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陈柏龄的酱油台」
关注公众号
2016年黎雅君痛失奖牌、吕小军破抓举世界纪录但仅获银牌、 谌立军因病退赛。
2021年李发彬金鸡独立,打破奥运记录,侯志慧轻松夺冠……
似乎每一届的奥运会,举重都会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焦点,但除了金牌之外,大家对于举重的理解也大都局限在:「练举重的都是穷人」、「举重受伤风险很高」、「举重会把人压矮的」这些焦点上……然后呢?似乎没有别的了。
美国的运动员虽从未登上奥运会的举重领奖台,但却有上千万普通人练习举重。全球风靡的CrossFit也把举重动作加入到自己的训练体系中,将学习举重和练习举重打造成为一种时尚,使得举重技术进一步在全球推广。
中国作为「举重大国」,普通人对举重的意义却知之甚少。
这是一篇2016年的文章,谈论了常见的普通人对举重的4个误解和举重项目的观赏方法,现在略作修改,重新发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举重运动。
国家体育局多次辟谣:举重不会让人变矮。一系列调查研究也证明,举重练习不影响青少年身高发育(注1)。 相反,举重的练习能够促进增高。我们看到举重比赛运动员身高不高,是因为教练倾向挑选矮个子和重心低的运动员。举重比赛的级别按照体重来划分,因此矮个运动员在相同的公斤级别下优势极大。同样都是80kg级别,一个160cm,一个180cm,肌肉的质量不一样,举重时做的功更是完全不同。矮个子运动员会有很大优势。 早在1986年,研究者就发现,相同公斤级别下,中国举重运动员与苏联和保加利亚各级运动员在肌肉体积上的差距,主要来源于身高差距,如果能够适当降低举重运动员的选材,就能够缩小这种差距,提高比赛成绩(注2)。
上面那些好身材们,不是特例,同级别的运动员身材类似。比如62公斤的张杰,69公斤的廖辉,77公斤的吕小军,都是杂志封面级别的健美身材,跟胖完全扯不上边。85公斤的陆永,有些人欣赏不来,但也绝对称不上胖,而是健壮。到了105公斤以上级别,才离普通人的审美差得比较远。因为他们的运动和基础代谢需要更多的脂肪来支撑消耗的热量,这样的体型在所难免。 非大重量级别的举重运动员,身材都非常好看,非常接近大众的审美。合理的举重训练,能够极大地提高身体素质,远没有许多人想象的那么容易受伤。他们认为举重容易受伤,是因为他们完全不了解力量训练,完全凭借着自己的经验和想象去评判一项运动。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Research网站上2014年曾经刊登了一篇文章《Which strength sport is most likely to cause an injury?》,列出了举重项目精英运动员每1000小时训练的受伤概率是2.6-3.3次,而长跑项目的精英运动员的每1000小时的受伤概率为2.5-12.1次。这意味着长跑项目的受伤概率有可能是举重项目的4倍。举重受伤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使用了错误的动作进行训练,二是频繁地去冲击极限重量。 很多时候不是举重训练让训练者受伤,而是不规范动作让训练者受伤。所有的力量训练的练习,最开始,都是从徒手或者零负重开始,没有人一开始就去进行大重量的训练,大多数举重训练者都有一套完整和科学的训练体系,他们清楚安全界限在哪里。 那么为什么举重让人觉得容易受伤? 因为许多人,对力量训练和举重的了解,仅限于奥运会上世界级选手的比拼,看见的只有奖牌和伤病。他们在生活中搬起重物,也确实很容易受伤。因为他们不知道怎么做出符合人体发力结构的动作。 在所有竞技体育比赛中,运动员的损伤概率非常高,包括短跑、跳高、跨栏、长跑这类非直接对抗性运动。因为运动员数十年如一日和自己身体的极限斗争。如果你不是运动员,只是爱好者,你并不需要经常冲击极限重量,那么练习举重只对你利大于弊。即使你是女性,练习举重对你来说,也是利大于弊。举重训练能够极大增强你的身体协调能力、塑造身体线条,纠正体态,让你获得健康美,而非病态美。不要想象自己会练出一身肌肉,因为你不是运动员。你随便打一下乒乓球,也打不到张怡宁的水准吧?2012年4月美国体育用品制造商协会(SGMA)的数据统计显示,参与举重运动的美国人多达3900万(这可能与很多国人想象的举重爱好者人数有很大的出入)。举重比赛的技术含量很高。举重技术中的高抓、高翻、下蹲翻、挺举、抓举,每个动作都比一般健美体系或者力量举体系的训练动作要难许多。如果你能在健身房用小重量或者中等重量(相对于自身的极限重量)流畅地完成几个举重运动,周围训练者一定会围观惊叹。举重对技术的要求太高了,力从地起、下肢发力、躯干传导,同时动作节奏还要保持连贯和精确。它是技术和力量的完美结合。
举重运动对躯干稳定性要求极高。欧美国家从青少年时期练习举重,增加躯干稳定性,防止各种与脊柱有关的体态问题。 举重运动对于身体协调性要求极高。不同肌肉群在不同动作阶段的发力要先后协调,原动肌、协同肌、拮抗肌和稳定肌的发力也要协调,不同阶段的动作节奏也要发力协调。举重是高价值回报的动作,是人的基础动作模式。田径、橄榄球、篮球、铅球、标枪运动员,都会在训练计划中加入大量的举重动作。美国的CrossFit就是以举重和体操的动作技术作为自己体系训练的核心,在全球风靡。CrossFit Game 中也会加入大量的举重动作作为比赛的环节。如果你对举重这项运动的技术、比赛规则一无所知,你看到的只是一个壮汉把杠铃从地面举过头顶而已。举重运动的观赏性源于三个方面:举重技术、比赛对抗和比赛策略。了解力量训练的人看举重运动,其实是在看他们对力量的控制,「一力降十会,一巧拨千斤」。拿抓举而言,下图这十二个动作是在极快的节奏下完成的,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后续动作。每一个动作都有自己极为严格的标准。在这个标准下,运动员才是安全且发出最大力量的状态。一旦偏离动作标准,不仅难以冲击奖牌,还可能产生运动损伤。 比如动作1中的握距、动作2中头部姿势和躯干稳定性、动作3和动作4中伸膝肌群和伸髋肌群的衔接发力,动作5到动作8之间靠髋关节和上肢将杠铃上翻同时身体下蹲的过程。整个过程中腕关节、肩关节、肩胛骨、胸椎、骨盆,都是需要极为精准的控制。这也是举重好看的地方。如果你有力量训练经验,或者懂一些解剖学、运动学知识,那么你在琢磨运动员技术的过程中自然欣赏得了举重比赛。将看比赛和自己的实践、知识相互印证,看看自己哪里想对了、做对了,看看自己哪里想错了、做错了,在看比赛中提高自己,真是再美好不过的事情了!
