整部或者整篇小说教学,鼓励学生完整地读,深入地读。下文中,他向我们介绍了美国格伦初中七年级“整本书阅读”教学是如何围绕学生的真实性阅读展开,组织学生读“真正的书”和“完整的书”。
文丨郑钢 编辑丨李臻
到美国学校研修和学习,阅读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为了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无论是社会还是学校真可谓不遗余力。培养学生终身的阅读热情、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是美国阅读教育的重要目标。
目标是实实在在的,但是阅读绝对不是功利的,立足母语教学,又超越于母语教学是美国阅读教学的最大特点。
分级阅读始终伴随着孩子的成长过程,从一进入学校,他们就要每天阅读,并完成相应的阅读评估,分级系统就像一个游戏,学生可以通过选择,让他们能够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图书,与此同时能不断培养学生的阅读成就感和效能感,从一个阶梯到另一个阶梯。
许多学校会组织类似攻关或达标的阅读活动,或者种种将阅读与实践联系起来的交流展示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 “读出声来”必不可少 ░░
══
“阅读是头等大事”,这已经成为社会、家长和老师的共识。听课过程中,常看到一个学生在课堂上提前完成任务或做好作业时,他就可以到教室的阅读区去挑选适合自己的书籍,然后旁如无人地开始阅读,即使是非英语学科教师看到此,也见怪不怪,熟视无睹。阅读已融入了校园生活,融入学生的骨髓和血液,成为学习和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然而,对于阅读能力的培养主要阵地还是在课堂上,美国的英语教学是没有教材的,教师常选择经典的作品,体裁也很广泛,如小说、戏剧、诗歌、论文。他们不像我们会节选名著的一部分或者一节,而是整部或者整篇小说教学,鼓励学生完整地读,深入地读。
因此他们的阅读教学是围绕学生的真实性阅读展开,组织学生读“真正的书”和“完整的书”。至于经典作品的价值和意义不言而喻,将世界文学殿堂的瑰宝和反映美国主流价值观的杰作成为学生成长的养料是他们阅读的重要任务。
当我有一天走进格伦初中七年级的英语课堂时,老师正在带领学生阅读美国经典少年小说《猪人》,作者保罗·金代尔通过独特的叙述视角,艺术地再现了青少年身心的成长发展以及成长过程中的焦虑与彷徨,并揭示了成长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主题。
刚开始时,老师正在轻声地朗读其中一段文字,学生的目光随着教师的朗读声慢慢移动,从左边到右边,从上一行跳到下一行。朗读过程中,教师时时关注着学生的表情,当学生的目光流离在文字之外时,她轻轻地走到学生跟前,提醒他集中注意力,养成良好的阅读视线习惯。
“读出声来”是美国阅读教学必不可少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感受文章种的音韵美、节奏美和气势美,以及文章的起承转合。
教师朗读后,就是学生默读时刻,在书本边是一张每日阅读笔记单,学生一边阅读一边记录,做好注释,将自己对于文本种感到困惑、有何单词不认识的以及对于文本的感受、理解、评价和质疑写在上面,教师告诉我们这种阅读教学方法叫做自主阅读,教会学生如何做阅读笔记同时促进文本的深耕,驱使学生与文本深度对话。
而且这样的阅读也是个性化阅读,每个学生能在自主阅读中找到自己的困惑或者兴趣,教师能够及时了解他们的理解程度,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常常是紧贴文本,有的放矢。
░░ “地图绘制”法阅读 ░░
══
那天学生阅读的是第六章,主要内容是主人公约翰和洛林结伴到动物园游玩。教师要求学生小组合作完成一张地图绘制,从文章中收集信息,设计和创作以男爵动物园为背景的地图,将标志、海狮池、坚果摊、孔雀园、哺乳动物园、灵长类动物、短吻鳄以及在第六章中出现的各种动物包含在里面,同时还加上了一些说明,将地理空间、方位学习和阅读结合起来。
教师还鼓励学生去补充和添加他们喜欢的景点。学生的动手制作,糅合了阅读理解、想象、创作和地图绘制等多种能力,而且使得阅读变得非常快乐和轻松。
