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免持续领跑,中国免税业积极寻求海外扩张
【品橙旅游】3月18日上午10时,中国旅游集团暨中免(海南)运营总部有限公司揭牌仪式在海口市海南大厦举行,这不仅标志着海南省与中国旅游集团的战略合作已经落地生根,开枝散叶,也是中国旅游集团控股的全资孙公司中免公司持续征服免税市场的又一重大举措。
免税市场的领头羊——中免公司
在本次合作一个星期前,中国国旅刚刚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中国免税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免公司”)正式成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国际区免税业务多个招标项目候选人,由此,中国国旅的免税版图有望再下一城。
目前,收购日上免税后中免公司在国内免税市场份额占80%左右,呈现一家独大的局面,如果此次中标大兴机场,其在全国市场份额必将进一步提升。
在相比竞争激烈、利润率有限的旅行社业务,免税店业务利润率更为可观。以中国国旅为例,2017年中国国旅营收为282.82亿元;净利润为25.31亿元。其中,旅游服务业收入为122.78亿元,占营收的比例为43.41%,毛利率为9.60%。中国国旅的免税业务收入为148.61亿元,占营收的比例为52.55%,毛利率却为45.72%。中国国旅的旅行社业务和免税业务占的营收比例基本相同,但毛利率却千差万别,免税业务毛利率比旅行社业务毛利率竟多出了42.95%,可见免税业务正是支撑中国国旅营收的一大“法宝”。正因如此,2018年12月24日,中国国旅发布公告,把旗下国旅总社转让给自己的控股股东中国旅游集团,正式退出旅行社业务,聚焦免税主业。
在此之前,中免公司的免税业务表现正愈发突出。2017年以来,中免公司先后完成对日上免税行(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日上中国”)51%股权、日上免税行(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日上上海”)51%股权收购。尤其是对收购日上上海的交易完成后,中免公司取得了上海机场的免税经营权,强势弥补了在上海免税市场的短板。2018年10月,海南省国资委还正式将海南省免税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免公司”)51%股权无偿划转给了中国国旅的控股股东中国旅游集团。
在当前中国免税品市场中,中免公司、珠免集团、深国免集团以及中出服是免税行业四大巨头。在中免和日上联合后,中国国旅行业“垄断”属性的优势更加明显。
除加快整合免税市场份额外,中免公司同样专注于免税店商店数量扩张。2017年起,中免公司先后成为首都机场国际区、上海虹桥国际机场和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免税店项目的中标人。之后,中免集团陆续中标南京、成都、乌鲁木齐、昆明以及青岛机场的进境免税店经营权。
同时离岛免税政策逐渐放开之下,中免公司运营的海南海棠湾免税城成为重要的受益者,根据中国国旅的财报显示,2016年,海棠湾免税城接待了顾客451万人次,营收达到47.05亿元,同比增长10.72%,相当于每个顾客贡献了1043元(约合154美元)。
自此,中免公司形成了以北京机场免税店、上海机场免税店、海棠湾免税城、香港机场免税店为主线的9大类型200多家免税店的市场格局,中国免税“航母”正在强势组建。
“根据2017世界旅游零售商排名,中免集团位列全球第八位,这是非常好的成绩。”某业内人士表示。据悉,本次统计不包括2018年7月刚刚并购的日上上海的业绩,如果合并计算,中免集团已经达到全球地6位。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中免在中国免税市场一骑绝尘,但基于市场定位不同,各大型免税零售商之间的竞争并不十分激烈,如中出服定位为国人市内免税店,而早在2017年,深国免集团就已经深入布局跨境电商,上线“i免税海外购”。
中国消费者拉动免税业务发展
中国出境游的人数近年来呈现持续攀升态势,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7年,出境游人数已经从0.6亿人次增长至1.3亿人次;国家旅游局预测,到2020年,出境游人次将会超过2亿人次。同时,中国国民出境旅游消费支出也呈现逐年增长,2016年境外消费总金额高达2611亿美元,占全球总消费额的20.9%。
由于进口关税和差价的影响,境外免税店是中国消费者购买奢侈品的首选途径。有报告显示,中国消费者已经成为各国免税消费的主力军,62%的游客会选择在免税店购物,海外人均购物消费约为762美元。2019年3月22日,《中国奢侈品市场研究》表明,2018年中国购买者的奢侈品消费总额已占全球市场份额的33%,18年前这个比例仅是1%。
