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馄饨
馄饨混沌
HAVE A NICE TRIP人生最好的旅行
莫过于在一个陌生的地方
发现一种久违的感动
“南方的馄饨北方的饺”,北方人喜食饺子,而南方人却对馄饨情有独钟。馄饨既可作点心,又可作菜肴,是大众最普遍又最受欢迎的小吃。江南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是小吃店,以馄饨出名的众多,每一个江南人心中都会有自己心仪的馄饨。江南的馄饨,是江南人从小吃到大的、藏在心底的美味,普通,却鲜美异常。
江南一带认为,是西施发明了馄饨。传说吴王夫差后期,虽然挣得了诸侯会盟的老大位置,却被越国背后一刀弄得非常郁闷,经常食无胃口。西施跑进厨房,发明出了一样美食,用面皮包上肉馅,加上骨头清汤,吴王吃了,顿觉美不可言,后来就流入民间。
馄饨这个词与开天辟地里的“混沌”谐音,可能与古代神话传说相关吧。久违的江南馄饨,忽然勾起了小编一些兴趣和话头。
01
上海|荠菜肉馄饨
对上海人而言,最最深入人心的大馄饨莫过于荠菜肉馄饨了。
上海是吃菜肉馄饨的老家,寻常要是说,「今朝吃馄饨好伐」,那一定是指菜肉馄饨。
现在一年四季都买得到荠菜,但最鲜美的荠菜肉馄饨,一定是用阳春三月里的野生荠菜制作的,那种鲜美柔嫩的滋味,是大棚荠菜难以望其项背的。
02
南京|辣油小馄饨
南京人是出了名的爱馄饨。如果要评一道人气最高的本地早餐,小馄饨配辣油毫无悬念地稳居榜首,不少南京人几乎天天早起都要来一碗,理所当然地如同一项例行公事,永远也不会厌烦。着旺火,煮着馄饨。汤头一冲,辣油一舀,路人纷纷循香而来,在小摊前排起长龙。打扮入时的姑娘和穿着汗衫的大爷,挤在同一张桌子上喝馄饨喝得不亦乐乎。
正宗的南京小馄饨必然要以轻薄的方形馄饨皮包馅儿,馅料只用猪肉靡和姜葱调味,筷子或竹篾少少地一刮,粉色的肉馅在皮中央拓开硬币大小的薄薄一层,手指轻拢,就犹抱琵琶半遮面地收了口。如此体量,滚水里浮两下,馄饨起,半透明的皮子粉红的馅,纱裙一样在锅里飘着,当即便能捞进汤头里。
至于汤头,各家自有讲究,不过万变不离其宗,不论用什么汤头,都不会少一勺榨菜末、一勺干虾米、一勺猪油、一把蒜花,以此吊出鲜味。皮薄可以透光,汤鲜而烫,馄饨被煮的滑溜直接一吸就入口吞下,所以叫喝馄饨。
喝馄饨再配上喜欢的鸭肉
南京人为了喝馄饨甚至还作了一首南京话唱的本土歌曲。也许歌词已经记不甚清,但是那一句“啊要辣油啊?”却成为了连外地游客都会说的经典对白。
03
苏州|泡泡馄饨
泡泡馄饨,可算是馄饨家族里的袖珍品,即便将三四十个聚到一起也仅一捧而已。“泡泡”二字,便是喻指其外形之小巧莹润。泡泡馄饨可归入小馄饨之列,但做法较之寻常小馄饨更为精细。要点有两个:一是皮子,二为包法。机制皮子只是半成品,店家在包馄饨前,还需用空瓶(擀面杖也可)对其进行再度加工,直至将皮子擀到几近透明时才能使用。
泡泡馄饨的包法也与传统小馄饨不同。一般小馄饨,是将肉酱在皮子中间一擦,皮子团团捏起来就可以了。而泡泡馄饨的捏法则不同:首先,肉酱是擦在皮子一边的;其次,捏合时既要包住那一点点肉酱,又要使馄饨中间成为气囊,完全是手上功夫。
