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疆兵团候选人名单公示→

 兵团新闻网  |  及时 客观 温暖


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榜”兵团候选人名单公示


按照中国文明网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要求,现将拟向中国文明网推荐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榜”候选人名单及事迹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从2024年8月26日起至8月28日止,如发现问题或有异议,请以电话形式反馈。联系电话:0991—2890498。


兵团文明办

2024年8月26日


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榜”兵团候选人事迹简介


一、助人为乐类(3人)

1.王付林:热心职工照顾无血缘关系孤寡老人十年


王付林,男,汉族,1965年12月生,群众,第二师铁门关市第二十九团十一连职工。2014年,王付林结识了孤寡老人尚国宝,之后他便无怨无悔地精心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十年如一日,用大爱书写超越血缘的亲情,被身边职工群众称作连队上的“活雷锋”。

萍水相逢,心生怜悯伸援手

2014年,王付林赶羊群转场上山,在山上遇到以打零工谋生的老人尚国宝。两人的接触逐渐多起来,随着了解的深入,王付林发现尚国宝老人膝下无儿无女,经常每天只吃干粮,且大多数时候一整天仅吃一顿饭,生病也无人照顾。王付林的父母先后于1980年、2018年去世,面对这位和自己父母年龄相仿的老人,王付林生出了恻隐之心,时常让老人来家里吃饭,也会送去必备的药品和衣物。

2018年,王付林一如既往地在给尚大爷送早饭时,突然发现老人卧病在床,他在第一时间将老人送往医院。因得到医院及时治疗,尚大爷慢慢恢复健康,在老人住院期间,王付林和妻子冉淑娟两人轮班无微不至地照顾。那段时间,一头忙医院,一头忙农活成为夫妻俩的生活常态。直至尚大爷康复出院,医生都一直以为夫妻俩是老人的子女。

尚大爷此次生病让王付林感到后怕,老人出院后体态羸弱,身体素质不抵以前。王付林与妻子商量将老人接到家中照顾,以免下次老人生病时,身边没人照顾而陷入险境。

悉心照料,不是亲人胜亲人

尚大爷来到家后,王付林和妻子悉心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每餐都用心做,把菜品剁碎、把米饭煮软,注意营养搭配,让老人吃好养好身体。夫妻俩也包揽了老人的衣服换洗、被褥洗晒、房间打扫、理发等生活照料。年过花甲的尚大爷,常常因生病而大小便失禁,王付林便细心地给老人更换尿布,擦洗身子,从不嫌脏、嫌累、嫌烦。

虽无血缘关系,但是多年的朝夕相处,尚大爷与王付林夫妻俩如一家人般生活。夫妻俩早已将尚国宝视为自己的父亲,把老人照顾得舒舒服服、干干净净,尚大爷脸上始终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阿爸,我给你烫个脚!把裤腿冕起来,再把脚慢慢放进盆子里,这个水很烫,你的脚冷,慢慢伸。”每天晚上,为了让老人睡个安心觉,王付林都会小心翼翼帮老人烫脚。这样温馨日常的片段每天都在上演。王付林常说:“我懂得老人不容易,现在我生活条件改善了,有责任为需要帮助的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十年坚守,孝敬老人铸大爱

尚大爷听觉不灵敏,生活中常有不便。自从将老人接到家中赡养后,王付林总会贴近老人耳边,提高音量耐心地陪老人聊天。虽然常常因老人听不清,而一句话重复多次,但王付林也从不曾抱怨嫌弃。

偶尔会有人向尚大爷感叹:“老人家,您儿子儿媳妇多孝顺,你想吃啥就做啥,还天天陪你聊天,多有福气呀!”每当此时,尚大爷总会感慨万分:“可不是,这是我上辈子修来的福,碰到了这么好的夫妻俩,比我的亲人还要亲、还要好。”

尚大爷说:“付林就像我亲儿子一样,我也不能在家白吃白喝,帮他喂喂羊还是可以的。”在老人的强烈要求下,他和王付林一起经营羊群,每天活动身体,老人也很享受这样的生活。在王付林夫妻俩的陪伴和悉心照顾下,尚大爷面色红润,精神头也越来越好。王付林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乐善好施,做好事不难,难能可贵的是坚持做好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正如孟子所言,敬老孝老不仅是对自家长辈的敬爱,更是一种推己及人的广博情怀。现在提起王付林夫妻俩街坊邻居都竖大拇指,王付林的高尚行为,见证了他金子般的心,诠释了助人为乐的厚德善行。

2.郑志义:耄耋老人矢志不渝做好事 传递社会正能量


郑志义,男,汉族,1941年5月生,中共党员,第六师五家渠市青湖路街道友谊路社区居民。郑志义热心公益事业,义务担任五家渠市第一小学门口交通护学岗13年、志愿服务社区17年,老党员发挥余热暖着身边人的心。郑志义曾获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兵团优秀共产党员、兵团最美退役军人等称号。

群众公认“活雷锋”,帮扶融入日常

郑志义同志在友谊路社区志愿服务17年,处处起到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2007年,郑志义组建离退休老党员“义务巡逻队”,每日在辖区内各个巷道巡逻,助力社区建设与发展。2011年,友谊路社区居民常广霞的儿子、女儿同时考上了大学,一家人喜忧参半。常广霞家庭生活困难,凑够了两个孩子的学费,但生活费还没着落。正在小区巡逻的郑志义听说了这件事,当即掏出钱塞给常广霞说:“这是给孩子们的生活费,多少是个补贴。”常广霞眼睛立马湿润了,激动地说:“郑大哥,咱非亲非故,我咋能要你的钱!”郑志义没吭气,转身走了。没过一会儿,郑志义就给常广霞打电话说:“小常,你赶紧到家门口去。我把钱从门缝塞进你家了。”从那时起,郑志义每年都资助两个孩子,直到他们大学毕业。

