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什么样的销售,会让我更愿意给钱?

陈柏龄 陈柏龄的酱油台 2022-12-23

▲ 点击上方「陈柏龄的酱油台」

关注公众号



柏龄的第528篇文章
共1600字,阅读约3分钟

这是一篇很平淡的生活感悟:

最近我要开一个闭门会,需要联系会议室,所以谈了7-8家酒店和会议室。

其中有3家谈了比较久,我最后确定合作的那家,价格更贵,当然环境和品质也更好。但促成我直接合作的原因,不是价格,不是环境和品质,而是:沟通舒服

沟通舒服,意味着,万一有意外情况出现,对方大概率能够马上理解问题,并且跟我一起解决。

沟通舒服,意味着,她能够比较快速理解我的品味、标准,以及基础标准以外的需求。

这些年,我接触过很多合作方与服务商,设计、装修、咨询、酒店等等。

我认为最厉害的服务方和合作方,他们会润物细无声地让你感觉很舒服。差劲的销售和服务人员,很容易让你血压升高

先来讲讲我觉得厉害的服务机构/匠人/销售,有什么共性吧:

第一,是解决问题。比如我2017年接触的一个设计公司,每当我提出一个问题的时候,对方就会特别坚定地回答:「这个没有问题,交给我们来处理」、「这个有点麻烦,但是我思考一下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可以解决,就是之前的方案要改动,我稍后跟你沟通」。

第二,是尝试理解。对方会不停尝试理解你的需求。比如会询问;比如会用自己的观点重复一遍你的问题,反复确认;比如会表达你的需求和常规需求的差异性。

我们的店长沈楚涵教练就是一个特别厉害的沟通者,他在每次体验课之前,会不断地询问对方的需求和感受,以确认自己用最合适的方式帮助对方。

第三,赠礼。会为你提供你购买服务以外的东西,甚至在你未购买时就为你提供。

比如我的房子是在链家买的,在买之前,链家就会为我预先提供不少服务。成交了之后,链家的中介在某些节日还会给我送礼。再比如我有次视频剪辑的合作,还没有付费,对方就先帮我剪了一个小样片和几篇转成文字内容的文章作为赠送。这些都大大增加了我的合作意愿。

反过来,让人比较难受的沟通者通常是这样的:

第一,对抗。当你提出需求或者问题的时候,对方感到为难,表示困难,或者立马拒绝。

我最近在谈一个会议合作方,每当我提出一个问题,她的反应通常是:露出为难的表情、「不好意思,这个我们办不到,不能修改的」、「这个地方就是这样的」。

沟通久了之后,我认为她不具备与我合作的能力,我就放弃了。

第二,自我意识过强。始终强调自己多厉害/产品多好/环境多好。

前几年,有个潜在的客户找到我们,非常明确表示要买48节私教课。后来,我安排了一位教练跟她对接,谈了2个小时,结果最后这位客户居然没有买课,后来这位客户私底下发消息给教练说:「教练你讲的太多了,以后沟通的时候可以少讲一些」。

根据后来的分析,原因就在于这位教练「夸自己」太多,讲产品太多,而没有去询问对方到底想要什么,最后让本来有信任感的客户丧失了信任。

第三,索取。急于与你成交。

有个例子很适合放在这里,但是有些长:

去年底,我去一家酒店,想看一下环境,准备以后休息时候入住。

我明确表示已经办理过会员卡和关注公众号的情况下,前台服务员带我看房的时候,让我取消关注和会员,再次关注和办卡。我明白这也是与他业绩相关的一部分,便帮他执行了。


我付费意愿很强,想办理会员卡,我之后问了几个会员卡使用权限的信息,因为业务不熟悉,前台的几个回答都错了。我让前台加了我的微信,回去后,我查询了官网的信息,把正确的内容发送给了他。但是相比于正确的内容和我的需求……感觉他更在意我是不是从他的二维码里购买了这个产品。

加了前台的微信之后,我点开他的朋友圈看了看,他对我是「一条横线」。


我的想法是,一方面,既然你那么希望销售我,而你的产品又和官网和没有任何不同,起码你应该先获得我的信任才对,而不是把我当做一个完成业绩的工具人。

另一方面,为了提高自己渠道的购买率,而贬低公司的渠道,也是让人不舒服的一种行为。

然后我就放弃了继续与这位前台沟通,删除了微信(我原本成交意愿很强)。

那天回家以后我坐下来思考了很久……

是不是我以前也做过这样的事情?过度希望销售某个人,而忘了客户真正的需求和真实的感受?

(本文完)




「健身行业商业细节课」
33个行业分析视频,仅需499元
购买请下方扫码


全维度健身行业

课程信息,请扫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