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校友总会订阅号
其他
网球三十载、集邮六十年、清华一生缘
1958年,他考入清华大学在这里,他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获得毕业生最高荣誉——“优秀毕业生”金质奖章1968年研究生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了天津第一机械工业局机床光学仪器厂在这里,他潜心钻研打磨出了一大批新产品十年如一日的基层经历帮助他在日后走向更大的舞台1993
其他
80+的“老铁”,依然在享受“飞驰人生”!
清华大学113周年校庆期间一张照片引起网友们的关注四位须发皆白、精神矍铄的老人面带笑容并排站立他们的眼神依然明亮,笑容中透着少年般的欢喜和爽朗体育代表队成立70周年,老队员合影左起:梁光启、蓬铁权、成玉骏、吴文虎20年前,他们在清华园也有一张同样的合影再之前,他们相识于清华园同是清华体育代表队的老队员彼此间已有近七十年的友谊体育代表队成立50周年时的合影,左起:梁光启、蓬铁权、成玉骏、吴文虎照片中个头最高,腰板笔挺的这位学长是清华大学首批国家运动健将在校期间的男子长跑队队长1956级机械系校友蓬铁权同学们昵称他“老铁”“老铁”年轻时曾从蒋南翔校长手中接过火炬觉得自己的人生之路也被照亮了这只火炬象征着体育精神激励着他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奋发向上
其他
和村民开“坝坝会”摆“龙门阵”,驻村一个月,他就学会了四川话
精仪系2011级硕士研究生谈梦泽2011年,谈梦泽来到清华大学精仪系求学2014年,他毕业后到四川省天府新区工作面对初入基层的琐碎他迅速转变角色进入状态一年中,他在一线参与了300余家企业对接磋商参与17个重大产业化项目签约落地其中省市重点项目4个2015年,他来到省委办公厅综合室半年的时间里他从没有任何功底的“理工男”慢慢在文字上“入了门”逐渐从适应、参与、到融入达到全省文字工作“最高学府”的工作要求2016年,他主动申请到贫困村驻村扶贫担任村第一书记近两年“在基层学打法、在机关学规矩在新区谋产业、在省厅炼文章在组工战线锤炼“快准严细实”“公道正派”作风在基层、扶贫一线提升素能,感知基层的温度”在组织安排的每个岗位上谈梦泽积极学习、实心干事、踏实奋斗他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不负时光的最好方式就是躬身实践、创造价值当你手握23份offer时,会如何做选择?研究生毕业时,谈梦泽所在班级曾统计大家的就业情况:那年,全班同学人均有7个就业机会,而谈梦泽拿到了23个offer,其中不乏一些专业对口、收入较高,能留在大城市的工作。但他最终选择“到基层去”,成为首批四川省急需紧缺选调生,并根据个人志愿分配到四川省国家级新区——天府新区。谈梦泽(后排右五)与精仪系同期同学于主楼参加毕业合影直到如今,谈梦泽仍对一次座谈会记忆犹新。在这次座谈会上,他听到了在西藏做村官的胡建平师兄带领群众守护青藏铁路的事迹,也学习到了魏华伟师兄只身一人闯入艾滋病魔阴影笼罩的文楼村奉献七年热血的经历,还有系友谭雪峰关掉手机,遵循内心选择、毅然决然,返回家乡贫困地区工作的故事……“在清华人身上,这样的故事太多了,他们扎根基层、服务一线的持久坚守,但行好事、不问所得的家国情怀对我触动很大,可以说是清华、清华人还有精仪系,塑造了我的价值观。”于是,他受到感召,踏上了许多校友选择过的道路,去往西部、扎根基层。“内在停止成长,是我内心深处最大的恐惧”谈梦泽入职的是天府新区投资服务局,主要的职能是分析产业生态、挖掘目标企业、联络客商磋商,工作中最主要的内容就是与客商座谈。刚参加工作的头三个月,他的日常可以总结为,“端茶、倒水、送文件”。所谓“端茶倒水”就是会务准备工作,而“印送文件”则是内勤任务。“繁杂琐碎、日复一日的工作,要说心里没有落差是不可能的,但这不是‘眼高手低’,只是面对具体的现实,一定程度对自我价值产生质疑。”这名“精仪求精”的精密仪器系学子,没有“一蹶不振”、轻言放弃,而是调整心态、转变角色,迅速进入了状态。“内在停止成长,是我内心深处最大的恐惧。当我感到工作岗位只要用心、投入,就能在实践中成长本领,我内心就踏实了。”在天府新区投资服务局,谈梦泽努力跟随大家的快节奏,一年下来对接了300多家企业,签署17份投资合作协议,参与了4个省市重点项目;在省委办公厅,谈梦泽所处的处室“以文辅政”,承担较为重要的文稿和调研任务,半年时间里他从一个半点文字功底没有的“门外汉”慢慢在文字上“入了门”。因为在省市机关的优秀表现,2018年,谈梦泽通过中共成都市委“践行新理念·建设新天府执政骨干工程”选拔,来到成都市脱贫攻坚主战场和产业发展的热土——简阳市武庙乡,担任乡镇长,并于次年转任乡镇党委书记。谈梦泽(左二)作为第一书记代表在脱贫攻坚工作会上工作汇报在基层学打法、在机关学规矩、在新区谋产业、在省厅炼文章、在组工战线锤炼作风、在基层、扶贫一线提升素能……在每一个新的岗位上,谈梦泽都坚持积极学习、主动作为,努力创造着自己的价值。十年如一日,谈梦泽回忆当初入职,已经非常感恩那时的经历。他说:“现在回过头来看,当时我自己刚刚毕业,很多工作并不是一上手就能胜任的,‘端茶倒水送文件’本身就是一个见习、熟悉的过程,谁又没有经历过这样的阶段呢?关键是怎么看待、怎么对待。”“如果再来一次,我还会这样选择”谈梦泽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渴望投身到基层的事业中去。工作的第6年,四川省委组织部到清华大学召开人才活动,谈梦泽作为在川校友代表发言,他总结自己在川工作体会时说:“选择西部、选择基层,这是当代青年最好的逐梦热土、筑梦之处和圆梦之地。我先后工作在省市县乡村的招商一线、文稿一线、组工战线和扶贫前线,招商熟稔区位优势,文稿常读综合省情,组工服务党的建设,扶贫直面一线群众,工作性质虽不同,但有一点感受一以贯之,选调生是一生的事业,投身公共部门工作始终不悔,如果再来一次,我还会这样选择。”正如他所说,除了在省、市、区和乡镇机关工作的经历以外,谈梦泽经历中还有近两年特殊时间——在省定建档立卡贫困村武庙乡团堡村任驻村“第一书记”。简阳市是成都代管最年轻的县级市、位置相对偏远,团堡又是简阳市最边远的山区贫困村。山高路远、土地贫瘠,是一块贫困“飞地”。四川贫困村的脱贫标准是“一低五有、一超六有”,其中的“有”是指有集体经济。谈梦泽驻村半年以后,为村上摸索了一条发展的道路:依托生态优势,发展水果产业造血,依托区位优势争取文旅项目落地,依托农商文旅结合创造更多就近就业岗位,从“绿水青山”中找到“金山银山”。谈梦泽(左一)联系水果电商头部企业选品负责人在镇村考察发展集体经济,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做通群众的思想工作,即短期利益为长远利益让步。谈梦泽计划依托生态优势做电商,将现有销售渠道转向电商销售渠道。为了做通村民的工作,一开始,谈梦泽先带着村里一部分比较有带头作用的村民到临近的天府新区、双流区的乡镇参观;回来之后,他就开始给大家开“坝坝会”——一种在广场上和群众、老乡拉家常的“摆闲龙门阵”。谈梦泽(中间白衬衣)召集村民开坝坝会村民们围坐一圈,谈梦泽拿出隔壁乡镇的宣传照片,村民们惊讶地发现,以往只能买四五块钱一斤的枇杷,通过电商渠道可以卖到30块钱一斤,纷纷对电商形式售卖有了兴趣……在贫困村,谈梦泽特别喜欢和村民一起开“坝坝会”——在乡间坝头拉家常,摆“闲龙门阵”。在机关3年,谈梦泽也没有学会四川话,到村里1个月就学会了。通过一次次“坝坝会”、一次次贫困户入户走访帮扶,他以能引起村民们兴趣的方式讲政策、讲道理,推行脱贫工作安排,得到村民的支持。谈到基层工作的法宝,谈梦泽说:“一个是有耐心,一个是换位思考。只有当老百姓觉得,你讲的事情是真的为他好,你是真的在为了他的利益考虑。这时不管你说的是方言还是讲普通话,他们其实都能听进去了。”“我们是群众工作的服务员,村上老乡们怎么方便,我们就怎么去靠近他们、贴近他们。群众工作的思路、办法,基层镇村的村民、朋友,让我真正接到了地气,也让我迄今的一切工作都有了底气,从那时候开始,我才真正有一种双脚长在地上的踏实感。”谈到基层工作感触,谈梦泽如是说。在谈梦泽驻村近两年的时间里,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团堡村从曾经的基建落后,“照明点灯、吃水看天”,集体经济一无所有,贫困户年收入2300的状况,转变为村人均收入1.2万,贫困户人均收入翻3番达7300元,村集体收入较省定指标翻6倍,“一低五有”“一超六有”全部实现,也在省市县三级验收中顺利过关“摘帽”。如今团堡村家家通了入户路,周边更落地了成都的网红打卡地“城市之眼——丹景台”。每逢周末,游人如织,村里老百姓再不用背井离乡、外出打工,在家门口也能稳稳提高收入。谈梦泽(左二)组织召开镇村集体经济分红会议在四川省简阳市武庙乡(现成都市东部新区武庙镇)任书记、乡长期间,谈梦泽与镇村同事携手,先后服务成都新机场S3高速、地铁18号线、金简仁快速路等17个省、市重点项目建设。所在乡镇成功创建国家级卫生乡镇,成为成都乡村振兴的一处靓丽风景。回忆这段特别的经历,谈梦泽说,“感恩组织蹲苗历练,驻村扶贫和在乡镇工作是我在川选调10年里最宝贵的一段经历,因为乡镇、村工作的经历,我才算真正对基层有了具体认识,褪去了书生气。”一生的命题谈未来,他说:“这是最好的时代,我愿意始终扎根基层、创造价值。”刚就任乡镇长时,就连一个天气好坏都能让谈梦泽整晚睡不着。不下雨时操心森林防火、作物受旱,下雨时就担心地质灾害点威胁群众安全。对于镇村干部来说,并没有休息日的概念,因为老百姓没有朝九晚五、没有周末休息。群众利益无小事,乡亲们在办公室一坐经常就是半天,陪完了群众的事,还有镇上自己的工作,抓生产、抓安全、保稳定、谋发展……有时候赶上事情多,中午只有几分钟吃饭时间。在非洲猪瘟、大棚房整治等专项工作期间,他三个星期掉了13斤体重。”在这个看似繁杂琐碎的日复一日工作中,谈梦泽甘之如饴。“因为我在基层、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见证了党的好政策在基层落地见实,这让我更加坚定自己的信仰和选择。”谈梦泽(右一)在村民代表会上与老党员交流请教现在,谈梦泽来到了县域经济发展的主战线——投资促进战线。这项工作需要研究产业、熟悉企业、擅长谈判。招引的优质项目将直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但他说“岗位变了,意义却没有变过。”在投促战线,谈梦泽与基层同事一道,贯彻落实上级部署,努力服务产业建圈强链。面对与上海、深圳、常州、苏州等多地参与竞争的产业项目“实战”中,成功招引54个项目落户成都、落地简阳,其中成都市重大产业化项目31个、产业链关键配套项目23个,百亿制造业项目1个、50亿3个、30亿9个,协议总投资额678.42亿元。“在基层工作十年,我的内心深处,仍时常感到自己始终是一名‘学生’,知之信之行之,是一生的命题。”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校友总会特别策划“向祖国报告”系列报道。时代洪流中,清华人在各自岗位上笃行奋斗,始终与祖国同向同行。行动是最好的表白。向祖国报告,清华人准备好了!文
其他
清华毕业当红娘:在平凡的人身上,理解到永恒的美
大家好,我是马凡雅,清华经管2010级本科,2024年恰好是我毕业十周年。为何有幸今天能站在这里,和大家探讨长期主义,思来想去,可能因为我是一个长情的人:有一个相识16年一起创业的闺蜜,连股权比例都是大家诟病很多的五五开,有一个初恋就结婚的老公,还有一份不太被人看好但坚持了9年的小事,最后做成了一份事业。我现在的身份是一名红娘,今年32岁的我,当红娘已经9年了,今天想给大家讲讲我清华毕业当红娘的故事。云南姑娘上清华2010年,我和闺蜜乐乐以云南省文科第五和第六的成绩,扛着编织袋装的行李,手拉手坐着当地企业赞助的飞机来到清华。那个时候云南还不是现在的网红打卡地,同学经常好奇问我:“你们真的是骑大象来北京的吗?”高中的月亮和乐乐以前在高中趾高气昂的我们,来到清华后成为了两个小透明。几乎每堂数学课我俩都坐在一起,一般是教室前排的角落,又想靠黑板近一点,怕是因为看不清才听不懂,又不敢坐在正中,怕老师提问一脸懵。其实也不是很缺觉,但是真的是跟不上,只能学习古人头悬梁锥刺股,靠互掐来抵挡睡意,导致每次下课,我俩手上都是青一块紫一块的。上微积分时候的我的精神状态为了这次分享,我翻箱倒柜找出了当时的日记本,期中出分那天,我在日记里写道:“2010年11月16日,最近天气变冷了,北京似乎没有秋天,忽然就刮起来刺骨的寒风,今天期中考试出成绩了,14分。”我记得自己考的很差,但完全不记得我只考了14分,我甚至在想我是不是写反了,但好像41也没好到哪去。看到这篇日记,我没忍住哭了:这是一个18岁的骄傲的女孩,往昔的荣耀第一次被摔得粉碎,她带着深深的自我怀疑,她想要放弃。期中考后的第一堂微积分课,被我们亲切称作扈伯伯的扈志明老师,没有了往日和蔼的笑容,他说:“班上有三分之一的同学没有及格。我知道你们很沮丧,但这绝对不是能力问题,我从来不相信文科生学不好数学,但你们为什么不相信自己”。扈志明老师扈老师每堂课都坚持手写板书,为的是让我们能更清晰的理解他的思维过程,十多年过去了,我还能清晰的想起他手握粉笔,光光的额头,在黑板上书写证明过程的身影。每周四的答疑时间甚至变成了扈老师的加班时间,从两点半到四点半,我总是会待满两个小时,4学分的微积分,硬生生被我学成了6学分。我至今仍然珍藏着当时那本厚厚的微积分笔记,里面有些字迹被水渍模糊了,那应该是我在深夜做不出习题一次次翻看笔记的汗水和泪水。微积分笔记本到期末,我及格了,考了80分,这是微积分史上的一小步,但却是马凡雅同学人生中的一大步。我在扈老师身上看到了一位清华老师最朴素的长期主义,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为每一个学生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没有人是随随便便就活出精彩人生的,别人以为的毫不费力,其实都是加倍努力换来的,我不是那种绝顶聪明的姑娘,但当所有糟心的坎跑到我面前的时候,我从未退缩和消沉过。