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我半个多世纪的清华篮球队
我是清华大学精密仪器及机械制造系1965级的学生,是清华学生男子篮球队“文革”前最后一批队员,是至今仍在参加正式比赛的“文革”前清华学生男篮队员,是系际篮球联赛参赛队员中年龄最大的。
清华大学篮球队是清华大学最好的体育运动代表队之一,它对我的教育、培养使我终身受益,奠定了我更好地为祖国工作、为人民服务的牢固基础。
我1965年毕业于河北秦皇岛市第一中学,入清华后,同系的师姐周翠珍是我高中同学,她是清华女子篮球队队长。在她的引导下,我加入了清华男子篮球队,从此与篮球结缘半个多世纪。
一、清华篮球队教育我成长
清华体育代表队要求我们必须做到德、智、体全面发展,保持运动成绩的同时兼顾学业,要学会如何做人,要有全心全意为国为民服务的远大理想。
清华篮球队又是校体育代表队的优秀代表,受到党委副书记艾知生等校领导的特别关心和支持,得到广大清华人的喜爱。在“文革”前,清华男篮达到很高的水平:在北京市甲级队比赛中居首位,可以和全国乙级专业队抗衡;1959年,队长王光纶作为主力队员,参加了作为政府代表团的北京大学生篮球队,随陈毅副总理出访阿富汗。
清华男篮有悠久的优良传统,为了学校的荣誉,为了提高球队的整体技术水平,为了丰富群众的业余生活,在曹宝源先生的指导下,每个队员都努力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和身体素质,提高整体配合水平。队员们都不怕吃苦受累,甚至受伤也要为学校争取一项又一项的荣誉。这个优良传统对我们这些新队员的成长起了很大的教育作用。
(一)清华篮球队教我做事要有努力拼搏的敬业精神
清华男篮的“小五”是学生队的核心、主力队员。有一次练球时,他的腿受了伤。我有些担心,问他会不会影响今后的工作。他很乐观地说:“没关系,只要我能踩下汽车离合器,不影响将来的工作就行。”他继续坚持训练,为了打好球,不怕累、不怕伤、努力拼搏的精神让我很敬佩。后来“小五”和另外两位队友被分配到武汉,在那里打出了清华篮球队的威风,取得了很好的战果;随后他又到湖北省篮球队,还参加了对美国篮球代表队的比赛,为我国篮球运动发展作出了贡献。
受老队员的耳濡目染,我在学习、工作和训练中也努力严格要求自己,认为那是我应该的、必须做的。我时刻想着为了发展篮球运动、为了集体的荣誉和丰富群众业余生活而坚持长期刻苦锻炼,认真参加每一次比赛。我曾因比赛而昏死过两次,受伤更是家常便饭,但这些都没有影响我进行刻苦的训练和顽强的比赛。
工作后,为了完成科研项目,除了努力提高理论基础、技术水平和工作效率外,我做到了“全力以赴”,常年兢兢业业地努力工作,节假日很少休息,甚至连春节期间都经常在实验室加班做实验。工作日,我经常是赶在门卫开门之前抵达办公楼,第一个进实验室做实验。北京冬天的早晨,室外很冷,我常被冻得发抖。我经常工作到半夜而被巡逻的门卫“轰出”实验室。记得有一次,为了配合国内多个单位进行“晶体光纤”的研究,我一个人4天3夜没有离开实验室,连续做实验。幸亏我们夫妻俩在同一个教研组工作,她很理解我,给我带来很大方便。虽然很辛苦,但我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二)清华篮球队教我,要勤于动脑、善于动脑
男篮队长王光纶不仅自己球技高超,而且为人处事非常好,是篮球队的主心骨、教练的好搭档。我们都很佩服他。
“文革”期间,我经常参加北京市篮球联赛。每次上场前曹先生(教练)总能用几句简短的话把队员的激情激发出来,他的鼓动力真强!队长王光纶总是画龙点睛地提醒大家要注意对方的某个队员、某个动作,提高防守质量。这些对我方取胜很有帮助。我纳闷,他怎么在赛前场上短短几分钟的热身活动时就能有所发现。原来他除了有长期积累的经验外,是他敏锐的观察力起了作用。我记得在“文革”前一次队内对抗训练时他曾提醒大家,要注意观察对方,并举例说:“哈哈(孔宪如),在零度线处的投篮很准,很难防守。但你如果注意到他的一个习惯动作——在投篮前持球的右手总要张一下,你就可以判断他要投篮了,就好防多了。”能有如此仔细的观察和深入的分析,事情能做不好吗!
