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陈柏龄的酱油台」
关注公众号
今年上半年,柏龄我和团队,一共花了2000小时制作了「健身行业高能认知」这个产品。这是我们对2015-2022年过去7年的中国健身行业进行的深度复盘与总结。
除了总结出不同优质企业对健身行业的认知,还提炼出「健身行业的三波浪潮」这个产业理论,对健身行业的浪潮和周期性进行了梳理。该产品由:12小时线上12位嘉宾的深度商业对谈视频,11万字的精华商业访谈整理稿+4万字柏龄总结复盘干货组成。该产品打磨时间超过150天,由柏龄携全团队投入制作。参与者包括中科院博士&硕士生导师温生、互联网资深产品经理陈文俊、健身行业顶尖商业顾问廉家润等等。该产品复盘了健身行业过去7年经历发展以及展望未来2-3年的机会。我觉得是3年内都有商业价值,10年后依然有历史价值的产品。过去10年,柏龄我一直是以健身科普作者、教练、场馆主的身份暴露在大家面前的。为什么从去年开始,柏龄做了「健身行业茶馆」,邀请很多柏龄在行业内的好友做了很多的分享,做了很多线下活动,还做了很多的内部期刊,以及今年会做《健身行业高能认知》?其实,如果行业内有好的交流平台,或者内容沉淀的场所的话,柏龄是没有考虑做这些的。我做这些事情,是从我作为经营者从业者的痛点出发的。首先,是我自己在经营从业的过程中有很多困惑,很多信息和经验想与人交流,但是健身行业内这种平台和环境真的很少。其次,健身行业有大量的方法论、经验都没有被沉淀下来,柏龄我曾经收集过2000-2021年20年近1000篇学术论文,当时光光下载文献就下载了整整两周,这些论文我们团队都有研究和整理,我们发现对健身场馆的研究大多数只局限在宏观层面和数据分析层面,下沉到实际经营管理的极少,站在从业者视角理解这个行业的内容也很少。健身行业缺乏这样的内容,也需要有人做这样的内容。我很想做这件事情。就好像10年前,我自己想找很多健身资料找不到,我就自己查、自己研究、自己写!最后我做成了全网150万粉丝的知名自媒体和IP。并且出版了影响数十万健身者的《量化健身》。2020-2022年,3年的时间里,我组织了大量的健身从业者社群、线下沙龙和行业论坛,对齐从业认知、复盘行业方法论、普及商业通识。同时我在协助高校完成教材的编写和论文的整理工作,并且和一些经营者、专家完成健身行业内的方法论沉淀。比如和廉家润老师,合著了《廉家润精品工作室运营管理讲义》。他也在做自己的《运营管理蓝宝书》系列,沉淀这个行业的方法论,工作量极大,非常敬佩,内容也非常稀缺,我也有参与辅助工作。我和设计了超过200家健身门店的聂子昊老师,正在撰写《商业运动空间设计》一书,沉淀关于运动空间设计的方法论。今天正式制作完成的《健身行业高能认知》手册也是如此。这个产品来自于2022年2月份,我组织的一场健身行业线上大会,这场线上大会从当日上午10点开始,到晚上23点结束,全长共计13个小时。我邀请12位在健身行业有一定成绩的嘉宾,每个人1个主题,也就是12个主题,从健身行业的不同角度,分享自己在这个行业最宝贵的经验和认知。这场线上大会累积1.2万人观看,最高在线人数1100人,平均观看时长高达22分钟。折算下来有接近400人看完了全程13小时的内容。在大会结束之后,柏龄与团队累积又花了5个多月的时间,用了超过2000小时的工作量,整理文字稿、设计排版、润色内容,终于完成了这份《健身行业高能认知》手册。制作周期这么久,一方面是工作量确实非常大,另一方面也是柏龄对产品的内容要求比较高。这本手册汇集了中国健身行业第三波浪潮的代表性机构和代表性人物的阶段性复盘,从12个领域,帮助你快速理解中国健身行业。本份手册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健身行业宏观视角,讨论了健身行业中的「产业」、「服务」、「流量」、「行业数据」的主题。第二部分是健身行业中观视角,讨论了健身行业中的「品牌视觉营销」、「商业空间设计」、「产品化」、「用户情绪」的主题。第三部分聚焦于健身行业的4个垂直赛道:「社区健身」、「体能训练」、「青少年训练」和「康复」。第四部分健身行业过往7年的发展的复盘,以及对前面11位嘉宾分享内容的共识梳理和总结。如果你是从业者,本份手册的内容,一定有不少观点与你的认知差异颇大,这正是这份手册的价值所在——「对齐认知,共同进步」。
在行业周期的不同阶段,从业者所面对的问题是不同的,经营者所侧重的发展方向是不同的。健身行业有其内在的发展规律,我们需要先理解其中的规律,再将其发展和优化。
入行几年,经常会听到很多人我说「降维打击健身行业」这个词汇。我并不喜欢这样的说法和态度。首先,这个词汇无处不在地体现了一种居高临下逆天改命的姿态,没有躬身入局尊重规律的心态,所以最后往往以肤浅的洞察留下一地鸡毛。其次,这七八年,看过太多跨界的大佬进来「降维」,但是成功的寥寥无几。相比之下,尊重规律,保持热爱的创业者机构反而活得不错,一直成长。健身行业是个特别初级的行业,相比「降维打击」这样的词汇,我更喜欢「陪伴成长」这个词,这样的心态更能历久弥新。健身行业从来不缺创新,也从来不缺营销方案和赚钱手段,缺的是对用户的尊重、对教练的尊重、对客观规律的尊重。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洞察规律,继往开来,是一种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