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作为一个训练者,我为什么不喜欢大部分的商业健身房?

陈柏龄 陈柏龄的酱油台 2020-01-27
版权声明
本文作者为陈柏龄,本文首发于知乎网。
转载要求:
1.本文仅允许在正文前注明作者和作者公众号陈柏龄的酱油台(soychen01)的情况下,进行非商业性转载。
2.转载时本文正文时不可减少内容、修改内容或者增加内容(包括图片)。并请附上版权声明和转载要求。

3.转载请邮件通知jianshenzixishi@163.com。


一、健身者的刚需

健身者想要的是什么?健身者想要的就是我要练得更好,更有效果。

能够让健身者练得更好,更有效果的东西,就是健身者的刚需。

运动装备。补剂。健身指导。健身场地。

这四样东西就是健身者的刚需。


二、健身房的商业模式:预售

运动装备主要就是运动服装、电子运动设备、运动护具这些有专门的产商来做,轮不到健身房。训练者一般也都有自己购买补剂的渠道,要么网购,要么海淘,要么代购。在健身房购买补剂的人,有,但不占主流。

现在的健身房只能去满足四点刚需中的健身指导和健身场地这两点。而且前一点还做的很糟糕。现在的健身房的主要盈利模式只有两种:销售年卡,销售私教。

为了销售年卡,商业健身房往往把短期卡的价格抬到极高,让顾客不可能考虑购买短期卡,而转而购买年卡,这其实是冲动性消费。当然,有一些健身房会做一些短期卡的团购活动来来引流,但目的还是为了提高年卡的销售量。

为什么健身房只卖年卡而不卖短期卡呢?因为健身房无法把当下的市场做起来,健身房如果要依靠顾客来健身房的次数结算费用,健身房是赚不到钱的。健身房只能做未来市场。在健身房里,很多人来了一两次就不想来了,健身房如果要做短期卡,就无法赚取这部分人更多的钱了。

健身房依靠销售年卡来盈利。

销售年卡本质上是在“租赁健身房未来一年的使用权”。

健身房的盈利模式,围绕着两个字:预售。私教的销售很多时候也是预售模式。

很多健身房运营者甚至很乐意看到一些顾客办了健身卡后不来健身房训练,他们觉得自己赚了。但从整个行业的角度看,这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他们损失了未来能从这个人身上获得的健身消费。


三、健身房模式的缺陷

为什么很多人来了健身房一两次就不来了呢?

因为健身房没人指导顾客!健身房的私教太贵了!

或者根本就是,健身房私教的技术水平和职业道德都不够高!要么解决不了顾客想要的问题,要么是一节课能讲完的东西藏着掖着分十节课卖给你。

健身身房的突破点,理应在教学上。

健身行业的本质,理应在教育业,而不只是租赁业。健身者最大的需求是把自己练好,这种需求往往表现为购买各式补剂,各种先进的运动装备,过度训练和在网络上盲目求医问药。其实一个好的老师(也就是教练)就能够解决这些问题。

现在的市场是供不应求,有无数的健身者愿意花钱去请好的教练教自己健身,却不知道哪里有这些教练。一个优秀的健身教练在中国,基本就是稀缺商品。

中国的健身房模式也发展了十几年了,但除了北上广地区以外,其他地区的健身房都一直很难培养出优秀的健身教练。原因有外部的社会原因,也有健身房内部的原因,但内因还是占多数。

在我看来,对客户来说,他需要的是健身教练三方面的能力:训练经验、技术水平、教学能力。训练经验意味着他能够告诉你他走过的弯路,他能够更好地从他自己的经验出发帮助你成长,授之以鱼;技术水平意味着他能够用科学的方法解决你身体的不同问题,授之以鱼;而教学能力意味着他能够把他的技术用语言很好地表达给你,授之以渔。