回顾50多年的工作和生活经历,清华篮球队教会我要勤于动脑、善于动脑。仔细观察,深入分析,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经验实在是太重要、太有用了。这种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我的科研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使我如鱼得水,频频取得丰硕的成果。
(三)清华篮球队教会我做事要用心,要持之以恒
当年,清华大学体育代表队的训练时间比专业队少很多,但清华队为什么能取得好成绩呢?王光纶认为,除了男篮打得比较巧之外,训练的效率高是重要的原因。在篮球场上不动脑筋地跑3个小时,不如真正集中精力用心训练1个小时。
在清华本部,队员们平时的训练都是在曹先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有计划、有重点的训练,对体能、投篮、传球及队员间的配合都有科学的安排;而绵阳分校篮球队的训练则是“自由式”的,比较随意,一般是上场就开打。因此两者效果的差别是巨大的。
20世纪70年代,我被从绵阳分校召回学校本部参加北京篮球联赛,我看到队长王光纶在场上对整队的管控和指挥以及对球的完美掌控,看到左前峰“鸭蛋儿”(杨增家)稳定的高投篮命中率,明显地感觉到自己的差距,暗下决心努力赶上,尤其是我投篮的准确性和对球的手感需要大大地提高。因此,在北京参加集训和比赛期间,我全力以赴,争取把任务完成好。为了改善对篮球的手感,除了认真刻苦训练外,我还注意利用各种机会进行提高手感的训练,甚至经常在枕边放个干净的篮球,睡觉时把手按在球上,以提高对球的手感。持续的努力得到了回报,我的投篮命中率、对篮球的手感都得到显著提高。现在75岁的我,在篮球场上只要手指摸到球就基本可以把它“没收”了。
(四)清华篮球队教会我要虚心向别人学习
我是“文革”前清华男篮队员里最小的“一辈”,向其他队员学习是很自然、很必要的事。记得我刚入队时,队友张恒说起一场友谊比赛,“开始时,我连续在‘弧顶’两次投篮,投不进也要投,那是为了拉开在3秒区内防守队员间的空档,以便我方在内线进攻”——说明他已经有了“打篮球要有整体观念”;还有一次,在球队训练前,我听到他向曹先生汇报:“昨天我在家里上下跑楼梯,提高体力。”我这才知道,额外加练、提高体质对打好篮球是很重要的。他还向我传经,在防守对方进行“2打1”快攻时,你一方面要防守对方持球队员的进攻,同时还要做好“反向回跳、截断对方两人间横传球”的准备,这样往往能断到球。他也是个新队员,但他的优点值得我学习,我学着做,效果很好。
清华男篮老队员的优点就更多、更鲜明、更实用,更是我们“小队员”学习的榜样。传统的“欧洲步”式的三步上篮,动作很漂亮,效果很实用,是观众所喜闻乐见的。但是对于清华球迷来说,最好的“三步篮”动作应属清华篮球队的“小五”专属。他的动作独具特色,防不胜防,效果极佳。起跳第一步往往是“小跳步”而不是“跨步”,时间短促、方向无常,让防守人来不及判断他的过人方向而失去防守的位置;第二步是向接近180°的反方向跳,其奥妙是步距时长时短,不好判断,不好防;第三步更是让人难以捉摸,根据防守人的情况,瞬间采取随机方向远跳,从而摆脱对方防守而得分。跳向篮筐方向(“欧洲步”大多是这样跳向篮筐去扣篮)、向前,或是出其不意地跳向远离篮筐的方向,再“回头望月”式地把球投入篮筐。突破对方高大队员的篮下防守,这第三步真是出奇制胜。这个动作真是太难、太聪明了!观赏性极高!
