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天府永兴实验室入驻天府海创园

天府发布 2022-12-21

本篇文章约1740字,阅读需要5分钟


初冬的兴隆湖畔

层林浸染,叠翠流金

一系列高能级平台

人才也纷纷奔向这片黄金之地


↑陈学志 摄




日前,天府永兴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入驻天府海创园,金色牌匾在秋色中熠熠生辉,“实验室的过渡办公载体位于西部(成都)科学城,有5400平方米,视野开阔,环境安静,很适合科研工作。”








最新进展

汇聚碳中和相关领域16位院士、5位专家,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成立



去年12月23日,天府永兴实验室在四川天府新区正式揭牌成立,标志着四川省碳达峰碳中和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向前迈出了坚实一步,为建设全国重要的先进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策源地提供了高能级创新平台支撑。


↑2021年12月23日,天府永兴实验室在四川天府新区正式揭牌成立。来源:川观新闻


揭牌短短一年,天府永兴实验室脚步坚定。自揭牌以来,实验室在组织架构和队伍建设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据天府永兴实验室相关负责人介绍,“实验室已完成学术委员会、专家委员会组建,学术委员会汇聚16位院士、5位专家;专家委员会由双碳领域54名院士专家组成。通过蓉漂人才峰会‘揭岗挂帅’发布五大类百余岗位,招引8名全职管理人员(含天府万人计划金融菁英1名),搭建20余人管理运营团队。”


当前,天府永兴实验室聚力科技创新,布局清洁低碳能源、资源碳中和、碳捕集与利用、碳汇与地质固碳、减污降碳协同、碳中和集成耦合6个研究部。近期,以“碳大脑智慧管理平台”项目申报并获批省级2022年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基金面上项目——科技创新基地建设。


↑天府永兴实验室效果图



专注碳中和领域“卡脖子”难题

打造碳中和人才汇聚高地、科技创新先锋、产业发展引擎



天府永兴实验室作为省政府批复建设的天府实验室四个重点实验室之一,是开展绿色低碳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研究的核心平台,承担着解决碳中和领域“卡脖子”问题的重要职责。



实验室瞄准国际前沿、四川特色、低碳产业,由北京大学张远航院士任主任、清华大学贺克斌院士任学术委员会主任汇聚全国碳中和领域60余位院士专家学者,依托四川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联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四川省交通运输发展战略和规划科学研究院等重点单位共同建设,打造碳中和人才汇聚高地、科技创新先锋、产业发展引擎。


下一步,实验室将持续深入探索新型举国体制,通过“核心+基地+网络”的运行模式,打通“基础研究–技术攻关–产业转化”创新全链条,促进低碳产业高质量发展和经济社会绿色转型,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国家战略,为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书写四川答卷、打造四川样本,为应对气候变化输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力量。


↑天府海创园



创构零碳模式

探索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天府方案”



党的二十大明确,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要“积极稳妥”。建设天府实验室既是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巩固新时代国家战略大后方的重大担当,又是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强劲引擎,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独角兽岛,马骥 摄丨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截至目前,天府新区在城市建设中,已构建多个低碳场景串联生态空间和碳中和示范网络:成都科学城所在的兴隆湖通过水生态提升工程构建起立体固碳网络;成都超算中心与国家电网等数家新能源单位开展测试及商务合作,助力碳中和;总建筑面积约145万平方米的独角兽岛建筑群、开业不久的四川大学华西天府医院则将“绿色”理念和新技术应用在建筑本身……

↑周勇良 摄


实现“双碳”目标是一项面向未来、造福人类的宏大事业。天府新区将不断优化保障体系的服务效能,强化组织领导和政策创新,针对实验室的科技资源要素、人才引育需求做好对接服务,加大对绿色低碳重大行动、重大示范和重大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将勇攀科技高峰,不断筑强创新策源的极核功能;瞄准未来赛道,不断推动产业生态的迭代赋能;创构零碳模式,不断催生绿色发展的强劲势能,持续深化双碳实践下公园城市指数的匹配适用和推广应用,探索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天府方案”。


▸18号线、19号线最新进展!


▸四川天府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天府新区部分区域调整风险等级的通告


▸事关成都核酸检测,最新消息!

记者:郑晓凤编辑:侯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