2012年,友谊路社区开展“进百家门、知百家情、管百家事、解百家难、暖百家心”活动,郑志义老人主动报名参与,跑遍了北二巷一百多户居民的片区。在入户过程中,郑志义还为居民解决了大大小小的事情50余件,帮忙调解居民纠纷、帮忙联系自来水、暖气维修人员。社区里无论是谁有困难找到他,郑志义老人总是热心地给予帮助,尽心尽力地寻求解决的办法。受到郑志义老人帮助过的居民达300余人。

郑志义自己很节省,一件毛布上衣穿了30多年都不舍得扔,但是面对需要帮助的群众却很大方。他先后向灾区捐款9次,多次缴纳大额党费,资助贫困学生15名,共计3.7万余元。

主动担任“安全员”,守护学生安全

郑志义已有80多岁了,但他依然坚守在交通志愿服务岗位上,这一坚持就是13年。2011年春天,郑志义路过五家渠市第一小学门口,正是放学时间,一个孩子闯红灯过马路,险些被车撞上,这件事对他触动很大。从那天起,郑志义放弃了休息时间,决定要去做交通志愿工作。

从此,每周一到周五的放学时间,郑志义老人都来协助交警指挥交通。他主动戴上安全员的袖标,不论是寒风凛冽、还是烈日炎炎,都能看到他穿着红马甲,手拿“注意安全”“红灯停”标识的小红旗在学校门口坚守“护学岗”,护送上下学的孩子们安全过马路,疏导学校周边道路车辆有序通行。

郑志义老伴劝过郑志义,这么大年龄了,要保重身体。但郑志义认准的事,谁也挡不住。新疆的冬季漫长寒冷,值守交通志愿岗的这些年,郑志义患上了关节炎。2016年冬天,郑志义受了风寒,病情加重,住进医院。一个月过去了,老人终于盼到了出院那一天。医生告诫他:“你已经是70多岁的老人,回去好好休养,不能再受凉。”第二天中午1点,郑志义习惯性地穿上红马甲,佩戴学雷锋岗的红袖标,带上小红旗和口哨,准备出门,老伴知道,他这是又要上岗了。她默默地递上保温杯,叮嘱老伴:“骑车慢点,注意安全,早点回来吃饭。”在郑志义的无私付出下,学校门口的交通事故发生率大幅下降。

“只要身体允许,我会发挥余热永不停止”郑志义用这样的语言勉励着自己,也影响着身边的人。如今83岁的郑志义仍然戴着红袖标,时时处处助人为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社会增添温暖与关爱。

3.吐尔逊·阿比孜:热心公益事业 维护民族团结


吐尔逊·阿比孜,男,维吾尔族,1970年2月生,中共党员,第八师石河子市水利工程管理服务中心职工。30多年来,吐尔逊·阿比孜始终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利用休息时间热心参加公益,大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累计参加志愿服务时长超过1500多小时,身体力行地宣传民族团结。吐尔逊·阿比孜曾荣获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最美志愿者”。

心怀感恩 帮助他人

在吐尔逊·阿比孜成长的道路上,得到了不少好心人的帮助。2007年,他的父亲临终前叮嘱他:“你要多做好事,做一个好人。”从此,吐尔逊·阿比孜一直铭记着父亲的话,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

吐尔逊·阿比孜在石河子市水利工程管理服务中心工作以来,负责管理的渠系都在人口相对稠密的城市周围。在巡渠的过程中,他时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突发情况。每当这时,他总是冲上前去,伸出援手。工作多年来,吐尔逊·阿比孜救过落水青年、帮助过被车撞倒的老人、给暴雨中的行人送过雨伞。日积月累,他做的好事越来越多,养成了爱管“闲事”的习惯,别人说他,做好事“成瘾”了。

2012年春天,吐尔逊·阿比孜建立了民族团结好人好事QQ群。他的“闲事”管得更多了,遇到需要帮助的人,听到需要帮助的事,也越来越多。2012年4月,他从微薄的工资中拿出6000元,为133团二中贫困学生购买280套校服;2015年,他发挥自己的绘画特长,利用周末到他所在的红山街道33社区“六点半学校”辅导孩子们画画。

2018年,吐尔逊·阿比孜发起成立了石河子“一家亲”志愿者协会,团结带领100余名各族爱心人士开展各类公益活动。2020年3月,正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石河子血库告急。吐尔逊·阿比孜得到这一消息后,立即带头前往献血,同时号召“一家亲”志愿者协会成员积极参与,共献血16800毫升。2023年12月,吐尔逊·阿比孜得知石河子总场北泉镇有一位78岁维吾尔族老大妈生活非常困难,老人被儿子遗弃,冬天家里没有电、没有暖气。吐尔逊·阿比孜立即发动“一家亲”志愿者协会的会员们为老人打扫卫生,给老人买了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后又协助老人帮助办理低保的手续,解决了老人的生活困难。

