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芊回顾创建公共管理学院:做一块铺路石
在我们那个年代,清华流行一句话:“要做一块砖,哪儿需要往哪儿搬。”我在清华毕业留校后,先后在电程系(四川绵阳分校)、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公共管理学院,以及校长办公室、校史研究室工作过。其中,参与创建清华公共管理学院的3年,是我特殊的一段经历。
2000年6月,我不再担任精仪系主任,被任命为公共管理学院(下称“公管学院”)筹备组组长,参与了公共管理学院的创建工作;10月,学院成立后担任学院副院长和党总支书记(2002年6月改为院党委),到2003年初离任。
过去的岁月已逝终归留不住,留下的是记忆;记忆也许会淡忘,而难忘的是曾经的岁月。20年过去了,清华公共管理学院茁壮成长,现在已有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小树苗已成大树,生机勃勃。
有志者 事竟成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公共管理作为现代管理科学三大分支之一,其发展显现出蓬勃的生命力,其作用越来越为社会所重视。为了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新时代的需要,必须探索适应我国国情的公共管理方法和培养适应国家发展的公共管理人才。清华大学建设公共管理学院,就是为国家培养高层次的公共管理人才、提供发展战略与政策的研究和推动公共管理事业的发展;同时,也是清华大学为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发展文科教育、加强文科建设的一个战略考虑和重要举措。
起先我并不愿意去参加筹建公共管理学院,有点踌躇和犹豫。我踌躇,是因为放不下在研的项目及好几个博士生,本来准备可以专心致志地搞科研、讲课教学,其中,创新探索研究环形固体激光器等项目正进入关键时刻,新开设的“工程光学”课一时也找不到合适的代替教师;我犹豫,更是因为将由工科领域转到文科领域是跨界,而且对“公共管理”一无所知,是外行,在完全陌生的环境里参与新建一个学院又谈何容易。时任校党委书记的贺美英、副书记胡显章分别找我谈话,他们谈及建院目的和意义,坦承存在的困难与要求,鼓励我边干边学。建设公共管理学院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吸引了我,他们的诚意更是感染了我,让我丢掉踌躇和犹豫,走马上任。
我深知要能够胜任工作、完成任务,首要之事是学习,面临从未接触过的学科领域需要加紧学习补充知识,以及陌生的环境需要尽快掌握情况筹划工作。因此我除了突击阅读有关管理的书籍和文章了解基本知识,更是抓紧时间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实际情况。我与10多位老师进行了一对一的交谈,与院长陈清泰、公共管理系兼任系主任的赵纯均及原校党委书记方惠坚进行深入谈心。我虚心向他们学习、请教,因为他们都是我的“老师”。虽然其中很多人和我是第一次见面,但是大家都很坦率诚恳,他们对建院的热望、对我的热诚深深感动了我,给予了我极大的帮助。正是他们的信任坚定了我的信心,激起我迎难而上的勇气。但是万事开头难,在参与公共管理学院的创建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创业难。
首先,当时清华要建公共管理学院的条件并不很成熟。因为公共管理是在传统的行政管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清华与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等校相比,学科的基础差距很大。但是公共管理是新兴的学科,其管理的主体变化为更广泛的社会,而不只是政府组织;其学科理论正处于不断完善之际,需要深化发展。这对于清华而言恰好是良机,可轻装上阵,在一张白纸上好画图。我相信,只要把握住方向,敢于、善于实践,建设好清华公共管理学院是大有希望的,为我国发展公共管理事业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其次,建设一个学院将需要面对许多方面的困难。虽然为建院我做好了思想准备,但深入了解后发现仍是准备不足,遇到的具体困难比想象的要多。当时面临建院的实际困难,主要是“三缺一紧”:缺人、缺钱、缺地方,而且学校希望尽快建院时间紧。面对这样的处境我也有点犯难,但是没有退缩,坦率地说,这是基于抱定了为清华建设好公共管理学院的决心,而决心源于公心,心底无私天地宽。我相信只要以身作则、带头努力,大家同心协力一定会有办法来克服困难的;更相信只要坚定信念,有学校和其他院系的支持,有全体师生的努力,一定能把公共管理学院建设起来。尤其我坚信,关键在于团结和依靠群众,相信“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重要的是调动和发挥师生们的积极性与聪明才智。