在清华没有男朋友是怎样一种体验大二有加入学生会的机会,我知道能力强的同学都会去学术部或者外联部,以后写在简历上会很光鲜,我当然也去报了名。结果连面试都没进。生活部的学姐说看我挺热心,问我要不要调剂。生活部,一听就是后勤部门,但这可能是我进学生会的唯一机会了吧,我就违心地答应了。学生组织里应该只有学生会有生活部这个部门,这是一个为同学服务,丰富同学校园生活的部门。2011年学生会生活部迎新做的都是非常琐碎的事,但我切切实实在其中感受到了帮助他人的快乐。大一暑假我提前返校,不眠不休给新生写入学生活指南,我们叫做《家园》,看到指南里的小贴士给同学生活带来便利,我会非常开心。我负责给同学们张罗新生舞会,看到大家情窦初开邀约舞伴,忍不住露出姨母笑;还负责主办男生节、女生节,在紫荆宿舍楼下评选最佳横幅,看到同学们在心愿墙上趁机表白,都让我很有成就感。经管学院新生手册《家园》清华女生节新生舞会我在生活部一干就干了四年,从部员,到部长,再到副主席,但这样的成就感也常常让我觉得自己不务正业,别人都在做学术、忙实习,而我的这些经历又有什么用呢?历届经管学生会合影本科毕业后,我保研到了隔壁,离开清华后我发现,我错失的最宝贵的资源之一,就是身边这群可爱的清华男生。硕士入学照很多人问我,在清华的时候为什么不找男朋友,我其实可努力了。我记得有一年女生节,我在心愿墙上贴了一个愿望,希望有人陪我阳光长跑,很快就有一个男生加我,我当时特别开心,和男生约着每天一起阳光长跑,跑了大半个月发现男生毫无进一步发展的想法,我说你为啥每天约我,他说不是跑步吗,我说那你怎么不约别人,他说因为你跑完步还吃夜宵。气得我连续两年参加了北京国际马拉松半马。参加北京国际马拉松半马为了给自己找对象创立相亲平台2015年,我和乐乐为了给自己找一个清华男朋友,创立了一个相亲平台陌上花开。最开始只有我们两人,就是帮周围的朋友找对象,匹配的方式也很原始,如果有人想认识他们可以发送个人资料到邮箱,然后我们再将一封封邮件手动整理成文档,转发给发贴的嘉宾,有时遇到那种特别受欢迎的用户,一个人可能就会收到一百多封邮件,整理一次文档需要花两三个小时。2015年创立陌上花开HIMMR研究生毕业之后,我加入了一家投资机构做投资。投资人的工作很忙,加班和出差是家常便饭,忙碌焦躁中,放弃运营陌上花开的念头时不时会冒出来。但持续收到新嘉宾想在平台发帖的申请,也总能收到用户脱单的感谢信,就觉得我们不应该辜负他们的信任。收到用户的感谢信有一天乐乐问我,要不要全职做红娘?我开始认真思考这个问题,这让我很焦虑,焦虑地整夜整夜睡不着:我好不容易成为别人眼中优秀的样子,有一份体面且高薪的工作,如果辞职,我之前的努力是不是就白费了?正在我纠结犹豫的时候,收到了一个前同事发来的消息,他说月亮姐姐,我在参加一个大学同学的婚礼,他们是在陌上花开认识的。而我在他发来的照片上一眼就认出了是几号嘉宾,这一刻我突然听到了自己内心真实的声音:我可能并不记得见过的公司创始人,但我记得陌上每一个嘉宾的名字;投资的独角兽上市了只会让我如释重负,但我会为每一个嘉宾脱单感到老母亲般的欣喜。收到了前同事的微信我突然意识到,在金融行业我费尽心力补齐短板,终于成为了一个平庸的投资人,但在陌上我废寝忘食给大家找对象,我是一个独一无二的月亮姐姐。我一直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就是,“做有趣的人,做有意义的事”。能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并用它来创造价值,我多么幸运呀!决定全职当红娘2021年,30岁的我们放弃了自己原本高薪体面的金融类工作,全职当红娘,我们终于愉悦地接纳了那个当年爱办男生节、女生节,爱给别人撮合找对象的自己。一件小事,坚持十年,竟也做成了一份事业。辞职创业当红娘的这三年,也听到过很多非议,说“清华毕业当红娘不是浪费国家资源吗”“上清华可能就是你这辈子最大的成就了”。但在很多人脱单困难的当下,能做一个靠谱的交友平台,不也是很有意义的事吗?网络上的争议评论陌上花开今年九年了,我们已经服务了百万量级的用户,每年都帮助上万人脱单,也在今年年初登上央视讲述我们的创业故事。2024年央视讲述创业故事在我看来,长期主义者没有高下之分,更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真正热爱和感兴趣的领域,就算过程中遭遇挫折和非议,也能保持初心,坚持下去。在陌上花开,约70%的用户拥有硕博学历,他们毕业于985/211/海外名校,从事着医疗、金融、科技这些高薪且具有成长性的行业,可他们依然单身。陌上用户学历分布我发现,在科技极大拓宽社交圈的今天,年轻人们反而更难恋爱了。我的很多用户会问我:"大数据能不能帮我筛选出一个完美的恋人?""有没有一套测试题,能帮我匹配到三观最一致的那个对象?"我们从小被教育,要追求完美,觉得第一名才有价值,有满分,我就去追求满分,因此大家也抱着一种完美主义在看待爱情。年轻人们上头快下头也快,但好像很难去维持一段长期稳定的亲密关系。可能在当下社会,我们会有一段时间觉得短期目标很重要,爱情也是一个可有可无、今天喜欢明天就能分手的东西。在平凡的人身上看到永恒的美我创业之后有幸加入了清华企业家协会,我的导师是徐井宏老师。有一次和徐老师聊到这个话题,我问徐老师结婚几年,他说今年珊瑚婚35年了,我说那您给自己的婚姻打几分,他说9.9分。我当时很惊讶,因为同样的问题我问了我老公,我们结婚不到3年,他只打了8分。我问徐老师,婚姻幸福的秘诀是什么,他说:“爱情如火,干柴烈火,转瞬即逝;婚姻如水,上善若水,有容乃大。你们年轻人谈恋爱的时候,在刚开始,他一定会展现自己最好的一面,而在婚姻里,他就会展现他的全部,你的爱人也会有你不喜欢的一面,没有包容就谈不上爱,没有包容就谈不上长久。”这不正是一种长期主义的爱情观吗?这让我想起,我们平台有一个男嘉宾,也是清华的校友,他在我们平台发帖的时候,择偶要求那一栏洋洋洒洒地写了十几条,其中包括在上海是必要条件,家乡是长江流域为充分非必要条件。男生本身是一个有才有趣的人,毫无悬念他收到了很多好友申请,里面也不乏满足他要求的人。可当他告诉我,他找到心仪的女生了,家乡不是长江流域,甚至连人都不在上海,我简直惊掉了下巴。两人感情很顺利,我一路看着他们求婚、订婚,还收到了婚礼的邀请。就在我满心欢喜要去参加他们婚礼的前一周,男生和我说,婚礼取消了,我心里咯噔一声,男生接着说,因为女生体检查出了癌症,我心里一凉,但男生又接着说,他们决定立刻去领证,他要陪女生好好接受治疗,这给我的内心带来极大的震撼。好在故事最后是个happy
其他
这本无数人用过的工具书,由一群清华人编写!
《英汉技术词典》是以“清华大学编写组”署名的集综合性英汉普通词典与专业的英汉科技词典两者之长的大型工具词典。从1978年出版到21世纪初,多次印刷发行了400多万册,成为当时工程技术人员、科研工作者以及出国进修人员的有力帮手,为“文革”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到了添砖加瓦的作用。缘起1970年下半年,周恩来总理高瞻远瞩、排除干扰,召开了数次外事部门有关人员和高校外语教师的座谈会,对我国开展外事工作和培训外语人才作出了重要指示。清华大学于1970年10月首先开办了英语、日语、德语三个外语班,开始为我国正式培训科技型外语人才。1971年4月15日—7月31日,在北京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由于许多人对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不理解,争议不断,时停时开,前后历时3个多月。我校负责教学改革的何东昌副书记全程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期间,周恩来总理参加了会议讨论,有的学校负责人当面反映我国还没一部综合型英汉科学技术词典,现在急需要消化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没有工具书极不方便。周恩来总理听后立即表示,清华大学是综合性理工科大学,能否尽快编写一部英汉技术词典?又专门向何东昌副书记交代,毛主席已经指示“教育要革命”,全国已经开始招生,你们清华大学应该挑起这个重担。要尽快启动,组织老教授们编写词典。这项任务由你们清华大学承担,也只有你们有能力承担,我相信你们。为了抓紧时间,这个任务也不搞什么文件下达了。(以上内容根据何东昌副书记口头传达)1971年夏的一天,何东昌副书记要我跟他一起去外语教研组参加一次全体会议,说有重要事情传达。于是我陪着他骑自行车到了主楼三楼外语教研组参加了这次会议。他首先传达了周恩来总理的上述指示,同时也强调了几点,大概意思是:1.清华大学不但要按照党中央和周总理的指示把外语班的教学搞好,为国家尽快输送人才,同时也要完成英汉技术词典的编写工作。我们必须完成这两项任务,义不容辞,这是党中央的嘱托,全国人民的期望。2.编写词典只依靠外语教研组力量可能有限,要发挥全校各系不同专业的优势,集中有生力量来配合,举全校之力去完成。3.团结一致,拧成一股绳;排除各种非议,不要怕,解放思想,放心大胆干。4.会后要仔细研究部署,克服困难,抽调骨干力量,成立专门班子负责此事。5.有困难时可以直接找我(何东昌)帮助解决;小张(张文法)负责教材编写工作,有关编写词典的事情,随时与他联系,也可以通过他找我。《英汉技术词典》编写组主编孙复初教授从1971年夏到1972年初,外语教研组经过反复研究和讨论,最后成立了以孙复初老师为负责人的《英汉技术词典》编写组,开始了这项举世之作。三年编写,两年半出版外语教研组抽调了以孙复初、丁孝弘、程慕胜、詹尔震、吴琼等老师为核心编写组的有生力量,同时也有校内各系的老教授参加审校,如孟昭英、钱伟长、施嘉炀、张任、李相崇、徐日新、王遵明、宋镜瀛、孙绍先等。所以《英汉技术词典》的作者署名一直沿用“清华大学编写组”。孙复初教授在上课我经常与孙复初老师通电话了解编写进度,询问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助,还经常顺路到他那里坐一下,聊几句。在三年多的接触中,孙复初老师从来没有说过任何有困难的话,总是在那里埋头苦干,带领全校几十位老教授分工合作,不分昼夜、不分寒暑、不计报酬默默地工作着。连刚进校不久的外语班学生们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进来,做一些“剪刀加浆糊”的基础工作。他们似乎要把“文革”耽误的时间给抢回来。孙复初老师的眼睛不好,几年下来眼镜不知换了多少副,最后到了几乎失明的状态。我当时就被这些人感动了,他们如同清华大学搞科研的大多数教师一样,工作起来就是拼。他们是清华大学“行胜于言”优良传统的践行者,是清华大学的骄傲和自豪,也必是中国的科技脊梁。该词典经过三年奋战,终于在1975年国庆节全部脱稿。有人会问,这些人为何这么拼命?有多少额外报酬?说实话,最早的这批人除了拿正常工资和得到一本《英汉技术词典》的奖赏之外,再无其他额外报酬。《英汉技术词典》从脱稿到出版印刷,也经历了不寻常的过程。从联系出版社,到排版印刷,再经数次仔细校对,最后到1978年3月第一次印刷出版,前后共耗用两年半时间。出版社印刷厂也是克服种种困难、大力支持《英汉技术词典》的印刷出版工作。例如印刷纸张问题,在那百废待兴的年代,根本采购不到词典专用纸张,他们就用普通书本用纸张,虽然这给印刷和装订带来许多麻烦,但他们一一攻克。因此在出版的《英汉技术词典》各种版本中,1978年3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的是最厚的,达到10厘米之多,比后来使用词典专用纸张印刷的重印本厚三分之一,比使用词典专用纸张印刷的缩印本厚二分之一。这么厚的词典对读者的使用很不方便。虽然如此,第一次印刷的约3万册词典,一上市销售立刻被读者抢购一空。《英汉技术词典》最早版本与后期版本的对比该词典从编辑到付印,从审校到发行,记载着一大批人的无私奉献和认真负责的辛劳。正因为如此,广大读者和社会也给予了各种赞誉。1983年12月《英汉技术词典》被新华书店评选为当年全国“十种发行量比较大、最受读者欢迎的图书”之一;1984年7月,由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评为“1983年全国优秀科技图书”;1986年6月,由中国青年报社、《博览群书》杂志社、北京新华书店评为“1986年全国优秀畅销书”,并获得首届“中国辞书奖”。我为《英汉技术词典》做的两件事在《英汉技术词典》编写和出版过程中,我主要起了一个联络员的作用,具体编写工作没有参与。如果说我为《英汉技术词典》做了点什么,有以下两件事倒可以记录在案。第一件事是孙复初老师在《英汉技术词典》脱稿后要求我帮忙找出版社出版。他曾经联系过一两家,但是都没有成功。我立即答应他的请求,我说我来帮忙,一定想办法联系出版社。此事我向何东昌副书记做了汇报,他就一句话:“这是你的工作,尽力去办。”在后来的一周多时间里,我拿出全部精力来做此事。果不其然,几天里我联系了商务印书馆、人教出版社、高教出版社等几十家出版社,都没有成功。北京当时有一百多家大的出版社,居然一家都联系不成,我也开始着急上火。实际上,不是他们不愿意接此项工作,而是由于出版社的人员大部分还在“五七”干校,出版社还没有正式开展业务,确实有实际困难。这种情况令我十分苦恼,也十分无奈。有一天我忽然灵机一动:部队的出版单位是否可以呢?于是我第一个就找到国防工业出版社,拨通了电话,对方听了我的介绍后立刻满口答应。当时我还不敢相信,一周无着落,几分钟就搞定?有一种“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的感觉。我告诉了孙复初老师,他也很高兴,我们立即与国防工业出版社办理了出版《英汉技术词典》的有关手续。我为《英汉技术词典》做的第二件事是起草前言。那是在“四人帮”倒台后,
其他
冲上热搜!一身诗意的清华工科博士夺冠!