截至目前,吐尔逊·阿比孜累计帮助各族困难群众30余人,个人捐款3万多元。

旗帜鲜明 维护团结

2021年,吐尔逊·阿比孜在他所居住的石河子市33社区举办了个人绘画作品展,用画笔描绘维吾尔族民族服饰的美丽,向维吾尔族同胞宣传自觉做民族团结的带头人。

在完成自己本职工作的基础上,2023年5月吐尔逊·阿比孜把爱好与工作结合起来,在他所在的配水点创作出一幅幅民族团结宣传画,宣传党的民族团结政策。在单位周围墙体绘制中国梦系列文化墙,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生动的形象展现出来。这一画一发不可收,不仅本单位欢迎,相邻的石河子镇等单位水管系统纷纷请他绘制。一时间,石河子市水管系统各个配水点成了一道道风景线。

工作30多年来,吐尔逊·阿比孜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投身于民族团结事业,热心公益。他说:“各族人民的团结稳定局面来之不易,我们应该倍加珍惜。为了新疆的团结稳定,我愿意一辈子做民族团结的义务宣讲员!”

二、敬业奉献类(5人)

1.魏九龙:基层党支部书记积极推广盐碱地开发 万亩盐碱地变丰收田


魏九龙,男,土家族,1971年11月生,中共党员,第一师阿拉尔市六团十一连党支部书记。魏九龙积极参与盐碱地开发示范应用,六团十一连万亩戈壁荒滩终于变成了水稻亩产五百多公斤的良田。2023年荣获国家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业农村系统先进个人”称号。

投身兵团立业

1994年魏九龙从湖南省石门县来到第一师六团工作,在六团良繁站工作15年。他先后参与了水稻新品种A稻8号的引进、良繁、推广,比当时水稻主栽品种亩增产204公斤,亩增收300余元,为六团的农业发展作出了贡献。

2009年魏九龙调到九连任技术员,经常走在田间地头,针对职工群众种植问题,帮助指导测土配方施肥。当年九连棉花单产达到了385公斤,比上年增产88公斤。

2016年2月第一师六团十一连成立,该连是兵地示范项目区重点建设连队。魏九龙勇挑重担,担任十一连党支部书记,一干就是8年。十一连距离团部42.5公里,当时的情况是饿了啃一口馕、渴了喝口井水,住的是帐篷。七月份的戈壁滩,帐篷内的温度达37度左右,实在太热就到过水函馆内乘凉,一个月下来魏九龙瘦了5公斤,原本瘦小的他看起来更加单薄。可面对如此恶劣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他没有畏惧、没有退缩,而是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担当和魄力,带领全连仅有的20多名干部职工吃住在帐篷,三天三夜在渠道上保引水畅通。白天下地了解情况,晚上与职工研究生产工作,不回家是常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2017年十一连种植的3880亩水稻实现了当年开荒,当年亩产324公斤的好成绩。

立足岗位建功

2023年十一连新增水稻田10694亩,该地块土壤含盐量12‰以上,个别条田达到19‰,pH酸碱度8.9,属于重度盐碱地。面对不成熟的种植条件,魏九龙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带领职工采取“企业+合作社+职工”模式,吸引全连50余户职工参与种植管理,最后依靠种植收入和合作社分红,人均收入达15万元。

为了在盐碱地打造万亩水稻种植示范区,他与一师供销(集团)有限公司和阿拉尔市禾禾米业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带领职工采取物理降盐碱与化学治碱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深翻洗平、使用酸性肥料综合治盐等,有效地将水质保持在水稻适宜生长的范围内,种植耐盐碱水稻品种新稻36号。在做好压盐碱的基础上,又将现代化的种植技术注入全过程,无人机播种、施肥、喷药,同时企业还聘请了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新疆农垦科学院等单位的专家提供技术服务。同时加强管理狠抓落实,建设标准化农田,建立排灌系统,配套节水灌溉以及少量多次施肥等措施。

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在2023年10月,由中科院院士组成的测产团队对十一连万亩水稻进行实收测产。专家组一行在三个不同的地块分别选取784.08平方、734.8平方和707.4平方进行测产,通过实打实收,实际产量分别达到609.9公斤、633公斤和478.6公斤,平均实际产量达到573.8公斤,超出目标产量。十一连实现了第一年种植,当年就盈利的目标,为兵团盐碱地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模板和思路。

中国工程院院士、沈阳农业大学教授陈温福对此表示惊叹:“这么大的面积,头一年这一万亩荒滩改过来种水稻,就能取得这么均衡的生产效果,这也就是兵团集中优势干大事,能干别人干不了的。”

亘古盐碱地终成万亩水稻田

十一连耕地面积为1.8万亩,其中盐碱地就有1万亩。谁能想到曾经的不毛之地,经过几年改造,变成了“田成方、路成框、渠成网”的现代化高效农业生产区。

盐碱地咋就成了丰产田,魏九龙摸索着其中的秘诀,就在于土壤改良。土壤板结、不平整,会造成低处水多、高处水少积盐,影响农作物出苗生长。通过盐碱地深翻铣平,打破土壤的胶板层,增强土壤的通透性,同时抛洒改良剂、增施有机肥,加大科技田管力度,以沉降和流排的形式将盐碱排出,降低土壤耕作层的盐碱含量,实现对盐碱耕地的绿色治理、持续改良。

在这片稻田边的排碱渠中,工作人员检测渠中水的含盐量是3.9%,而在阿拉尔市万亩水稻种植区,现在这里的土壤含盐量是0.3%,这片曾经的盐碱滩,已经变成了万亩良田。除了种植水稻,未来还可以种植小麦、玉米、棉花等作物。魏九龙带动职工致富的同时还改善了生态环境,成为当地推进乡村振兴的又一佳话。

