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历届摘得中国科技界最高桂冠的清华人
11月3日,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京隆重召开。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名单中,再添两位科学家,91岁的新中国飞机设计大师顾诵芬院士和86岁的国际著名核能科学家王大中院士。
国家最高科技奖是中国科技界的最高荣誉,
截至目前已有10位清华人先后获此殊荣,
他们分别是
黄昆、金怡濂、刘东生、王永志、叶笃正、
吴征镒、吴良镛、郑哲敏、刘永坦、王大中。
他们结合时代的需要、国家的需要,
前赴后继,
在各自的科研领域作出了卓越贡献。
大国重器,国士无双,
他们实至名归!
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王大中
“我们国家正处在最好的发展时期。科技自立自强是我们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我们所有的科技工作者都要自觉地为科技自立自强做贡献,责无旁贷。科技创新就是我们最主要的爱国方式。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坚定信心,勇敢向前,我们的国家就会有无限光明的未来。”
——王大中
王大中, 国际著名的核能科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5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曾任清华大学核研院院长、总工程师,清华大学校长。他致力于发展具有固有安全特性的先进核能系统,他带领产学研联合团队实现了我国高温气冷堆技术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整体发展过程,为我国在先进核能领域逐步走向世界前沿奠定了重要技术基础。
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黄昆
“科学研究贵在创新,要做到“三个善于”,即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善于提出模型或方法去解决问题,善于作出最重要、最有意义的结论。对科技工作者来说,拓宽知识面,深入进行研究是重要的,但最重要的是提高驾驭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黄昆
黄昆,著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44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获硕士学位。他对固体物理学作出了许多开拓性的重大贡献,是我国固体物理学和半导体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
2002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金怡濂
“我们要倍加珍惜这一机遇,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开拓进取,勇攀科技高峰,以毕生精力,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为创造人民的幸福生活和祖国的美好未来而努力奋斗。”
——金怡濂
金怡濂,我国高性能计算机领域著名专家,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他先后提出多种类型、各个时期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巨型计算机系统的设计思想和技术方案。
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刘东生
“我不需要外国人来承认我,我们对祖国的建设作出了贡献就好。”
——刘东生
刘东生,我国地球环境科学领域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系。他在中国的古脊椎动物学和第四纪地质学等科学研究领域中,特别是黄土研究方面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被誉为“黄土之父”。
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王永志
“干航天这一行,高技术、高风险,责任重大,总是提心吊胆,从来不敢掉以轻心。每项工作完成以后,都要反复检查、回想,是不是还有什么问题,折腾多少遍才放心。生怕出现什么差错或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一丝疏忽造成事故。生怕辜负了全国人民的期盼。”
——王永志
王永志,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1952—1953年就读清华大学航空系,2004年起任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院长、名誉院长。航天技术专家,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载人航天功勋科学家”荣誉称号获得者。
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叶笃正
“感觉意义很特别。这是国家对我们工作的肯定,我很高兴。我认为这个荣誉是给我们群体的,没有群体我们完不成这些工作。我这个人不能闲着,虽然已经90岁了我还会不停思考下去。”
——叶笃正
叶笃正,我国著名气象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学系。他在大气动力学、青藏高原气象学、东亚大气环流以及全球变化科学等领域成就卓著,被公认为是我国现代气象学和全球变化学科的奠基人之一,为全球变化、大气环流和气候变化研究作出了开创性重大贡献。
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吴征镒
“我的工作是大家齐心协力做的居多,今天个人得到国家如此重大的褒奖,我只能尽有生之力,多带一些年轻人,带他们走到科学研究的正路上。我的能力有限,年轻的科学工作者一定要后来居上,我愿意把我的肩膀给大家做垫脚石。”
——吴征镒
吴征镒,我国著名植物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3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系。他为中国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一草一木、一花一叶建立了户口本,由于对植物研究的深厚功底和广博知识,吴征镒被称为中国植物的"活词典"。
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吴良镛
“要解决的问题太多了,我只是一个小小的蜡烛。得奖更大的作用是更多的发挥学术、社会力量,使得人居环境等得到更好的保护。”
——吴良镛
吴良镛,新中国教育建筑的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1946年,抗战胜利后,吴良镛协助梁思成先生在清华大学创办建筑系,1950年起任教至今。“探索中国人如何能有一个更好的居住环境,能够更好的生活、学习、研究和工作,这是我庄严的责任,也是应尽的义务。”这是他毕生的追求。
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郑哲敏
“感觉到身上沉甸甸的责任,我还欠国家一些事情没有完成。”
——郑哲敏
郑哲敏,我国爆炸力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1943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194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系。为了研究核爆炸的威力有多大,郑哲敏和同事一起在山沟沟待了数年。他曾写道:“一个人如果不是为群众的利益工作,那么生活便失去了意义。”
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刘永坦
“我只是一名普通的教师和科技工作者,在党和国家的支持下,做成了点儿事。这事离开团队的力量是绝对无法做到的。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一种无上的光荣,这份殊荣不仅仅属于我个人,更属于我们的团队,属于这个伟大时代所有爱国奉献的知识分子。”
——刘永坦
刘永坦,我国对海探测新体制雷达理论的奠基人、对海远程探测技术跨越发展的引领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1953至1958年就读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清华大学(1956-1958无线电系)。他耄耋之年仍奔波在教学、科研一线,继续为发展对海探测技术、筑起我国“海防长城”贡献力量。
2021年第15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