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孙家广:创办软件学院的岁月

孙家广 清华校友总会订阅号 2024-05-07
传承清华精神  服务校友成长

  //  

清华1970届毕业生的成长经历,是从“新工人”这个特殊称谓开始的。时光荏苒,岁月蹉跎,当年的“新工人”已成为清华园里的“老教师”。在我们纪念毕业50周年的日子里,又恰逢软件学院成立20周年,回首往事,几多感慨,几多欣慰。现将我在软件学院的那段历史记录下来,与大家共享共勉。


2000年4月,清华大学应用技术学院成立揭牌


1997年,我第5次到印度考察,看到印度通过软件发展了经济,并解决了很多人的就业问题后,深有感触。回国后,当年10月,通过校党委常委、党办主任白永毅,我向学校党委书记贺美英和校长王大中提交了一份500字的报告,建议成立清华大学软件学院,因为各学科的发展需要软件,软件可支持各行各业高质量发展,建议得到了他们的认可。但是,要在学校成立一个新的院系是相当困难的,因为有各种资源的限制,包括教师、学生、空间、房子等需要解决。为解决这些困难,我又多次向当时的常务副校长梁尤能、何建坤,副校长顾秉林、郑燕康,以及教务长吴敏生等汇报,在他们的支持、帮助下,1999年,学校同意成立应用技术学院,先行试点开展软件工程专业的双学位学历教育。王大中校长还说,不光软件要培养工程类的学生,电子工程和核工程都需要培养。至2000年4月22日,应用技术学院正式挂牌成立,我们利用清华200号的教室、宿舍、食堂和实验环境,先后在1999年春季和秋季向社会招收近300名软件工程专业双学位的学生。在成立仪式暨开学典礼上,我向师生作动员,强调我们培养的软件工程双学位学生要学会开发软件,要在毕业的时候每人至少编写出5000行有效的代码,在实际中得到应用。当时的校领导和教育部周远清副部长都参加了成立仪式和开学典礼。


2000年4月,清华大学应用技术学院成立


在昌平200号办学,条件比较艰苦,但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学生的学习激情却十分高涨。学院买了车,每天接送住在校本部的教师去昌平200号上课,学生住在200号,实验室机房几乎是通宵开放。我当时要求同学们要立大志、争口气,通过自己的不懈奋斗改变自己的命运,为国家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2001年第一届双学位学生毕业,就业之受欢迎,轰动一时。北大有个学生物的学生,本科毕业后在珠海找了一个月薪2000元工资的工作,来清华经过两年双学位的学习后,再就业月薪就涨到了1万元以上;还有几名学生本科是学英语专业的,通过两年的学习,他们申请并被录取进入了美国名牌大学攻读博士。所有这些,让我欣慰,更坚定了我们的办学方向。


双学位教育不是学校的主流,办学不能仅停留在双学位上。我继续坚持创办软件学院,向当时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吕福源汇报了成立软件学院的建议,他很重视;他请示了李岚清副总理、陈至立部长,得到了领导的肯定。几经努力,2001年,国家教育部和计委联合发文正式批准成立37所示范性软件学院,清华大学在应用技术学院基础上成立的软件学院是其中一所。这样,软件学院就在全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因为软件专业毕业生好就业、就好业、就专业,社会需要,企事业单位欢迎,随后许多大学,甚至高职高专院校都积极兴办软件学院,为国家培养各层次软件人才。


清华大学软件学院成立之初,我们确立了精品教育和高素质教育的办学定位,提出了“教学立院、管理建院、学科兴院、科技强院”的办院方针,以及“学中练、练中学、练中闯、练中创”的实践教学理念;要求学院教师坚持教书育人、又红又专、真刀真枪地培养学生。