2.张立志:初心入警戍边疆 热血为民写忠诚


张立志,男,汉族,1989年2月生,中共党员,第三师图木舒克垦区(城区)公安局锦绣街派出所三级警长。2023年以来,张立志妥善处理信访事件130余起,群体性上访事件38起,执行大型活动和会议的安保任务220余次,防范电信诈骗宣传300余次、覆盖辖区群众4000余人,处理交通事故180余起,化解矛盾纠纷240余起,救助受伤群众12人,获得群众赠送锦旗3面。张立志先后荣获第三师公安局优秀公务员;团中央统战部、中国青少年宫协会颁发的民族团结宣讲活动荣誉证书等。

一腔热血,无畏冰水刺骨

2022年11月29日23时许,室外气温已经零度以下,正在执勤的张立志,突然接到对讲机中传来警情“团结桥下人工湖,有人跳湖轻生,请附近警力立即前往救援”。警情就是命令!张立志接到警情,他一边大声呼喊同事,一边向50米外的备勤车奔去,迅速赶到事发地点。事发地点距停车位置还有100多米的下坡漫步道,张立志以百米冲刺速度跑到湖边,看到轻生者半个身子都已经浸泡在湖水中,身子正往深水区下沉。千钧一发之际,张立志顾不上个人安危,纵身跳入冰冷刺骨的湖水中,奋力朝着落水者游去,落水者在慌乱中死死搂住张立志的脖子,紧紧抓住他的上衣拼命挣扎。湖水很快浸透了张立志的全身,鼻子和嘴巴不断涌入透心凉的湖水,但他潜意识里还是将落水者拼命地推向岸边,最终和同事们一起将轻生者成功救上岸边。

担心轻生者转身再次跳入湖中,张立志的一只手紧紧抓着轻生者的胳膊,另一只手紧紧搂住他的腰,身上的积水从头到脚,不停地顺着裤腿往地上流。张立志由于救人心切,当时没觉得寒冷,直到用警车把轻生者送到派出所,安抚好他的情绪,张立志才感觉自己四肢无力,被冻得浑身发抖。第二天上午,张立志和同事们重返救人现场时,一阵阵寒风袭来,看到湿滑的路面和结满冰碴的湖面,他说:“的确有点后怕了,当时我们在水中都穿着厚厚的棉衣,稍有闪失,随时都可能有生命危险,万一落水者将我拖拽到深水区,我们两个都上不来了,我该怎么向组织和病床上的父亲交代啊!”。害怕家人担心,张立志也从未向父母提及此事。当问及若是再次遇到类似的突发事件会不会再跳下水救人时,他坚定地回答:“如果再次遇到类似突发事件,我依然会选择义无反顾、冲锋在前!”

一颗热心,传递温暖力量

从警六年来,张立志始终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电话每天24小时保持开机。2023年5月21日下午,张立志在巡逻时发现一名手拄双拐的老人,在幸福小区门口一脸茫然地东张西望。张立志立即上前询问,得知老人今年已90岁高龄,想前往儿子家但迷路了,张立志帮忙联系上其儿子并送回家中。

2024年4月2日11时许,张立志在执勤期间发现政府对面广场有10余名人员在聚集。张立志上前询问,了解到该聚集人员为经开区某工厂农民工为了讨薪,涉及农民工20余人,拖欠工资50余万元。他们准备在政府大门口拉横幅上访,张立志一方面及时安抚好上访人员情绪,告知大家要通过合理合法方式解决工资问题,另一方面迅速上报综合指挥室,并联系信访局、劳动监察大队以及经开区具体项目经理,将信访人员引导至信访局。经多部门沟通协调最终农民工拿到了自己的血汗钱,双方矛盾化解,有效遏制了一起群体性上访事件的发生。事后农民工代表张先生与尹先生为表示感谢,给张立志送上锦旗。

一颗忠心,尽显责任担当

2024年4月27日凌晨01时许,正在夜巡的张立志接到某中学班主任的报警电话称:有位学生在宿舍服用了鼠药,请求公安机关帮助。张立志接到警情立刻赶到事发学校宿舍,发现该学生躺在地上四肢不停地抽搐,口吐白沫。于是张立志和同事迅速将该学生抬上警车,将该学生送到三师总医院急诊室进行抢救,张立志一方面联系家属,另一方面与学校班主任了解学生详细情况。因送医抢救及时,该学生身体状况慢慢好转。次日,张立志去医院看望该学生,并引导他要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回望从警以来的两千多个日夜,张立志说无悔选择,无悔付出,在日常训练中,张立志只要时间允许他就会给自己加练5公里。

3.张万红:38年坚守深山龙口 半世风雨路一生水利情


张万红,男,汉族,1960年11月生,群众,第四师水利工程管理服务中心伊犁河灌区管理服务站六十七团水管所龙口岗配水员。38年来,张万红坚守在深山守护洪海沟龙口,累计巡渠近10万公里,用他的坚守和奉献,确保水利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周边农田的灌溉。

坚守岗位,无怨无悔

1986年4月,根据工作需要26岁的张万红带着铺盖卷来到地势险峻、人烟稀少的洪海沟龙口,这里距离最近居住区六十七团一连9公里,与他相伴的是野生动物和寂静的山谷,晚上除了风声几乎听不到什么声音。尽管同事们曾怀疑他能否在这里坚持两年,张万红却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不仅坚守了两年,而是整整38年,直到2024年春节前夕退休。