我记得当初曾表态:我的目标是尽快建立公共管理学院,就是搭好一个舞台让有作为者施展才华,并为将来建更大舞台打好基础。现在清华公共管理学院终于如愿建立起来,并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建院成功的事实让我深深感到,做好工作需要有“责任”和“信任”,只要依靠组织和群众,“有志者,事竟成”。想到这些,我特别感谢当年曾经并肩奋斗建院的老师和同学们,尤其感谢大家对我的信任与工作上的支持,携手一起创业;同时,由此寄希望后面的师生们继往开来,把清华公共管理学院建设得更好。
先树旗 后加固
20世纪90年代,公共管理在中国作为社会科学研究独立的学科出现不久,清华大学就酝酿筹建公共管理学院。1998年11月,公共管理系挂靠在经济管理学院成立了。时任经济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的赵纯均兼任系主任,薛澜、王孙禺和宁向东为副主任,他们分别来自21世纪发展研究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和经济管理学院。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公共管理系于1999年3月成立了一个研究生师资班,共有学员19人,是在学校各单位青年教师和应届毕业研究生中选拔组成的。后来,师资班中沈勇、慕玲、曹峰、刘五一等人留下,成为建院的一部分基本力量。2000年8月15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通知,批准我校开展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试点工作,这加速了公共管理学院的筹建工作。
公共管理学院的正式开始筹建工作于2000年启动,由当时学校分管文科的胡显章副书记组织讨论学院的建制等,最后决定学习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模式建设一所独立的专业性学院。作为建院的基础和依托,曾有多种建院方案,最基本的方案是“二合一”。所谓“二”:一是指公共管理系;一是指成立于1996年的21世纪发展研究院。21世纪发展研究院主要从事国家发展战略和公共政策的软科学研究,科研工作有一定的基础,并有博士后和研究生。也有的提出“三合一”“四合一”等多种方案,这涉及合并人文学院的部分学科(系所),而合还是不合,主要考虑能否整合学科优势和一系列人员安排,为建院奠定一个好的基础。
虽然当时建院的条件还不很完备,但无论采取何种方案,我们的想法是先干起来再说,时不我待捷足先登,确立了“先树旗,后加固”的建院方针。最终经学校批准,建院采取了较为成熟的“二合一”方案组建“一个实体、两块牌子”:公共管理学院(英文名为School of Public Policy & Management)、21世纪发展研究院。学校特地聘请到时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党组书记、副主任陈清泰为院长,任命我和薛澜、傅军为副院长。陈清泰担任院长真是十分合适,他毕业于清华动力系,曾任第二汽车制造厂总厂厂长、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副主任等,多年主管企业改革与发展,主持过多项经济结构调整、政府职能转变的政策研究工作。他统筹建院大局,加强与国家有关政府部门的联系,在公共管理学院的创建和发展中功不可没。而且他十分谦和平易近人,第一次见面交谈他就让我放手干,予以极大的信任与鼓励。我很庆幸能与他共事,得到真诚的指导和具体的帮助,他是我的良师益友。
筹建学院的时间非常紧迫,学院师生上下齐动员,积极性非常高,为学院的成立做好方方面面的筹备工作。大家齐心协力分工合作,如研究生们承担了筹备联络组的工作,负责邀请与接待国内外学者、政府官员、非营利组织领导等嘉宾,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在学校的协调下得到了法学院的大力支持,借用明理楼五层及四层一部分,作为学院的临时场所。大楼的内部改建装修及添置办公家具是第一件事,经过暑假一个多月的紧张施工和操劳终于赶工完成。回顾当时筹建学院的岁月,可谓“天时、地利、人和”。经过日夜努力,学院虽小却也初步成形,学院的组织及办事机构基本能运作,教学、科研工作可以开张了。
公共管理学院成立大会于2000年10月24日上午召开,大会隆重、热烈而简朴。大会由校党委副书记胡显章主持,校党委书记贺美英宣布公共管理学院成立的决定。王大中校长、公共管理学院陈清泰院长分别致辞。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蒋正华、国务院人事部部长宋德福等领导同志及兄弟院校、社会团体等专家学者出席。下午还举行了“公共管理与中国发展”学术论坛。这是国家批准开展MPA教育试点后,我国最早成立的公共管理学院。2001年6月,当时挂靠人文学院的台湾研究所正式并入学院,算是实现“三合一”,拓宽了研究领域,学院的力量因而进一步得到壮大。公共管理学院迈步开始了探索中国公共管理教育之路,也开始为推动我国公共管理事业发展而发挥作用。
