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垃圾银行:垃圾这样放,可以挣钱!

天府发布
2024-08-22
本篇文章约1250字,阅读需要4分钟


垃圾回收智能化

垃圾分类货币化

VR互动体验

科普展示

……


近日

小天来到位于天府新区煎茶街道的

鹿溪印象小区

沉浸式体验了垃圾分类

“新时尚”“新日常”的新变化


01

“垃圾银行”变废为宝


在鹿溪印象小区内一隅,蓝绿相间的“煎茶街道垃圾银行印象店”坐落于此。在回收点内,左边墙面上公示着14种可回收类别,下面挂着一排“银行”专用回收袋,每个袋子上有一个对应的二维码。另一边,一袋袋由居民送来的可回收垃圾整齐地摆放在存储架上。有书、旧衣服、纸壳子、塑料瓶……干净整洁、井然有序。




“这个‘垃圾银行’很方便,我已经有370多元的收入了。”居民朱阿姨表示:“平时把旧衣服、旧鞋子、快递盒子、啤酒瓶子等可以回收的物品,用‘垃圾银行’专用口袋收纳起来,扫一下回收袋上的二维码,累积到一定重量就送到‘银行’存储架上,工作人员会定期来收,按照不同物品的回收价格称重,很快就能把钱转到之前扫二维码的手机上,操作简单、智能化。”



02

“垃圾分类”积分兑换


在旁边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亭”处,居民们在志愿者的引导下,将分好类的生活垃圾投放到对应的垃圾箱内。志愿者根据垃圾分类的质量,按照标准发放积分卡,每张积分卡价值2角,累积到一定数量可以兑换相应的生活物品。在兑换点的货架上,摆放着纸巾、鸡蛋、酱油、盐、醋、面条、方便面等,上面明确标注了每一种物品兑换的张数。




12岁的杜瑾萱也是垃圾分类的践行者:“家里已经形成了垃圾分类的习惯,每3个月左右,我们就拿着积分卡去兑换生活用品,妈妈一般会兑换调料,我喜欢兑换泡面。妈妈说,垃圾分类是为了更好地保护生活环境,大家要一起行动起来。”


在小区另一侧,煎茶街道生活垃圾分类实践教育基地也建成并对外开放。基地占地面积约为150平方米,辐射辖区13000余户,结合煎茶自然与人文特色,打造了一个集展示、教育、体验、互动于一体的综合性科普基地。整个基地通过三大模块内容展示“生态环保、垃圾分类、教育实践”的核心主题,将生态环保意识、垃圾分类知识与文明实践相结合,通过多种形式和手段,向大家传递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和实践。





煎茶溪社区党委书记胡小兰表示:“‘垃圾银行’印象店从2020年5月正式投用,是我们社区重点打造的一个垃圾回收的试点。同时,小区还建立了积分兑换机制,以‘换’促‘分’,只要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就能获取垃圾分类‘绿卡’,以‘绿卡’换购生活用品、社区早教及日间照料服务。希望通过这样的基层服务,让老百姓获得更多实惠,将垃圾分类深入群众生活。”


截至目前,社区居民通过“垃圾银行”投递956次,收集可回收物10.77吨,获得收益8692.57元,实现节能减排二氧化碳43.2吨。下一步,煎茶街道将进一步推广“垃圾银行”经营理念和模式,引进社会优质资源,将“垃圾银行”运用到辖区内其他符合条件的居民小区,助力垃圾分类走深走实、提质增效。




▸十年·人物|自家小院,欢迎免费参观


▸顺利封顶!


▸涉及成都!国务院批复:同意

记者:李云裳

摄影:达霄羽

编辑:李川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天府发布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