张万红清晰地记得第一天上班时的情景,四月份的帐篷外雪花漫天飞舞,帐篷内滴水成冰。那一夜,他紧紧裹着羊皮大衣,却无法入眠。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张万红每天都要在5米多高的垂直崖壁上往返十几趟,但他从未退缩,始终保持着对工作的热爱和执着。

2007年4月,张万红经历了几十年难遇的洪灾。山区连续几天的暴雨引发泥石流,山洪裹挟着巨石,沿着洪海沟50余米宽的河道汹涌而下。洪流以每秒超过100立方米的流量迅速填满了东干渠,并不断冲击着龙口闸门,导致洪海干渠全线陷入危机。

在这场暴雨中,张万红和他的同事沙吾列特别克·角南冲向龙口闸房。他们面对的是滚滚洪流,大地在他脚下颤抖。两人奋力吊起重达5吨多的泄洪闸,成功地避免了更大的损失。这次果断行动不仅保护了龙口和洪海干渠的安全,还为团场避免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当时,团场的十几万亩农作物正处于春播春灌的关键时期。得益于及时的泄洪措施,团场农业灌溉的主要渠道——洪海西干渠得以保全。尽管洪灾摧毁了10余公里东干渠,包括300米铅丝笼防洪坝和50个防洪三脚架,西干渠也有5公里的渠道发生了淤积,但张万红的英勇行为得到了团场领导的高度评价:“张万红绝不仅仅是挽救了龙口和洪海干渠,不误农时,他避免的经济损失何止千万”。

艰苦岁月,不忘初心

张万红的坚守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他在龙口的岁月充满了艰辛与挑战。长年累月的孤独和寂寞,鲜少与人交流,让他变得沉默寡言,而烟瘾却越来越大,这无疑加重了他身体的负担。

2013年春天,张万红感到胸闷难忍、腿发软,平时20分钟的路程,他走走停停,竟用了一个多小时。这次,他不得不请了人生中的第一次病假。医院的诊断是胸腔积液,医生为他进行了穿刺引流,排出了1500毫升的积液。由于长期病痛导致的失眠,躺在病床上的张万红终于能够酣然入睡。医生指出,这次生病和他在野外工作时喝冰水、吃冷饭密切相关。

张万红的妻子穆善翠,每当提起丈夫的不易,总是眼含热泪。她回忆说:“俺们万红那几年住地窝子,睡胡麻草,现在天一变,他腰腿就疼……年还没过完,他就着急骑着马去龙口了,遇到雪大的年份,积雪都淹没了马肚子,深一脚浅一脚特别危险。”

见证变化,传承经验

张万红从不抱怨艰苦的工作环境和身体的不适,也从不向人提及家中的困难。直到退休,他的事迹才逐渐从家人和同事的口中传开,让人们了解到这位平凡而伟大的水利工作者背后的故事。

时间如白驹过隙,张万红在不知不觉中见证了第四师水利改革带来的巨大变化。30多年间,他目睹了水利设施的更新换代,2021年,第四师水利中心在龙口兴建了100多平方米的苯板值班室,室内配备了太阳能发电机、冰箱、煤气灶等现代化生活设施,极大地改善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曾经险峻的90度角崖壁石梯,也被更为安全的铁质梯子所取代。龙口岗位也由原来的单人岗扩展为双人岗,张万红迎来了新同事彭伟华。

张万红在向彭伟华传授经验时说:“洪水一多,泥沙量就大。这时候就得赶紧排沙,如果沙子淤满了,闸门摇不动,我们就得下水挖沙。”他指着排沙闸,认真地叮嘱着。即使退休后,张万红依然放不下对龙口的牵挂,时常回到岗位上,教导彭伟华如何观察水情、分水、调水。平日不多言的张万红,只要一谈到与水相关的话题,便会变得滔滔不绝。

在张万红坚守龙口岗位的漫长岁月中,他的妻子穆善翠默默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由于长期的辛劳,穆善翠不幸患上了肝硬化,后来又被诊断出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张万红却因为工作的原因,对妻子照顾甚少。当有人问张万红为何不请假去照顾妻子时,平时总是面带微笑的他陷入了沉默。过了好一会儿,他眼中泛着泪光,低声说道:“没办法,工作离不开我,要说亏欠,欠得太多了,还不清。”

张万红生于斯,长于斯,与洪海沟的山溪河流结下了不解之缘。38年的光阴,对于张万红来说,不仅是他在水利一线坚守的岁月,更是他与这片土地深情相守的见证。

守好自己的岗位,心里才能踏实——这正是无数基层水利工作者内心的声音,也是张万红半世风雨、一生水利情的最佳写照。

4.石福松:连队职工扎根荒漠18年 管护植被4000余亩


石福松,男,汉族,1978年1月生,中共党员,第十四师昆玉市二二四团一连职工。石福松28岁扎根荒漠戈壁,将植树护林当做人生事业,始终奋战在绿化防风的第一线,18年时间累计种植、管护防风林达4000余亩。2018年,石福松获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绿化奖章。

正值青年 当舍我其谁的“开拓者”

二二四团于2004年3月挂牌成立,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昆仑山北坡一片干旱沙漠地带,每年沙尘暴和浮尘天气达200多天。2006年,退伍转业的石福松怀揣着屯垦戍边的炽热之心,毅然选择到条件艰苦的二二四团林管站工作,成为一名护林员。那时,二二四团流行着这样打趣的话:“每天二两土,白天不够晚上补。”和他一起来到二二四团的人看着恶劣的环境不禁萌生退却之意。