由于学院早期发展受到空间制约,建设独立的教学科研大楼就提上了议事日程,这反映了学校对新兴的公共管理学科的重视。为建大楼,学校的支持力度相当大,当时香港爱国实业家伍舜德先生出资捐赠建楼,但尚缺少部分建楼费用,是学校解决的。在2000年公共管理学院成立的第二日,就举行了公共管理大楼“伍舜德楼”的奠基典礼,王大中校长和伍舜德先生共同剪彩、挥土奠基。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伍舜德楼”于2000年10月25日奠基,左4为伍舜德先生、左5为王大中校长
此后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学院的教学、科研和管理都逐步地很快走上运行轨道,已初具规模。我们采取的“小实体、大联合”的建院模式为学院今后的发展铺平了道路。“小实体、大联合”,就是“内挖潜,外借力”。内挖潜,学院的师生虽人不多但都很有能力、能量,只要积极性调动起来,很多难办的事都能解决。外借力,仅靠自身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与外界进行通力合作,方能得到大力支持,办成大事。
合作交往是全方位的,既有校内外的,也有国内外。校内,与学校有关部处加强联系,争取理解与支持;与经管学院、人文学院、法学院及教育研究所等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许多人如王孙禺、李强、景军、王保树等在建院起始就给予了关心和支持,这是不能忘记的。校外,向国内兄弟院校如北大、人大等学习,并与它们在教学与科研上开展合作交流;为省市地方、企事业及社会有关单位提供各类培训和咨询服务,扩大影响;同时,积极和政府部门如中组部、人事部、科技部、最高检察院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建立联系及进行良好沟通。
此外,由于公共管理学科的国际化特性,学院的国际交往甚为频繁。与美国哈佛大学、锡拉丘兹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香港大学、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等许多有关院系建立了友谊,在课程建设、师资培训、合作研究、案例写作、联合培训等多方面开展了合作与交流。很多海内外专家学者和友人都给予了热情的支持和帮助,我特别感谢美国哈佛大学托尼·赛奇(Tony Saich)、美国锡拉丘兹大学童海燕、日本东京工业大学桥爪大三郎等人,他们是真诚的朋友。
现在回想,当年公共管理学院“先树旗,后加固”的做法有点违背“常规”,但从建院后发展的历程来看是很有必要的。在改革开放时代,需要抓住机遇、努力进取,需要脚踏实地、奋勇前行。
抓队伍 图发展
清华历来重视教师的作用,视其为学校的核心力量。要办好学院,搞好教师队伍建设是首要问题和关键问题。公共管理学院建院之初,兼职教师有许多,而在编的教职工不多。其中,一批老教师侯世昌、刘震涛、何晋秋、范德清、王孙禺、施祖麟、于永达和殷存毅等,他们有多年教学科研经验,给予了许多很好的建议和支持,是压舱石、稳定力量。学院教师队伍的主体是一批年轻教师,其中包括薛澜、胡鞍钢、王名、楚树龙、路风、傅军、王有强、程文浩、巫永平、杨燕绥、殷存毅、苏竣等,他们是相继从美国卡内基梅隆、耶鲁、哈佛大学和日本名古屋大学等引进的,以及从国内高校及科研单位调入的、从学院博士后中择优留下的,是生力军、骨干力量。这些年轻教师充满爱国情怀,有志气、有青春活力、有朝气,具有世界优秀文化理念和知识,形成了一支多学科、高水平、了解我国国情和有国际视野的教师队伍,现在更成为了学院教学科研工作的主力军、中坚力量。
刚建院时,来自国内外各校的教师既有性格因素差异,也有在学院发展上的不同看法,队伍建设存在一个相互磨合问题。由于新进教师背景经历不同,磨合过程有些起伏,有时还存在冲突。为此,当时在队伍建设上做了不少工作,“事业上关心,生活上照顾”,这是我们的一个基本态度。我与每一名教师都进行过谈话,有的多次谈话还家访。相互交心、相互理解,希望能更好地了解他们的想法,他们也能更多地了解学院的做法。特别是在学校条件比较有限的情况下,竭力帮助海外引进学者解决住房等家庭生活实际困难。这个磨合过程有两三年,大部分教师成为学院队伍中稳定的一员,其中许多人成为骨干力量。
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专业优势和才华能力,只有整合起来才能发挥合力,只有齐心才能协力,所以如何让大家同心同德是学院当时主要着力解决的问题。真正的整合是源自对学院发展的共识,但要把来自五湖四海的教师统一到学院发展的大方向上来,把自己作为清华的一员建设好学院,这困难是不小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采取清华“团结百分百”的态度,不论是国外留学的还是国内学习的教师都“一碗水端平”,不论是教师还是职员都一视同仁;采取民主集中的做法,不论是肯定的还是批评的意见都广泛听取,不论是意见相同还是意见相左都集思广益;强调提高“信噪比”,鼓励和衷共济、多提有益于学院发展的倡议,希望排除杂音、少说不利于学院团结的话,心往一处想,拧成一股绳。