思乡心切时会想到“君问归期未有期”原来古人和自己有同样的乡愁为工作奔波时会想到“但愿苍生俱饱暖”又觉得自己的工作充满了意义正是对诗词长久的热爱和坚持让申昊成为本届诗词大会发挥最稳定的选手
其他
小乡村+大学府,清华青年“下乡记”
1958年秋,清华建筑系和土木系师生前往河北省徐水县大寺各庄,就宿于村民家中。这支超过100人的团队在当地开展调研、现场设计,意在建造“新村”,“为今后改变农村生活居住条件初步探索一些经验”。清华师生团队奔走于乡里乡间,调研旧村址、考虑新材料,根据省委、县委提出的具体要求,他们很快交出了新村规划和住宅及公建等初步设计方案。这份“答卷”在居住体验、文化娱乐生活、建筑风格等方面都有细致的考量,特别着眼于农村居住卫生条件的提高,不仅设计配备了自来水和上下水管道,还在建筑中布置了卫生间和暖气设备,这些今时今日的“标配”在当年可以说是相当先进的。这次教学实践既是遵照党中央“教育与劳动相结合”的指导方针,也与同年蒋南翔校长在全校毕业生大会上“真刀真枪地做毕业设计”的寄语相合。从此,乡村实践、学术研究与技能锻炼的概念逐步烙刻在了清华人的心里。多年后的2017年10月,由建筑学院发起,清华大学首创了“乡村振兴工作站”(以下简称“工作站”)模式。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党委副书记、工作站负责人张弘说:“我们一直在反思,想寻找一种更具专业性、可持续性的实践模式,改变‘打一枪换个地方’的做法。”江苏高淳站建设启动仪式长足扎根乡村建设的“前哨阵地”翻开书页,一朵神圣的莲花缓缓展开,这是西藏墨脱支队设计的莲花立体书,让人联想到墨脱四周环山、沟壑纵横的地势正如一朵盛开的莲花,也暗合了是墨脱古称“白玛岗”的寓意——“隐秘的莲花”。这样精美又饱含文化内涵的设计在各个工作站点的成果汇报中比比皆是,无论是推介当地风物、还是深挖本土文化,实践支队的成员们都在调研、设计、宣传等多个方面下足了功夫。一个假期就能产出1700多件文创设计,300多份调研报告。每年都有许多设计被采用、落地投产,为当地特色产品在包装、销售、宣介等环节助力。这些惊人的数字背后是清华人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处事风格,也彰显清华人扎根乡村、长期建设的决心。“我们最初谋划工作站模式,正好赶上十九大召开,乡村振兴成为国家战略……面对乡村的空心化、老龄化,以及大量建筑闲置废弃的状况,我们认识到需要改变传统的社会实践模式,应该去做更有持续性、更加深入的乡村实践工作。”
其他
我与军工业的不解之缘
他是国产四极质谱仪开荒者,使我国成为世界第三个拥有这种仪器的国家。他直接面对军工产业科研和制造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独自完成。他是清华大学1959级无线电电子学系校友王成智,能为祖国的军工业做贡献,他引以为豪!我的老家在南京江北浦口区,这里是从北方到南京江南地区的必经之路。历史上项羽兵败垓下乌江自刎、朱元璋起兵反元都在这一带;这里是清军围攻太平天国的八旗军混住地,故有“花旗营”村名;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经常到我家前面的津浦铁路,扒铁轨、割电话线;淮海战役期间,每天都有飞机在村上空飞行;解放军逼近南京时,与国民党军在村边交战,在我家房屋墙上留下枪弹孔,在邻居家门前留下一个迫击炮弹坑。儿时的耳闻目睹,让我对打仗、枪炮、飞机留下深刻印象,对军工武器产生浓厚兴趣。高中毕业报考大学,我一心想学军工,清华的工程物理、无线电、北航的飞机都是首选专业。经老师指导,我最后报了清华无线电电子学,因为这个系有雷达和通信专业。2009年9月,无线电1965届06、07两班校友聚会母校。2排左6为王成智学长1959年,我如愿进入清华无线电电子学系,但二年级分专业时,没分到有雷达和通信的无线电技术专业,而是电真空器件专业,虽然也属军工,但总觉得没深入。转机是到五年级开始的毕业设计,我毕业设计的题目是“四极滤质器性能的实验研究”。四极滤质器是德国玻恩大学教授Paul
其他
既是经济资助,更是精神激励:清华校友励学金工程18年,清华精神跨时空代代相传
在清华历史上,传颂着很多前辈学长资助贫寒学弟学妹完成学业的动人故事。2006年1月,“清华校友励学金”工程正式启动,以“助困励学、爱校育人”为理念,专项资助由学校认定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在校学生,让他们不为经济困难所累,身心愉悦求学,顺利完成学业,同时直接感受到校友给予的精神激励。18年来,在广大校友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下,“清华校友励学金”工程助力学校兑现“不让一个勤奋和有才华的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庄重承诺,成为清华大学学生资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23年底,参与励学金捐赠的校友约4.1万人次,共设立446项冠名励学金,捐赠总额达1.9亿元。春风化雨,励学育人。“清华校友励学金”工程已成为学校所有捐赠项目中深受校友欢迎和认可的项目,通过在捐赠校友与受助学生之间开展的多种形式的互动和交流,持续发挥着“助困励学、爱校育人”的作用。筹
其他
93岁,我超额实现了“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
我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清华号召学生“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这个号召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健康”,一个是“工作”。2002年3月在清华讲课后,在东操场“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标语下,时年72岁两个关键词中,“健康”是首位的。清华一向重视体育教育,体育不及格不能毕业。根据梁文蔷《我的父亲梁实秋》记载,梁实秋1923年毕业时,马约翰先生已经在清华任教。我父亲陈肇彰和梁实秋同班,也必是受到良好的体育教育。父亲爱好游泳,休假时总是带全家去海滨城市游泳;他还喜欢打网球。平时看我闷在家里的时候总会轰我到室外去,我在青岛读中学时,课余时间总会约伴去爬山、游泳,玩双杠,举杠铃。家里有一本柯达摄影宣传册子,在连续几个页边印有各种泳姿的分解相片,一翻书页,就形成完整的连续动作,我是模仿分解动作自学游泳的。10月入秋了,我还会去海滨游泳,一下水就是2000米,长期在水中受到耐力的训练,对强化心肺功能和耐受冷热变化,预防感冒,是很有好处的。我和老伴都喜好游泳,一直游到接近80岁。国内一些江河海滨我游过的有:蚌埠淮河、桂林漓江、柳州柳江、贵阳阳明河以及青岛、北戴河、秦皇岛、三亚的海滨。父亲在Colorado
其他
我们村来了个年轻人
马克思在17岁时写下《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其中写到:“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一种利益必须消灭另一种的;人类的天性本来就是这样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2022年,我从清华大学硕士毕业。2023年,怀着对基层的憧憬,我作为红河州委政法委驻村干部来到了云南省红河县垤玛村委会。在这之前,我从事过海外高薪职业,也曾自主创业,但内心深处总觉得此种所谓的“职业成功”过于狭隘,经常使我迷茫。在清华学习的几年,看着许多前辈放弃高薪岗位,无怨无悔扎根基层,“为人民服务”变为一个个生动的故事,“立大志、入主流、上大舞台、干大事业”的清华寄语逐渐在我脑海深深扎根,也愈发向往在基层这个大舞台去绽放青春岁月。当汽车从蒙自一路朝着目的地行驶时,两边的风景也不停变换。穿过繁华的城市,地势险峻的山脉赫然出现,正当我陶醉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时,沟壑纵横的高山河谷又突然映入眼帘,那傲然的雄姿似乎要将我吞没。好不容易车子开始在平整的坝子上疾驰,道路又迅速变得狭窄蜿蜒,只容得下一辆车缓慢行进。望着两旁郁郁葱葱的森林与自己擦肩而过,5个多小时的车程让身体再也承受不住,我开始呕吐昏沉,也第一次对驻村产生了不安的情绪。红河县垤玛村刚到村里的前几天,由于水土不服,我身上起了大面积红疹。同事们的过分客气,又让我一时感到难以融入,产生了巨大的心理落差,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甚至让我质疑起自己的选择……某天傍晚散步时,我看到几个小朋友正光着脚在球场上打篮球。为了排遣心中的郁结,我主动加入他们,一起打了场球,结束后又请他们喝奶茶吃烧烤,度过了一个愉快的晚上。这一幕刚好被村监督主任看到,他告诉我,当地村民的收入主要依靠外出务工,这些小孩几乎都是留守儿童,家长不在身边,他们其实很需要陪伴。监督主任的话让我开始思考,自己作为清华人,或许能够利用自身优势为孩子们做些什么,以教育为突破口去打开当下被动的工作局面。第二天我就主动向村干部请教垤玛的过去与现在,了解了垤玛是如何在十年间由一个著名的“乞讨乡”发展为现在的模范乡镇。最后,我专门就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和能否开展暑期支教活动咨询了他们的意见。初步达到一致后,我联系了清华大学的暖爱支教社团,向同学们介绍了当地的情况。我们在课程设计、经费支持和安全保障等方面进行了多次沟通,最终形成的方案得到了村委会和乡政府的同意。为了让支教活动更加丰满,我又联系了清华大学云南校友会,邀请校友们与支教老师共同完成一次助学之旅。在学校和云南校友会的支持下,支教老师和校友代表从不同地方辗转来到垤玛。他们不仅带来了丰富的素质拓展课程,还给同学们带来了物资捐赠和资金支持。当地政府工作人员感慨,这次支教活动不仅让小朋友开拓了视野,更有意义的是让这群边远山区的孩子真正接触、真正感知到了最真实的清华精神。左图:孩子们的非遗课成果展示;右图:孩子们的作品整个支教活动中,村委会同事和我之间的冰块逐渐消融,他们开展工作开始叫上我,走在路上家长也会主动和我打招呼,在村里的工作和生活逐渐变得通畅顺利起来。驻村工作是重复又繁琐的。比如收缴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不仅要利用各类宣传手段鼓励村民们主动缴纳,而且为了不漏一户,还必须进村入户进行讲解。为此我主动申请加入村民微信群,及时向群里转发两险缴纳的相关公众号和小视频。为方便不识字的村民,我在群里安排大学生志愿者进行哈尼语的翻译。为了尽可能让所有村民都按时缴纳两险,享受政策福利,在村干部的陪同下,我一次又一次地在晚上进村入户,一户挨一户地上门进行讲解。在这个过程中,也完成了对监测户的逐一走访和排查,为每一个困难群众量身定做了帮扶清单。记得有天走访结束时村组长对我说:“小石刚进村的时候狗会不停叫,现在进村狗都乖乖的,连狗都把你当自己人了。”虽然是一句玩笑话,但却温暖了我好几个日夜。
其他
从机械制造转行到党刊笔杆子,我怎样当记者
我是1964届机械设备制造及工艺专业六年制本科毕业生,至今已经毕业60年了。退休以后常常回首大学的日日夜夜,翻看整理大学六年写下的40多万字的日记。很多老师、同学的音容笑貌,在学校时的一幕幕——谆谆教诲、激烈辩论、关怀互助、远道实习等,都仿佛还在眼前。陈世梁留存的部分日记本2000年3月,我60周岁时从《解放日报》退休。2014年,我毕业50周年,实现了在大学时许下的“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的诺言。我想把自己的一生回顾总结一下,于是从整理历年文稿开始,经过8年努力,2023年春节前终于完成了35万字的回忆录《我怎样当记者》。我觉得在上海市委的党报党刊《解放日报》《支部生活》工作的19年,是我大学毕业60年来最出彩的19年。人们一定很奇怪,一个学工科的大学生,怎么改行当了记者?1964年9月25日,我到上海机床厂报到,被分配在厂工艺科,这是和我专业对口的科室。当时国家规定,大学生毕业后必须先劳动一年。我们被安排在油漆车间劳动。10月16日,厂部为新进厂的80多位大中专毕业生举办欢迎会,厂部安排我代表新进厂的毕业生发言。会后调我到二车间劳动,还没有摸到车床,厂部就调我到厂“五反办公室”搞“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又经历了一些运动之后,在近两年的时间里,我遵照毛主席关于知识分子要与工农相结合的教导,在两个厂陆续走访了近百个工人家庭,了解了上海人的生活状况,交了一些青年工人朋友,不但听懂了上海话,还能“洋泾浜”地说几句。1968年7月21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发表很长的编者按,说毛主席指示教育革命要“走上海机床厂道路”。为落实毛主席指示,厂里创办了上海机床厂七二一工人大学。此前,我到军宣队办公室帮忙,这次我又被军宣队调到厂政宣组,从事“七二一”指示的学习宣传工作。1978年10月,我被调到机电一局教育处,参加机电一局系统七二一工人大学的整顿工作,组建上海机电一局职工大学总校,任命我担任总校教务长。在机电一局职工大学总校,从招生、考试、毕业、教学管理到课程设置,我们按大学的要求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后来又做了一些其他工作,十多年里,我一直听从党的安排努力工作,但是已经很久没有接触过技术,不可能回到技术岗位了。彼时我已经快40岁了。1979年10月,上海市广播局在全市公开招聘编辑记者,条件之一是40周岁以下,我还没过线。我觉得这个职业专业性很强,而且我在学校时也当过校广播台记者,听过中央电台记者的培训课,对此很有兴趣,于是报名参加了。