石福松没有被自然环境吓倒,多年的从军经历,磨砺了他坚韧不拔、迎难而上的不屈之心。他走在沙土路上,看着没有标识,前脚走,后脚就抹平痕迹的茫茫戈壁滩,更加坚定了要留下来屯垦戍边的信念。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将防风林种起来,改善这里恶劣的自然环境。

初心不改 是乐于奉献的“奋斗者”

在恶劣的风沙环境里种植防风林,最重要的就是保住育苗的水。为了防止滴灌带被风沙吹走,石福松用铁丝把管子固定在沙地上,但遇到沙暴天气,刚长出的树苗要么被掩埋,要么被连根拔起,种一棵树往往要经历多次“夭折”。为了照顾好树苗,石福松每天早早地带着工具和干粮出发,迎着风沙前往地头,午饭仅仅是携带的馕就着滴灌带里浇树的水,一干就是一整天。种植的树木达到了一定规模,林带浇水就需要争分夺秒,每到忙碌的时候,他就裹着大衣睡在林带旁边的沙包上,连夜进行浇水灌溉。

家里人担心石福松的身体健康,不让他喝滴灌带里的水,叫他中午和晚上回家吃饭休息,但他却笑着说:“没事,树能‘喝’的,我也能喝,树种好了,这个地方才有希望!”就这样,他扎根在这片荒漠上,把树苗一棵一棵地种下去,像照顾自家孩子一样地把它们养护起来,经历13年的时间,他累计种植1800余亩防风林。现在他种植最早的沙枣树和杨树已经长成一人合抱般粗壮,曾经的荒漠戈壁也围绕起绿色的林带,放眼望去就像绿色的“长城”。

2019年团场林管站改制,取消了护林员编制。同事们选择了更好的行业,只有石福松放心不下亲手种植的防风林,毅然承包了1800多亩的林带管护工作,继续选择风吹日晒、面朝沙土背朝天的护林生活,继续平整土地、浇水、整枝、除草、病虫害防治的管护工作。每天到各处林带检查各类树木的生长状况,已经成为他的生活习惯,用他自己的话来讲就是:“不看一眼林带,我今晚睡不着。”

情系邻里 做增收致富的“引路者”

为了把林带管护好,2020年,他牵头成立了昆玉市小石头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带着职工群众入股,开始专门从事培育苗木、防护林管护的工作。合作社如今每年可增加入股职工收入5万元,带动周边就业9000余人次。在带动职工群众增收的同时,也调动了他们参与生态建设工作的热情,石福松负责管护的林带也从1800多亩,发展到4000多亩。忙的时候,石福松依然和大家一起在林带里吃盒饭,一整天都在林带的地里干活。无论是烈日当头还是风沙浮尘,他都坚守在自己防沙护林的岗位上,过着早出晚归的护林生活。他家的孩子经常跟他打趣说:“爸,你照顾我们,都没有照顾你林带里的胡杨树用心。”

18年来,石福松像照顾孩子一样照顾着这些亲手栽种的树木。有了林带防风固沙之后,二二四团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二二四团的农业逐渐从林果业向中草药、青贮、蔬菜等多元化种植的方向发展,从种什么都不行,变成种什么都成,为连队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环境。气候也从最开始每年风沙浮尘天气200多天,下降到140天,建团初期遇见清朗的蓝天像过年一样难得,而现在这样的天气已经很常见。现在,石福松每天都风雨无阻地到管护的林带里,看树、种树、管护树,这已经成为他人生的事业,他说:“都四十多了,我这一辈子其他啥也不想了,就给大家干好绿化这一件事情,给大家把风沙防住,让大家过上绿水青山的好日子。”

5.吐尼萨罕·亚生:立足平凡岗位 奋战农业一线14载的“沙漠古丽”


吐尼萨罕·亚生,女,维吾尔族,1986年6月生,中共党员,第十四师昆玉市皮山农场农业和林业草原中心工作人员。吐尼萨罕·亚生在工作中与职工群众打成一片,她在国家惠农政策落实、农业实用新技术推广应用、农业生产管理、农业抗灾减灾等方面贡献着自己的力量。2023年,吐尼萨罕·亚生荣获国家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业农村系统先进个人”称号。

恪尽职守 书写巾帼风采

皮山农场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自然环境十分恶劣,气候干燥,水资源匮乏。长期以来,职工群众致富的步子一直迈不开、迈不大。2021年吐尼萨罕·亚生从塔里木大学毕业后,积极践行“以胡杨精神育人、为兴边固疆服务”的校训,克服各种困难,放弃更好的发展前途,毅然决然地扎进了皮山农场。

农学专业毕业的吐尼萨罕·亚生,敏锐地看到了皮山农场红枣产业低效、大而不强的现状。为了解决红枣提质增产问题,她用脚步丈量土地、用汗水淬炼硕果,把自己的所知所学与皮山农场种植实际相结合,扎实推进农业技术推广。她先后推广红枣优质稳产品种、综合防治病虫害技术、低毒低残留高效农药防治红枣病虫害等先进农技,促进皮山农场红枣由最初亩产280公斤上升到了484公斤。

吐尼萨罕·亚生深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她坚持以农业技术培训为抓手,促成皮山农场与塔里木大学、石河子大学建立了长期的生产、教学、科研、实践、培训等合作,确立短、中、长期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计划。农村每年邀请石河子大学、塔里木大学、兵团农垦科学院等科研单位派出专家技术团队到示范园区进行技术指导3次以上,累计邀请专家教授30余人次,策划举办培训班、现场会20余次,累计培训人员5000余人次。扎实组织开展“科技之冬”技能培训,涵盖红枣、苹果、葡萄、核桃等林果种植技术和畜牧养殖技术、农工合作社组建等技能培训,年培训职工4000人次以上。