为了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我们采取全员参与、民主参与的管理办法,大家的事大家办。学院以教学、科研工作为中心,有关学院的重大问题都让全体教工明了,通过广泛征求意见后由院务会决策。学院的教学、科研工作让教授主管并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公议推选产生了学院教学培养工作组、学术研究工作组。教学培养工作组采取每两周一次的教学例会制,充分就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方方面面进行讨论;学术研究工作组多次组织学院发展战略研讨会,共议学院的学科建设和研究方向。为了尽快形成共识,学院还召开了很多会议,包括小型讨论会及全院大会、党员大会,大家一起畅所欲言、集思广益,共商学院未来的发展。
在筹备与建设学院中,除了教师队伍,还有博士后和研究生队伍,这是学院不可或缺的主要组成部分。由于学院初期教师不多,而博士后和研究生数量不少,且文化水平较高,因此他们就成为可信赖、能战斗的重要力量。学院专门成立了博士后领导小组和研究生工作组,要求自己管理自己。我们鼓励他们和教师一起参与到学院的建设之中,强调大家都是“同一条战壕中的战友”。博士后和研究生们虽然在学院学习工作的时间只有几年,但是他们都能够为学院长远发展着想、为学院整体建设出力,锻炼与展示了自己的才能。后来,其中有不少人留校成为骨干,如苏竣、孟庆国、孟延春、彭宗超、邓国胜、王亚华、沈群红、熊义志、过勇等。他们的青春洋溢、聪明能干深深感染了我,他们是学生,但我向他们学习到不少东西,和我是亦师亦友。那时,学院每一次重大活动中都活跃着他们年轻的身影,每每回忆起当年和他们一起学习、研究与工作的情景,至今仍会让我感动。
在教师队伍建设中,我还感到特别需要搞好文化建设。文化建设包括学校的历史和精神文化传统教育,以及学院自身特色文化的形成。由于许多老师到学校任教不久,所以增强对清华的认同感尤为重要。我们有意识地广泛在教师和研究生们中讲清华校史,谈清华的校训和校风;讲清华精神,谈清华文化传统和杰出校友;讲清华使命,谈做爱国奉献和自强实干的清华人。
同时,根据学院的办学理念和建院精神,构建公共管理学院的文化。比如,院训是学院文化的精髓。对于学院而言,有什么样的院训就会有什么样的育人文化。于是学院专门号召师生们出主意、提方案,青年教师张岩峰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和“天下为公”可构成“明德为公”的意见。最后,经学院师生共同讨论,在学院成立时确定“明德为公”作为院训。这个院训与公共管理学院的定位及宗旨非常吻合,也符合清华大学创办公共管理学院的高远立意。建院初期,我们还提倡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直面社会的求实精神、合作互助的集体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建设好公共管理精神家园。我体会到,学校、学院的文化与精神是办学理念的体现,其影响力和潜移默化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抓教学 育人才
培养人才是学校的根本任务,公共管理学院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以及什么规格和层次的人才,需要认真考虑。自建院之初,学院就根据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和培养公共管理人才的使命要求,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思路与做法,逐步明确学院人才培养的方向、目标和重点。经过反复讨论,考虑到公共管理学科的特点是综合性、应用性强,学院确定先不宜进行本科生教育,人才培养重心应当是研究生层次的教育,并且确定了学术型研究生、专业学位硕士(MPA)和高级管理培训3种不同的培养类型。其中,学术型研究生培养定位在控制规模基础上,注重高层次和创新性人才培养;MPA教育突出实践性和复合性,在严格标准的基础上摸索经验求发展;短期培训针对不同行业与地区注重质量,进一步提高人才层次和素质,创出品牌,扩大影响。
学院在刚成立时,就有博士生、硕士生近100人,他们是21世纪发展研究院原已有的一些研究生,以及核研院、人文学院转入的。这是学院开始教学工作的一个良好基础,可是教学管理以前都是依托经管学院、核研院代管的,现在需要学院尽快地建立起自己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和独立进行教学管理。为此,学院成立了教学业务办公室,一边组织整顿,一边摸索展开,郑蓉等不少老师为加强与校研究生处沟通、完善培养研究生管理做了很多细致的工作。不久,学院的研究生教育就步入了轨道,教学工作也有条不紊地开展起来。由于公共管理是新学科,学院专门成立了教学培养工作组,并发动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商讨摸索研究生培养的特点和方法,以及不断调整与改进培养工作。