经过初试、面试、商调、领导谈话等过程,1981年4月,我当上了记者。1986年3月,陈世梁作为上海《支部生活》记者,采访中共上海市第五次代表大会时留影《解放日报》是中共上海市委的机关报,传承于延安时期的《解放日报》,创刊于上海解放的1949年5月,是一份面向全社会的大报。《支部生活》是中共上海市委的初级党刊,创刊于1954年7月,由时任市长陈毅同志题写刊名,编辑部设在市委办公厅。“文革”中停刊,1980年10月重新出版。刊物性质仍然是中共上海市委的初级党刊,但编辑部作为《解放日报》的一个部门,设在《解放日报》社内。我是“定向”招聘到《支部生活》编辑部的,因此,我拿《解放日报》的记者证,干《支部生活》的活。编辑部领导告诉我,作为党刊,必须重点抓好党的政策教育、形势教育、理论学习等思想政治方面的宣传,指示我主要从事理论学习方面的栏目设计、组稿、撰稿、发稿任务。《支部生活》既然是党刊,就必须发出党的权威声音,忠实传达党中央、市委精神,为基层党建注入正能量。但这方面的稿子,一般的基层作者是写不出来的,必须得到权威部门的支持,得到市委领导的支持。也是“无巧不成书”,我调到《解放日报》后,就写信告诉了在北京的母亲和哥哥,被和哥哥一起工作的同事知道了。这位同事高兴地说:“国栋同志家和我们家住在一个大院,平时很熟,他调到上海任第一书记我还没有祝贺他,正好让你弟弟去找他。”她让哥哥转交给我陈国栋同志和他的秘书在上海的电话,让我和他们联系,转达对他们的问候。有了这个“令箭”,我顺利地与市委主要领导陈国栋、胡立教以及他们的秘书联系上了,当面请他们支持搞好《支部生活》的有关宣传。他们听说我是党刊记者,高兴地说:“你们是市委的党刊,贯彻中央、市委的有关精神是媒体的责任,也是我们的责任,我们一定支持。”1985年5月18日,作者代表评委在“上海组织人事制度改革座谈会”总结大会上发言有了市委领导部门的支持,《支部生活》在迎接党的十二大的一段时间里,陆续发表了署名“中共上海市委第一书记陈国栋”“中共上海市委第二书记胡立教”“中共上海市委书记、市长汪道涵”的具有指导性的文章,引起各界广泛关注,大大提高了《支部生活》在上海媒体中的地位。编辑部领导责成我抓好党的十二大的宣传。在中央十二大文件起草小组和上海市委的支持下,我们从出版文件专辑开始,在近两年的时间里,分期刊出“党的十二大报告内容提要”“学习问答”“问题解答”“小词典”“小测验”等不同栏目,化繁为简,取其精要,突出宣传党的十二大《党章》,在刊物上连续发表文章,字数不多但分量很重,具有权威性和可读性,作为基层党组织生活的学习内容,受到读者欢迎,市委也非常满意。此后,我在报社和编辑部领导的支持下,主持编辑的《支部生活》栏目和文章,有许多次创造了上海期刊的“第一”或“唯一”。其中包括:——1983年,中央决定对全国青年工人进行政治轮训,市委宣传部要求《支部生活》配合。《支部生活》版面有限,不可能全部登出讲课内容,我建议除了在《支部生活》上开辟专门栏目外,每月一次的讲课内容单独出版一本《支部生活(学习版)》公开发行。领导同意了,《学习版》发行量达21万份,《支部生活》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1985年12月至1987年6月,为响应中央关于收集整理革命老前辈光辉事迹和丰富经验的指示,在中顾委办公厅、总政宣传部、全国妇联、团中央的大力支持下,上海有声读物公司和《支部生活》合作,我们在北京采访了21位革命老前辈,以《革命前辈的心声》为总名称,出版了《将军的话》《致青年朋友》《母亲的心愿》共3集录音磁带,于1987年6月12日正式出版发行。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邓力群出席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的发行座谈会。首都各大新闻媒体都刊登了《革命前辈的心声》的出版消息。《人民日报》称:“这在我国出版史上是第一次”。1994年7月6日,上海市委原第一书记陈国栋(右2)、第二书记胡立教(右1)应邀参加《支部生活》创刊40周年座谈会,左1为作者陈世梁——20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视察上海时,要求上海要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市委副书记、宣传部部长陈至立同志指示宣传部要和《支部生活》配合,每年在《支部生活》出版一本反映上海建设成就的特刊。编辑部领导责成我负责主编。1992年是《上海·浦东·未来》,1993年是《跨世纪的历史丰碑》,1994年是《龙头昂首铸辉煌》,陈至立同志为每一期特刊都写了《序言》。我为能连续三年主编这一套专辑,展现上海发展的光辉业绩,感到无限荣光,终生难忘。——根据报社党委的授意,经过我的运作,《党课教材》月刊于1995年创办。1998年8月,《党课教材》与中央党校求索音像出版社合作,创刊了音像杂志《干部视界》双月刊。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专程来上海召开座谈会,听取意见,并对上海市委、市政府支持办好音像杂志《干部视界》表示感谢,认为这是“运用现代化手段进行党员干部教育的有益尝试”,给予高度肯定。——在刊物经常性报道上,为体现党刊和期刊的特点,我也出了不少好点子,受到读者好评。比如在宣传四项基本原则、拨乱反正的各项任务时,针对文化程度比较低的读者,我设计了甲、乙对话等形式,化繁为简,化深为浅,便于理解和接受。我也写一些短小精悍的理论文章,回答热点问题。比如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上海经济转型时期,大量原有企业关停并转,职工下岗待业。为了做好这方面的宣传,我设计了“政策解读”“问题解答”“咨询台”等栏目,刊登市政府各项政策的实施细则,方便读者对照执行。同时发表通讯、述评等宣传“送温暖工程”“再就业工程”,使党的政策家喻户晓。在朋友的邀请下,我也曾四次出国(境)采访。每次出访都有收获,其中最重要的一次是到阿联酋的访问,此行完全改变了我对中东的印象。回到上海以后,我立即动手写了《我驻阿联酋外贸人士建议:抓住时机开拓阿联酋市场》,被《人民日报》大内参转载,受到中央高度重视。随后几年,中央和上海与阿联酋的经贸联系越来越热络。从《解放日报》退休以后,我继续为社会做贡献。一是2001年协助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组建党员服务中心,并在其中工作6年。二是2005年9月到2010年3月,协助上海市社会工作党委、上海市社会服务局做一些文稿编写和宣传方面的工作。三是尽己所能为社区做好事。从2007年6月起,我应聘担任了5年的静安区政风行风监督员。四是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我担任《解放日报》退休党总支第四党支部书记,为本报退休党员服务。我在社区的活动是不拿报酬的,是一名志愿者。我的原则是要么不答应,答应了就要认认真真履行责任。这十多年的居民生活,我得到的奖状比我在退休前得到的多得多。在发挥余热之余,我花了很多时间回顾我在报社的工作情况。自1981年6月开始至2000年1月退休,我在《支部生活》上发表了近千篇自己写的稿子,约94万字;主编来稿200余万字,约占《支部生活》1981—2000年总用稿量的四分之一以上;主编专刊、专辑8种,18万字;此外,我还为《解放日报》承办的上海新闻业务培训班学员讲课。回顾自己的经历,我觉得自己没有违背大学毕业时许下的诺言,也做到了保尔·柯察金所说:“当你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碌碌无为而悔恨。”我在《退休感怀》中写道:当然,我的工作都是在领导的指示、支持和同志们的配合下完成的,功劳不能记在我一个人的账下。我是“螺丝钉”,所以在“邀赏”时没有我。我从不主动申请任何荣誉称号,也放弃评定全国或上海好稿的机会。功过自在人心。无论在什么工作岗位上,都要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校友总会特别策划“向祖国报告”系列报道。时代洪流中,清华人在各自岗位上笃行奋斗,始终与祖国同向同行。行动是最好的表白。向祖国报告,清华人准备好了!来源
其他
武牧之:让不确定性的世界增加安全感
位于苏州东平街国创大厦三楼的苏州瑞茨柏工程监测技术有限公司(下文简称瑞茨柏),外表与多数科创型公司并无二致。如果不走进去,你根本无法想象这么一家看似普通的公司,却拥有世界顶级的安全监测黑科技。他们的测斜仪可以精准地测出地表里或建筑物在垂直方向上的每米高度0.01毫米的倾斜变化,而测量高度超过100米;倾角仪可以测量出墙面或立柱0.005毫米的倾斜变化,并能实现无线工作。这样的测量精度比世界顶级同类产品高出50%-100%,比之国内同类产品更是数量级上的优胜。这样高精度、高灵敏度的测量,是怎样做到的?可以应用在哪些领域?有什么现实意义?笔者走进瑞茨柏公司,访谈创始人兼董事长武牧之先生。从GE到瑞茨柏内敛谦和、阳光帅气的武牧之,生在苏州长在苏州。他从苏州中学毕业后,2004年进入清华工程物理系本科学习,2008年进入北京大学电子系研究生学习,课题是波色爱因斯坦凝聚和原子时计,通常应用于精密测量领域。完成学业后,他进入世界名企通用电气(GE)的上海研发中心,从事研发工作。从原子钟到顶级名企研究院,可谓是典型理工科学霸的标准路线。而2016年与一位勘察行业前辈的偶遇,彻底改变了武牧之的人生路线。了解到国内基建高速发展,安全监测不可或缺,但其落后现状却令人担忧——传统的基建安全监测手段和工具落后,许多重要参数都靠人工监测,精准性、重复性和连续性差,而且数据误差也大。而精密测量正是武牧之耕耘许久的领域,这瞬间激起了他的兴趣。监测数据如何获取,以及准确与否,是安全监测与评价的基础工作和重要依据。某种意义上,监测数据就如一把安全利剑,悬在基建工程头上,做得不好,这把利剑随时落下,安全事故不可避免。由此看来,基建工程事关国计民生,安全监测从无小事,越大的基建工程,安全监测工作更为突显。武牧之也发现了自己多年科研经历所能创造的产业价值潜力。武牧之(二排右二)2008
其他
从清华炊事班到沈阳电机厂,我的流金岁月
工作期间他时刻用“我是清华大学的学生”来鞭策自己在担任沈阳电机厂总工程师的二十年中他领导了企业主导产品的更新换代以及多个企业管理升级和技术改造项目使企业生产力始终保持全国领先地位退休后他在科研机构发挥余热做好“传、帮、带”他就是清华大学1974届电力工程系电机制造专业校友苗长顺他说,我的成长离不开母校的培养和教育什么是清华情?他的回答是在清华园学习的日日夜夜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手拉手、肩并肩共同奔赴理想的道路苗长顺在清华二校门前留念不忘来时路,奋斗新征程我是1974年从清华大学电力工程系电机制造专业毕业,分配到辽宁省沈阳电机厂(后转制为沈阳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工作的。沈阳电机厂是国营大型一类企业,电动机产量居全国第一位,占全国电机总产量的20%,我为能到这样的企业工作而自豪。在沈阳电机厂工作的33年里,我先后担任过产品设计员、设计处副处长、总工程师。工作期间,我全身心地投入到企业的发展中去,时刻用“我是清华大学的学生”来鞭策自己,不能愧对“清华大学”这个光荣的名字。1974届电0班全体同学毕业合影在刚踏入沈阳电机厂的大门时,我就认识到,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要正确认识自己。对于一个电机制造企业来说,我是个新兵。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向老师傅学习在书本里学不到的本领。一入厂,我被分配到设计处工作,担任产品设计员。入厂半年左右,我利用工作的业余时间,走遍工厂的主要生产车间,主动给现场工作的师傅们打下手,虚心向师傅们学习。就这样,我学到了实际操作的本领,也和工人师傅们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为更好地从事产品设计工作打下了基础。在担任产品设计员期间,我开发了十几项新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有五项产品获市以上科技进步成果奖。比较突出的项目有为大庆油田生产的侧水冷高速2200千瓦给水泵电机,为河北唐山陡河电厂设计的3200千瓦高速上水冷大型给水泵电机,为辽宁清河电厂设计的2000千瓦60极大型球磨机同步电机以及为广东茂名化工厂配套的1000千瓦20极增安型无刷励磁大型同步电动机。我还完成了大型高速电机和Y系列中大型异步电动机的系列设计。为了更好地为用户服务,我编制了《大型电机的使用与维护》资料并亲自到大庆油田讲课。每一项工作背后都有讲不完的故事,在工作中我没有出现过差错,我由一个普通设计员被提升为主管设计员、设计处副处长,后来又担任总工程师。在担任总工程师的20年里,我领导完成了企业主导产品的更新换代,淘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J系列落后产品。任职期间,我还兼任全国大电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与哈尔滨大电机研究所和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系列开发电机产品,使企业的产品水平达到了国际水平;完成了企业的多项管理升级,由国家二级企业成为国家大型一类企业;完成了多项技术改造项目,使企业的生产能力始终保持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工作干完劲没完,继续做好“传、帮、带”2007年,我退休了,被聘为沈阳工业大学国家稀土永磁电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级顾问至今。