心系群众 勇当岗位标兵

在工作上,吐尼萨罕·亚生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昂扬斗志,坚持用“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这一干就是14年。她深入基层连队,在三农服务中“想实招、出实力、办实事、求实效”,始终“面对面、手把手”为职工群众提供服务,对咨询关于林果业、林草等问题的职工群众,她都认真给予答复和解决。在红枣生产关键时期,她经常和科技人员深入基层,服务到田间地头,进行技术解答、技术服务,积极推广科学施肥、合理灌溉、综合防治病虫草害技术。

在技术服务工作期间,吐尼萨罕·亚生坚持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开展工作,足迹几乎遍布皮山农场红枣、苹果、葡萄、香梨等林果地。她通过实地调研,摸清6.7万亩红枣情况,因地制宜制定了红枣整形修剪实施方案。她同时积极参加林果业提质增效项目、标准化果园管理项目,针对品种杂乱、树体高度不齐、过密等问题,实施了统一品种、减密、降高、增施有机肥等措施。

吐尼萨罕·亚生在工作上一丝不苟,在皮山农场的农业战线上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三、孝老爱亲类(2人)

1.冉苏华:好儿媳照顾公公8载 用陪伴诠释孝道


冉苏华,女,汉族,1986年8月生,群众,第四师可克达拉市六十七团十一连职工。冉苏华8年如一日悉心照料半身不遂瘫痪在床的公公,她精心抚养孩子,热心帮助邻里,用瘦弱的肩膀撑起家庭“一片天”,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的优良美德。

坚守孝道,悉心照料瘫痪公公8年

2016年,冉苏华和丈夫结婚,丈夫为了一家老小的生计常年在外辛苦奔波,而公公瘫痪在床,吃喝拉撒全在床上,身边基本不能离人,冉苏华便主动承担起了照顾公公的重任。冉苏华对公公的照顾无微不至,在饮食方面,她每天为公公变着花样准备饭菜,让公公吃得可口、舒心。她深知舒适的睡眠环境对老人身体的重要性,为了让公公躺得舒服、睡得安心,她经常把公公的被褥定时清洗晾晒,确保被褥干净整洁,防治老人长褥疮。为了避免公公长时间躺卧造成肌肉萎缩、皮肤溃烂,冉苏华每隔1、2个小时就会给公公翻一次身,擦拭身子。每次翻身,她都小心翼翼,先轻轻地将公公的身体侧过来,再在背后垫上柔软的枕头,让公公能保持舒适的姿势。擦拭身子时,她会不停地问公公有没有哪里不舒服,让公公用手势示意。

公公不仅身体瘫痪,同时患有脑瘫,大小便失禁,冉苏华贴心地从网上买了成人纸尿裤给公公穿上。在喂公公吃药时,她总是格外细心,把药片磨成粉末,再用温水调匀,一点点地喂给公公。有时候公公不愿意吃药,她就像哄孩子一样,耐心地劝说,直到公公把药喝下。

在照顾公公的同时,她还要操持家务,忙里忙外,没有一刻停歇。这一桩桩一件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冉苏华坚持了8年,2900多天。对冉苏华来说,这不仅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情感的传递。“他是我的公公,当一天儿媳妇,我就要照顾他一天,我不懂什么大道理,但我觉得这是我应该做的。”当被问及为什么要这么辛苦时,她总是这样诚恳又朴实地回答。

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榜样

2021年,冉苏华和丈夫迎来了新生命,儿子出生了,这不仅给她带来了喜悦,也增加了她肩上的担子。但她没有被压垮,而是以顽强的毅力,一边照顾年幼的儿子,一边继续悉心照料瘫痪的公公。

孩子慢慢长大,在她的言传身教下,学会了孝敬老人,有时候也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帮妈妈端水,为爷爷端饭,成为冉苏华的小小帮手。“有时候看着孩子这么小就这么懂事,心里也挺不是滋味的,但仔细一想,让孩子从小就知道应该怎么去孝敬老人,对他以后的成长也是一种帮助。”冉苏华感慨地说。多年来,冉苏华把家里照顾得井井有条。

以善为本,热心帮助邻里

在2023年夏天,邻居李世英一家计划外出办事,家中的蔬菜、鸡和羊成了他们心中的牵挂。长时间的离家,无人照料的蔬菜和家禽让他们忧心忡忡。冉苏华在得知邻居的困难后,大手一挥,拍着胸脯保证:“你们就放心地去外地办事儿吧,院子里的东西,保证一样都不会少!”李世英一家离开期间,冉苏华信守承诺,每天定时去照料那些蔬菜和家禽,她浇水、施肥、喂食。当邻居归来,惊喜地发现家中不仅一切安好,甚至比离开时更加充满生机。

冉苏华家的对门邻居住着一位行动不便的老人,干起重活来很是吃力。当老人日常生活需要帮忙时,冉苏华总是热心地伸出援手,无论是搬运蔬菜、米面油,还是冬天的煤块。

冉苏华的这些行为深深感染了周围的邻居,她不仅被视为一个难得的好媳妇,更是邻里间的好榜样。正如邻居陈春霞所说:“冉苏华真是一个难得的好媳妇,全靠她无微不至照顾着这个家,才让她们家有了更多温情。而且她还闲不下来,一有空就想着帮谁做点什么,我们都挺喜欢她的。”