地图绘制的读后任务是阅读教学紧扣文本特征,注重个人阅读经验转化和输出的体现。他们认为识别文本特征是重要的阅读能力,因此在阅读活动,老师会根据文本的特征,设计丰富多样的阅读任务,如注释本、阅读报告单、角色绘本、戏剧表演等等,促进深度阅读以及阅读理解的转化和应用。
即使是阅读报告单也有各种各样,前后顺序比较强的文本用故事序列图,让学生读后根据事情发生的先后填写情节;再如人物性格变化较为明显的故事,完成人物变化图,梳理主要的情节以及这些情节对于人物性格变化的影响,等等。
阅读如同人们的饮食,营养均衡很重要,要读杂书,读种类繁芜的书籍,读风格各异的文本。即使是非虚构文本,教师也会提供“告知”“说服”“娱乐”为目标的不同材料,每份经典或优秀作品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灵魂”。
学生只有接触和阅读尽可能多的书籍,心灵才会更丰盈和强大。《美国核心课程标准》提出:小学生的阅读课程里文学类和信息类内容各占50%,年级越高,信息类的占的比重越大。
高中信息类类阅读材料比率提高至70%,而文学内容降低至30%。将阅读成为学生个人生活的重演、塑造或者预演,激发他们对相同的文字建构出不同的观点和视角,将阅读化成自身的精神财产,这才是阅读的真正价值。
当学生们展示完地图后,教师与学生对文本开展了讨论和分析,从小说当中的意象、场景、象征、插图及叙事结构几方面分析小说主题,对文本研读和细读。在阅读教学中他们提出了研读或者精读(Closing Reading)的概念,要求学生读三遍,每一遍阅读提出不同的理解任务:
第一遍阅读要解决某一个词汇在文中是什么意义?谁是故事的叙述者?对于文中某个部分的写作意图是什么?等问题。这二遍是阅读理解文本如何是组织和形成的;而第三遍是创造性的思考和对于作者文本情感和更深次地评价。
一次次的阅读,是将“一本书读厚”,是文本深度挖掘的过程,是学生与文本深度对话的过程,如何将书读厚?事实上,我们现在无论是在读文学作品还是读非文学类作品,都仅仅停留在一个作品的内容梳理上,缺乏让学生运用技术、方法和手段。
美国的研读细读,其实是阅读策略的运用,如提炼、分析、质疑、重组、延伸、想象、提问等等,因此阅读不是把一篇文章大卸八块,变成支离破碎的材料,而是引导学生不断思考,讨论,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分析推理能力,是一个积极互动和意义建构的过程。
░░ 读经典,读经典小说 ░░
══
听课结束后,与教师交流教材选择时,老师告诉我们每学期会选择四到五本经典小说开展阅读。为什么选择经典小说?语文特级教师曹勇军的一番话也许是答案:
“小说中多色调粗砺的社会生活画面以及对人性的深度揭示,可以提供思考的张力和探索的空间,让学生联系自己,有助于培养其批判思维,发展其独立人格,这也是美国人选择图书的基本原则之一。”
我还了解到,他们主要从《名著系列集(Great books)》这套书中挑选阅读材料,这本书在美国中小学阅读教学领域中可谓盛名赫赫,已有数十年的历史,所选的文章质量很高,都是跨越时空的经典力作,积淀着人类几千年关于人生的思索和生活的智慧。
这套书是一个叫名著基金会的阅读研究机构专门为学生精选的,既有小说,也有信息类、社会类和科学类的版本,每个年级都有一个系列。他们正在使用的七年级学生系列里就选择了《《哈里森·伯格朗》》、《圣诞颂歌》、《蝴蝶之日》、《安妮日记》、《游戏结束》、《魔法俏佳人》等11篇名著。
这套书还基于文本设计了很多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如共享式问题与活动、第二次阅读时精读活动、探究式的教学活动、词汇活动、写作回应活动,课程标准连接活动、创意写作等等,对教师、家长和学生的阅读和使用大有裨益。
在说到一本书阅读时,老师说,这不仅是经典阅读的需要,还是学生阅读习惯和终身学习培养的需要。一本书阅读本身是持久阅读,学生会化数周来阅读完。时间久了,学生就会在读书阶段养成了阅读的爱好和习惯,并一直持续他们整个一生。
当我离开教室时,墙上的小海报引起了我的注意,写着阅读的十大理由:阅读是为了懂得历史,为了探索自我世界,为了规划未来,为了神游远方,为了创造新生事物,为了理性决定,为了获得快乐,为了锻炼思维,为了连接世界,因为你能所以阅读!这就是阅读的魅力。
相关阅读
外滩教育联合
美国达特茅斯学院写作导师
Kevin McCarthy
开发、主讲
“叙事写作课” 。
结合中国学生的写作困惑,
系统地讲授如何讲好一个故事,
给孩子们实用的写作方法。
点击下图 了解更多
▼
▼点击阅读原文,进外滩教育微店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