但是,商业健身房不需要这些,商业健身房需要的是教练的销售能力。一个教练只要他能够卖的出去课,他就能在健身房立足,无论他是否技术水平高,无论他是否训练经验丰富。

要么是瘦小的帅哥受到女性粉丝的追捧,要么是壮实的硬汉得到男性会员的青睐。而身材普通、外貌平平又真正有经验、能解决问题的教练,不一定能够生存下去。(注:身材普通不等于训练经验少,身材不是训练水平的衡量标准)

这就是为什么现在的健身房私教如此被人诟病的原因。因为健身房不在乎技术水平。健身教练在他们看来,不过是盈利的工具。

这也是为什么我不喜欢大部分商业健身房的原因。


四、饮鸩止渴

健身房没有真正做好教学,顾客无法不花钱或者低价学会健身,然后本来一个可能长期健身的顾客就放弃了学习,以后再也不考虑去健身房办卡了,因为他觉得办了也不会去训练。

所以整个健身行业的人,大部分时候就只能从一个顾客上赚到一张年卡的钱。然后,损失了他购买运动装备的钱、运动补剂的钱、运动指导的钱,还包括未来五年、未来十年、未来二十年,从这个人身上能够获得的健身消费。

这一切的损失,仅仅是因为这个人,不知道该如何去学习健身。或者是他不愿意花那个高价的钱学习健身。

做销售的人一定都听过这个故事:有三个皮鞋销售员,他们一起到了一个小岛上。这个小岛只有10%的人穿皮鞋,剩下的90%是不穿的。第一个销售员说,只有10%的皮鞋市场,哎,真难做。第二个销售员说,还有10%的皮鞋市场,挺好的。第三个销售员说,还有90%的未开发市场,太棒了。

现在的健身房,其实就是那第一个和第二个销售员。他们不仅只盯着那10%的市场,还在想着怎么用最低的成本从这10%的人身上捞一笔,而不是想着去做这10%的人的长期生意,或者通过这10%的人开发剩下90%的市场。

在健身行业的从业者看来,现在的健身房要做大做好赚更多的钱,都是在硬件上下狠劲,租更大的地,买更贵的器械,花更多的钱。因为他们觉得,健身房只是个租赁产品而已。

这就是商业健身房的悲哀。

但同时,也是那些健身工作室和健身互联网公司的机会。

这是「健身行业观察」的第二篇文章《作为一个训练者,我为什么不喜欢大部分的商业健身房?》,敬请期待下一篇:《健身工作室能代替健身房吗?》

陈柏龄/文


-

注1:我从未收过健身行业里的任何创业公司或者教练给我的费用(稿费除外)。至写本文为止,我与任何健身创业公司、健身行业从业者都从未有过推广协议、合作关系和金钱交易。

注2:原文链接里有一份关于《健身行业调查》的问卷,大家有空可以填写,有一些朋友问我,为什么这个问卷调查中不要求填写所在城市和本人收入呢。因为这个问卷调查本身在填写的时候,已经录入了你所在地的信息了。自然不需要你再填写了。而我不做关于收入的情况是因为,我希望让更多的人入门健身,我在找寻大部分人能够接受的入门健身的最低消费价格,而不是想着怎么从那些高收入的人群里赚更多的钱。请相信,填写这个问卷会对大家有帮助的,感谢。


声明:


昨天,不少朋友和我反馈,虎扑的公众号「虎扑健身」 于2015年5月7发布的《无基础该如何开始训练?看一下你就知道了!》抄袭了我在知乎两年前的回答(

虎扑健身的公众号在功能介绍里号称自己是「提供最专业、最权威的健身资讯和指导」,我想,真正权威和专业的团队,应该是会尊重作原创者的版权和署名权的吧?否则,这样的说法,如何令人信服呢?


希望健身行业的从业者自重,也希望各个号称「最专业、最权威」的公司团队自重,请在尊重原创者版权和署名权的原则下进行健身科普或者贩卖产品。


陈柏龄的酱油台
微信号:soychen01
一个被数万账号抄袭的健身自媒体
分享高质量的原创健身知识
一直被抄袭,从未被超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