再比如今年李发彬的「金鸡独立」,他抬起的腿其实是为了保持重心和身体平衡的一种表现,他自己采访的时候也说到「就是重心不稳,算是自己老毛病,以前甚至抬到过90度。」但这样的动作技术,却恰恰具有非常强的大众观赏性,引发了热议。
这里说的比赛对抗,更多是运动员和人类身体极限的对抗。看我们的同类,短时间内将比自己重很多的杠铃举过头顶,确实是反人类的。即使你自己没有举过,也知道这样做的难度有多大。你实践过力量训练之后,看到一位运动员冲击自身极限的瞬间,是能够感同身受,和他一起肩负那份重量的。运动员在冲击世界纪录的时候,你和他恐怕就不是“共情”了,而是真正地一起热血沸腾!这位运动员和他身后的教练团队,在此刻,向人类的极限冲锋突破。这是真正的超越,是奥运会的精神的体现:更高、更快、更强!作为一个有体育精神的人,在此刻为之呐喊,为之心潮澎湃,再自然不过了。举重比赛有挺举和抓举两种姿势,成绩按两种姿势的总和计算。挺举和抓举每个运动员有三次机会,两种举重动作至少要完成一次,取两次动作的最高重量相加,算作比赛最终成绩。 举重比赛时,运动员和教练对手的成绩,调整战略。这时候三次试举的重量安排尤为重要,这是一种比赛中的博弈,涉及到运动员自身供能系统反应、募集神经疲劳程度、绝对力量和爆发力极限,以及其他运动员的成绩、心理状态等等。而连续试举的情况又涉及到运动员自身对于神经系统、无氧供能系统的协调,因为他们的间歇时间只有两分钟不到,这个情况下磷酸原系统和肌肉的神经募集能力还没有完全恢复,比赛策略就尤为重要。很多人欣赏不来举重比赛的这种非直接对抗,因为他们不懂举重比赛的规则,也不懂举重比赛对身体素质和运动员心理的要求。比如2016年年里约奥运会女子53kg黎雅君的比赛中,中国台湾选手许淑静就针对黎雅君用了比赛策略,许淑静在第一场挺举112kg成功,而黎雅君第一场挺举123kg失败。许淑静团队马上在第二场要了125kg,给黎雅君施加压力。
黎雅君第二场要125kg背后的动机是这样的:举重中,每一场比赛是试举重量轻的先举,如果黎雅君要的重量低于125kg,就必须先于许淑静试举,这样黎雅君连续两场试举,恢复时间少了许多,成功概率自然下降。如果黎雅君要了126kg或更高重量,失败的几率很大,因为黎雅君历史上最好成绩也就是128kg(中国的女子举重锦标赛,规则相对奥运会没那么严格),而许淑静是132kg,这就给黎雅君团队施加了心理压力。 这就是许淑静团队在奥运会举重比赛的策略。从结果来看,这个策略结果是成功的。(观看比赛记录的回放会发现,黎雅君的教练把输了比赛的锅丢给裁判,是站不住脚的,因为明显教练和黎雅君都看到了第二场试举后两个红灯的结果)。
原因有以下两点:
1. 自己没有进行力量训练的经验。
2. 对举重比赛的规则不了解。
这种情况下欣赏不来举重比赛很正常。就好像不懂中国围棋的人,欣赏不来围棋比赛。这也无可厚非。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普通人对举重有更多的了解。
时间长河里前行的人,从来没有过鹰的眼睛、狼的耳朵、豹的速度、熊的力量。甚至不如蚂蚁,举起几倍自重的物体。可当我们第一次将石头高举过头顶,砸向来袭的猛兽的那一刻,举重在今天的价值就已经确定了。
举重项目注定不会大热,却会一直存在,不温不火地存在着。
如果人类的历史重来一次,也许篮球和足球不会被再次发明,但是举重项目却一定会再次出现,会被反复发明。
因为举重和田径,都是人类天生就会,也始终追求着的「更强」和「更快」。
(本文完)
1.马中.青少年业余训练举重对身高的影响[J].铜陵学院学报,2009(4):1242.高凯文.对举重运动员身高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86(3):3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