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芬挺秀 | 夏德明: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
夏德明,男,吉林舒兰人,1979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正高级工程师,清华大学本科、硕士、博士毕业,参加工作后一直从事电网调度运行生产技术工作,现任国家电网公司东北分部调控分中心系统运行一处处长。在工作中,夏德明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爱岗敬业、敢挑重担、勇于创新,是电力系统稳定分析、电网安全运行、清洁能源接纳等方面的技术专家和岗位能手。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8年),辽宁省省级优秀专家(2018年)、“兴辽英才”青年拔尖人才(2019年)、“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人才(2017年),国家电网公司优秀专家人才(2016年)、安全生产先进个人,沈阳市高层次人才领军人才以及国网东北分部优秀共产党员、安全生产先进工作者、青年岗位能手等多项荣誉称号。
从前,夏德明的世界很小。
他来自吉林省舒兰市的一个农村,小时候,家的东边是条河,西边是座山,南边是所监狱,北边是个变电所。上学之前,夏德明就在这个范围内打转。除5岁那年去山东舅舅家,他再没出过远门;也正是那年,舅舅告诉他,中国最好的大学是清华大学。打那以后,他就对清华充满向往。
他渴望看到外面的世界,而学习,就是一条走出去的路。上了学,夏德明的生活半径被拓宽。初中学校离家的距离,是20公里;高中学校离家的距离,是10公里。1998年,19岁的他考入梦想中的清华大学,清华离家的距离,是1000多公里。
夏德明在园子里度过了九年的时光。现在,他已经是国家电网公司东北分部调控分中心系统运行一处处长。离开园子已经13年,但清华的精神,无时无刻不在对他产生影响。
年幼时的梦想
夏德明考清华的梦想,萌芽于5岁。
他从小在吉林的一个农村长大。5岁那年去山东的舅舅家,是他第一次出远门。舅舅是一名小学老师。“你得上个好大学。”他告诉夏德明,“中国最好的大学是清华大学。”这一席话,点燃了夏德明对清华的向往,时不时地被少年时代的他记起。
在那个年代,大学还没有扩招,考大学要比现在难得多。村里一个考上电力专科学校的姐姐,已经是少有的读书好的那类人。
人们大都不重视教育。夏德明很多小学、初中同学早早就辍了学,回家干农活。他的家人也有类似的想法,催他早点工作,减轻家里的负担,也规避读几年书却考不上大学的风险。他想继续读书,父亲给他提要求,得考到高中(也就是县里的重点高中)的年级前20名。
他从小对自己要求严格,小学开始,就常考班级、年级第一。每次回家,家里人都因为忙碌,无暇过问考试的情况,所以夏德明从小就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跟别人无关。他很有自己的主意,这次也是,铁了心要继续学习。面对父亲的要求,夏德明回答:“如果就那么点目标的话,我就不上高中了。”
通过刻苦的学习,夏德明兑现了对父亲的承诺。高中阶段,他一直是班级的第一名,也经常夺得年级第一。
三年过去,夏德明迎来了高考。他还记得,第一门考语文,要打两次铃——预备铃后是写名字的时间,5分钟后的正式铃,才是允许答卷的标志。他因为过于紧张,写完名字后,没注意到正式铃,过了几分钟,听到周围都是沙沙的写字声,他才反应过来,赶紧开始写。
填高考志愿时,夏德明没有丝毫犹豫地在第一志愿栏里填上了“清华大学”,其后的志愿,也有填一般的本科学校。他身上有种豁达,虽然会担心考不上相对理想的大学,但他并没有过分紧张,而已经决定,“命运安排我到哪儿,我就到哪儿”。高中里还有其他人填了清华的志愿,最后只考上他一个,他感到幸运。
至于专业,报考的时候,夏德明翻看清华大学的宣传手册,发现“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名字最长,且它的专业介绍、课程设置涵盖了方方面面的内容。他希望能学到更多的知识,便选择了电机系。事实证明,他的选择是对的。入学后他得知,电机系因为涵盖知识广泛,孕育了很多其他专业,被戏称为“老母鸡”系。
他还记得,小时候,每天放学回家,他都会路过一个变电站,那儿有围墙、铁塔,还有长长的输电线路;站里面叫不上名的高压电气设备,排列得整整齐齐。他年纪还小,懵里懵懂,只觉得“神秘”。若干年后,他进入电机系,弄懂了当年搞不清的设备和原理,他相信,这是一种“冥冥中的缘分”。
园子里的青春
1998年8月29日,19岁的夏德明,独自坐了将近二十个小时的火车,来到北京。
一出火车站,他就看到接站的同学举着写有“清华”的牌子,心里感到踏实。他跟着牌子上了校车,下车来到热闹的东操,大家都在“抢人”,大喊,“电机系,电机系!”“环境系,环境系!”