久病床前有孝媳,真情陪伴传孝道。没有感天动地的事迹,没有振聋发聩的表白,冉苏华埋头做着她认为应该做的。她的事迹如一汪清泉,流淌在人们的心田,滋润着每一个人的心灵。她不仅是家人的骄傲,更是邻里的榜样。她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孝道精神,用“爱”让家庭邻里充满和谐。

2.孙文萍:不离不弃三十余载 用爱谱写手足情 


孙文萍,女,汉族,1970年5月生,群众,第九师白杨市一六六团一连职工。普通职工孙文萍结婚后带着智力残疾弟弟一起生活,照顾着弟弟的日常起居,不离不弃32年,用爱谱写着手足之情。孙文萍曾荣获师市道德模范称号。

一声承诺 一生坚守

1972年,孙文萍的母亲在怀胎六月时查出重疾,便剖腹产生下弟弟孙中文。孙文中由于发育不全被诊断出患有先天性智力残疾,更不幸的是母亲于1982年去世。未成年的孙文萍便开始学着大人的模样在照顾弟弟了。

1992年,孙文萍结婚了,新婚的甜蜜还未散去,放心不下弟弟的孙文萍想把生活不能自理的弟弟接到自己的家中。因为父亲年迈且体弱多病,孙文萍的想法得到了丈夫的理解与支持。

孙文萍夫妻二人照顾弟弟的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的。1995年5月,正值农忙,孙文萍夫妇在地里干活得知孙中文不见了。孙文萍心猛地一沉,她急忙扔下手中的活,与丈夫发动身边所有的亲戚朋友,开始寻找孙中文。村庄、田野、河边,他们找遍了所有孙中文可能去的地方,但弟弟的身影始终没有出现。这些天,她几乎没有合过眼,孙文萍和丈夫几近疯狂地寻找着团场的每一个角落,声音因为不停地呼喊几乎嘶哑,眼中布满了血丝,手上也全是翻草垛被划烂的伤口。可他们却从未想过放弃寻找,终于在孙中文走失的第三天黄昏,在团场的一个偏僻角落里找到了孙中文。

尽管孙中文最终被找回,但这份惊吓让年迈多病的父亲病情迅速恶化。同年10月,父亲病危,饱受病痛的他临终前已说不出话,但他拉着孙文萍的手,眼中含着忧虑。孙文萍哪能不懂父亲的心思,赶忙说道:“爸,您放心,但凡我有一口吃的,绝对不会让弟弟饿着。我一定会好好照顾他的”,这一声承诺便成为了她矢志不渝的坚守。

守望相助 不离不弃

随着自己孩子的出生和成长,仅仅只有25岁的孙文萍肩上的责任愈发的重了。她不仅要照看生活无法自理的弟弟,还要兼顾自己年幼的孩子、挣钱补贴家用。本就瘦弱的孙文萍,常常处于体力透支的状态,丈夫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于是决定再出去多打一份工,多挣一份钱。可是没想到,他离开没多久,孙中文又一次走丢了,整整一个星期杳无音信。好在最终在派出所民警和连队书记的全力帮助下,再次走失的孙中文被找到并送回来了。但这数次走丢的经历给孙文萍带来了巨大的心理打击,她再也不敢有丝毫的松懈。自此,无论她走到哪里,都会把孙中文带在身边,即使去地里干农活也要让弟弟坐在自己车上,在自己的视线范围之内,防止再次出现意外。这些年来,姐弟俩总是“形影不离”,孙文萍那份耐心与温情,让邻里街坊都为之动容。

细心关照 无微不至

32年来,孙文萍一回到家就会陪在弟弟身边,陪他一起看电视、教他写字,带他去公园散步,让他感受生活的美好。她不仅学会了如何为弟弟制定科学的饮食计划,还自学了基本的医疗护理知识。每当弟弟发病时,她总能第一时间稳定住他的情绪,用无尽的耐心与关爱为他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如今的孙中文已经52岁,可他的智商只相当于六七岁的孩童,每当有人问起孙中文谁对他最好,他便脱口而出答道:“姐姐!”这份纯真的情感,是对孙文萍无私奉献的最好回报。以前,孙中文除了吃饭、睡觉、上厕所,其他什么都不懂。在孙文萍的悉心照料下,弟弟的身体状况逐渐稳定,甚至在某些方面有了显著的进步。现在孙中文能听懂姐姐说的话,也不会自己乱跑。孙文萍忙的时候,孙中文甚至也会帮着洗洗碗、扫扫地。

长姐如母,孙文萍对弟弟的照料比对自己儿子还细致精心。“弟弟现在岁数大了,身体也不好,我这个当姐的,一定要把他悉心照顾好”,孙文萍说。



来源 / 兵团文明办

监制/ 闫文陆

编辑 / 袁晶

关注【兵团新闻网】了解戍边故事电话:0991-8556479
往期推荐:




名单公示!新疆(含兵团)这些集体和个人拟获评全国先进→


新疆兵团11名学生获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


2024新疆兵团第十二师半程马拉松9月8日举办


新疆兵团这5个研学宝藏地!涨知识了!


最炫民族风!在民族服饰“秀”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

投稿邮箱:bingtuan@chinanews.com
中新社记者“看”兵团

果蔬采摘园成新疆兵团民众增收新途径(中文)
果蔬采摘园成新疆兵团民众增收新途径(俄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兵团新闻网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