因为清华大学软件学院的目标是培养高层次的软件人才,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上,并在提高学习力、执行力、诚信力、创新力、亲和力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训练。在教学计划中,每门课程都有大作业,大作业基本上都是从科研实践中提炼出来的题目,让学生真正学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作为工科院系,要想完成科研攻坚任务,研究团队的建设非常重要。为此要求团队制订可操作、可检查、可报告、可公示、可问责的规划,要求团队成果能落地。经过10年左右的发展,软件学院的团队建设结合主要研究方向不断推进,除了传统的CAD图形学研究方向外,又增加了软件系统与可信软件方向、信息系统及非结构化数据管理方向、物联网方向。我们明确要求,各团队要在相应的方向上结合国际学科前沿、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国民经济重大现实问题以及人民健康生活的需求去作研发;要求师生作科研要有不同的境界,既要结合学术前沿作研究,又要做有实际问题导向、有明确目标导向和有最终效益导向的科研,而不能只是纸上谈兵。


在教学科研培养人的过程中,我曾提倡“五千万精神”,即教学科研要“千方百计”地想办法,通过“千言万语”组织宣传,要“千辛万苦”去奋斗,要“千山万水”去坚持,最后才能实现“千家万户”用起来,真正做出社会需要的“能用、管用、好用”的高效可信软件。


软件学院在教学、科研、管理各个岗位上,始终坚持质量第一、争创一流。2012年,教育部组织的一级学科评估,清华大学软件工程一级学科排名高校第一名。


应用技术学院首届毕业生和老师及校领导合影


从1999年创办到2010年申报软件工程一级学科,经过学院师生员工10多年的共同努力,我们拥有了软件工程一级学科,有了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如今,软件真正成为了各行各业重要的驱动力和抓手,软件在国民经济中的责任重大,清华大学软件学院的责任就更重大。在当前卡脖子的问题上,软件首当其冲。为此,我们就更需要立足国家战略需求,解决卡脖子难题,特别是国民经济急需的工业软件。为此,软件学院把工业软件的研究与开发作为清华大学软件学院当前的科研重点。我们从二维CAD到三维CAD,到产品数据管理系统PDM,到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PLM和MRO维修服务系统,再到大数据系统软件,以及可信软件也就是工业软件的安全可信,清华大学软件学院都是有比较好的基础的。我们一定不辜负过去的努力,抓住现在发展的有利时机,乘势而上、迎难而上。我们要在十九届五中全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宏伟目标的指引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不负韶华,不忘使命,发扬光大清华大学软件学院的优良传统,站在世界的大舞台上,研究、开发国家急需的大项目,解决卡脖子难题,为我们国家的富强,为两个一百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作出更大的贡献。


当前,新技术层出不穷。我认为不论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还是集成电路设计等,它们共同的基础都是软件。所以,在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过程中,还是要切切实实做出“能用、管用、好用”的软件,让人民生活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有保障,让我们的社会进步有更坚实牢靠的基础,使我们培养的人在社会上得到认可,使他们真正成为社会的栋梁及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软件学院走过了20年的历程,如果把应用技术学院算在一起就是22年。22年的风风雨雨,22年的艰苦历程,有值得庆幸的成绩,也有艰苦奋斗的回味。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是喜悦还是痛苦,都是历史。历史翻过了一页就迎来了新的篇章,需要我们现在的人充分总结经验,认真吸取教训,发扬光大优良传统,培养更多更优秀的软件人才,力争在祖国的大地上,在全球激烈的竞争中,作出无愧于党和人民、无愧于历史和现实的贡献!


谨以此感谢软件学院创办以来曾帮助过、指导过、支持过、奋斗过的各位领导、朋友、同事、同志们!


人物简介

孙家广,软件工程领域专家、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1965级自动控制系校友,1970年毕业留校。研制的具有我国知识产权的二维CAD系统、三维CAD核心平台、产品数据管理系统及企业信息化集成系统等大型软件得到成功应用,为提升工业软件产业化能力作出了贡献。创建清华大学软件学院,在教育教学中提出“学中做、做中学、做中闯、做中创”的理念。


《继往开来——清华园里“新工人”》

清华大学出版社,2022年12月

编辑组成员:庄丽君、白永毅、田芊、孙哲、黄文辉、冯茵



推荐阅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