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清芬挺秀 | 追寻“北斗”梦 ——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精仪系校友杨春宝
杨春宝,1994年考入清华大学精仪系精密仪器与测控技术专业,1999年直博本系并师从尤政老师,亦是尤政老师正式指导的开山博士生之一。现任广州海格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海格通信北斗产业集团首席科学家。在精仪系读博期间,参与清华纳星一号研制工作,负责星载GPS模块研发。参加工作后,先后承担了北斗二号应用分系统、北斗三号专用芯片设计等项目,作为海格北斗导航领域的技术带头人为北斗规模化应用作出了贡献,并于2021年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结缘清华园
1999年,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杨春宝便参与到了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纳型卫星——“清华纳星一号”的研制工作中, 负责星载GPS模块研发。从那时接触GPS导航技术开始,他已在在该专业领域里孜孜不倦地探索了二十余年。时至今日, 杨春宝仍常常回忆起尤政老师对他的悉心 指点与培养。无论在科研里,抑或是生活中,尤政老师都给予了他许多不可或缺的支持与建议。多年以来,一旦在工作中取得了成绩,杨春宝总会第一时间向恩师汇报,与尤政老师共同分享进步的喜悦。
追寻“北斗”梦
杨春宝在科研工作中
在疫情期间,杨春宝也参与了海格疫情跟踪防控系统的研发工作。凭借多年的技术与经验积累,海格快速落地了一套系统的研制和布设,完成系统搭建、软件编写、综合测试等开发步骤,通过高科技助力疫情防控,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回顾自己多年的工作经历,杨春宝认为,科研工作中全程保持“细腻、细腻、 再细腻”是一个良好且重要的习惯。他以北斗相关芯片的研发工作为例:“岗位细分、寻找牛人、落实工具、推进流程…… 每一个过程的每一个细节都需要准确敲定,必须倾注大量的心血予以提前规划,才能保证整个项目的顺利开展。”此外,在他看来,科研与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高手紧密协作,才能最终实现既定目标。
寄语清华人
在杨春宝看来,时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国家和社会对当代学子有着更高的期待。正如习总书记说的“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清华的年轻一代学子应当有这样的理想和抱负。
在学习和深造方面,杨春宝也给清华学子留下了细致的建议:首先,在本科阶段要避免偏科。“大学数学”“信 号处理”“测试技术”……这些重点基础课程要扎实掌握,在未来科研中也会经常用到。其次,本科阶段可以尽早进入实验室开展研究,多接触一些软件或硬件设计,培养和提高实际动手的能力。最后,一定要重视从学生到员工这一身份转变时的过渡。“虽然博士期间研究了四年多的卫星导航,但到专门从事卫星导航的单位后,发觉自己在各方面仍然有欠缺。”从学校到企业,思维模式和专业 性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杨春宝希望清华学子能有所准备,努力克服这些困难。杨春宝反复强调,保持聪慧,踏实肯干,这样的态度能让同学们更加受到企业与社会青 睐,也有更大机会到关键岗位上做出重要的成绩。
本文刊载于《清华校友通讯》2021年夏季号(复86期)
欢迎订阅
《清华校友通讯》订阅办法
【订阅价格】中国:内地80元/年、200元/3年,港澳台160港币/年;国外:40美元/年
【线上订阅】“清华人”小程序认证校友可通过【校友服务—期刊订阅】线上订阅(特别推荐)
【邮局汇款】收款人:清华校友总会,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100084)
【现场订阅】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同方部,发行电话:010-6278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