沈阳工业大学国家稀土永磁电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我国唯一一所从事永磁电机研究的科研机构。中心主任唐任远院士是我国永磁电机研究的领军者。退休后能到这样的科研机构工作是一件幸运的事,也是把我在企业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予以运用的最好机会。到中心工作后,我的第一项工作是编制了《永磁电机生产工艺守则》,总结了电机生产企业多年的生产经验,使永磁电机的生产工艺有了一套完整的生产规范,弥补了科研机构在永磁电机生产产品上的不足。2013年,苗长顺(左)与唐任远院士(右)在赣州调研赣州是老革命根据地,也是我国稀土永磁材料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赣州市政府委托中心编制《赣州市永磁电机发展规划》,由我担任主笔。我圆满地完成了这项工作,为赣州市永磁电机工业的全面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2017年,我还为赣州诚正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编制《年产100万千瓦高效新能源稀土永磁电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促进了该企业的转型升级。为了提高我国电机制造企业的制造水平,我编制了《电机制造企业职工培训教材》,教材在企业生产制造过程中发挥了一定作用。发展绿色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国策。电机是能源的产生者,也是能源的消耗者。工业领域的60%以上的能源消耗在电机上,所以,近年来,我把提高电机本身的效率和提高电机应用的系统节能做为电机节能的两个重要方面,积极开展工作。在提高电机应用的适应性、电机产品性能的先进性、电机产品质量的可靠性、电机产品生产效益的合理性和产品不断更新的继承性这五个方面,我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在学校的安排下,我担任了“学业与发展”这门课程的主讲老师。课程主要针对大四毕业生,指导他们在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时候,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以便毕业后更好地工作。在国家需要的领域找准方向,面向社会找准位置,是每一个大学毕业生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我要把我多年的经验传授给同学们,做好“传、帮、带”,贡献余热。清华情满怀我的成长和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母校的培养和教育。在校期间的点点滴滴常常浮现在我的脑海里。入学后不久,学校组织拉练,我们走了一千多里。当时提出的口号是“重走长征路,不当老爷兵”。当时我在炊事班,每天背着二十多斤的大铁锅,此外还要背行李和粮食。炊事班由老师、食堂师傅以及学生组成。行军时,炊事班的成员要快走,挤出时间,在同学行军到达目的地时,把饭做好,在同学们吃完饭时,我们还要提前出发,为下一顿饭做准备。当时学生每月供应的粮食是定量的,炊事班也不能多吃。想起红军走过的长征路,苦点、累点都觉得值了。那期间,我们严格遵守作息时间,从不睡懒觉,也从不晚睡觉,上早操、体育课从不缺席;同学们早晨的第一件事经常是拿起拖把抢着拖宿舍走廊的地面;星期天和同学们经常去食堂帮厨包饺子,开饭时到饭厅里排队买饺子;星期天我们经常去郊区的菜地劳动;经常去食堂的猪舍里挑猪粪……我觉得这就是工农兵大学生的本色!“一个战壕里的战友”是入校拉练时,由老师们提出来的说法,同学们感到非常亲切。老师和同学一起拉练,一路行军一路歌,一路教同学英语,非常快活。学习期间,老师们到宿舍里给同学们辅导,从不讲条件;“一帮一,一对红”是同学之间互相学习的口号。我的帮扶对象是王德甫,中学文化,全国劳动模范,天津直流电机厂厂长。我们互帮互学,取长补短,大学的几年学习使我们成了知心的好朋友。王德甫毕业后,回到原单位工作,取得了多项成绩,为我国直流电机的发展作出很大贡献。在校期间,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多个新项目的研发,其中有为汽车配套的无刷发电机、为北京饭店研发的低噪音电动机、火车上的交流白炽灯等,填补了国家空白。清华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使我们在毕业后能更快、更好地融入工作。“三点(宿舍—教室—图书馆)一线”是我们每天的学习轨迹。在清华的几年,我不仅学到了科学知识,也学到了做人的本领,为走向工作岗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苗长顺学长向1974届电0班班主任黄立培老师
其他
王文贝:创业是“拿着好的锤子找钉子”,要相信积累的力量
水木校友种子基金微信公众号推荐阅读“清华紫”遇上“浪花白”,我人生最绚烂的色彩在另一个“清华园”里,收获“战士”学位一个业余爱好改变一生:清华理工男的红楼“梦”
其他
“清华校友终身学习支持计划·公共管理学习班”第二期顺利开班
公管学院干部教育中心微信公众号推荐阅读“清华紫”遇上“浪花白”,我人生最绚烂的色彩在另一个“清华园”里,收获“战士”学位一个业余爱好改变一生:清华理工男的红楼“梦”
其他
十年磨一剑 他用工匠精神把一条“裂缝”研究到极致
他起初考取北大因院系调整转入清华原本分配在北京工作却响应国家支援大西北的号召从此扎根甘肃他以十年磨一剑的工匠精神把建筑物裂缝研究这件事做到了近乎极致主编18本防止裂缝地方标准和规范及技术指南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他是1952级土木工程系校友李德荣“对得起父母,对得起恩师对得起母校,对得起党和国家的培养。”这是李德荣对自己的要求也是他的故事最好的注脚支援大西北
其他
“清华紫”遇上“浪花白”,我人生最绚烂的色彩
周长海2003年3月我奉调武汉海军工程大学(简称“海工大”),担任训练部长(教育长),负责大学日常教学组织、实施和管理工作。我在此岗位工作了7年,也是与母校联系最多的一段时光。在海工大的这些年,我帮助一批批军校大学生成为合格的军人,目送他们身着白色戎装,汇入浩瀚大海,保卫祖国的万里海疆。这一抹“浪花白”与美丽的“清华紫”共同构成了我的人生底色。当年清华大学帮助海工大提高办学水平的情景,总是让我难以忘怀。海工大与清华渊源颇深。建国初期的1950年,清华大学就选派了4名教师和10名优秀的应届毕业生到海工大前身大连海校工作和学习;1974、1975年前后,又有16名清华毕业生到海工大任教。据统计,至今已有60多位清华学子来海工大工作,他们理论扎实、业务精湛,大多都成长为海工大基础课以及重要学科专业的带头人,为海工大的创建发展、为人民海军的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其中有曾任学院副院长的陈绍炘(1950届电机),罗云少将(1950届机械),电工系原主任张盖凡(1951届电机),核科学技术学院的张大发教授(1972级工物),全国模范教师、全军优秀教师、电子工程学院副院长陈少昌(1979级自动化),图书馆馆长赵建新(1978级力学)等;中国工程院院士、舰艇综合电力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主任、八一勋章获得者马伟明少将(1993级博,电机),何梁何利科学进步奖获得者、船舶与动力学院院长张晓锋少将(1993级博,电机),都是张盖凡学长在海工大培养成长起来的杰出人才。2004年,陈希书记(左4)访问海军工程大学,左2为周长海2004年下半年,海工大接受了迎接海军总部组织的“全军院校教学评价”的重大任务,“迎评”的相关准备工作需要于2007年之前做好,时间紧、要求高,我倍感压力。我仔细研读“全军院校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发现总计52个评价点中有43个都与本科教学质量直接关联。我还查阅了地方高等院校教学评估的情况,发现清华参加了当年的教学评估工作,综合成绩位于全国高校前茅,我马上产生了去清华学习的念头。之后不久,海工大校领导率队去清华取经,母校领导高度重视,组织召开了座谈会,海工大有关人员还与清华教务处等进行了对口学习。我所接触的母校有关负责同志,都是热情接待、有问必答,毫无保留地给我们传经送宝,令我终生难忘。清华大学本科教学水平之高蜚声海内外。我们提出了选派大学二年级优秀本科生去清华学习的请求,目的是通过他们在清华后两年学习的效果,一方面来检验我校本科教学质量状况,倒逼我们查找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制定改进措施,为今后的教学评价做好扎实的准备工作;另一方面让军校学子们有机会受到清华大学良好育人环境的熏陶,在未来建功部队基层的实践中发挥更大作用。清华为此做了大量的组织保障工作,最后收到了预期的效果。新形势下两校人员往来更加密切,交流逐步走向深入。根据两校委托培养协议,2004年以来,海工大先后从全校大二学员中遴选了5名优秀生,到清华完成后两年的本科课程;从新入学硕士研究生中遴选出7名优秀学员,赴清华深造。这12名学员分别攻读完成本科、硕士学位,其中学员张永发还取得了博士学位,现在担任海军工程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某教研室主任,是单位教学科研的重要骨干。2005年以来,清华大学先后有6名国防定向生毕业后来海工大工作。这些优秀学子来到我校后,不但经受住了学校组织的队列、体能,以及具有海军特色的野营拉练、水上科目等高强度入伍训练,又分别在海工大、清华攻读硕士学位,他们很快融入了军校大家庭,成为海工大教学科研队伍里不可或缺的生力军。随着合作办学深入进行,学术交流活动也很活跃,且层次高。清华的李衍达、王大中、杨卫等院士,陈希书记、顾秉林校长等知名专家学者,都专程来我校做过学术报告,在师生中引发热烈的反响。海工大船舶与动力学院院长张晓锋,2008年曾受邀给清华在读的全体国防定向生做了题为“清华学子投身海军建设事业的呼唤”的报告。他详细介绍了国家海洋的安全形势,高新科技进步对海军装备建设的推动,及部分清华学子投身海军建设的感人事迹,他的演讲受到同学们的高度赞扬。2007年12月,时任《清华校友通讯》的主编孙哲、老主编钱锡康等,来海军工程大学采访。在武汉期间,召开了三次校友座谈会:与海工大初建时期来工作的陈绍炘、郭日修(1947教,1950年调海工大任教)等十几位老校友座谈;与部分年轻校友及国防定向生座谈;与联合培养的本科生座谈。他们还重点采访了当年在海工大不同岗位上任职且成绩突出的部分中青年校友。2003年9月,我陪同我校郭立峰校长、马伟明院士访问了清华大学,顾秉林校长、陈希书记亲切会见了我们,双方进行了深入细致、富有成效的交流。这次会谈使两校的合作育人有了良好的开端。2004年上半年,陈希书记出席了在武汉召开的全国高等教育工作会议后,专程访问海工大,参观了校园和教学科研设施,并与我校领导、专家教授进行了座谈交流。母校领导贺美英、庄丽君等也曾访问海工大,对学校工作给与热情指导。还有清华两任党办主任白永毅、王岩,他们是帮助海工提高办学水平、组织两校交流最主要的牵头人。2007年2月26日,在北京海军京海大厦举行“清华大学与海军工程大学高层次人才培养合作协议”签字仪式2007年2月26日,在北京海军京海大厦举行了“清华大学与海军工程大学高层次人才培养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出席仪式的时任领导包括校长顾秉林院士、原校长王大中院士,副校长康克军、陈旭,党委副书记史宗恺等。海军方面的领导有海军副司令丁一平中将,海军副参谋长尹长志少将,海军工程大学校长郭立峰少将、政委余献义少将等。在返回武汉的路上,我思绪万千,经过几年的协调,顺利完成了两校合作协议的签订,作为一名清华学子,同时又以海工大一名领导的身份在中间穿针引线,内心感到特别激动和自豪。2009年11月,顾秉林校长(左5)一行出席海工大建校60周年活动2009年11月22日是海工大建校60周年,顾秉林校长、史宗恺副书记等受邀出席了庆祝大会,并在会上宣读了清华发来的贺信,中央军委委员、海军司令员吴胜利上将与顾校长一行进行了亲切的会谈。顾校长还为全体军校学员作了热情洋溢的专题报告。寒来暑往,岁月不居,2010年我从岗位上退休了。回望履职海工大的这几年,在认真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我参加完成了“海军综合大学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的重点课题研究,获得了总部颁发的军队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该成果同时获得了教育部颁发的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另外还获得过海军级“教育理论创新”一等奖一项;特别是2007年11月海军工程大学参加总部组织的教学评价,荣获了“全军优秀院校”的称号。我深知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组织上一贯关心支持的结果,也是与清华母校的教导和帮助分不开的。在我的军旅生涯中,水木清华那古朴典雅的校园、德高望重的恩师和伏案苦读的莘莘学子的影像,常常浮现在我的脑海。“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不断激励和鞭策着我,使我由一名普通清华学子成长为一名共和国的海军将军。如今我们1970级的同学都迈入了古稀之年。往事虽然慢慢淡去,但美丽的清华园深深定格在我们脑海中。人物简介