一碗热腾腾的泡泡馄饨端到食客面前,只见一只只馄饨都漂浮在上面,像一朵朵打过气的小蘑菇,实在是很美的。泡泡馄饨的馅心几乎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可以说是少之又少,只是将精瘦的、红彤彤的肉酱在皮子上擦一擦。但这一点点的猩红恰是十分重要的,让一碗馄饨生动起来。
搭上苏式萝卜丝饼
泡泡馄饨的下法有讲究,因为那皮子薄如纸,也因为要让“泡泡”之美体现得最完美。因此,下馄饨的锅要大、水要足;水烧开后要加入少量冷水,停滚后下馄饨;烧煮时宜读秒,始终不能让锅里的水翻滚,否则,那馄饨就烂了、不浮了,便也就不泡泡了。可以说,泡泡馄饨是烫熟的。
一碗泡泡馄饨要温婉可人,不仅得重视形态,味道更是关键。苏州人吃馄饨,大馄饨重馅,小馄饨品汤。泡泡馄饨好味与否,汤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过去,讲究一点的店家,都用猪大圆骨和鸡架为原料,而后花时间慢慢熬成一锅实实在在的好汤,以此为汤底的泡泡馄饨,吃起来才够鲜美。牙齿轻磕间,柔软的外皮一下子便破裂开来,细嚼下,滑如凝脂,入口即化。肉鲜伴着葱香,自舌尖至齿颊,抱住了整个口腔,清醇绵长。吃完第一个后,便再也停不下嘴。
04
杭州|鲜肉蛋黄馄饨
是一道美食,制作原料主要有猪肉馅、咸蛋、厚的大馄饨皮、香菜。
蛋黄鲜肉大馄饨,一份一般10个,也可以5颗起点,不愧是招牌,用料真的很实在,所有的馄饨皮都是Q弹有嚼劲,肉馅超多超实在,里面蛋黄吃起来绵绵的沙沙的,让人满足。
05
扬州|虾籽馄饨
馄饨的内馅,采用了鲜猪后座肉,去皮、去骨,剁碎后放入酱油、麻油、葱姜等,徐徐渗入冷水中,用手臂搅拌,直至肉泥发粘即成。对于吃,扬州人是很讲究美学的,菜色一定要赏心悦目,即便一碗馄饨也不例外。
吃完馄饨吃干丝
因此,馄饨的包法很有讲究,外形如同麻雀头,边似荷叶,底若金钱。下锅装碗后,仿佛朵朵荷花。皮薄馅靓的馄饨浸在棕褐色的酱油汤里,像一朵朵白云在天空中飘浮。
绿色的香菜、青色的米葱、朱红色的虾籽散落其间,看起来煞是诱人!
06
无锡|开洋馄饨
据说这种做法起源于锡山市东亭乡民间,以鲜肉、开洋、榨菜制成馅心,以薄厚均匀、透而有韧劲、下锅不烂的手推皮子做馄饨皮,以肉骨头吊汤,豆腐干丝、蛋皮丝为佐料。
07
常熟|绉纱小馄饨
饺子吃馅、馄饨吃皮,而绉纱小馄饨更是把馄饨皮发挥到了极致。绉纱二字,在其飘逸轻薄、纯洁淡雅。
这绉纱馄饨的皮子,也有丝绢薄纱般的感觉。皮子极薄,可谓薄如蝉翼,透似轻纱,透过馄饨皮可清晰的看见里面馅料的颜色,讲究一个吹弹得破。
看师傅包馄饨乃是一大赏心事,师傅安坐桌前,用刮板挑起肉馅抹在左手的馄饨皮上,顺手一捏即成型,馄饨下摆有如纱裙,半透明,层层叠叠,随风决然可以略略飘舞,师傅随手一甩,馄饨便如蝴蝶飞舞般入锅。
馄饨在沸水一滚即起,用海碗盛放,馄饨漂浮在骨头清汤面如花瓣展开,两三点葱花滴翠夺目,极简中极美味。
08
江阴|刀鱼馄饨
若说每年春季,有什么美食让江浙沪一带的人们朝思暮想、期盼不已,那一定是刀鱼。然而近年来刀鱼价格日益高昂,已成为大多数人难以企及的奢侈品,普通人只好来一碗刀鱼馄饨作为替代品,也算是尝过了刀鱼之味,略慰相思之意了。