对于学术型研究生教育,学院明确提出关键在培养质量,重在提高学术水平。首先要求导师把好培养质量关,特别强调要抓住“选题开题、论文研究”两个主要环节。同时要求在研究生培养全过程中强化质量控制,提出一步步建立起研究生招生选拔、课程建设、论文指导到综合素质训练等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措施,还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教学管理规章制度,要求逐步形成符合学院教学特点的教学规范,为今后学院人才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这些年来,公共管理学院培养了一大批研究生,其中有许多优秀的毕业生在各个不同岗位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并做出了成绩。还有不少人走上了基层领导岗位,成为人民欢迎的干部,在建党百年时获得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称号,如山东费县县委书记赵庆文、新疆巴楚县委书记药宁和广东怀集县县委书记黎晓华。
清华公共管理学院是我国2000年首批开展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试点工作的学院,因此在建院初期把抓好MPA教育作为教学的重点工作。MPA教育是全新的课题,由于公共管理实践性较强,又面对的是有工作经验的学生,所以要搞好MPA教育非常不容易。尤其是,一方面学院刚建成,过去缺少教学方面的基础;另一方面,以往的教学内容与方式很难适应专业学位的需要。为迎接挑战,学院组织教师在MPA教学上全力以赴,经过广泛、认真地讨论研究有关的一系列工作,决定先做好招生、课程建设两个主要环节。MPA教学工作在全院有条不紊地展开,大家齐心协力纷纷主动承担教学任务和工作。如薛澜是全国MPA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为推动MPA教育投入了很大精力;楚树龙为加强课程建设,牵头筹集经费建设MPA系列教材;教学业务办公室的沈勇、吴延军等努力克服困难,把具体教学管理工作落实做细,等等。
关于招生工作,学院首先广泛开展招生宣传工作,通过编发招生宣传材料、举办招生信息发布与咨询会等多种措施,增进社会对MPA教育、对清华公共管理学院的了解。同时,改革传统的招生选拔评价标准,强调多角度选拔人才,并且改进招生方法,强调程序公正,使录取政策更好地反映培养目标的要求。后来MPA招生工作的进展非常鼓舞人,上线人数、平均分都远远高于其他院校;从MPA录取结果看,连续3年的学生入学平均成绩居全国第一,其中,每年联考状元都出自我院考生。学院招生工作经验也被推荐在全国MPA指导委员会大会上介绍。
MPA作为国内新设立的一个专业学位,一下子需要开十几门课,课程建设的压力非常大,成为教学上的主要矛盾。学院组织讨论教学发展计划,通过探索各类学生培养方案、开展核心课程教学研讨、调整改善课程知识结构、组织案例教学培训等多种方式,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学院通过实行MPA课程主讲教授负责制,建立课程梯队,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开设各类课程。当时围绕每一名教师的开课申请,往往要讨论很多次,一门课、一门课过关,包括讲什么、如何讲都要形成基本共识。为促进课程及教学资源共享,对全院课程与知识体系进行整合。同时,加强课程教材建设,多次召开讨论会确定教材的大纲、体例等。在全校课程评估中,学院以MPA为主体的课程总体评价连续3年位于学校前5名,还相继有几门课程列入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立项,学院的课程建设工作由此起步。
特别是学院建院没几年即遇到抗击“非典”的艰难时刻,我们经受住了考验。在面临包括学术型研究生、在职MPA、脱产MPA以及深圳MPA等多种学制和多种教学计划的复杂条件下,学院通过精心组织,采取阳光讲堂、网络授课和集中补课等多种形式,使各项教学计划得以落实并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按期完成。经过首批MPA教育试点工作,学院的教学工作上了一个大台阶,无论是教师的教学水平、课程建设,还是教学管理等都得到很好的提升。
为了保证培养质量,要抓好培养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重点之一是论文环节。平时加强论文指导,定期召开学院、方向两级师生见面会,建立师生互动机制及交流网络,有效提高师生的交流效果和指导质量。同时,严格质量控制,把好论文评审关,制订论文评价机制及标准、办法,从导师把关、答辩委员会审查、专业审核委员会进行会审三个层次来确保论文的质量。由于学院在公共管理硕士等方面人才培养质量、教学总体水平的显著提高,2003年清华公共管理学院在全国首批获得了公共管理一级学科授权。现在回顾这一过程,我感到犹如打了一场大胜仗。