他正好遇上一位六字班的老乡师兄,带他办理好所有的手续。后来,师兄成了夏德明整个大学期间的“人生导师”,给了他很多专业书,提醒他学习上的注意事项、可以参加的社会活动,甚至告诉他,被子应该多长时间洗一次。直到现在,他仍对师兄充满感激。
园子带给他归属感,而这种温馨的感觉,早在他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就开始了。他是贫困学生,清华寄来的录取通知书里还有一封信,上面写着,“清华绝不会让任何一个贫困学生失学”;来到学校,他又走了绿色通道,没有交学费,就直接入了学。
他在清华参加学生通讯社,学着采访、写作。大二上学期,作为内联部部长,他组织社里20来个人骑车去百鸟园春游。当时没有便利的手机导航,为了设计骑行路线,夏德明提前研究地图,在上面标注、划线,然后自己去踩点。选路线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为了保障队伍的安全,避免掉队,道路的宽窄、拐弯的多少、红绿灯的数量,方方面面的因素都要考虑得当。甚至,他还提前设计好了休息点的位置。
最终,百鸟园活动顺利举办。这是夏德明第一次独立组织较大型的活动,他很有成就感,也因此印象深刻。现在回想,他将其视为“清华人传统”的体现:做任何事,都要追求完美,“行胜于言”。
本科期间,他工作最久的学生组织,是系学生科协。当时,学校举办“挑战杯”比赛,各个院系都会收集学生的科技成果,并进行集中展示。作为系科协主席的他,和协会的同学一起,组织大家做发明,到各个实验室拉项目、找成果,还负责一部分的包装、宣传工作,请来嘉宾给参与者讲课。
每个院系都将收集来的成果摆成一个摊位,就在东操。成果要展示两天,摊位也要摆两天。为了确保消防安全,保护展品,责任感支撑着夏德明看摊,两天一宿没有睡觉。他和协会同学的努力收获了成果:在这次挑战杯中,电机系获得全校的“最佳组织奖”。
科协还设有一个维修部,夏德明也通过此,学会了基本的维修技能。他会修理放磁带的“沃克曼”,有时播放速度慢了,他会把它拆开,调整里面一个可控的电阻,通过耳机声音去校准速度。
也有不大成功的实验。有一次,他的小闹钟坏了,他就把闹钟拆开来,鼓捣一番,谁知修完之后,闹钟指针开始反着转圈。还有放在床边的电风扇,因为用了太久,“罢工”了,他给修好以后,有天睡觉,电风扇突然“咚”一下,烧了,很多黑色的灰蹦到凉席上。
对于当年的趣事,夏德明津津乐道,讲述的间隙,不时爆发出笑声。他感慨,在园子里度过的时光,现在回想起来,都是非常有意思的青春岁月。
清华人的传承
2002年,夏德明本科毕业,抱着进一步深入学习的想法,选择在电机系直博,并成为系里二字班本科生的辅导员。
大一时,他的辅导员跟他说过,“不管做什么,都不要浪费时间”。夏德明牢记着这句朴实的话语。他大三就进了课题组,得空了也抓紧时间,去实验室上自习。后来他自己当了辅导员,也将这句话转告给二字班的学弟学妹,“在大学里做什么事情都可以,要想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别浪费时间。”
读博时,夏德明师从中国科学院院士、自动控制和电力系统专家卢强。导师的言传身教,给他带来了诸多潜移默化的影响。
当时,系里的个别研究生出现学术不端的行为,卢强院士便要求全实验室的学生,都背诵一段马克·吐温的话。到现在,夏德明还能脱口背出:“一个人只要有一调羹的脑子,就不会去剽窃他人的思想。”对于论文的引用规范,卢强院士也要求严格。这让夏德明树立一个原则:要有严谨的科研态度,尊重知识产权,不能投机取巧。
卢强院士送学生的一本书,《逻辑学》,一直陪伴夏德明至今,始终被他带在身边。扉页上,有一段卢强院士写给他们的话:“出于对你们高标准的真切期望,对你们提出三点附加建议:一是爱上一项终身可以从事的体育运动,二是掌握好一门外语,三是学习一点逻辑学。”
毕业十余年,夏德明恪守着恩师提出的要求。他原本坚持打羽毛球,前几年肩膀脱臼,不敢再做比较危险的运动,遂作罢。他担心忙碌阶段没时间锻炼,便每天步行上下班,一天来回六公里,已经坚持好多年。
在择业问题上,卢强院士也给予了夏德明很大的支持。夏德明博士毕业的时候,出国热、外企热、IT热正酣,很多同学都顺势转行。夏德明却不想转,他觉得,赚钱并不是最重要的。从本科到博士,他在电机系待了9年,这个领域是他擅长的,何况,“我都读到博士了,可以说,在这个领域,我的知识储备是最多的。如果我都不干这行,谁去干这行呢?”