这体现了曹先生倡导的:清华篮球队是大学生篮球队,要发挥大学生的聪明智慧去打球,不能做“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篮球队。当年,北京体院篮球队著名队员张荣泰这样评价清华大学篮球队:“我们队就是要学你们清华大学篮球队的作风,你们有一种学生气,同样是在打球,你们比较动脑子。”
(五)清华篮球队教会我要注重发挥集体的力量,克服个人主义
打篮球是集体运动,只有充分发挥教练和每位队员的作用,靠集体的力量团队协作才能赢得胜利。曹先生经常对我们说,打篮球,要顾全局,要靠集体的力量,不能“荷叶包钉子,个个想出头”。每个队员,不能仅仅考虑自己投篮得分,而要顾全大局,要把球传给处于最佳位置的队员;不仅要自己进攻得分,更重要的是要“解放”队友,通过“掩护”等战术为队友创造更好的进攻、得分机会;只有发挥每个队员的作用,才能得到胜利。
清华篮球队的每位队员都有自己的特色,能力都很强。但整个球队里很少看到相互间发生矛盾,真正做到了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这样的球队不取得好的战绩是不可能的。清华篮球队的集体主义教育我,在工作与生活中,要注意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靠集体的力量把工作做好。
(六)男篮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在清华男篮,任何人遇到困难,大家都会不分彼此,伸出援助之手。有一年,我从绵阳回北京参加篮球联赛。有一场球赛在中关村灯光球场进行。赛后才发现,在场外做赛前准备活动时,我顺手把自己的书包放在了陌生人的自行车车框内,其中有我的证件、粮票和钱等,那是我回京的所有必需品,我很着急。很快大家知道了,王光纶队长和曹教练给了我足够的粮票和钱,那是全队队友送给我的关怀,真是雪中送炭!我感激得难以言表。清华篮球队真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自此,我又得了个绰号“迷糊”。这个绰号被一直叫到现在。
(七)清华教授篮球队
香港回归前,海峡两岸的民间交流频繁,两岸多所大学的篮球队也积极行动起来。台湾中部的几所著名大学想派联合篮球队访问北京,进行篮球友谊赛。为此,在1997年1月,由队长王光纶教授和老教练曹宝源先生召集,组成清华大学教授篮球队,每周训练两次。
2007年清华教授篮球队成立10周年合影。后排左6为王光纶、左7为曹宝源,前排右1为霍玉晶
教授篮球队成立后,除了日常训练,时有和其他单位篮球队的比赛。主要有在北京进行的与台湾大学联合队、人民大学、北京大学等举行的友谊赛,访问台湾时进行的与新竹交通大学、新竹清华大学两队间的比赛,在北京和上海两地与上海交大同学的比赛等。其中有两场比赛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一场是清华大学综合体育馆建成后,国际大学生篮球赛(UBA)在我校进行比赛之前,教授篮球队为该馆的使用进行“开幕”,即在综合体育馆与中国原女篮队长宋晓波的篮球队进行一场友谊比赛。
另一场是2001年11月,我们应邀去台湾访问,并进行篮球友谊赛。我们住在新竹清华大学的宾馆,受到热情款待,深切感受到两岸一家亲的情谊。北京清华大学教授篮球队访问台湾进行比赛,北京清华大学小胜新竹交通大学;两岸清华大学共同交出满分100分的答卷。
二、科研成果无愧于篮球队的培育
幸亏进了清华,幸亏进了清华男篮,我在其中所受到的教育从根本上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蒋南翔校长提出的“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口号已深入每一位清华学子的心。我尽自己所能努力践行!