其他
陈俊豪:公益的切入点从亲身参与开始
陈俊豪陈俊豪在学生时代就开启了他的公益生涯。2001年他从浙江一个县城考入清华法学院。2003年他作为独立候选人参加了第十三届海淀区人大代表选举,提出要关注大学生和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保护。与所学专业有关,陈俊豪对公民的权利义务及社会责任一直很关注。2004年底,正在参与法律援助的陈俊豪面临保研,当时他曾萌生去公管学院读NGO(非政府组织)研究的想法,不过后来还是选择本院保研。学生时代的经历,让他对社会组织和公益组织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些都成为他日后参与公益项目管理的基础。泉眼无声惜细流清泉成才公益基金(以下简称“清泉基金”或“清泉”)是陈俊豪与浙江温岭同乡企业家狄玉增共同发起设立和管理运营的。在2011年清泉基金正式设立之前,“清泉奖学金”作为一个公益项目已经运营了3年。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左)向狄玉增(右)颁发捐赠证书2008年汶川地震触发了国内开启“公益元年”,陈俊豪与狄玉增选择了教育扶贫这个领域,开始启动与助学相关的公益活动,项目的首批受助者是10名高中贫困生。“之所以选择高中生,一是因为九年义务教育结束后,孩子们读高中需要较高的学习和生活费用;二是教育资源在城乡当中分配不均,对于农村地区的孩子而言,上大学、上好大学依旧很难甚至越来越难。”那一年,他们开始在湖北宜昌的宜都一中试点资助学生。首批受助学生在2010年高考中成绩都很不错,“2009年,我们开始组织夏令营。想着除了对学生的高中学费和生活费予以资助,还帮助他们开拓视野,希望在精神层面塑造学生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宜都一中的尝试鼓励了他们,慢慢地,项目的受助者范围扩大到山西等地。在山西、甘肃等地走访学校以及受助学子家庭2011年对于“清泉”是一个重要的年份,这一年,“清泉”成为了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所属的公益项目。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是民政部直属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成为专项基金后,“清泉”就可以公开募捐了。那时陈俊豪已从清华硕士毕业了4年,并在国务院国资委工作,基金由他以志愿者身份管理和运营。为什么基金的名字叫做“清泉成才公益基金”呢?简而言之,基金以清澈之心,汇聚爱心之水,灌溉培育学子成长成才为己任。与山西沁县中学同学座谈清泉基金的理念是“学习改变命运,知识点亮人生”,以实现教育公平、传承社会爱心为理念与愿景。“机会的不均等,既有自然的因素、社会发展的因素,更重要的是人的因素。当最需要启蒙教育的时候,农村的留守儿童只能跟随爷爷奶奶在山脚下、在河边玩石子、淘沙子,当最需要掌握语言和信息的时候,农村的小学生只能听口音浓重的乡村教师平淡地念着课本。物质的匮乏只影响眼前的生活,但精神的匮乏却影响一辈子。人生输在了起跑线上,因为信息的闭塞和教育的落后而带来的缺乏理想和人生目标,缺乏自信和沟通能力是可怕的。”为此,狄玉增与陈俊豪共同提出“学习改变命运,知识点亮人生”。陈俊豪(右二)与志愿者赴学生家家访后合影秉持教育扶贫的理念,主要针对中西部偏远地区家庭贫困的优秀中学生开展长期助学资助,帮助其摆脱困境,获得高等教育机会,就成为清泉基金一直在做的事情。截至2023年12月,已在甘肃、云南、贵州、湖北、山西等全国18个省份开展助学项目,累计获得社会各界捐款超过1500万元,累计资助帮扶1700多名贫困学子。用好“权利义务”的杠杆在这么多年的公益路中,陈俊豪发现,受经济结构和家庭结构影响,单亲、留守或家人患病,需要帮扶的学生这三种类型占比很高。当因为各种原因导致学生在高中的学习和生活困难,或者为了生活不得不一边打工一边学习,学习精力、心态、目标都会受到影响,这样的情况就会受到清泉的关注。“我们会和学校建立长期的合作机制,帮助学习意愿强烈,但由于现实生活困难影响学习的孩子,为他们提供学习费用和生活费用的资助。”基金的工作人员奔走在去往受助学生家的泥泞小路上“我是学法律出身,对于‘权利义务’比较敏感,也很注重保护各方的权利、义务,所以我们从一开始就规范地与学校、与学生签订合作协议。学生们在申请的时候,就知道自己的权利,懂得我们的资助是用于其学习生活的正常开支,不能被挪用,让他们有这个法律和感恩的意识。”清泉会请受助人自己开立银行账户,所资助的钱款直接汇到学生手中,就可以真正用于他们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在协议中也有关于义务的约定,比如诚信,要求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不能造假或提供不实数据。”陈俊豪(二排站立者右七)在山西沁县中学与同学们合影清泉很注意与学校建立长期合作机制,“一是因为高中阶段,学生心理压力大,父母由于各种原因可能没法关怀到位,甚或有些父母带来负面影响。老师们与受助学子们朝夕相处,如能积极发挥疏导作用,会帮助孩子们心理健康成长。”清泉基金与学校的协定中,要求学校对于受助学生把关,比如家访、面试、审核。“为了不增加成本,我们并不要求开证明之类的东西,而是请学校就相关情况与我们沟通。我们比较注重实质,不拘泥于机械的数字,比如申请表中‘家庭收入’这项,我们一开始规定了家庭收入的上限,后来发现这个不是重点,比如有的学生家中有病人,可能收入2万但开支4万,这样钱对于他们还是不够用的,类似这样的情况也是应该纳入我们的资助范围。”协议中也有一些类似感恩的机制,比如希望被资助者将资金单纯用于学习生活支出,并对成绩有所交代,这并非强求他们每个人都必须考上好的大学,而是说学生在拿到奖助学金之后,学习要努力,“在我们的帮助下,成绩至少是有所提高
其他
在另一个“清华园”里,收获“战士”学位
我是刘婷,2010年入读清华大学外文系。2012年12月,正在读大三的我应征入伍,成为导弹方阵里的光荣一员。两年后退出现役,返回学校继续读书。严格意义上讲,今年并不是我本科毕业10周年,而是退伍10周年。从大学到军营,从学生到士兵,在军营这座“清华园”里,我汲取着课堂上不曾学到的知识,更加理解了责任与使命,读懂了忠诚与奉献,学会了守护与担当,培养了坚毅与果敢。2014年,我没有如期拿到“学士”学位,却收获了一个“战士”学位。2012年12月,刘婷入伍后第一次献血报名参军——“去哪儿都行,干啥都行!”参军的过程,一波三折、充满艰辛,最终的结果,“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日语专业赵蓉老师在一门课上偶然提到,人文学院曾有两名师兄于2010年入伍。那时我刚刚在日本交换归来,第一次得知原来在校大学生也可以参军!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参军的念头一经点燃,就再也无法熄灭。我火速从校园里张贴的征兵海报上找到了武装部吕冀蜀老师的联系方式,第一时间填表报名。然而,2012年是实行网络报名的第一年,对年龄有严格的限制,超龄几个月的我怎么也报不上名。那时我几乎每天都跑一趟武装部,请吕老师帮忙想办法。至今我还记得自己对吕老师立下的保证——“让我去哪儿都行,干啥都行!只要能让我当兵”。2013年10月,刘婷参加训练时,在指挥车辆可能正是这种坚定与执着感动了老师们。在学院、武装部的积极协调下,我总算取得了体检资格。后来又经过漫长而令人煎熬的等待,终于在新兵起运前几天收到来自武装部的好消息。时至今日,每每回忆起当初的场景,我都十分激动。我去当兵的决定让日0班的同学很震惊,当时他们大部分都还在日本交换学习。临行前,我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我的辅导员王斌范师兄,亲手将我大一刚入学时手写的入党申请书的复印件交给了我。带着老师同学的祝福和期待,我踏上了从军之路。初入军营——“凡事只能往前冲,决不能往后退!”正因为报名的过程充满波折,入伍后我格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初入军营,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我并没有觉得落差很大,也从来没有后悔过自己的选择。2014年5月,刘婷与战友参加野外训练(中间为刘婷)每天都在整内务、搞卫生,不停地走队列、背规程,时间被规划到分秒,甚至言行都受到限制……然而这些旁人觉得异常枯燥的事情,我都乐在其中。既然选择,就要脚踏实地,不能轻易放弃。还记得刚入伍半年,旅宣传科科长找我“约稿”,想让我谈谈到部队后有什么不适应的地方,然后又是怎样通过努力“克服”的,达到先抑后扬的宣传效果。没想到我的回答是“没有不适应,非常喜欢”,就这样约稿“失败”了。和所有名校士兵一样,最初,大学生的身份、“清华”的光环总让我们在军营里显得另类。记得入伍前,社科学院的万一师兄曾叮嘱我,“清华的学生凡事只能往前冲,决不能往后退”,当时我还不太理解这句话的深意。每年有十来个清华学生入伍,分散到几百万人的部队里,我们就是基层官兵认识清华的窗口,常常会觉得“压力山大”。我们同一年入伍的战友绝大多数都是大学生,都不喜欢别人拿“大学生”身份说事儿,反倒是抓住一切机会申请参加各项训练、演习任务。2014年6月,刘婷参加男女兵对抗训练新兵第一年,几乎每天都有新的挑战。在外人看来,这些本不该是这个年龄学生所会经历与承受的,我们却乐在其中,并在其中有所收获,“部队的一切自己都能接受,只因为热爱。”收获成长——“不怕苦、不怕累,只怕闲”在部队里,我所在的连队是男女混编连。但男兵女兵的待遇却大不相同。曾经,百公里徒步拉练,女兵要留守;野外驻训,女兵也无缘。对我们这些中断两年学业来到部队的大学生士兵来说,“养尊处优”“轻松过关”绝不是我们的期待。2014年8月,刘婷为准备参加考试的战友辅导功课(左一为刘婷)机会是自己争取来的。在征求了战友们的意见之后,我们主动向连长、营长、参谋长请示。三番五次的请求下,部队首长终于答应了我们全程参与,而这一走就是四个“百公里”。因为那次任务的出色完成,再加上全年保障工作成绩突出,女兵排收获了历史上第一个集体三等功。这样的“请缨出战”后来还发生了许多次,写过“请战书”,“围追堵截”过各级领导……对火箭军来说,实兵实装训练机会难得。为了能进场训练,我和战友们将各类设备操作的规程教范烂熟于心,我们重新编写、完善了六套装备的操作规程。旅队女兵第一次走进野外训练场,第一次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战车和战位,我也成为旅队历史上首位参与实装训练的女兵指挥员。2014年9月,刘婷带领女兵战友进行精气神训练(左一为刘婷)由于驻训地环境差、任务险,开始的时候,紧急出动、转进训练等科目不要求女兵参加。然而,我们的决心与勇气再一次打动了部队首长,后续的任务中,女兵全员全科目全训,与男兵无任何差别。无论野外生存条件多么恶劣、训练多么艰苦,我的战友和我带的兵,这些年轻的姑娘们,没有一人因生理原因或伤病缺席过一次训练、打过一次报告。半夜里在几座孤坟旁,守着电台和装备执勤,帐篷里常有蛇虫出没,没有人说过怕;十几个女兵20分钟搭起一座容纳整个营的餐厅帐篷,没有人喊过累;穿着笨重闷热的防护服训练几个小时,衣服拧得出汗水来,训练间隙倒在黄土坡上就睡着,没有人叫过苦……2014年10月,刘婷军队政工网编辑稿件我在部队的另一个重要身份是政工网的特约撰稿人。白天带新兵,晚上加班写稿子,经常因为思考某篇稿件而彻夜难眠,也曾因为一次次加班错过和战友们的聚会、休息。过勇老师到部队看望我的时候说,清华学生“不怕苦、不怕累,只怕闲”。这句话,我一直记在心里。告别军旅——把这身军装穿出了“兵味儿”军营里有常常出现的新挑战,也有现实与想象的落差。但当兵两年,这份“喜欢”越积越厚,越积越重。八一军徽,丛林迷彩,导弹兵臂章、领花、肩章加一双作战靴,这在我眼中是“军人最美的装扮”。记得初入军营,营长对着还是新兵的我说,“这衣服穿在你们身上怎么这么奇怪呢?”我们用两年时间把这身军装穿出了“兵味儿”。那两年,我扎根在土壤里。基层部队条件极其艰苦,但我内心却无比充盈,非常有获得感、荣誉感。从我下决心去到现在没有一刻后悔,因为这完全是听从自己内心做出的选择。自己选的路,哪怕荆棘丛生,一路走来都会异常坚定。那两年,我成长在军营里。列兵军衔的时候就开始当班长带兵,当教练员、指挥员,两次荣立集体三等功、一次荣立个人三等功、被评为“优秀士兵”……这些都比不过老班长们的一个评价——“这个清华的女兵不错,这个班长不错。”相比于那些有形的收获,忠诚、勇敢、担当、战友情……部队赋予我的这些精神上的力量,更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让我永远珍视。临近退伍,连队的一次聚餐上,一个军龄十几年的老班长突然和我说他非常后悔:原来新兵刚下连的时候,营里要把我分到他所在的专业,让他当师傅来带我,但是被他拒绝了,因为他觉得自己hold不住一个清华的学生,不想收,但是后来他后悔了。我第一次听说还有这样一段故事,当时就热泪盈眶。2015年10月,退伍后作为国防生辅导员带队前往美国西点军校访问交流(右一为刘婷)退伍返校后,我到国防教育与人才培养办公室担任辅导员,带着清华园里的国防生们组织活动、开展训练。先后两次带领清华国防生远赴大洋彼岸的西点军校交流,继续和清华国防人并肩战斗。在部队从军两年,我收获着人生最宝贵的磨砺和成长,享受着奋斗的快乐和吃苦的幸福。致敬我人生中的两个“清华园”!2022年11月,刘婷因工作在参观珠海航展时的照片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校友总会特别策划“向祖国报告”系列报道。时代洪流中,清华人在各自岗位上笃行奋斗,始终与祖国同向同行。行动是最好的表白。向祖国报告,清华人准备好了!来源
其他
春风十里,不如园中有你,欢迎校友回家!