至于具体单位的选择,他记得,毕业的时候,系里的很多博士、硕士择业的首选,都是留在北京的一些单位。一个管就业的老师说,清华每年毕业的学生很少,若再集中到一起,会不利于行业的均衡和个人的发展;清华希望,学生能去到更广的舞台上,让每个人都独挡一面地成长,“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夏德明深以为然,最后,他没有选择热门的北上广深,而回到家乡东北,来到东北电网公司。卢强院士表示支持,还帮他写了一封推荐信。
来到公司,他从电力调度员做起。这是最基层的职位,但他并不觉得有心理落差。他说,清华是“工程师的摇篮”,而一个人要成为优秀的工程师,离不开真正的实践,因为只有了解生产实际,才能知道现实中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研究才能更有意义;基层电力调度员的岗位,正是一个让他快速了解行业的窗口。
“学一行,爱一行;爱一行,钻一行。”这一钻,就是13年。
现在,夏德明已是国家电网公司东北分部调控分中心系统运行一处处长,正高级工程师,重点关注的方向是电力系统稳定分析、电网安全运行和清洁能源接纳。这正是他大学期间学习的方向,以前的很多专业书,他至今都用得着。他认为,自己的工作往大了说,是与祖国的需要相关,往小了说,是与企业的需要相关,在这个过程中,他个人的价值得到了体现。
十三年来,夏德明的身上发生了很多变化。他开玩笑说,自己头发变少了,皱纹变多了。当然,岗位、责任、压力也都在变。
不变的是,他一直坚守着“学一行,爱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初心,还有做人的基本原则、底线,“要耐得住寂寞,要守住。我左右不了别人,那么我就做好我自己。”
不变的还有他身上“清华人”的标签。这个标签给他带来荣耀,也带来压力,“比如说,很多工作你做好了,那是应该的;做不好,大家就会觉得,怎么清华的都做不好?”他想给学弟学妹们提建议:“低调做人,保持谦虚;高调做事,但我们不是天才,无法事事完美,尽力就好。”
而这个标签背后,清华园里的经历,在时刻提醒他:遇到困难,不要害怕,“始终有坚定的信心——我一定能扛过去。”这是清华带给他的力量。
开栏语
2021年,清华即将迎来110周年华诞。历史上,从清华园中走出的杰出校友灿若群星、不可胜数。今天,无数清华学子秉承“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精神,恪守“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在各自的岗位上拼搏进取、建功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清华人的力量。
清芬挺秀,华夏增辉。为了更好地展现那些投身基层、国防、国企、科创、公益等领域的广大中青年校友的故事与业绩,《清华校友通讯》杂志和“清华校友总会订阅号”开设“清芬挺秀”“紫荆花开”栏目。其中,“清芬挺秀”主要报道为国家和社会做出突出贡献、成绩斐然的校友;“紫荆花开”主要报道崭露头角的年轻校友,鼓励校友成长成才。欢迎总会下属各校友组织推荐优秀校友的事迹、线索,更欢迎校友本人亲撰赐稿。
邮箱:editor@tsinghua.org.cn
清华校友总会宣传部
2020年9月
2020年第165期
策划 | 唐杰
统筹 | 宋述强
责编 | 黄文辉
编辑 | 谢琼
校对 | 杨帆 田阳
版面 | 蔡颖 谢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