公共管理学院人才培养的另一项重要任务是干部培训教育。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需要各级干部转变观念补充新知识,提高管理能力与水平,因此干部教育显得尤其重要,而且干部培训教育对公共管理学院建设也是非常有益的。但在建院初期力量有限的情况下,要不要办干部培训班既是一个决策问题,也是一个选择问题。我们思考后认为必须要办,并要创造条件先办起来。尽管当时的条件不具备,但学院下决心迅速相继举办了几个培训班,包括中组部组织的与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联合举办的全国高级公共管理培训班、科技部组织的全国科研院所长培训班、教育部组织的“21世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与教育改革培训班”、河北省省委组织部组织的县处级后备干部班,以及国务院台办课程班等。在筹办及组织落实干部培训教育中,全院上下齐努力,许多教师如刘庆龙、沈勇等为之付出辛劳,培训教育有了好的开端。
学院的培训教育应社会之需培养了一大批干部,得到了中组部、科技部等的肯定与好评,以及社会的良好反响。后面有些班连续举办了多期,其他各种培训班、各类高级研修班也蓬勃开展起来,如与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举办了全国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高级培训班,为中科院、哈尔滨市、成都市等举办了行政管理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现在回想,建院初期就立即开展高级管理培训教育是十分重要且很有必要的,对于提高师资教学能力、提升课程建设及学科水平、积累经验完善教学管理、增加经费改善办学条件、建立学院品牌扩大影响,以及加强对外联系服务社会,都是很有帮助的。
在短短几年间,公共管理学院由无到有、从小到大,顺利创建并迅速发展壮大,这离不开大家的主人翁精神和不懈努力。在学院建设中,学院的每一个人,包括新、老教师和管理人员,以及师资班、博士后和研究生在内,都是第一批参与者、建设者和见证人,在学院创办中凝聚了他们的心血、留下了他们的足迹。现在回顾创建公共管理学院的那段岁月,是责任和信任支撑着我前行,让我甘心做一块铺路石。我由衷地真诚感谢学院全体师生员工的协同和支持、宽容与理解,感谢院长陈清泰和学院其他领导、各研究所与办公室予以的信任、配合和真诚扶助,感谢学校和许多部处、院系给予的关心和大力协助,感谢曾结识的政府部门及社会各界的领导、学者和朋友给予的关照与热情帮助,他们令我终生难忘。
我参与公共管理是历史的机缘巧合,为能做一块铺路石感到十分幸运。我从中获益匪浅,由对公共管理学科知之甚少到有所了解,由原只有理工科的思维到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丰富,增加了认知与才干;尤其是在学院创建中感受到清华文化的魅力和清华的发展,感受到在迈向世界一流大学中时代的步伐和清华的进步。同时感到还有一些遗憾,这是因为由于我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有限,在建院中有些事做了却没有做好,有些事想到了还没能去做,也有些该做的事但没有想到;如果现在来做会更好些,但这就是历史,历史是没有如果的。我深深感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命运与历程,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与担当。我们这代人,经历了毛泽东时代和改革开放时代,曾投身于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作出了各自的努力。我觉得只要努力了,就是无悔的一生。
清华大学百多年来,在伴随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办学曾依照过西方教育模式,也学习过苏联教育经验,但始终在探索着“走自己经过实践检验的道路”;改革开放后,更是为迈向世界一流大学而努力探索中国特色办学道路。清华公共管理学院将在新时代继续砥砺前进,“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相信未来会更美好!
人物简介
田芊,教授。清华大学1964级精密仪器及机械制造系校友,1970年毕业留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研究激光、光纤传感技术。先后在电子工程系(绵阳分校)、精密仪器系、公共管理学院、校长办公室、校史研究室工作。曾任清华大学校长办公室主任、副秘书长,精仪系党委书记、系主任,公共管理学院筹备小组组长、院党委书记及副院长,校史编委会副主任、校史研究室主任。
《继往开来——清华园里“新工人”》
清华大学出版社,2022年12月
编辑组成员:庄丽君、白永毅、田芊、孙哲、黄文辉、冯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