服务校友成长阳春四月,万物复苏,清华园里的春天悄然而至。春风习习,春光煦煦,万花竞相绽放,柳树抽出新芽,湛蓝的天空中点缀着朵朵白云。春天里的清华园,诗情画意,美不胜收。
其他
清华毕业后,他爬过的高压塔超过珠穆朗玛峰
作为清华学子的他选择在输电一线扎根坚守穿着屏蔽服、系着安全带在离地30余米处的高空中在高压导线上动作熟练地对金具进行加固他就是清华大学2009级电机系校友王攀
其他
送别!那位清华历史上破全国纪录最多的自行车运动员走了……
综合网络资料整理推荐阅读为了西部学子,三代清华人接力助学愿所学用于祖国大地,愿所期成于万里神州2023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彭菲:在复杂的AI世界里做一个单纯的工程师
其他
为了西部学子,三代清华人接力助学
一位清华大学教授的无私奉献,悄然改变了无数西部地区寒门学子的命运。由他发起成立的甘肃兴华青少年助学基金会,在清华大学校友的接力传承中,持续助力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炭火之光燃起十二年,如今仍在清华人手中传递,大爱温暖世间。“炭火教授”赵家和赵家和教授很长时间里,“一位清华退休老教授”是赵家和的代称,也是兴华基金会的受助学生和志愿者们对捐赠人的全部认知。生前,这位金融学教授将毕生积蓄1500余万元,先后投入西部地区助学事业,却不允许泄露半点儿他的个人信息。去世后,他的遗体捐给协和医院作医学研究,把自己捐得个“干干净净,求仁得仁”。他发起成立的甘肃兴华青少年助学基金会,由清华大学退休教授、清华大学校友接棒传承下去。历经十二年,基金会累计资助贫困地区高中阶段寒门学子超过8500人。其中6200余名已完成高中学业,80%以上进入高等院校学习。1934年9月21日,赵家和出生于清华园,他一生三次改行,都是由于国家需要。1985年,他筹建改革开放后清华大学第一个文科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并组建国际贸易与金融系,成为学院金融教育方向的奠基人。1998年,赵家和退休了,应邀担任德克萨斯州立大学客座教授,讲授中国经济改革实践。国外讲学两年,他生活上十分“抠门”,一件一美元的化纤毛衣穿了好多年。回国后,他把在美国讲学积攒下的20多万美金,交给了从事金融投资的学生刘迅“打理”。自己继续在外讲学、担任中兴通讯公司财务顾问。在深圳,他在公司附近租住短租民房、省吃俭用,骑自行车上下班。“我想赵老师可能在酝酿什么大项目。”刘迅说,“他从没问过投资收益怎么样,2005年的一天我在电话里随口告诉赵老师,账户里的钱已经超过500万了。赵老师沉吟片刻,重重地说,‘嗯,可以做点事了’。”大半年后,赵家和把“花钱计划”告诉了刘迅——从小学到初中有义务教育,上大学有国家助学贷款,要花,就花在穷孩子“最要劲”的高中,这是“边际效用最大化”。兴华兴华,振兴中华。2006年起,赵家和悄悄地以兴华助学的名义,请中央教育电视台协助,选定高中阶段的寒门学子。2009年,又在甘肃省白银市的白银实验中学开展定点帮助。几年间,他捐赠助学款一人一年2000元,一千多名寒门学子得以顺利高中学业。赵家和教授和夫人2009年7月,赵家和在例行体检中查出肺癌晚期,癌细胞已经向脊椎和脑部转移。“晴天霹雳!”刘迅忿忿于命运对赵老师的不公。想到疾病治疗需要用钱,他赶紧查了查赵老师的投资账户才略感心安——此时资产已过千万,足够为治疗提供保障。赵家和却说,“账户里的钱要留着,一定不能动”。“2011年3月底的一天中午,赵老师从家里给我打电话,要我有空去他家里一趟。”赵家和教授的同事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原党委书记兴华基金会第一、二任理事长陈章武回忆,“他想委托我来帮助他实现心愿,将一生积蓄捐赠出来,用这个钱成立基金会,帮助西部贫困地区的寒门学子完成高中阶段的学业。”这是一份充满信任的沉甸甸的嘱托,陈章武毫不迟疑地答应了下来。很快,由陈章武、刘迅、沈铭组成的三人小组,作为基金会发起人,马不停蹄开展筹备工作。大家提议基金会名称叫“家和”,赵老师坚决不同意。“兴华”的名称是赵家和钟爱的,取“振兴中华”之意。基金会在甘肃注册。2012年2月16日,甘肃兴华青少年助学基金会在兰州成立。赵家和打电话嘱咐陈章武,新闻稿里不能出现自己的名字,非提就说是“一位清华大学退休教授”。赵家和教授和夫人最终新闻稿里写的是“一位躺在病床上的清华大学退休教授”,因为擅自加了“躺在病床上的”几个字,陈章武回北京后还挨了赵老师的批评——这样一加就容易让人猜到了。基金会成立后,在每所中学资助100名寒门学子,每人每学年2000元,分两个学期发放,并一直沿用至2023年春季,从2023年秋季学期开始,每人每学年调整为3000元。陈章武回忆道,基金会想要设计一件纪念品,回馈给捐赠者,在征求赵老师意见时,他说:“铜板不分大小,爱心不分先后,只要有这份爱心,都是一样的。不要去区分捐赠多少,也不要给他回赠什么纪念品。”后来设计了一封个性化的感谢信,作为捐赠纪念。这一形式一直沿用至今。2012年7月,一封盖有兴华助学基金会印鉴的公益事业捐赠票据和个性化感谢信交到了赵家和手中,他很高兴,嘱咐老伴吴老师小心保管。2012遗体捐赠,协和医院墙上的话2012年7月22日下午5点25分,赵家和走过了平凡而伟大的一生,永远地离开了。当晚,他的遗体捐给北京协和医院作医学研究。只计天下利,不求万世名。赵家和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的精彩一生,书写出中国知识分子心忧家国、胸怀天下的典型形象,慰藉着因时代快速发展而浮躁的人心。接棒人陈章武2012年4月,陈章武在清华大学办理了退休手续。退休后的陈章武带着赵家和老师的重托,十余年来足迹踏遍西部地区受助学校,走访超过500个学生家庭,成为兴华助学坚定的接棒人。为了减轻接棒人压力,赵家和曾专门嘱咐陈章武,“以后就按基金会章程办事,把钱用完就完了”。但赵老师一片真情厚意,哪能用完就完了呢?陈章武教授调研陈章武向赵老师做了三个层次的承诺:第一层是保证做到将赵老师委托的每一分爱心捐款,都用到寒门学子身上。第二层是努力做到在保障基金会正常运作的前提下,保住本金。第三层是争取做到在基金会有所发展的前提下,本金也能有所增长。如今,实际使用善款累计5600多万元,基金会账户还有3200多万元资产,第三层次的承诺已经兑现。陈章武教授调研陈章武将兴华基金会的原则总结为四个坚持:坚持雪中送炭,不做锦上添花;坚持严格自律,不负爱心重托;坚持公开透明,不忘公益初心;坚持重在做好,绝不急功近利。为了坚持雪中送炭,把爱心人士的每一分钱都直接用到寒门学子身上,大量志愿者和爱心人士自掏腰包参加各类调研和爱心活动。基金会成立十年间,平均每年管理费用只占总支出的1.19%,而国家规定的日常管理费用可占每年实际使用善款的13%。爱心善款用在了刀刃上。“钱到、人到、心到”是兴华基金会的助学行动准则。“三到”说起来容易,真正执行起来,是陈章武、基金会成员和志愿者们一次次不畏艰辛的默默付出。兴华助学基金会资助的中学大都在交通不发达地区,“人到”就意味着风雪雷雹冰霜,山高路滑坡陡,必然是兴华助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据不完全统计,十年来,兴华基金会核心团队数百人次,跋涉行程7万余公里,召开了500多场学生、老师、家长互动座谈会,数万人次参与,走访了近500户贫困学生家庭,和受助学生面对面交流、交情、交心。1946年出生的陈章武已经78岁了。在他的办公室里,堆放着厚厚的几摞信件,是受助学生写来的学习、生活、思想汇报信。每学期写一封关于自己学习、生活、思想的汇报信,是基金会对受助学生的唯一要求。信件将通过兴华助学基金会转交给实际捐赠人。截至2023年底,兴华基金会与甘肃、青海、四川、河南等四省八市州十六个贫困县区的24所优秀中学签订了兴华捐资助学协议书,累计资助高中生8561人。其中,6218名已经完成高中阶段的学业,80%以上进入高等院校学习。2017年夏季开始,有876名大学生获得延伸资助。2023年,甘肃兴华青少年助学基金会被甘肃省民政厅评为5A级社会组织。十年助学路,陈章武连任了两任理事长,见证了基金会运营的种种不易。如何做好考验着下一任接棒人的智慧和勇气。陈章武想起赵家和老师特别交代的“把钱用完了就完了”这句话,也对接棒人清华苏世民书院副院长、原北京市政协委员钱小军教授说了同样的话。“按基金会的章程办事,一切从实际出发,把钱用完了就完了。完成历史使命,同样是一个美好的结局”。兴华同行在赵家和精神的感召下,从清华校友到社会爱心人士,兴华助学队伍不断壮大。赵家和教授雕像刘迅携手清华经管学院共同设立了“师恩难忘——赵家和奖学金”,面向清华大学全体学生,支持清华大学公益论坛以及公益创新大赛。在兴华基金会支持下,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团委发起了“兴华同行”公益助学项目。最初针对甘肃兴华青少年助学基金会资助的中学,之后逐步扩展到甘肃、四川等地多个县市,通过与甘肃、四川等地多个县市共建夏(冬)令营的形式,清华学子向高中生共享学习方法、传递学习经验,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理想。从2020年1月第一支“兴华同行”队伍奔赴甘肃省静宁县起,公益星火越来越亮,其他院系学生也陆续申请加入。2024年寒假,又有三支队伍奔赴西部三所学校开展“兴华同行”冬令营活动。陈章武很高兴,反复强调公益“对清华青年学生意义重大”“经管学院,特别是学金融学、经济学的学生最需要的品质,是有家国情怀。有家国情怀的人才能管好钱,才能把钱用到最需要的地方。”清华大学党委原书记陈旭在《“炭火教授”赵家和》纪念文集的序言中写道:赵家和老师作为清华大学的金融学教授,以无言之教告诉人们,学习金融不是学习如何把别人口袋里的钱挣到自己口袋里来,而是要学习如何把钱用到最值得的地方去。“赵老师用无言之教告诉我们,做学问应当精益求精;做人应当默默奉献。”陈章武说。“他知道怎么赚钱,可他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怎么把钱花在最有价值的地方。他教给我们什么才是最好的投资。”刘迅说。十二年,爱心炭火的接力棒仍在清华人手中传递着。更多清华公益人的故事请关注即将出版的《水木清华》“清华公益人”专题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校友总会特别策划“向祖国报告”系列报道。时代洪流中,清华人在各自岗位上笃行奋斗,始终与祖国同向同行。行动是最好的表白。向祖国报告,清华人准备好了!推荐阅读她的一生热辣滚烫,她是“中国的居里夫人”愿所学用于祖国大地,愿所期成于万里神州在复杂的AI世界里做一个单纯的工程师
其他
老照片唤醒时光里的记忆,网友:张张都是经典
清华校友总会清华校友摄影协会推荐阅读陈婧霏:扮演别人的时间都是浪费谁家玉笛暗飞声——记新中国成立前的清华民乐看清仍然热爱,知难仍然行动,董宇辉直播间的首场访谈嘉宾原来是他
其他
11位清华人当选院士!
11月22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公布了2023年院士增选结果。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教授李路明、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时松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胡事民、交叉信息研究院教授段路明、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颜宁共5位教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教授吕俊复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此外,还有5位校友获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获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校友为国防科工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研究员、行星探测工程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总设计师张荣桥(2005届硕,经济管理学院)。获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校友为广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邢锋(1986届本,化学工程系;1989届硕、1992届博,土木工程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总体部总设计师李劲东(1993届博,工程力学系),北京师范大学环境与生态前沿交叉研究院院长余刚(1992-2022教,环境学院),辽宁大学党委书记潘一山(1999届博,工程力学系)。新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按照姓氏笔画排序)李路明航天航空学院李路明,1968年2月生,分别于1991年和1996年获得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学士和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先后在机械工程系和航天航空学院工作。现任清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神经调控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医工交叉研究院院长。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获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全国创新争先奖等。长期从事神经调控工程技术的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和临床应用,带领团队历时20多年,成功研发系列脑起搏器、迷走神经刺激器、骶神经刺激器及脊髓刺激器,取得了系统性的原创成果。发明了变频调控方法和变频脑起搏器,解决了多症状调控难题;发明了核磁共振相容脑起搏器,首次实现了用高场核磁共振检查植入脑起搏器患者;发明了神经调控的远程感知程控技术,减轻了广大偏远地区患者的医疗负担。相关成果成功应用于国内数百家医院,治疗了数万名患者,并推广应用至英国、新加坡等多个国家。研究成果连续入选“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成就展。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省部级、学会一等奖3项。时松海生命科学学院时松海,1973年12月生,1996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2001年获得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和冷泉港实验室遗传学博士学位,2001—2006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与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进行博士后工作,2006—2019年在美国纪念斯隆凯特林癌症中心及康奈尔大学医学院先后任助理研究员/助理教授、副研究员/副教授和研究员/教授。2019年至今,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清华大学-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院院长。长期从事哺乳动物大脑发育和功能研究,早期工作揭示了神经突触可塑性的核心机制,为深入理解学习记忆原理提供了根本性实验依据,并发现了细胞极性蛋白与营养因子信号通路共同调控神经元轴突形成,开辟了神经元极化机制的研究。近期研究跨越神经发育与环路功能领域,定量阐明了单个大脑神经干细胞高度有序进行增殖、神经元发生和胶质细胞发生的内在程序,揭示了调控大脑神经干细胞分裂分化的核心机制,发现了大脑神经细胞发育谱系依赖性的精准神经环路组装和运行的一系列机制,提示了调控大脑发育与功能的新的基本原理——“神经元出生在一起,连接在一起,工作在一起”,为理解正常或病理情况下大脑发育组装与功能运行作出了重要贡献。曾获Science年度十大突破和Science全球生命科学青年科学家特等奖、美国布拉瓦尼克青年科学家奖、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学者、北京市高校卓越青年科学家、新基石研究员、北京学者等荣誉和资助。胡事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胡事民,1968年9月生,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1990年获吉林大学数学系计算数学与应用软件专业学士学位,1993年和1996年分获浙江大学数学系应用数学专业硕士和博士学位。1996年6月至今,在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工作。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和创新群体的学术带头人。现任中国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ACM