清华篮球队刻苦的训练和较好的生活条件带给我一个健康的身体、顽强的意志;清华篮球队的团结一致、妥善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的传统,指导我怎样为人做事、处理好和兄弟单位及课题组内成员的关系,同心协力地完成各项工作;清华篮球队的仔细观察、勤于动脑、善于分析的传统,使我曲径通幽攻克一个个科技难题。这些,为我取得研发成果提供了良好的基本素质,我的科研成果也可无愧于篮球队对我的培育。
我所承担、完成的科研工作有38项,其主要包括3个方面:功能纤维的研究、全固态激光器的研究与开发、高速物体速度的测量。
(一)功能纤维的研究
20世纪80年代初,电子系激光教研组主任周炳琨院士访问美国Stanford大学,带回了“晶体光纤”的研究方向,并让我进行该项研究。
通过我们的努力,以及和几十个校内外单位的合作,获得多项国际领先水平的研究成果,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奖励;我所指导的博士生也获得多项大奖,其中有“全国大学生跨世纪发展奖学金”特等奖第一名,受到李岚清副总理的亲切接见。
所获得的成果主要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基于激光加热小台基座法(LHPG)的HSH型晶体光纤生长设备;多种国际首创和领先水平的晶体光纤,其中,包括著名的LBO晶体光纤(LBO是“中国牌”的著名非线性光学晶体。国外率先用了两年都没有研制成功,我们只用了两个月就研制成功了);多种国际首创的晶体光纤器件;生长出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Bi系超导纤维,并首次实现了用激光加热方法焊接超导纤维;国际首创有机晶体生长的研究等。
我们于1988年建成HSH型LHPG法(激光加热小台基座法)晶体纤维生长设备,成立了清华大学晶体光纤实验室,并于第二年起提前对全国开放,后来改名为“‘863’高技术新材料领域功能纤维实验基地”;与国内20多个单位合作,进行新晶体材料、晶体纤维和超导纤维的研究,成果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密切关注。记得在一次专题会议上,为了生长一种重要的晶体光纤,多个单位都抢先和我们合作,会议上还进行“排序”的讨论。我们课题组很好地处理了与这些单位的关系,研究取得了很好的结果。
HSH型功能纤维生长室内部结构
1989年,清华大学研究超导材料的条件并不是很好。现代应用物理系的顾秉林教授组织电子系霍玉晶课题组、现代应用物理系的毛思宁课题组和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的周和平课题组进行合作研究,很快就研制出国际先进水平的超导纤维,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用激光加热法对接超导纤维,同时,保持其超导性能不变。顾教授后来当选了院士,出任清华大学校长,他对研究方向的把握、组织协调能力和平易近人的作风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与他共事是很好的学习机会。我们在研究工作期间,党委书记方惠坚还亲自来实验室视察,他和蔼可亲,认真听我的汇报,仔细观察实验平台。方书记深入细致的工作作风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们在超导材料方面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多种国内外刊物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国内外许多著名学者、专家来我们实验室进行交流。激光加热小台基座法生长晶体光纤方法和全固态激光器的发明人、美国光学学会会长、斯坦福大学的教授Roboter Byer到我们实验室参观和讨论;我们的功能纤维研究推广到台湾中山大学、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等单位,我们的全固态激光器技术也推广到美国和澳大利亚及国内多个单位。
1990年,为纪念激光器诞生30周年,国内召开第十届全国激光学术报告会。共选用253篇论文,其中以我为第一作者的有5篇。我们的研究在国内的影响可见一斑。为了参会,我把刚刚9岁的儿子独自留在家里,嘱咐他,每顿饭从电冰箱里取一点儿干粮吃,至少要坚持3天。这对于一个小孩子是够“残酷”的了。幸亏不久我们教研组的大姐许知止老师得知后把孩子领到她家住下。我不会忘记许知止大姐对我的相助。