中国消费者对外国奢侈品的热衷,则是推进中国旅游企业免税业务增长的一大助力。据中国国旅最新发布的财报数据,2018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41.01亿元,同比增长64.39%;净利润27.05亿元,同比增长41.79%。中国国旅财报分析,营收净利的大幅增加,显然与免税业务有着极大的关系。
不只是以中免为代表的中国旅游零售商对中国游客的钱包“虎视眈眈”,中国消费者旺盛的消费欲望也让各国免税商店纷纷瞄准中国市场。
《日本经济新闻》曾报道,日本免税商店商乐购仕(Laox)最早将在3月起支持在线下单,线下提货。3月20日,飞猪宣布推出“飞猪购”,正式与乐购仕合作。
据悉,乐购仕宣称推出该项服务是为节省游客时间。而根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当前日本人均旅游支出也出现停滞倾向,日本观光厅统计 2018 年访日旅客消费达 4.51 万亿日元(约 2696 亿元),同比仅增加 2.5%,其中购物支出同比减少 744 亿日元至 1.57 万亿日元。数据显示,2019年1 月日本免税店销售额 262 亿日元(约 15.7 亿元),同比下降 7.7%,为26 个月来首次。《日本经济新闻》认为下降原因主要是中国买家减少,虽然1月中国游客同比增加 19.3%,但可能受中国元旦起开始实行的新电商法影响——游客买回的商品纳入征税范围内,而减少购物。
为进一步吸引中国消费者购物拉动日本经济,乐购仕则专门针对中国游客推出该项目,即通过阿里巴巴旗下的飞猪等旅游网站预约商品,使用支付宝付款后的一个月内前往日本,在他们指定的门店提货即可。到店后,出示手机预约页面和护照,取走商品,完成免税购物。
中国免税业务面向海外扩张
再大的水杯总有装满的一天,现在的中国免税市场就像这快要装满的水杯,在高市场占有率的前提下,中国国内免税市场增长乏力在所难免,而海外市场则不同,其整体上仍存在较为广阔的拓展空间。
2015年起至今,中免集团就已经在柬埔寨的三大重要城市和旅游胜地,先后开设了三家免税店——这是中国首次在海外开设免税店。在免税商品售价方面,其价格低于有税市场零售价15%-35%;和周边免税市场相比,不高于香港和周边国家免税价格。据业内人士介绍,中免将免税店开到国外不仅可以进一步巩固中免的外国业务,更有助于吸引境外消费回流中国。
后在2018年7月,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地方国资委负责人视频会议,明确提出下半年将加快推进免税业务、煤炭、码头等专业化整合,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受益于较高政策利好,中免公司又开始不断在海外开疆拓土。同年7月24日,中国国旅发布公告称,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了《关于在澳门投资开设市内免税店的议案》。会议同意公司孙公司中免国际有限公司以自有资金在澳门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中免集团澳门市内免税店有限公司”(暂定名),注册资本为1亿港元,并由该公司在澳门开设运营市内免税店。
作为中国澳门行政区内唯一的机场,澳门国际机场是连接珠三角与世界各地的重要桥梁,2017年5月,中免公司已经与皇权集团(香港)合作获得澳门国际机场为期5年的免税经营牌照。此次拟在澳门再开设运营市内免税店,或将与先前机场免税业态实现协同。
2019年2月14日,中国国旅最新公布的消息显示,经公司董事会审议同意,由中免全资子公司中免国际将以自有资金在香港设立中免香港市内免税店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5000万港币。
这也是中国国旅继2018年7月公布开设澳门市内免税店后又一重大海外布局,彰显了公司持续拓展国际免税版图和市内店渠道的决心。
与此同时,除了中国国旅,其他旅游企业也在谋求免税业务的扩展和海外扩张,比如珠海免税已经和海航集团达成全面的战略合作,而海航2017年4月份已经通过香港的子公司宣布入股全球最大的免税品零售商Dufry,后经持续合作,目前海航的持股比例高达20.92%,已成为Dufry最大股东。
虽然各中国免税企业持续加码海外市场,但相比海外免税店,中国免税零售商对海外免税品的“垄断”和价格优势仍不十分明显。以中免公司为例,虽然中免公司在中国免税市场“说一不二”,但与国外同业巨头相比,中国国旅在毛利率和单体店规模方面依旧存在一定差距——中国国旅免税业务在2017年毛利率为 45.72%, Dufry的毛利率最高值为59%;在单体店规模方面,Dufry 目前共运营商铺2200多家,而中免集团目前仅运营200多家。
因此,想要在海外形成强有力的竞争优势,各中国免税旅游零售商仍然需要在商品价格、品质、数量和消费场景便利程度等方面做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