其他
风云际会粤港澳,清华潮涌大湾区
时代大潮奔涌向前照片把无限的时间定格于有限的方寸给了我们一把回溯历史的钥匙依珠江、傍南海从当年的改革开放窗口深圳到今天串珠成链的璀璨湾区一批批清华人选择在南国这片梦想的热土书写人生这里记录着几代人的奋斗和光荣翻开历史的相册像是推开了一扇连接过去与现在的门一条时光隧道慢慢浮现清华人在这里书写的一段段故事时间都知道第一篇章敢为天下先“拓荒牛们筚路蓝缕这张照片是2004年12月,招商局集团原常务副董事长、改革开放试验田“蛇口模式”的探索创立者袁庚在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做客紫荆讲坛时的题词:“敢为天下先,不愧清华人”。故事要从四十多年前清华园的那个春天说起。“咚咚咚”,料峭寒春里清晨的寂静被一阵敲门声划破,一位老者站在清华大学一号楼的宿舍门口,要找屋里那个被他惊醒的人——顾立基。顾立基是清华里的风云人物。两次请到朱镕基来学校演讲,以学生身份当选海淀区人大常委并常在食堂当众慷慨陈词,但纵如此,顾立基也没想到,65岁的蛇口工业区创始人袁庚会主动找上门来。那是1982年,他们“坐在露天的长椅上谈了半个小时”,袁庚把当时的经济体制比作一篓互相钳住的螃蟹,谁都不能动,“要振兴中华,唯有改革,蛇口就是改革的试点。”立刻被说服的顾立基决定放弃回上海,转而南下蛇口。与顾立基一同被袁庚“叫醒”的,还有当时清华的团委副书记彭顺生和周为民等人。同一年冬天,余昌民从清华大学毕业,他本可以留校或去国家经委。同样是与袁庚的对谈,让“到蛇口去”成为他的不二选择。那一夜,余昌民说,“我们聊的全是理想”。这个理想关乎怎样调动国人的积极性。事后,袁庚给时任校长刘达去信致谢:“清华失一小余,无妨大局;蛇口得之,如虎添翼。”1983年,顾立基(右1)和时任清华大学校长刘达(中)在蛇口六湾海边合影如袁庚所言,这些清华人让他在日后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拓荒工作中“如虎添翼”,很快他们都成为蛇口改革力量的中坚。1984年1月26日,小平同志视察蛇口时,顾立基紧紧跟在首长身后,任务是记录首长的一言一行。顾立基说,小平同志严肃的神情是在参加完整个蛇口工业区后才舒展开来的,并在此后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一场带动中国经济强势崛起的改革就此轰轰烈烈展开。1986年,顾立基临危受命担任濒临倒闭的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股份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他一上任就干了三件事:“一是一次裁员80%;二是让出五分之四的厂房,到香港去接钢结构订单;三是组织班子,选了最能够领导工人解决实际问题的副经理当经理。”承受着外人难以想象的压力和阻力,顾立基让中集起死回生,从1986年亏损80多万美金的状态,直接逆转到1987年盈利100多万,之后两年盈利扩大到200多万和400多万美金。此后,中集还通过兼并收购不断迎来新的发展。余昌民南下后,历任蛇口工业区企业管理室主任、发展研究室主任,成为袁庚的左膀右臂。他所修订的《研究室公约》吸引了更多才俊奔赴蛇口:“……在我们自己营造的环境里,尊重他人和享受他人的尊重,庆幸地省去许多耗费生命的烦恼……”在这里,周为民在任工业区总经理时完成了全国第一单住房商品化的尝试。彭顺生任蛇口工业区党委副书记,殷定任蛇口工业区经济培训中心副主任,他们与袁庚一起,不断打破思想禁锢,大胆实践。2003年,袁庚与蛇口工业区干部在南海酒店合影(右3为袁庚,右2为顾立基)八十年代的蛇口工业区被称为“改革的试管”,以顾立基为代表的一大批清华人放弃了在大城市的平顺仕途和舒适生活,义无反顾来到当时只是一片滩涂的蛇口,全面参与制定并实施各种新兴制度。这些清华人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为日后中国将往何处去的制度探索贡献着自己的智慧。“深圳大学拔地而起这是1983年,高景德、张益、张维和罗征启等人在深圳大学粤海门校址上视察时留下的照片。为满足特区人才需要而建的深圳大学,是一座血脉里流淌着清华DNA的大学,它的首任校长张维,首任党委书记罗征启,建校之初电子、建筑、土木等系的核心骨干教师都来自清华,中国电子学学科和课程建设的主要奠基人童诗白就曾是深大电子系的首任系主任。1983年9月5日的《深圳特区报》报道张维、高景德、黄达一行到深圳考察1984年1月,小平同志去蛇口视察途经深大校址时,荒滩上只矗立着几个地质勘探架,停着两部推土机,但到9月,学校竟然如期开学。当时的党委书记罗征启亲自负责深大校园的规划和建设,只用7个多月就建起来的深大校园还获得了全国建筑设计金奖。“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是深圳的核心精神特质。深圳大学的拔地而起被小平同志称赞为“深圳速度”,而这项速度的创造,清华人可谓功勋卓著。办学方面,两位校领导为深大走出“有自己特色、适应深圳特区需要的新型大学”之路奠定了坚实基础。张维求贤若渴,古稀之年多次往返于深圳和北京为深大延请名师。为了邀请到北大英语系主任李赋宁教授,张维曾“五顾茅庐”,被诚意感动的李赋宁不但答应自己兼任深大英语系主任,还推荐引进了其他教授。当前我国高校里很多制度正是发轫于深大:学生有课程选择权,学分制和导师制,奖学金,毕业不再包分配……如同改革是脚下这片热土的主旋律一样,两位清华人主导下的深圳大学也以同样的魄力扛起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旗帜。特别要提的是,在由罗征启和夫人梁鸿文设计的深大校园里,图书馆位于最核心的位置,与清华育人的理念一脉相承,“高等学校建筑群的心脏应该是图书馆,而不是党政领导的办公楼”。同样是开高校先河,深大图书馆全部开架,全年开放,成为师生求知与研讨学问的圣地。“大亚湾核电站横空出世这张照片摄于1997年7月1日,大亚湾核电站运营权正式由法方移交给中方,中方第一任厂长濮继龙从法方厂长手中接过象征管理权的钥匙。从太空俯瞰地球的夜景,广东尤其大亚湾地区是灯火最辉煌的区域之一,但40年前,这里不但漆黑一片,甚至需要“停三开四”,极大限制了经济发展。经过国务院反复讨论,大亚湾核电站被立项并于1987年8月正式开工,1994年5月全面投入商业运行。在这座中国内地第一座百万千瓦级大型商用核电站、改革开放之初最大的中外合资项目中,很多清华人担任了重要职务。邱仁森临危受命担任中方工程现场总指挥,让延误了两个半月的建设工期在一年后赶上了原计划的进度。在广蓄电站的建设工作中,罗绍基引入了钢筋混凝土岔管等先进技术,马洪琪提出了“平面多工序、立体多层次”的施工方案,大大缩短了地下厂房开挖工期,使得广蓄电站创造了43个月首台机组投产的奇迹。而濮继龙则因为出色表现,让核电站的钥匙比原计划提前两年从法方交到了中国人的手上。除了这些技术专家,核电站党委副书记姚耕陶、投资公司总经理刘锡才则在各自的管理岗位上发挥了定海神针的作用。大亚湾核电站建成后,不仅为粤港两地的电力供应提供了强大保障,还推进了中国核电技术自主化的发展,我国核电实现了从大亚湾走向世界的跨越式发展。大亚湾核电站1984年1月,邓小平视察深圳期间曾做出指示:“深圳要办好两件事,一是建设核电站,二是办好深圳大学。”勇立潮头的清华人们,用自己的智慧与汗水,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深圳清华研究院应运而生这是1996年12月21日,时任清华大学校长王大中(左)和时任深圳市市长李子彬签约合作建立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20世纪90年代中期,支撑深圳经济发展的加工贸易业出现严重滑坡,促使深圳进行产业升级。时任深圳市长李子彬是清华校友,他首先想到与清华合作建立研发机构,彼时清华也正希望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以更好地服务社会。作为清华主管科研工作的校长助理,冯冠平想努力促成此事。但对于要不要合作建研究院,不同声音很多,最终是王大中校长、贺美英书记力排众议,促成了研究院的成立。1996年,深圳市政府与清华大学创建了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从此开启了中国新型科研机构的崭新探索。主动请缨南下的冯冠平曾立下军令状:“我愿意做一个架桥的人,也愿意做桥上的一根钢筋、一颗铺路石,纵然桥断了,摔得粉身碎骨,只要能为后来的架桥者提供一点经验和教训,也值!”冯冠平率领之下的研究院首创“四不像”创新体制:既是大学又不完全像大学,既是科研机构又不完全像科研院所,既是企业又不完全像企业,既是事业单位又不完全像事业单位,探索把科研成果转化融入企业孵化的新途径。研究院敢闯敢试,点燃了改革火种;校领导与地方官则敢为人先,保护了火种。研究院发展至今,成就卓著,累计孵化企业3000多家,培养上市公司30多家,已成立了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130多个实验室和研发中心,为国家解决诸项重大关键领域“卡脖子”问题。但回首当年,在历史究竟该往何处去的当口如何做选择,决策者除了不群的远见卓识,更要有胸怀天下的格局和大无畏的担当。“实业新星群贤毕至1992年6月28日,一块《小平同志在深圳》的巨幅画像树立在了深南路与红岭路十字路口的西北角,纪念小平南巡这一历史事件。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之后,更多有志的清华人来深发展,他们有的加盟当时就已在崛起中的大企业,比如中兴通讯总裁史立荣、华润置地董事总经理吴向东、万科常务副总裁莫军。更多人秉持敢想敢干的精神,埋头关系国计民生的领域自主创业苦心耕耘,比如徐航创建迈瑞,杨向阳创建源兴生物,陈建湘创办朗坤环保集团等等。其中徐航创建的迈瑞,不仅让国内高科技医疗器械领域跨国公司的份额从70%降到了30%,更让此类设备大幅降价达六成以上。从此先进医疗设备能够走进全国基层医院并走向国际,对于全球疾病治疗和生命救治功莫大焉。徐航研制出的第一台国产彩色超声仪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我担任深圳市市长的那5年,深圳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从146.2亿元增加到819.8亿元,年均增长42.6%,其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比重由18.4%提高到近50%。涌现出华为等一大批拥有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骨干企业。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深圳经济发展的第一增长点。”从1995年开始任市长的李子彬后来这样总结自己的主政成绩。改革开放是对中国和世界关系的一次重塑。它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从蛇口到大亚湾,从深研院、深圳大学,到各种创新企业,一大批清华人用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壮志,为改革开放和特区建设立下汗马功劳。第二篇章“请别忘记我,永远不变黄色的脸”“香港法治建设薪火相传这张照片记录下了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紫荆花区旗的冉冉升起,香港从此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在交接仪式现场的中国政府代表团中,有一位清华大学西南联大时期的校友、中国法律战线的杰出领导人王汉斌。王汉斌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解放前他领导清华大学、北平师范大学等校地下党工作,后为清华大学法学院的复建提供了极大的支持。1985年,中英联合声明生效,“将‘一国两制’设想所形成的政策用法律形式规定下来”成为回归过渡期的当务之急。因此,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当即成立并开始工作,王汉斌被任命为起草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85年7月,邓小平同出席起草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委员后合影在香港基本法制定之前,世界历史上还从未有过类似的法律。经过4年零8个月的反复打磨,王汉斌与其他委员一起完成了这项史无前例的立法工作。邓小平称赞基本法为“具有历史意义和国际意义的法律著作”“具有创造性的杰作”。这部赶在香港回归前七年就对香港社会颁布的法律,为回归提供了可预见的制度安排,给香港民众吃了一颗“定心丸”。在法律层面保障香港回归期的平稳过渡和顺利交接、促成香港和平回归的历史进程,正是王汉斌等委员们倾注无数心血著成的基本法的荣耀和价值所在。“法律的生命在于实践。”对于香港的长期发展来说,基本法的制定和颁布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在香港回归后,如何“沿着宪法和基本法的轨道推进香港繁荣稳定”,是一个全新课题。法律界很多学者投身于此,为香港的平稳发展护航。其中耀眼的一颗明星,是后来担任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的王振民。1993年,在宪法学泰斗许崇德的推荐下,王振民开始在香港大学法律学院研究香港基本法。这段经历让他切身体会到,没有法治就没有香港的繁荣稳定。1995年,抱着法治兴国、教育兴国的理想,王振民来到清华大学任教,并在宪法学,尤其是香港、澳门基本法和港澳问题研究领域持续深耕。作为一名实干派,王振民没有止步于学术研究,他深度参与香港法治建设。从全国人大香港基本法委员会,到香港中联办法律部部长,再到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近些年,面对香港愈加复杂的局势,身兼多职的王振民还深度参与制定“香港国安法”,修改完善香港选举制度,参与起草《“一国两制”下的香港民主发展》白皮书等香港法治事业。王振民参加国新办解读《“一国两制”下香港的民主发展》白皮书吹风会从北京到香港再到北京的往复轨迹中,王振民无论是在教书育人、学术研究,还是在香港本土的法治建设和基本法推广方面,都作出了不可磨灭、浓墨重彩的贡献。在香港法治领域接续努力的,还有王振民的第一位博士生李浩然。作为一名香港人,李浩然在清华本科求学时就选择将“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及一国两制”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2009年,博士毕业的他先行来到贵州息烽县担任县长助理。在贵州期间,李浩然不仅认识了多面的中国、积累了一定的治理经验,还在香港教育局的支持下,领导团队撰写了全套的基本法学习教材,这套教材也成为了他日后在香港本土推广基本法的基础材料。2012年,李浩然回到家乡香港。作为特区政府基本法推广督导委员会委员,他花了数年时间推动一项新政策在香港落地——将基本法纳入香港中学生的必修学科。从当时基本法在香港的普及情况来看,基础教育领域无疑是一块“硬骨头”,而推动基本法成为必修学科的道路更是难题连连。李浩然凭借非凡的政治魄力和持之以恒的努力,在香港迈入回归的第20个年头,让基本法在中学课程中的课时安排终有定论。这项政策的落地对于培养香港学生的国家观念和对宪法、基本法的认识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2021年,李浩然当选为香港特区第七届立法会选举委员会界别立法会议员。2023年,他又被任命为全国人大常委会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委、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向李浩然(左)颁发全国人大常委会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委员任命书香江之畔,潮起潮落。从回归前为香港奠基立规的王汉斌,到回归后攻克香港法治难题的王振民,再到如今正用法律照亮香港前行道路的李浩然,岁月流长恒不息,使命传承勇担当。怀着对“东方之珠”风采浪漫永存的期盼,一代代清华法律人将香港法治的篇章接续不断地书写下去。“培养澳门自己的人才这张照片拍摄于1998年,照片中正在从时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委员长李鹏手中接过澳门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委员任命书的人,是澳门大学校长周礼杲。1988年1月,《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正式生效,澳门回归的筹备工作被提上日程。在过渡期内,澳门面临所有问题的核心是缺少“人才”,特别是澳门本地的人才。因此,澳门大学向教育部提请支持,希望从内地知名大学聘请科技工程领域资深教授,教育部首先考虑从清华选人。清华大学电机系教授周礼杲便是第一个被“选中”的人。那年他已58岁,却“说走就走,拎着箱子就去了”。
其他
南京长江大桥总工程师梅旸春:造桥报国,一念一生
今年是南京长江大桥全面建成通车55周年55年来,数不清的车流在大桥上穿行抵达对岸所用的时间只是人生毫不经意的短短一瞬间然而,梅旸春为这座大桥所付出的却是一生的执着与等待寒门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