90年代,我被破格提升为研究员。在十几年后,一位后来相识的同事——当年清华高级职称评审组成员——告诉我:那年提升高级职称的人中,我发表的学术论文数最多。
(二)全固态激光器的研究与开发
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们进行的“全固态激光器的研究项目”,取得了多项国际首创和国际先进水平成果,包括填补国内空白的第一台全固态激光器(即用半导体激光器泵浦的固体激光器,它是最重要的一类激光器,没有“之一”)和多种全固态激光器。其中,本项目组发明的微型全固态蓝绿光激光器技术被多次进行技术转让,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863”计划高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典型。
课题组和受让公司签订技术转让合同,左4为霍玉晶
(三)高速物体速度的测量
退而不休,发挥余热。我于2011退休。2012年我被选为中国兵工学会定向能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退休后,我的研究主要涉及用于电子对抗的激光多普勒测速技术与产品。
我们课题组在2010年申请了国家专利“一种双频激光多普勒测速方法及装置”,并获得专利权。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对世界上所有高速物体的速度不间断地进行高精度测量,其测速范围没有上限。但是,全世界还没有满足此测速方法的双频激光器。我退休后又完成了3项国家某部的重点基金项目和一项预研项目,主要是研制可以适合这种测速方法的双频激光器,初期应用目标是用于电子对抗。我们研制成功的双频激光器的性能远超过目前国内外已有产品,并已用于高速物体的测量,效果很好。
2020年,我首次提出关于全固态双频激光器的新理论“激光增益谱区截法”,并用以实现了一类国际首创的新型全固态双频激光器,其性能更是远超过国内外已有的其他双频激光器,并且因其独特的理论和专门的制作技术,预计可以继续保持国际领先10年。此类新激光器还可以用于环境恶劣、空间狭小的装置中,在电子对抗中有很大的优势。当然,该研究成果在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的许多领域同样有广泛的重要应用。
最近,应使用单位之邀,我又研制出大自由光谱区法布里-珀罗干涉仪,填补了国内空白。它在激光器制作与运行、光通信技术、教学与科研中有广泛的应用。直到现在,我还在自己的实验室进行研究与开发,继续为国家作贡献。
三、经验和教训——锻炼和健康
教研组的领导、课题组成员的努力是获得前述成果的基本保证。同时,我也明白,从1979年返回北京清华本部,到1996年底,这17年间,我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许多成果,都是以此前因我打篮球而有个健康的身体为基础的,是在“吃老本”。其间,因为锻炼中断,我的身体素质大幅度降低。我曾完成38项“863”计划、国家攻关计划、自然科学基金和技术开发与转让等项目,获得过多项国家奖励,所培养的博士生获“全国大学生跨世纪发展奖学金”特等奖等多项奖励,所指导的2012届博士生朱飞虎因其所设计实现的光电导航传感器作为“天问一号”的眼睛,帮助“天问一号”安全着陆火星,获得了2021年达摩院“青橙奖”,是首位获此殊荣的航天科学家。我先后被破格提为副教授、研究员,并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但是,身体却快垮掉了。
当时,我不仅身体健康状态的多项指标不合格,而且经常感到疲乏无力、时有心动过速、严重自汗、盗汗。清华教授篮球队第一次练球时,我上一右箭步去防守对方,立刻右膝不舒服;再上一左箭步去防守,又同样左膝难受。双膝受损水肿,都鼓出了“大包”,过了很久才慢慢消下去。
我得到的教训是:不锻炼,身体就要变坏;过度劳累,会加速体质下降。
锻炼,又重新恢复了我的健康。长期不间断地参加清华教授篮球队的锻炼,使我的身体又变好了,有了充沛的精力继续进行各项研究工作。
我会继续刻苦锻炼,继续努力为祖国工作。
清华大学篮球队育我成长,助我成功。
感谢清华大学体育!
作者简介
霍玉晶,研究员。清华大学1965级精密仪器及机械制造系校友,1970年毕业后留校工作。现任中国兵工学会定向能技术委员会副主任等职。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等。指导的博士生获“全国大学生跨世纪发展奖学金”特等奖(第一名)等多项奖励。
推荐阅读