最正宗的刀鱼馄饨,制馅选材相当严苛,刀鱼要挑早春出水的鲜货,尽可能选肥硕的雌鱼,秧草要选当日清晨割下的,最好是头茬带露水的嫩头,鸡蛋务必是三五天内生下的。制作时刀鱼剁成细茸,逐一挑出其中夹带的鱼刺,嫩菜入开水锅烫焯后切细挤去水分,将刀鱼茸和菜茸加葱花、姜末、料酒、味精、精盐、少许蛋清、适量鸡清汤和少许猪油,拌匀成馅。
包制时采用两次对折,两端合拢方法,酷似银锭。这样的三鲜合一,美好程度可想而知,难怪据江阴人讲,游遍千山万水的徐霞客对故乡的这道刀鱼馄饨也是赞不绝口,称其为“天下第一鲜味”。
一碗刀鱼馄饨,不需要浓厚汤底,简简单单的馄饨汤里只需加一点点盐就恰到好处。入锅煮熟,翩翩浮起,团团打转,薄薄的皮子,隐隐透出嫩绿,一个个像翡翠雕成的工艺品,使人赏心悦目。出锅后撒上葱花,和早就准备好的蛋丝儿,如此一碗清清爽爽的刀鱼馄饨就端上了桌。
09
泰州|宣堡小馄饨
宣堡小馄饨的主要特点,在于其外皮薄如宣纸,几近透明,火柴一点就燃,堪称一绝。馅心必须采用上等精肉,不用机械制作,要全凭手工完成。
配姚老五包烧饼
拌馅要求软硬得当,馅软则皮易粘,馅硬则皮易破。熟练的店家手持一张面皮,拿竹刮子挑点肉馅,放手中轻轻一捏,一个外观颇似麻雀头的馄饨就诞生了,而前后过程,不过在数秒之间。
10
靖江|马桥馄饨
说到马桥,首先出现在靖江人脑海中的肯定是“马桥馄饨”!
马桥馄饨馅很讲究,以猪肉、青菜、韭菜和菠菜为主,基本每只馄饨里有一块肉、一只淡水虾。
注意,这可不是虾米、虾皮,而是一只小江虾。馄饨皮很薄,加葱、盐、味精、少许酱油和胡椒粉做汤,最好放些猪板油,味道鲜美,可谓极品。
11
苍南|肉燕馄饨
肉燕是浙闽地区的一种较为独特的馄饨形态,它与普通馄饨的主要区别,在于其外皮。
肉燕的制作工艺被称为“肉包肉”,其基本做法是:取猪肉精肉配以番薯粉,经手工打制成燕皮;再取精肉捣烂为馅,将其包于燕皮之中,制成飞燕状。
肉燕的正宗与否,燕皮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
正宗上好的燕皮,猪肉必选后腿的精肉,配以上好的蕃薯粉,肉粉配比恰到好处;通过精细复杂的工序手工打制而成,薄如白纸,其色似玉,口感软嫩,韧而有劲。
12
湖州|大馄饨
据说蒋介石曾携夫人来湖,而宋美龄独爱湖州馄饨。湖州大馄饨历史悠久。
据咸丰举人江日恢所著《湖雅》卷八记载,湖州:“饼饵之属:饨、角黍、馄饨,等等”,并指出此馄饨个大、馅多、汤鲜。
虽然馄饨馅并无什么稀奇,不外是猪肉、榨菜、虾、蔬菜、葱姜这几样的排列组合,但猪肉膏腴,虾肉清滑,蔬菜、榨菜丁加点丝缕颗粒的细密口感,煮熟后隔着半透明的皮,呼之欲出,连带着汤水咬下一口,味型丰富、口感紧致。
13
上海|大黄鱼棒打小馄饨
本帮菜千千万,最特别的就是这一锅大黄鱼棒打小鲜肉,哦,不,是小馄饨。
很容易就沽清,一个大砂锅,采用的是货真价实的野生大黄鱼熬制出的汤,没有让你喝出味精的鲜味,让人喝到的是野生鱼汤应有的鲜香味。
小馄饨也已经吸饱了黄鱼汤的鲜味,比黄鱼更有戏,馄饨肉特别有嚼劲,怎一个“鲜”字了得?
在中国,野生大黄鱼的价格动辄在每斤千元以上,用如此昂贵的大黄鱼熬汤来煮馄饨,绝对是顶级馄饨的终结者。
添加小编微信
分享更多朋友圈文章和评论
end
排版:喜喜
图:网络
文:苏杭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